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六年后都江堰考察实践报告.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2561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汶川地震六年后都江堰考察实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汶川地震六年后都江堰考察实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汶川地震六年后都江堰考察实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队编号:13050 情系灾区,六年重返 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14年7月 目录1. 实践队简介以及实践基本情况2. 实践地介绍3. 暑期社会实践流程4.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5.个人实践总结一、实践队简介姓 名所在学院专 业学号联系方式高伟光软件学院软件工程1312102415529200837李鸽软件学院软件工程1312109518209268310吴春来软件学院软件工程1312106618710915610屠昕软件学院软件工程1312115118789435973畅小盼软件学院软件工程1312105518740489084 刘赛软件学院软件工程1312101318792466373杨如莹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0712703015191483862本次暑期实=实践由我们一行七个人组成,其中两个男生,五个女生。分别来自软件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院 暑期实践经费:1. 火车票 7人*224=15682. 住 7人*200=14003. 吃 7人*150=10504. 合计 1568+1400+1050=40182、 实践地介绍 本次实践最初我们打算去四川省汶川县也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心去走访实践的,但是由于汶川距离成都比较远,交通不方便,所以我们临时改变了实践地,选择了十分便利的都江堰市。都江堰市也是当时汶川地震受灾十分严重的城市,所以仍旧可以作为地震灾区的一个缩影!都江堰市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都江堰市紧邻西部特大城市成都,距成都市仅39公里,处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是成都居家、会议、休闲附中心,是世界遗产地九寨黄龙青城山都江堰乐山峨眉山的黄金旅游枢纽。西部大开发最大的生态工程、静态投资60亿元人民币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建在都江堰市境内。都江堰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是当今世界仅存的最古老的无坝引水工程。青城山以“青城天下幽”闻名于世,是我国道教发祥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世界天然植物园”、“野生珍稀动植物基因库”。目前已形成了多品味的旅游产品、多功能的旅游设施、多层次的旅游消费格局。都江堰,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波及都江堰 5月12日,都江堰城区多处房屋倒塌。 当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离汶川约100公里的都江堰市部分设施受损,多处房屋发生倒塌。2008年5月12日8级的汶川大地震不仅危及震区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也严重威胁着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内的世界遗产地及1000多处文物的安全。重灾地区 都江堰水利工程完好,二王庙、青城山道观受损。而处于都江堰市西门外岷江右岸的山坡上的二王庙是国内最大一处纪念李冰父子的祀庙,历史上曾经过多次重建,二王庙已经垮塌。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的青城山属于道教胜地。山上分布大小道观约百余座,有数座道观出现垮塌,而一些大型道观寺庙,也出现墙体裂缝等多处受损迹象。 所以我们认为,把都江堰市作为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重点考察地是非常有意义的,也会带来很大的收获! 3、 暑期社会实践流程7月11日,从西安出发(由于我个人原因导致我们误了火车,及时改签,第二天晚上才到达成都)7月12日,晚上我们一行人抵达成都并住下7月13日,在成都玩一天,休整一天7月14日7月16日,到都江堰市做调研实践,我们走过了都江堰的几条街道,也问访了几个当地居民,但是由于语言交流问题,情况不是很乐观,接下来我们到都江堰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相关记录!7月16日下午,返回成都7月17日,乘坐火车返回西安四、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首先,总的来看,我们“情系灾区,六年重返“暑期实践队还是很出色的完成了这次的社会实践任务然,尽管我们调查队人数有限,条件有限,但大家仍然将调查任务铭记在心,努力真实的完成实践,从全方位角度地调查,认真地信息搜集和分析,以及每个人的真诚的心得体会等等这一切都可以体现我们的积极与尽心尽力!不仅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而且得到了很宝贵的锻炼,积累了经验。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的思维更加有条理,更加严谨,我们的思想更加得成熟,我们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提升。当然,这次活动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现实问题,让我们都有深刻的反思。本次实践活动从最开始的确定下“探访汶川地震六年后的重建情况”也颇费周折。