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北体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3645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订版-北体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修订版-北体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修订版-北体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业务课12003年运动生理学试题(150分)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2. 红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健康成年人为全血标本中0.370.5、即37%50%,女子低于男子。3.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4. 运动性心脏肥大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与病理性增大在功能上有极显著的区别。增大的心脏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储备高,其重量一般不超过500克,这是一种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称之为运动性心脏肥大。5.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也称为最大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6. 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力代谢。其意义在于,这种能力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基础代谢率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通常以KJ/ .h来表示。7.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8. 极点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精神低落、实在不想继续运动下去,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9. 积极性休息运动结束后采用变换运动部位和运动类型,以及调整运动强度的方式来消除疲劳的方法称为积极性休息。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有那些? 习题集P38-13动脉血压的形成主要是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心室射血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即每分输出量或每博输出量。另外,动脉血压的形成因素又与外周阻力密切相关。具体影响因素如下:(1)心脏每博输出量当每博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 不多,故脉压增大。反之,当每博输出量减少时,则收缩压减低,脉压减小。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主要反映每博输出量多少。运动中,每博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2)心率 如果心率加快,而每博输出量和外周阻力都没有变化时,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至外周的血液也就减少,所以心舒末期,贮存于大动脉中血液就增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脉压减少。反之,心率减慢时,则舒张压减低,脉压增大。(3)外周阻力如果博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时,心舒期中血液向外周流速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动脉中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此时收缩压也升高,但不明显,故脉压变小。反之,当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减低比收缩压的降低更为明显,故脉压加大。可见,在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这种可扩张性和弹性在短时间内变化不大,但老年时,可扩张性和弹性变小,作为弹性贮器作用减弱,因此老年人动脉血压波动较青年人大。(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才能使血管足够地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正常情况下,血管系统的充盈情况变化不大。但在失血时,循环血量减少,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显著降低。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而需啊惯容量大大增加,也会造成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2. 简述运动技能的形成。各阶段应该如何教学?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有其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只是每个阶段的长短随动作的复杂程度而不同。一般说来可划分为三个过程,即: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1)泛化阶段在泛化阶段,学员只对运动技能有感性认识,对动作的内在规律还不理解,大脑皮质由于内抑制,特别是分化抑制还未建立,所以兴奋和抑制过程扩散,学员做动作时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做动作费力。教学时应抓住主要环节和学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应该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2)分化阶段由于不断练习,学员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学员做动作时,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逐渐消除,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学员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动作,动力定型初步建立,但遇到新异刺激时,多余的和错误动作仍会出现。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员体会动作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更加准确。(3)巩固阶段此时已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学员做动作时,准确、优美,某些动作环节可以出现自动化,环境变化时,技术动作也不易受到破坏,练习动作时感到省力。为了避免消退抑制的出现,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3. 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P293 (1)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有时也称为无氧能力。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称为无氧训练。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供能,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2)肌肉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3)缓冲乳酸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将对血液PH值造成影响。但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变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无氧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血液中碳酸酐酶(促进碳酸分解的酶)的活性。