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3365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案例一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A.12B.24C.36D.48E.72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A.1B.2C.3D.4E.5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6、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A、煤尘B、笨C、氯D、高温E、焦炉煤气7、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参考答案:1、D 2、E 3、A 4、ABDE 5、BDE 6、ABDE 7、BDE案例二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1、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A.医疗费用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C.事故罚款D.清理现场费用E.丧葬及抚恤费用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很大事故D.重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3、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 )A.尘肺B.苯中毒C.炭疽D.职业性哮喘E.甲醛中毒4、在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B、粉尘堕化措施C、除尘净化措施D、通风净化措施E、防静电措施5、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A、安装静电保护装置B、安装电磁屏蔽C、采用TT系统D、安装机械联锁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6、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B、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7、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B、“四不放过”的原则C、公正、公开的原则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8、该起事故暴露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A、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B、安全检查不到位C、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D、未采用防爆电机E、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参考答案:1、B 2、A 3、A 4、ACD 5、ACE 6、ABCD 7、BCE 8、ABE案例三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份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5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800KG-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7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吊车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2分):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参考答案:1、起重伤害。(2分)理由:发生在吊塔(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2分)2、(1)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分)(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使用。(1分)(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1分)(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分)(6)及时、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1分)3、现场安全管理问题:(1)起重机械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1分)(2)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1分)(3)施工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1分)(4)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条件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1分)(5)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1分)(6)相关方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1分)4、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2)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1分)(3)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1分)(4)加强强相关方管理,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1分)(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思。(1分)(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1分)案例四D热电厂2x300MW扩建工程的燃煤系统包括:煤仓,运煤系统,破碎系统,给煤系统。煤仓内堆煤最大高度为14m。燃煤由汽车运入电厂,采用胶带输送机将煤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扩建工程使用该厂原有的2个容积500立方米柴油储罐储存点火锅炉用燃油。给水系统的功能是将水送入省煤器。进入省煤器的水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后送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D厂调节水系统有一个储存为12t的液氨储罐。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方式,氨气由直径100mm的管道引入发电机设备。制氢系统有9个表压3.2MPa,容积10立方米的氢罐。锅炉机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075MPa。D厂远离城区。为方便员工生活,D厂在厂区设立了一座加油站,加油站有2个容积15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汽油的密度为730kg/m3.受D厂委托,E安全评价机构对该厂扩建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出具了安全评价报告,并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计22分)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2、D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哪种类型?简述该类安全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结合以上场景,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指出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输煤输送系统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1)防粉尘措施:a改革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b湿式作业;c密闭、通风、除尘;d个体防护。(3分)(2)机械传动部件采用防护罩、防护网等防护装置防止机械伤害。(1分)(3)采用接地等防静电措施。(1分)(4)接地、屏蔽等防雷击措施。(1分)2、安全评价为安全验收评价。(1分)其主要内容有:(1)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1分)(2)发生事故与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1分)(3)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符合性评价。(1分)(4)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量、定性分析。(1分)(5)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1分)3、(1)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并使危险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1分)(2)起重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1分)(3)作业许可证上应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1分)(4)爆破、吊装作业要派专业人员现场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1分)4、加油站(2个汽油储罐)(1分)理由:加油站汽油储量243T汽油临界量200T(1分)液氨储罐。(1分)理由:液氨储罐储量12T氨临界量10T。(1分)氢罐。(1分)理由:氢罐储量氢临界量5t。(1分)2个柴油储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因为2个柴油储罐的量为840T小于柴油临界量5000T案例五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度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 , 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1,2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未整改的原因是F长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得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1.2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参考答案:1、燃煤易燃(自然)物质。(1分)柴油易燃液体。(1分)煤气易燃气体。(1分)硫酸铵、硫酸强氧化性物质。(1分)2、特种设备:电梯(1分),锅炉(1分),蒸汽管道(1分),压力容器(1分)。3、重大事故隐患1、2均由F厂整改。(2分)理由:a、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1分)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1分)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1分)d、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1分)4、按事故类别分类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本题最多得6分)(1)火灾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1分)(2)其他爆炸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管道爆炸)。(1分)(3)坍塌堆煤场。(1分)(4)高处坠落主厂房等检修。(1分)(5)淹溺除盐水站。(1分)(6)触电各种电气设备。(1分)(7)机械伤害各种机械。(1分)(8)窒息和中毒热力管网气体。(1分)5、针对安全检查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思。(1分)(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1分)(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1分)(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1分)(5)坚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1分)(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