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但身为中华民族的同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降临在汶川的强震,他将一座如花似玉,繁荣昌盛的魅力城市击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而六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非常关心地震后的重建情况,关心那里和我们一样受着祖国母亲哺育的同胞们,最终确定下在震后六年后的今天前往四川探访汶川地震六年后的重建情况。到达都江堰市那晚,我们就各自行动,搜集当地的资料,了解当地的一般情况,然后大家晚上一起开会讨论活动内容,具体活动时间、行程安排、工作分配以及写策划书,申请立项,我们大家都很重视与关心此次实践活动,竭尽全力让这次活动有效的完成,希望我们能为当地灾区做出一份我们自己的贡献,毕竟我们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实践。本次实践我们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便是我们对都江堰市重建地居民的采访中,队员们的积极采访配合,以及实践之前的专业准备,比如到达成都后,前往都江堰市的前夕,我们小组人员便积极参与了动员会议。在会议上,大家都各抒己见,非常积极。每个人准备了充足的资料,无论是从网上调阅2008年的灾区历史,六年来的重建情况,党和国家对于灾区的捐助,还是翻阅报纸,带来从西安查阅的资料,总之大家非常的尽心尽力,最终确定了一些探访地点,探访人员,探访话题。 不过本次的实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我们探访的灾后居民人数有些少,而且没有注意到居民的年龄分布。这使得调查对象都比较趋于老年化些。调查的居民也都是都江堰市内的,对于受灾严重的其他地方的探访有所忽略。这使得结果探访的可信度略有减少。因此,以后碰到类似实践时,行动之前一定要进行多地域调查。 其次,由于语言上的交流问题,我们在走访的过程得到的效果比没有达到预计效果。 接下来他那谈一些收获吧。首先是团队合作的经验。其实作为一个大学生,自己的团队合作经验非常少,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很难跟这么多同学做同一件事情。在这个团队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我也有机会接触其他各个院系的同学,学到更多东西;而且,在团队中我们更容易学会尊重别人,尊重集体。虽然有时候也会有很多争论,但是大家都是本着对集体负责、求同存异的态度的。我觉得我们队的同学们在团队合作里表现出来的特色,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也是我们的实践能够圆满结束的重要保证。 自信也是在社会立足所必需的。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暑假工时,自己就害怕了,这都是自悲的心态在捣蛋。感觉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与别人沟通的技能又不怎样等等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怯弱、自悲就这样表露出来。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要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这是找工作时舍友给我的忠告。在多次面试中,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有自信才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我们正青春,我们正逐渐走向成熟。我们要用成熟的眼光看问题,用自己年轻的热情去追求,用自己青春的热情去追求,用自己青春的活力去拓展,争取把这次活动做得更好,让年轻不失败,让青春无悔。奉献青春收获明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在炎炎夏日,我和我的队员们穿着志愿者服装奔走在大街小巷,一起用汗水浇灌青春,用笑容同阳光比灿烂。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和一份不可多得的回忆,我们的暑假因为有它而没有虚度,我们的阅历因为有它而更加丰富! 五、个人心得1、暑期社会实践心得(高伟光) 都江堰市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都江堰市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市是山水园林城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林木覆盖率达70%;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人均寿命77.1岁,比全国人均高5.7岁,有“天然氧吧”、“长寿之乡”美誉 本次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地选在了四川省都江堰市,当年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也是一个受灾很严重的地方,如今,2014年7月14日,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都江堰市,走访不同的地方,也亲身目睹了都江堰现在的面貌!走在都江堰的街道上,确实有一种无论是街道还是建筑物都有一种新建的气息,街道要比一般的市区要宽阔,也要干净。楼房与建筑也会的得十分整齐,这让我感受到了全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帮助震后灾区恢复重建的力量是无可限量的。三年重建的任务两年就已经完成,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党中央对灾后重建的高度重视!国家启动的是对口援建,都江堰市的援建是由上海市来完成的。据我们查阅,在上海的对口援建下,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据统计,上海援建资金达80亿元,共112个援建项目。其中,“交钥匙”项目70项,“联建共建”项目39项,“交支票”项目3项。工业方面,在建的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就业创业基地就是旨在增强都江堰“造血”功能的上海援建项目之一。而且都江堰和上海将在项目上进行优势互补、互惠合作,形成长效支援合作机制,为灾后都江堰的工业重建提供动力。农业方面,上海援建了10万亩现代农业聚集区,而且开辟“绿色通道”,帮助都江堰10多家特色产品企业与上海大型超市成功对接,扩大销售市场。此外,上海企业还成功举办了“浦江爱.岷江情”慈善义卖、“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振兴计划”等活动,促进了都江堰农业产业的重建和提升。