(4)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尽管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能中和一部分进入血液的乳酸,减弱其强度,但由于进入血液的乳酸量大,血液的PH值还会向酸性方向发展,加上因氧供不足而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都将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促进疲劳的发展。因此,脑细胞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力无疑也是影响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4. 简述判定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指标? P311/习题集P196-14 由于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和部位不同,疲劳表现的形式不相同,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也有区别。常用生理指标 如下:(1)测定肌力评价疲劳:背肌力与握力;呼吸肌耐力;(2)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膝跳反射阈值;反应时;血压体位反射;(3)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皮肤空间阈;闪光融合频率;(4)用生物电评价疲劳: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5)主观感觉判断疲劳: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RPE);(6)测定运动心率评定疲劳: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运动后心率恢复。五、方法运用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如何评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P2902. 如何用生理学指标监控运动量?习题集P230-5 (1)生理指标的检查A运动训练对人体机能引起的深刻变化,即使是大运动量也必须在2-3天之内恢复。运动量适宜,晨脉变化每分钟不超出正常的3-4次;血压变化范围上下在10毫米水银柱以内;体重减少不多于0.5公斤。数日内如有脉搏、血压明显的持续上升或肺活量、体重等明显的下降,则说明运动量偏大,有疲劳积累的征兆。B.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变化评定适宜运动量,可用反应速度和建立分化抑制的准确程度来评定皮质机能的恢复情况。如反应速度不变或加快,分化能力不变或提高,视觉基强度不变或下降,说明皮质机能恢复良好。反之,则说明由于运动量偏大,运动员没有得到良好的恢复,疲劳尚未消除。C.在有些项目中,身体局部负担很大,但整体反应并不明显,可用肌电图研究肌肉活动的潜伏期。未消除疲劳的肌肉,收缩和放松的潜伏期均延长,尤以后者最为突出。一般说来,小运动量导致的疲劳,24小时内即应消除,而大运动量后的恢复一般不宜超过3天。D.血红蛋白(Hb)指标可以反映运动员在某个训练周期或阶段的机能状态。如根据1-2周时间内运动员Hb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反应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等。(2)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及教育学观察A疲劳程度不深时,运动员主观感觉的变化不大,食欲和睡眠也都正常,微感困倦嗜睡,缺乏完成训练任务后所出现的安慰感。如在此基础上继续追求大运动量,可能造成疲劳积累,久之,运动员即可产生异常感受,如食欲不振、不易入睡、多梦、乏力、易汗、心悸、自信心动摇以及对体育场地、器材、练习信号产生厌恶感等等。这就是不合理的大运动量训练所致的过度疲劳,此种现象易于在自觉性高、意志力强的运动员身上发生。在检查运动员的训练日记时,应予重视,以便做出防患于未然的调整。B.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是否出现烦躁不安、脸色苍白、眼光无神、表情淡漠、反应迟滞、协调性差、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运动成绩明显下降等。哪怕只有部分现象出现,也都意味着疲劳积累以及达到非调整不可的地步了。六、综合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机体在运动中如何调节酸碱平衡? 机体在运动中酸碱平衡的调节是通过血液、呼吸和肾脏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1)血液在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血液中含有数对抗酸和抗碱的物质,称为缓冲对。能够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度的相对稳定。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有:碳酸氢钠(NaHCO3)/碳酸(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磷酸氢钠(Na2HPO4)/磷酸二氢钠(NaH2PO4)。血液中的缓冲对以血浆NaHCO3/H2CO3这一对缓冲对最为重要。在正常情况下NaHCO3/H2CO3比值为20:1。保持比值在20:1的范围,需要通过呼吸功能调节血浆中H2CO3浓度和通过肾脏调节血浆中的NaHCO3浓度,以及代谢等方面的配合作用,这样就可以保持血浆PH的正常值。例如,组织代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的NaHCO3发生作用,形成H2CO3(弱酸)。在碳酸酐酶的活性下H2CO3有解离为CO2有呼吸器官排出,从而减低酸度,保持血液的酸碱度。当碱性物质(主要来自食物)进入血浆后与弱酸发生作用,形成弱酸盐,降低碱度。经过这两方面调节,血液的酸碱度就能维持相对恒定。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大大胜于碱性物质,所以,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抗酸的能力远远大于抗碱性的能力。血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如果血液PH值的变动超过正常范围,就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引起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及各种生理机能的紊乱,甚至会出现酸或碱中毒现象。(2)呼吸对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当血液酸碱度发生变化时,呼吸机能可以及时发生代偿反应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已知血液在运输CO2过程中,形成了H2CO3/NaHCO3,二者是血液中的重要缓冲物质。因此当代谢产物中有大量酸性物质时,他们与HCO3-作用,生成了H2CO3,后者分解为CO2和H2O,使血液中的PCO2上升,导致呼吸运动加强,CO2排出量增加,因而血浆中PH值的变化不大;同样的当体内的碱性物质增多时,与H2CO3作用使血中NaHCO3等盐浓度的增高,于是H2CO3浓度与PCO2降低,导致呼吸减弱,呼吸的减弱又使H2CO3浓度逐渐回升,维持了其与NaHCO3的正常比值。(3)肾脏在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肾脏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是通过肾小管“排氢保钠”(亦称“排氢保碱”),使血浆和尿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肾小球滤液中NaHCO3的重吸收:当NaHCO3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入小官腔时,可以解离为Na+和HCO3- 存在于小管液中。Na+与肾小管细胞分泌的H+进行交换,Na+全部重吸收。滤液中的HCO3- 则在小管内与H+结合为H2CO3,然后在分解为CO2和H2O,CO2弥散入小管细胞内合成新的HCO3-,与一起吸收回血浆,H2O随尿排出。肾脏吸收碳酸氢盐可保持血浆中碱储备量恒定。尿的酸化:酸性磷酸盐与碱性磷酸盐是血浆中一对较为重要的缓冲物质,正常比值为4:1.这一对缓冲盐从肾小球滤出后,开始时仍保持原来的比值,当肾小管所分泌的H+增加时,一部分H+同Na2HPO4所解离的Na+进行交换,使一部分Na2HPO4转变为NaH2PO4,从而使尿酸化并随尿排出。而Na+则与HCO3-一起吸收至血浆结合成NaHCO3。