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4022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一、二、三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四、五、六、七题)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出新的答案.不准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44分)一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禅(chn)让 编纂(zun) 氓(mng)之蚩蚩 羽扇纶(gun)巾B椽(chun)子 怪癖(p) 万姓胪(l)欢 淇水汤汤(shng)C颔(hn)首 消溽(r) 怏怏(yng)不乐 逡(qn)巡畏义D落蕊(ru) 蓬蒿(ho) 何时可掇(chu) 留待作遗(wi)施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端祥 措辞 桀骜不驯 天真罄露 B坍弛 豆蔻 忧愁暗恨 舞榭歌台C落寞 樊笼 山居秋瞑 根深蒂固 D暇疵 妇孺 雕栏玉砌 声势显赫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迢迢牵牛星(遥远) 皎皎河汉女(天河,即银河) 纤纤擢素手(引、伸出)札札弄机杼(一捆一捆的布) 终日不成章(文章) 盈盈一水间(轻盈)脉脉不得语(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A B. CD. 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 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 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A品位 遏止 领悟 B品味 遏制 领悟C品位 遏制 领略 D品味 遏止 领略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老师心悦诚服的批评,让肖亮着实受到了深刻的教育。B谢晋执导电影近半个世纪,从红色娘子军到天云山传奇,从舞台姐妹到芙蓉镇,可谓声誉鹊起,功盖影坛。C而今,从东海之滨的连云港乘火车可以直达乌鲁木齐,“春风不度玉门关”也便成了千古绝唱。D现代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父母往往把他们放在“温室”里培养,这种做法是不行的,应该让他们多经风雨,见世面。6 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边所受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虽然停止兑现,政府勒令商民照旧行用的威力却还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领。不说不要,却道找不出零钱。B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D例如李白,只做过短短一段宫廷诗人,还敢公然声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本人又很希望得到清高之名;然而他却终于未成公认的清高样板。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些评论家说,中国的文人学者和诗人,都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B一个产品应市,发广告也好,做口头宣传也好,厂家都应以诚信为本,在形式上尽可以出新出奇,但不能在内容上失实,更不能挂羊头卖狗肉。C2004年8月3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来首都机场,迎接凯旋归来的奥运健儿。D诗人陆游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百姓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书愤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8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1)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_ _。(2)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_。(1)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2)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Aaa Bab Cba Dbb 9下面是一首打乱了顺序的五律,它的正确排序是(1)谁念北楼上 (2)双桥落彩虹 (3)山晓望晴空 (4)秋色老梧桐。(5)临风怀谢公 (6)人烟寒橘柚 (7)江城如画里 (8)雨水夹明镜。A(1)(2)(3)(4)(5)(6)(7)(8) B(7)(8)(3)(4)(5)(1)(6)(2)C(7)(3)(8)(2)(6)(4)(1)(5) D(1)(5)(8)(2)(6)(4)(7)(3)10有一首词的上阙是这样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首词的词牌一定是A、一剪梅 B、苏幕遮 C、念奴娇 D、虞美人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流派之分,柳永、姜夔、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作家。B唐诗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之分。孟浩然、岑参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高适、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C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世称震川先生,是清代著名的古文家。本文记项脊轩,着重记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D五人墓碑记的作者是张溥。此文抒发了对“激于义而死”的五个人的崇敬之情,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培养人才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组是A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绳:约束) B.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依附、亲近) C. 泰山之阴,济水东流(阴:此处是指泰山的北面) D. 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13下列各项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C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4下列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逸豫可以亡身 仓皇东出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亦以明死生之大 素善留侯张良 人皆得以隶使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A/ / / / B/ / / / C/ / / / D/ / / / 15从句式角度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系燕父子以组 智勇多困于所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匹夫之重于社稷也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微斯人,吾谁与归?A/ / / B/ / / C/ / / D/ / /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8分,每小题2分)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闹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16选出下列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建筑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使人触景生情。17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这个观点的一项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树木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19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建筑形象所表现出的“情态化”,与古代文学的积淀密切相关。B“内向性庭院”是我国古代庭院最具典型性的建筑。C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是说小院诗化了,可见小院都能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D一个人诗情画意的素养,影响着他对建筑形象的欣赏与创造。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2022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始速祸焉 速:加速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斯:指代“小国”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三国:指韩国、魏国、楚国 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不行:不中用21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洎牧以谗诛 (2)不赂者以赂者丧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A(1)和(2)相同,(3)和(4)不同 B(1)和(2)相同,(3)和(4)相同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不同2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 照应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照应了“不赂者以赂者丧”。C 证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总括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卷(106分)四(18分)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24默写填空,任选4小题。(共8分)(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明自己不愿意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句子(2)蜀相中表现诗人壮志未酬的心理的诗句(3)书愤中陆游以诸葛亮自况的诗句(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表现在结句上,该句是_(5)六国论中引述古语说明赂秦是六国自取灭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是(6)真的猛士,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甘草子(柳 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请略作分析。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922题。美 意 朦 胧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感。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感,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记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的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26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4分) (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_ (2)“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_27“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二、三段分两点加以说明。(5分) (1)_ (2)_28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外,第五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它们是(5分)(1)_ (2)_2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格律给以否定。 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 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六、(10分)30阅读下面一则消息,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3分)央视名牌栏目同一首歌将首次采用冠名权拍卖的方式,对演唱会进行场化运作。2004年4月24日,同一首歌将在上海举办“上海健康主题音乐会”。组委会委托上海东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此次演唱会的冠名权公开拍卖。据悉,本次冠名权拍卖的参考价为300万人民币,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演唱会的制作,企业得到的宣传回报将达21项。该演唱会将是同一首歌栏目创立4年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观众最多、演出阵容最强的主题晚会,拍卖公司预计,此次演唱会将吸引4.5万人在现场观看,电视观众将超过3.5亿人。 31调整下列语段中画横线的短语的位置,使之达意、通畅。(填序号即可)(4分)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个性的独立;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平凡安详的人生;拒绝忧愁,是为了追求快乐向上的心情;拒绝轰轰烈烈,是为了追求完善的自身。答: 与 对调; 与 对调; 与 对调。32把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3分)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真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七、(60分)33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很可能一事无成而使自己陷于失望。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真正干成一点事,就得有所取舍。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需要经常清点。请以“生活需要经常清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