旅游业方面,上海市旅游局向都江堰授发“世博会旅游推广工作站”牌,推出包括世博之旅、爱心之旅等在内的8条上海与都江堰之间特色旅游线路,对外宣传推广都江堰的旅游资源。为了加强客源互动,上海多家旅行社还与都江堰开展合作,推动都江堰旅游产业的恢复与提升。在都江堰的一天,我感觉到她没有因为大地震而沉沦,而是充分抓住新机遇,谋求新突破,坚持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都江堰上海模式。都江堰的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过去,而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一二三产业得到全面的恢复和提升,灾区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都江堰模式为灾后重建、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样板,我们相信都江堰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当然,经过地震,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古老的建筑,和一些坚强的楼层建筑依然屹立在都江堰的市区中,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受到这些历史古迹的工程质量,以及上世纪几十年代的建筑的质量!我们也看到有的居民楼虽然被地震摧残过,外表显得破败不堪,但是依然有居民居住,或许这些建筑虽然比较破旧,但是依旧不存在安全问题吧。都江堰,汶川大地震六年后的都江堰已经变成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水城市,或许六年前的都江堰是痛苦的,但是如今的都江堰绝对是焕然一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小分队队员们的第一站就来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通过参观考察,队员们深刻感受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成都平原、使之“天府之国”、造福世世代代人民的宏伟和神奇,同时追寻华夏水利先贤李冰父子的故事以及他们的伟大智慧和卓越功勋也给队员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中队员们更是体会到了“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一次社会实践或许对于我们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亲自到当年汶川地震的都江堰感受当年汶川地震的气息。感受六年之后都江堰的自然气息以及人文气息对我们来说,这样的经历是终生的!逝者已去,生者还在继续向前走着,我想地震虽然是残酷的,但是他摧不垮坚强的中国人民,此次都江堰之行就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六年之后,或许人们心中还会有阴霾,但是这些必将随着时间一点点淡化,迎接都江堰人民的必将是幸福的生活!2、暑期实践心得(李鸽) 烈烈炎热的夏日,我们迎来了第二次的暑期实践,与去年的暑期实践有很大的不一样,最大的一点便是我们一行七人前往了另外一座美丽的城市成都,这也带给了我们新的旅程,新的挑战,新的困难,从开始的组队,到大家一起叽叽喳喳讨论主题,到各种计划方案的改变,到最后大家的意见一致。这一过程,虽然历尽艰辛,但苦中作乐,觉得自己还是学到了很多新的的东西,觉得受益无穷。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还记得08年那场总被挂在我们脑海,记在心里的汶川大地震吗?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千米处。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相比起救灾来说,灾后重建的工作量更大、难度更大。抗灾救人十万火急、但也容易做到万众一心,但是灾后重建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考虑的目标更加多重、各方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耗时长、见效慢,可能更容易受到忽视,所以我们一起商量着探访汶川地震六年后的重建情况,2008年那段抗震救灾的日子,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患难与共,取得了那么多的奇迹。这个主题也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我们的暑期实践当然也受到了很多的麻烦,从一开始就有。7月11日下午,我们乘坐校车前往火车站,对于我这个从来还没有坐过火车的人来说总是充满好奇与未知,但由于我们时间没有处理好,导致错过预定的那班火车,不过我们很快又在队长的带领下改签火车票,前往了我们的暑期实践目的地。 第二日,我们买了成都市前往都江堰市的动车票,一下动车,最大的感受便是都江堰市的一片重建气息袭面而来。之后又前往了都江堰景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离堆公园、玉垒关、都江堰水利等工程。都江堰市是汶川地震时受灾很重的一处,地震发生后由于都江堰当地通信中断,他们正想尽一切办法了解文物受损情况,因为其设计具有相当的防震性,鱼嘴、宝瓶口、飞沙堰这几处重要设施都能保存完善,这也是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仍能在今天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的原因。而处于都江堰市西门外岷江右岸的山坡上的二王庙是国内最大一处纪念李冰父子的祀庙,历史上曾经过多次重建,据都江堰一位市民介绍,二王庙已经垮塌,几乎不存。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青城山属于道教胜地。山上分布大小道观约百余座,文物部门提及当时,有数座道观出现垮塌,而一些大型道观寺庙,也出现墙体裂缝等多处受损迹象。“我们眼前的城市再不是地震前那个小家碧玉的小县城,更不是地震时那个满目疮痍的“伤城”,而是通过重建实现华丽转身的都江堰!”四川都江堰市总工会组宣部部长刘伟向记者说起他在过去六年间的最大感受,就是亲眼目睹和见证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都江堰所发生的“用两年跨越20年”的巨大变化。