铵盐的形成:氨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代谢产物,主要由谷氨酸脱氢生成,其次来自其他氨基酸。氨属于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肾小管液中,与肾小管细胞分泌的H+结合生成NH4+,并进一步与强酸盐的负离子结合而成酸性的铵盐,随尿排出。强酸盐解离后所释放的Na+及同H+交换进入肾小管细胞内,Na+最终也和肾小管细胞内的HCO3-一起转运至血浆合成NaHCO3。2. 体育运动对儿童少年生理机能有哪些影响? 16章P377-378(1)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 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脏容积增大。心脏质量增加。窦性心率徐缓。(2)运动对呼吸系统机能的影响人体运动时可使呼吸深度加深,呼吸频率加快。这种呼吸深度和频率的变化主要来自于:锻炼时肌肉活动产生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由于运动产热量激增,体温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作用;肌肉运动使静脉回流增快,腔静脉及右心房感受器的传入冲刺呼吸中枢;条件反射性作用;肌肉本体感受器发出冲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3)运动对肌力的影响肌肉力量是指人体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育锻炼有助于肌力增强。(4)运动对神经机能的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得到锻炼,提高神经系统工作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神经细胞工作的耐久力;能使神经细胞获得更充足的能力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从而使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营养。体育锻炼能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以消除脑力疲劳,这对于学习负担很中的儿童少年无疑是极其有利的。体育锻炼可提高的反应速度。运动可使儿少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得到提高和改善。运动还能提高大脑皮层的紧张度,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情绪,增进心理健康。适量运动还可使原来兴奋的神经细胞抑制得更完全、休息得更充分,因此对用脑过度的失眠者有改善作用。(5)运动对内分泌和免疫机能的影响。体育锻炼可使一些激素分泌增加,如生长激素和皮质激素等。(6)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体育锻炼可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2003年运动训练学试题(75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运动成绩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综合评定。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比赛的胜负或名次。2.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3. 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4. 快速力量指肌肉快速发展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 5. 运动技术是完成体育运动的方法,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方法运用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在比赛战术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第8章P280 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用的计谋和行动。比赛战术战术的运用首先要考虑充分发挥本方各方面的优势,其次要考虑抑制对方的长处,不让对方发挥其优势。在机体项目中,要考虑既能充分发挥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又有利于展现出最大的整体效应。 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由于与对手正面交锋,在战术运用上除首先考虑发挥本方各方面优势的同时,也要很大程度上的考虑抑制对方的长处发挥。随着战局的瞬息变化,参赛双方任一方体能状况、技术运用与发挥、心理等的变化都会迅速的影响着比赛战局的发展,此时需要根据战局变化即时调整比赛战术。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比赛时不与对手正面交锋,比赛成绩的结果更多的取决于自身竞技水平的发挥情况,自由本方队员竞技水平充分发挥,才是比赛的胜利的根本基础。诚然,这类项目心理战术运用有较好的效果。本方选手技术水平的充分发挥或故作镇定给对手制造假象能给对手心理压力,影响对方水平发挥。2、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时如何确定训练的负荷量度?P196答:快速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负荷强度:变化区间很大,可从30%100%;可采用不负重练习方法,如各种单双脚跳、台阶跳;也可以体重为依据确定负荷强度。次数和组数的确定应以不降低练习的速度为原则。负荷数量与负荷强度关系密切,负荷重量大(小),则重复次数少(多),一般每组重复次数为15次;组数不宜安排过多,持续时间不宜过长。间歇时间:一方面要保证运动员完全恢复,另一方面要避免运动员兴奋性明显降低,同时要考虑到运动员的恢复能力,一般安排13分钟为宜。休息时应采用积极性休息手段,既促进恢复,又保持神经系统良好的兴奋性。三、综合分析题(共1题,每题25分,共25分)1. 项群训练理论可应用于哪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P40-46(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首先,对现有不同等级的运动项目进行对应的项群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众多运动项目发展的状况,便于人们从社会学、地域学、遗传学及训练学等不同角度科学地分析造成各类项目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的原因。其次,可以选出与现有优势项目隶属于同一项群但暂时落后的项目。 (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有序性是系统训练的重要特性之一。项群的划分和项群体系的建立使得竞技项目这一巨大群体的内部结构更加有序,进而为运动训练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其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了可能。(3)同项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与原有的两层次训练理论体系相比,项群理论的建立,为研究、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目群体内部的训练规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有为数不少的运动员是从邻项中选拔过来的。项群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能科学地指导人们主动积极的思维和行动,促进竞技人才的合理流动。(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任何一个竞技项目的发展过程,在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很自然地会从其他项目吸收那些对自己适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时不断地把自己科学的理论、精湛的技巧以及有效的方法传输给别的项目。而这种信息的交流主要发生在同项群内不同的项目之间。如乒乓球的多求训练推广到羽毛球、排球训练等其他项目之中等都是同项群训练方法相互移植的成功实例。2004年运动生理学试题(150分)一、 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可以用每分摄O2量每分心率计算。2.渗透压: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即为渗透压或渗透吸水力,也就是溶液增大的压强,其数值相当于阻止水向膜内扩散的压强。3.射血分数:每博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4.心力贮备:在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并不是最大的,但能够在需要时成倍增加,表明健康人心脏泵血功能有一定的贮备力量。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5.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结束后,肌肉活动虽然停止,但机体的摄氧量并不能立即恢复到运动前相对安静的水平。将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的过量氧耗。 6.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影响无氧耐力的主要生理因素有哪些?(1)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有时也称为无氧能力。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称为无氧训练。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供能,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2)肌肉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3)缓冲乳酸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将对血液PH值造成影响。但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变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一些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无氧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血液中碳酸酐酶(促进碳酸分解的酶)的活性。(4)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尽管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能中和一部分进入血液的乳酸,减弱其强度,但由于进入血液的乳酸量大,血液的PH值还会向酸性方向发展,加上因氧供不足而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都将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促进疲劳的发展。因此,脑细胞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力无疑也是影响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2.出现“极点”与“二次呼吸”现象的生理原理与影响因素是什么?P303/ 习题集 P195-9、10(1)“极点”的生理机制:在进行剧烈运动的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导致供养不足,大量乳酸堆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这不仅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和循环系统活动紊乱。这些机能的失调又使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2)“第二次呼吸”产生的机理: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同时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得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3)“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影响因素:“极点”来得迟早、反应强弱及“第二次呼吸”出现的快慢等,不仅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还与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中长跑项目“极点”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越迟。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的反应程度。 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继续坚持运动;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3.简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的机理。P24-3通常把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到肌细胞内部。横小管是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以沿着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相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2+ 通道开放,Ca2+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Ca2+ 浓度升高后,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3)肌质网对Ca2+在回收。肌质网膜上存在的Ca2+-Mg2+ 依赖式ATP酶(钙泵),当肌浆中的Ca2+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Ca2+ 浓度降低,Ca2+ 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4.简述无氧阈的测试原理与生理意义。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实践的关系。2.试述高原训练对人体的生理作用。高原训练是一种在低压、缺氧条件下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对人体有两种负荷,一种是运动性缺氧负荷;另一种是高原性缺氧负荷。这两种负荷相加,造成比平原地区更为深刻的缺氧刺激,以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适应。(1)肺部及酸碱平衡:肺通气量的增加,肾脏排出碳酸氢盐减少。(2)心血管:高原适应后,随着携带氧气的能力和对氧气的亲和力提高,最大心率和心输出量均有所下降。最大心率的降低是由于副交感神经调节增强的影响。心输出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Hb升高后,静脉回流减少;血浆量和总血容量的下降以及交感神经活动引起全身血管阻力的增大。(3)血液成分:高原适应后,由于血浆量减少及造血器官机能加强,使Hb和RBC的合成增多;高原氧分压下降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释放,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员,红细胞的2,3-二磷酸甘油酸盐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红细胞压积增加在最适范围,血粘度下降,使外周阻力减少,血流速度加快,提高了机体对低氧环境的耐受力。(4)局部: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糖酵解酶活性降低,氧化酶活性升高,耐力提高,运动后血乳酸浓度下降。长期受高原应激,瘦体重和脂肪明显下降,在骨骼肌质量下降同时存在肌纤维变小的现象,这是对高原环境的有利适应,它可缩短氧气从毛细血管扩散到线粒体的距离。(5)免疫功能与激素的分泌:在较低的高原训练会使耐力运动员的细胞免疫水平提高。高原训练会使运动员的血清睾酮降低,皮质醇升高。3.试述如何运动生理学知识指导运动实践活动。2004年运动训练学(75分)(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一、概念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1、运动成绩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综合评定。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水平,比赛的胜负或名次。2、程序训练法是按照的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活动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3、无氧耐力是指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形式,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含义的异同?