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对口援助下,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这次前往都江堰市,我们就感受到了都江堰市的诸多变化,它相对于成都市中心人群稀少,车辆行驶流畅,空气清新,气候适宜,物价偏低,总之看起来灾后的重建工程不错,这些重点来源于党,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群众们的积极配合以及全国各地的捐助。对于城镇重建,以“壹街区”模式为例。灾后重建的第一重任就是要着力解决都江堰受灾市民的安置问题。在城镇住房重建中,融入援建市的建筑风貌和当地特色,是都江堰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的一大亮点。为了城镇灾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积极探索“新市镇”城市发展机制,使灾后重建从单一城市功能的应急恢复向系统提升转变。此外,在重建过程中,都江堰注重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带给灾民切实的利益。以“壹街区”为例:1.建筑特色“川西风貌上海风情”,“壹街区”是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第一个功能完整的成街区建设项目,社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完善,是一个集川西风貌、上海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按照“一街区、一家人”的理念,“壹街区”的设计规划融入上海元素,条条小巷纵横交错,住房建设相对集中,建筑风貌体现上海特有的“弄堂”风情。2.命名特色:“壹街区”的命名很有特色,它不仅包含着都江堰人民对援建者的感恩之心,更是传递着新的文化理念和突出其综合功能,让人耳目一新。 对于农房重建“六大模式”,都江堰的农房在地震中大量倒塌,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民住房问题,让灾民震后生活和生产有保障,都江堰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运用于乡镇灾后重建,探索出农房重建的“六大模式”:一“指标换住房”的向峨模式;二运用“联建”政策的大观茶坪模式;三“依山靠水原址自建”的蒲阳花溪模式;四“院落统规自建”的翠月湖清江村模式;五“大院落原址自建”的安龙徐家院子模式;六建设“新型社区”的青城山石桥模式; 1.联建都江堰农房重建特色。都江堰区别于其他灾区农房重建的一大特色就是联建。联建不仅引入了社会资金,解决了农村受灾群众重建资金瓶颈问题,而且提高了重建水平,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2.统规统建。向峨模式的“指标换住房”和青城山石桥模式的“新型社区建设”探索出统规统建新路子。“指标换住房”是指农民通过宅基地产权置换新居住房、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等多项权利,对农业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使农民的居住方式和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新型社区建设”是指农民通过比选形式选择社会投资方进行“新型社区”建设,不仅保证农民先入住新房再拆除旧房,还能收取租金,并从受灾群众转变为产业工人。3.统规自建:在统规自建上,翠月湖清江村模式的“院落统规自建”使受灾农民就近居住,方便生产生活的需要,实现了基础设施的集中共享。国家对“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部署,我相信都江堰会抓住新机遇,谋求新突破,坚持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都江堰模式。都江堰的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过去,而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一二三产业得到全面的恢复和提升,灾区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都江堰模式为灾后重建、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样板。这次的暑期实践中,了解了一场地震会给一个城市带来怎样的灾难,重温了当年那场我们措手不及,又损失惨重的地震。那场巨难的出世夺去了那麽多四川人民的生命和血汗,把四川铸造成了一堆废墟。那声声哭嚎和呼喊,那抹抹带血的浊泪和一个个无辜的生命,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无奈。这些却促使灾区人民和子弟兵们加强了信心和意志,努力为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六年来,不管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实现根本性的改善还是产业与城镇都取得的较大的改善。我也相信,未来的都江堰会建设的更加繁荣,让我们一起期待他的未来更加美好。3、暑期实践个人心得(刘赛)2014年7月11日晚上,我们起身前往四川省都江堰市去探访汶川地震六年后的重建情况。到了都江堰市我的第一感觉是干净整洁、集古代信息与现代信息于一体,唯一的缺憾是人口较稀疏。回想起来,这场灾难仿佛就发生在眼前,它带给我们的震撼与伤害已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里。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比唐山地震大得多。川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地震的震级稍微高一点,能量差三倍,地震波及能量越大,地震传得更远,在更远的距离内造成破坏。因此,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无数的人长眠于地底。还好无数国民自发捐款、捐献物资、去汶川参与救援,更重要的是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由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人民政府对恢复重建实施工作负总责,成立恢复重建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灾区市、县人民政府具体承担和落实恢复重建各项任务,形成了有效的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机制。