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做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常用于表达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能力。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2、简述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模式训练法是一种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方法。它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3、简述竞技状态阶段性发展过程的生物学基础。P107、319 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叫竞技状态。运动员机体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等因素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运动员竞技状态是由若干个彼此相联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包括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运动员是不可能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的。在机体高度紧张动员后,必然要进入一个调整阶段,以便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恢复,然后重新动员起来进入新的训练阶段。运动员必须多次经历这一过程,才能够一步步地走向竞技运动的高峰。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许多运动员其某项竞技能力的发展并非突出,但是他们仍可获得世界冠军,请运用训练学相应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举例说明。 (1)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次。世界冠军就是人们所评定的比赛的结果。(2)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3)竞技能力又是运动员身体形态、技能、协调、素质、战术、心理和智能等多个方面综合的结果;运动员在比赛的发挥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比赛的条件密切相关。若某运动员的训练安排和生物节律调整得当,就有利于比赛中竞技状态的出现,反之,运动状态表现不佳。与此同时,比赛场的地理条件、设备条件、社会条件,如主客场、观众的呼声等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有一定作用。这些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4)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和补偿效应的作用。研究表明相对于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的能够反映优秀运动员总体共同特征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而言,每一名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的发展大都呈不均衡状态,这种非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称为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但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它高度发展的素质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综上所述,运动成绩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的结果。许多运动员其某项竞技能力的发展并非突出,但是他们仍可获得世界冠军。2系统性原则的含义及科学基础,并说明如何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 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系统训练是取得理想训练效应的必要条件,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必须通过有机体的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各部肌肉乃至每个细胞的变化,一点一点地去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体机能的适应性改造不是短期可凑效的,需要较长的时间。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运动员在负荷作用下所提高的竞技能力的各方面都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当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停顿的时候,以获得的训练效应会消退以至完全丧失。为避免技能、体能的消退,克服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必须在训练效应产生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基础上重复给予负荷,使得训练效应得到强化和累积,使得运动机能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人体生物适应阶段性。人体在训练负荷下的生物适应过程,不仅是长期的,同时也是有阶段的。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的负荷反应,可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阶段。训练学要点:(1)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健全多级训练体质;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2)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北体05年体育教育训练专业课试题业务课1运动生理学试题(150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2、最大通气量以适宜快和深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最大通气量。3、肌梭呈梭型,位于肌纤维之间并与肌纤维平行排列,是一种感受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感受器。4、减压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可产生兴奋,通过中枢调节动脉血压,使心脏的活动不致过强,血管外周阻力不致过高,从而使动脉血压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因此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为减压反射。5.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称为有氧能力。6、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有时也被称作无氧能力。7、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经体液传递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二、问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非条件反射的特点及其在体育中的应用非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固有的种族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射,如姿势反射、牵张反射等均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特点是:由特异刺激引起,反射途径固定,终身固有,不易因体外刺激而改变,在皮质下部位就可完成,但反射数量有限。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运动中任何条件反射的建立都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前提的。 (1)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该肌就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腱反射,也称为位相性牵张反射;另一种为肌紧张,也称紧张性牵张反射。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紧张性收缩。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在同一块肌肉中。牵张反射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身体姿势,增强肌肉力量。例如人直立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头将前倾背呈弓状,同时下肢关节屈曲,但可反射性地引起骶棘肌、颈部某些肌群及下肢肌群等紧张性增强,从而引起抬头、挺胸、伸腰、直腿的保持直立的姿势。投掷前的引臂和起跳前的屈膝动作,都是利用牵张反射原理牵拉投掷和跳跃的主动肌,使其收缩更有力。也可利用跳深练习来发展运动员力量素质。 (2)姿势反射 人体姿势的维持是通过全身肌张力的相互协调实现的。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的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活动总称姿势反射。姿势反射可分为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反射和旋转加速运动反射。 状态反射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状态反射在完成某些运动技能时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做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若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 当任何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 人体在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时,为了恢复正常体位而产生的一种反射活动,称为旋转运动反射。当身体向任何一侧倾倒时,前庭感受器将刺激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中脑和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全身肌肉张力重新调整,维持身体平衡。例如,在弯道上跑步时,身体向左倾斜,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右侧肌张力增加。 人体在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即发生肌张力重新调配恢复常态现象,这种反射称为直线运动反射。包括升降反射和着地反射两种形式。如人体从高处跳下时,在着地瞬间,上肢紧张性加强而下肢两脚分开顺势弯曲,以保持身体重心减少震动。2、氧离曲线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P124-125/ 习题集 P90-16特点:氧离曲线反映了Hb与O2 的结合是随PO2的高低而变化,这条曲线呈“S”,而不是直线相关。影响因素:Hb与O2 的结合与解离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使氧离曲线的位置发生偏移。具体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是:血液中的PO2升高、PH值降低、体温升高以及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增多,都使Hb对O2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O2;反之,血液中PO2下降、PH值升高、体温降低和2,3DPG的减少,使Hb对O2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使血液结合更多的O2。3、“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产生与预防(生理机制与影响因素)P303(1)“极点”的生理机制: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导致供养不足,大量乳酸堆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这不仅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和循环系统活动紊乱。这些机能的失调又使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2)“第二次呼吸”产生的机理: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事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同时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得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3)“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影响因素:“极点”来得迟早、反应强弱及“第二次呼吸”出现的快慢等,不仅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还与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中长跑项目“极点”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越迟。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的反应程度。 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继续坚持运动;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4、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的特点(建议大家复习时遇到北体老师编的做重点复习)P383/习题集P240-10答: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特点如下:(1)身体素质发展有自然增长的特点,随年龄(1725岁)而增长。男孩在15岁左右,女孩12岁左右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最快 ,幅度最大。男子1620岁、女子1320岁增长速度缓慢,男女在13岁之前各种素质增长值的差异不大。1317岁增长值的性别差异加大,18岁以后趋于稳定,各种素质随年龄递增,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力量耐力速度。(2)身体素质发展有阶段性特点。有增长和稳定两个阶段,增长阶段中又分为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阶段,每种素质都是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但是各阶段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速度素质最先过渡,耐力素质次之,力量素质最晚。(3)各种素质发展都有敏感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各种素质增长速度不同,敏感期一般男子在716岁,女子在713岁。(4)各种素质都有达到最高水平的年龄,大多在1921岁。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论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P290/习题集P185-8(前几年都是考无氧耐力,05年考了有氧,大家可以猜一下06年会不会在这两个中选一个出呢?)答: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等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被称作有氧能力。(1)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重要生理基础,良好的心肺功能是运动中供氧充足的保证,因此,心脏的泵血机能和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2)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 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在大量的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地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律地转换。