为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由中央有关部门组成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指导规划实施,协调政策落实,组织中期评估,研究解决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重大问题。六年来,汶川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和维修后,灾区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住房条件的历史性跨越。二是建成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学校、医院,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在重灾县实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多个,包括教育项目、医疗卫生项目。建成的学校、医院成为灾区最漂亮、最安全、老百姓最放心的建筑。通过灾后重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质量大大超过灾前水平。三是交通落后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得到有效缓解。陇南、甘南灾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长期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灾后重建了国省道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使公路路网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公路等级、质量和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四是灾区防灾减灾体系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在重灾县实施了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水土保持、防洪河堤等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了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及防灾减灾预警预报体系,极大地提升了防灾减灾水平和应急能力。五是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灾后恢复重建繁重任务面前,各级干部深入第一线,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赢得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各级干部在复杂环境下开展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城乡居民互助友爱,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六天后,我们的社会活动活动圆满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体会到很多东西值得一辈子受用珍藏。这积累的经验犹如牡蛎腹中的珍珠经历了时间的磨砺与侵蚀终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而璀璨夺目的。相信有了它我们的人生就越发精彩绚丽。大学是一个小社会,社会是一个大学堂。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在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展社会实践的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特点相结合,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 一 准备工作 六月初,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始进入启动阶段,我们几个同学就自发的组织起来我们的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活动开始了,我们小分队进行了职务任命和责任细化,各司其职,各谋其政。分工明确,统筹兼顾,如火如荼的开始准备工作。办起了学习资料,整理视频资料等硬件设施。出发前召开了动员大会,明确分工,强化这人意识,强调安全重于泰山。检查准备好的出行装备,对于随时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做了充分的预案工作,做好预算和集体外出费用管理细则,由财务人员统一管理。 二活动的开展 我们一行七个人从学校出发,尽管中途因堵车误点,必须重新买票,我们还是在7月12号晚上顺利到达四川省都江堰市实践基地。安排了住宿和熟悉周围环境,让各个成员不至于因换了新环境就影响心情和休息。待一切都安顿下来后,我们的工作开始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首先,我们在村里进行了走访,然后在乡镇进行走访,最后进行整理记录,并与相关报道进行比对。 三 实践的结果 在废墟上重建出了一个新四川,如此巨变被称之为奇迹。走进都江堰,这里记录了一张张见证灾区重建奇迹的真实画面。今天我们再次见到汶川时,见到的不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汶川,而是一个崭新的汶川、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汶川、一个更加坚强的汶川、一个更加自信的汶川、一个敢于向世界展现自己风采的汶川。我们寻找的不再是当初地震后汶川人民的血泪,而是汶川人民的欢乐和幸福的脸庞。我们向历史和人民交出这份答卷,告慰我们不幸罹难的同胞和英勇献身的烈士;也以这份答卷感恩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我们相信,四川人民穿越灾难、坚强崛起的壮丽篇章必将载入共和国发展的史册。四实践的意义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现状的了解。亲身社会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二) 有助于培养朴素的作风。通过体验农村的艰苦生活,深入调查农村现状,不仅使得我们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作风。 (三) 对于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提高了我们各部门,各组织之间的协调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小分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农业科技技术讲座等与广大农户零距离接触的活动培养了我们的个人胆量和口才,提升了我们的组织协作能力。为以后的投入社会工作做了提前预热和良好准备。自己的知识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提高。 (四) 扩大了学校,学院的社会影响力,队中的宣传员,每天坚持做好实践日志,将信息及时反馈学校,积极联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使活动得到媒体的关注。今年,我们有幸亲自去探访了汶川地震六年后的重建情况。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汶川从灾难后的一无所有发展到今天的公共措施齐全、环境优美、整洁,我们兴奋,我们自豪。只是灾难带来的伤害太大了,尽管接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援与救助,但死亡人数太大了,一时难以恢复以前的人口。故人口较少,物价较低,但人们早已恢复了生活幸福安乐!4、汶川震区六周年重建情况实践心得(畅小盼) 暑假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新的一次暑期实践,又一次全新的旅途正在等待着我们,怀着兴奋与激动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四川的火车。七人的小组一路充满了开心与快乐,我们都在幻想着512地震六年后的四川会是怎样的模样,也在心中回想着当年那不忍提及的灾难。就这样我们的暑期实践开始啦!来到四川成都后,一下火车感受到的就是摩登都市带来的刺激与兴奋,然后我们一行人坐上了成都前往都江堰的动车,驶向了我们最终的实践地点都江堰。一下动车最大的感觉就是都江堰的一片重建气息,之后我们前往了都江堰景区都江堰市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饮水为特征的宏达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六年前,“5.12”是一个痛彻全中国的符号;六年后,“5.12”是一个见证中国力量的符号。昔日地震重灾区的废墟之上,矗立起一座又一座新城,建起一个又一个园区,亮出一个又一个精品旅游景观,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下车看到了都江堰就想起了六年前的她,很难用某一个标准概括都江堰市在汶川地震中的损失。就伤亡人员而言,它显然要低于汶川、北川、青川等重灾区。可是经济层面而言,它为地震付出的代价无疑更大。根据官方公布数字,县级市都江堰市去年的GDP达到100个亿。这个数字几乎可以抵得上整个阿坝州和十个北川县。作为一个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城市,地震给都江堰的打击,远远不止那些看得见的危房。所幸,除了“鱼嘴”出现开裂、石碑损毁外,举世关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地震中未受多大损伤。这项应用至今的著名工程再次经受住考验。不过,供奉着李冰父子、与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起申报“国宝”的二王庙,在地震中却出现基础沉降和大面积倒塌。这也是这座兴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在地震中遭受的最大破坏。地震之后,文物部门曾紧急向有关部门申请了3万平方米的上好棚布,由部队扛至山上遮盖文物,以防止因下雨造成进一步损失。在都江堰的重建规划中,文物也是重要一项。都江堰市文物局副局长樊振宇说,已经向国家文物局打了报告,申请一亿两千万的经费用以修复损毁文物。其中仅二王庙的修复预算就将达一个亿,主要用于治理基础滑坡。重建工作中,文物部门亦将参与。其主要工作是提供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资料,并对方案提出意见。尽可能地保护旧街道将是文物部门对重建工作的期望。在“5.12汶川大地震”六周年之际,我们小组一起走进昔日的重灾区都江堰,通过观察都江堰的景区发展、项目亮点等探访都江堰灾后重建的特色成果,描述都江堰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跨越发展。在四川省的全域地图上,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的西北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让都江堰遭受重创。地震、泥石流没有动摇都江堰人民恢复重建的决心。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围绕生态建设、绿色崛起,都江堰人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生态重建的发展之路,一个崭新的都江堰,屹立在四川版图上。而我们小组真正走进都江堰后看到的场景更加美妙,六年后的都江堰早已摆脱了当年地震的影响,发展成了一个全新的生态都江堰,文明都江堰。走进都江堰我们就感受到了都江堰市的诸多变化,它相对于成都市中心人群稀少,车辆行驶流畅,空气清新,气候适宜,物价偏低,总之看起来灾后的重建工程不错,这些重点来源于党,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群众们的积极配合以及全国各地的捐助。在重建过程中,都江堰注重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带给灾民切实的利益。以“壹街区”为例:1.建筑特色“川西风貌上海风情”,“壹街区”是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第一个功能完整的成街区建设项目,社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完善,是一个集川西风貌、上海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按照“一街区、一家人”的理念,“壹街区”的设计规划融入上海元素,条条小巷纵横交错,住房建设相对集中,建筑风貌体现上海特有的“弄堂”风情。2.命名特色:“壹街区”的命名很有特色,它不仅包含着都江堰人民对援建者的感恩之心,更是传递着新的文化理念和突出其综合功能,让人耳目一新。