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 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力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2、试析高原训练方法的发展及生理学基础。(北体有低压仓)P340-346高原训练是一种在低压、缺氧条件下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对人体有两种负荷,一种是运动性缺氧负荷;另一种是高原性缺氧负荷。这两种负荷相加,造成比平原地区更为深刻的缺氧刺激,以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适应。高原训练方法主要有高住低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法和模拟高原训练法等。高原训练方法先是开展实地高原训练法,如高住低练法,但由于世界各国很难找到高住低练的基地,后随着科技发展,人们逐渐创造了间歇性低氧训练法和模拟高原训练法等仿高原训练法。高住低练法。此方法是让运动员在较高的高原上(2500米)居住,而在较低的高度(1300米)训练。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机体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挖掘本身的机能潜力,而又可达到相当大的训练量和强度。此外还有低住高练法、低住低练法和高住高练法等。其中以高住低练法效果最好,高住高练法次之。间歇性低氧训练法。此方法是采用呼吸气体发射器吸入低于正常氧分压的气体,造成体内适度缺氧,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抗缺氧生理适应,以达到高原训练的目的的一种新的仿高原训练法。模拟高原训练法。此方法是让运动员在内有仿高原环境的帐篷或低压仓内休息,在1300米高度训练的新仿高原训练法。此方法既不需要高原训练基地,又免去往返迁移,同时使运动员机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以期达到高住低练的效果。3、试析运动适应的生理学基础。(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355-358 应激原理与超量恢复原理05年运动训练学试题(75分)一、名词解释(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1、项群训练理论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理论”。2、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竞技水平。3、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现代运动训练的特征。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2.简述小周期的类型、主要的任务及其负荷安排要点。P406根据训练的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以及恢复周四种基本类型。各周期类型主要任务与负荷安排如下:(1)基本训练周基本训练任务: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战术,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负荷安排要点:周训练负荷的加大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只有加大负荷,才能引起机体更深刻的变化,产生新的生物适应。(2)赛前训练周基本训练任务: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中去。负荷安排要点:负荷变化的基本特点是提高训练强度,与其相适应的是负荷量的适当减少。要注意避免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同步增加;恢复性训练课增加至周总课次的1/3.(3)比赛周任务: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的目标。要点:根据不同训练负荷后的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应把无氧代谢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及高强度专项训练等,安排在赛前35天的训练中,而把恢复性的有氧代谢训练和中低强度的一般性训练安排在赛前13天进行。(4)恢复周 任务: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激发强烈的训练动机,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要点:大大降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或保持一定的水平。3.简述周期性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P113(个人认为应该每年都会考一个原则或方法)周期安排原则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 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训练学要点: 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依比赛的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比赛都有什么样的训练学特征。P380(1)按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划分为竞技性比赛、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四种基本类型。各比赛的训练学特征如下:竞技性比赛:以创造理想的成绩,实现训练目标,每个大周期12次主要比赛。训练性比赛:在比赛条件下,培养和发展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某种能力或综合能力,每个大周期12次主要比赛,多用于准备时期后期及比赛时期前期。检查性比赛:检查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与稳定性水平;专项素质发展情况;阵容安排的适宜度;战术设计的价值和配合的熟练程度。多用于重大比赛前。适应性比赛: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场地、气候、对手、观众及裁判等各方面条件的适应能力。多用于重大比赛前。2.将体操、射箭、摔跤、乒乓球中任意两个运动项目,分析两个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特征P46 (1)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该项群包括摔跤、拳击、击剑、柔道、跆拳道等项目。具有一对一竞技、按体重分级别比赛、以绝对胜利或得分取胜等竞技特点。其项群特征及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为:体能特征。在形态方面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身材与较长的四肢,身高和体重保持恰当的比例。在身体机能上要求内脏器官的抗震性能好、适应能力强、触觉加强和痛觉减退,以及前庭分析器的稳定性高等。要求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是格斗项目的共性,速度、力量、灵敏和耐力都很重要。另外,还要从个体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取得最佳整体效益。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技术与战术能力是格斗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是制胜的武器,对提高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格斗项目技术包括进攻、防守和反攻三部分,并且具有主动性、全面性、重点性、连续性和实用性等多方面特点。在战术特征上主要采用因人而异、先发制人、真假结合、引诱和借力、消耗战和游击战,以及反边线战术等战术思想和战术技巧。心理和智能特征。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对阵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