都江堰的农房在地震中大量倒塌,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民住房问题,让灾民震后生活和生产有保障,都江堰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运用于乡镇灾后重建,探索出农房重建的“六大模式”:一“指标换住房”的向峨模式;二运用“联建”政策的大观茶坪模式;三“依山靠水原址自建”的蒲阳花溪模式;四“院落统规自建”的翠月湖清江村模式;五“大院落原址自建”的安龙徐家院子模式;六建设“新型社区”的青城山石桥模式。这就是我们实地走进四川,走进都江堰,走进汶川后的真实感触和心得,六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忘记那年的5月12日是怎样的痛苦与灾难,但我们现在看到一个全新的四川,一个全新的都江堰,我们相信经历了地震的四川和都江堰一定会被建设的更加繁荣与美丽。5、暑期实践个人心得(屠昕) -汶川灾后六年重建为了进一步深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贯彻“三大教育,四大计划”和“三自三助”精神,“丰富第四课堂”,经学院同意,我们一行六人开展了“探访汶川”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江堰市是国际旅游名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市是山水园林城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林木覆盖率达70%;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人均寿命77.1岁,比全国人均高5.7岁,有“天然氧吧”、“长寿之乡”美誉 本次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地选在了四川省都江堰市,当年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也是一个受灾很严重的地方,面对天灾,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怒怼,但让同学们更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在重建阶段,每个人都需要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迎接光明,勇敢面对现实,悲痛是暂时的,但在悲痛中所表现出来的人间大爱却是长久的,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主动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对同胞的悲悯情怀值得每个人铭记在心。“天灾无情霹雳一声大好河山成陷阱,人间有爱和舟共济废墟堆上换青天。”地震让大家看到了汶川人民的坚强不屈,看到了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看到了党和政府的全心全力,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通过在都江堰的走访,我们发现,尽管六年过去了,那种众志成城的精神不但没有消散反而更加坚强,那种悲痛中奋起的坚强没有消失还在继续,逝者如斯,生者值得关爱。今天当我们再次见到汶川时,我们看到的不是那一片因地震灾害而满目疮痍的废墟,而是一个崭新的汶川,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汶川,一个更加坚强的汶川,一个更加自信的汶川,一个敢于向世界展现自己风采的汶川。我们寻找到的不再是当初地震后汶川人民的血泪,而是汶川人民的欢笑和幸福的面庞。看到了孩子们的面庞绽放着微笑,微笑中的受灾民众加紧建设自己的家园,擦拭泪水,按捺悲伤,无穷的力量化作建设的高潮,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是何等的勇气,这是何等的信念。汶川人民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了,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汶川人民凭借自己的勇气,自己的气魄,自己的信念,是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任何艰难困苦的,他们正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全人民的帮助,在重建汶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与时间赛跑,与命运赛跑,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园,重建自己心中那片静谧的圣地,重建心灵深处的幸福六年过去了,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仍然延伸着,我们曾经脆弱的神经已经能接受一点微弱的撞击,道德反思之后,只有一个声音始终如一地在耳边回响:重建,重建,重建!我们已经在重建新的家园,我们已经在重建心灵的安谧,我们已经在重建信念的坚强,我们已经在重建理想的崇高,我们还在重建爱心,我们还在重建幸福,我们还在重建汶川人民所需要的一切一切。我们还到了汶川,参观了汶川博物馆,了解到了羌族历史文化,汶川灾前灾后的发展变化,以及党和人民在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所做的巨大贡献。许许多多的感动,塑造了我们众志成城的国民形象,铸造了我们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法宝!在抗震救灾中这一幕幕永载史册的感动大剧,将坚定灾区人民的信心,将激励救灾将士的斗志和重建家园的信念,也将把我们华夏子孙的心贴得更紧!同时我们也在博物馆前开展尊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我们川大锦城学子优秀的中华道德传统。 这次活动,我们还深入了农村,接触了我国社会中人数最多,而且最苦、最穷的一个阶层,对我的震撼很大,同时也感到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农民的生活依然很苦,生活环境很差。在当地听到农民经常提到“三不通”,即“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就是说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道路、水、电都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由此可见农民的生活之苦,也可以看到要解决“三农”问题,真正的富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任重而道远。虽然,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为农民朋友作出了一些贡献,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现在还是工作了,要关注我国的热点,关注制约我国发展的问题,尽自己所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名青年,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的了解我国的现状,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个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青年。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更多抗灾救灾知识,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走进都江堰了解当地的经济资源,独特的集自然、生态、藏羌民风民俗为一体的短程特色旅游和城市度假休闲旅游特色。同学们感受到灾区灾后六年建设的伟大成绩,记录了灾区如今的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以及人民生产生活相关情况。灾难考验着我们,同时也是在检验着我们。在这危难时刻,国人的行动便是我们国民意志、国民素质的最好见证!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弘扬了志愿者精神,更好的展现出锦城学子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综合素质!6、暑期实践个人心得(吴春来) -汶川灾后六年重建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灾害无情人有情,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速形成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并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群体,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无畏精神,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生命诚可贵,奉献价更高。在大灾大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倒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没有屈服。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光辉在灾害面前得到了尽情绽放和升华。面对生死考验,无数的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里有我们的军人、公安战士、老师、学生、医务人员、干部、群众、记者. 而我们本次的暑期实践目的地,就是新汶川和都江堰市。走访了很多地方,跟过去的汶川和都江堰做了对比,亲自目睹了汶川和都江堰的新面貌。现在的汶川,随处可见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新建成的商业街充满浓郁的民族气息,新县城内,沿河而造的西羌文化街,大气磅礴的体育馆规划有序,民族风格和时尚潮流建筑鳞次栉比,灾区的恢复重建,不仅仅在百姓安居上重视民生,同时,也为生命的重建点燃了一盏盏希望的明灯。楼房与建筑也会的得十分整齐,这让我感受到了全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帮助震后灾区恢复重建的力量是无可限量的。都江堰,汶川大地震六年后的都江堰已经变成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水城市,或许六年前的都江堰是痛苦的,但是如今的都江堰绝对是焕然一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小分队队员们的第一站就来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通过参观考察,队员们深刻感受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成都平原、使之“天府之国”、造福世世代代人民的宏伟和神奇,同时追寻华夏水利先贤李冰父子的故事以及他们的伟大智慧和卓越功勋也给队员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中队员们更是体会到了“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三年重建的任务两年就已经完成,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党中央对灾后重建的高度重视!而在工业和农业方面,都江堰正在稳步提升,而不是一蹶不振。最重要的是旅游业的发展,让这座新城闪耀着比从前更加闪亮的光芒。当初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空前地、全面地、细致地贯穿到了全部过程、诸多方面、各个环节,成为整个抗震救灾斗争的灵魂。这次抗震救灾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一次实际检验,是对党员对党对整个国家以及整个民族的考验,党提交了一份让群众、让世界满意且也为之震惊的答卷。这次行动写照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也让人们看到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更加光明的前景。国务院在地震刚刚发生、黄金救援时间已过、生命已达极限时间这三个关键时刻及时发出了“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救人任是重中之重”、“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指令,全体救援人员秉持以人为本原则,不畏艰辛,全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不惜一切的挽救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生命,甚至搭上了自己的生命也依然无怨无悔毫不迟疑。灾难袭来,举国同悲,国旗下降,全国为在灾难中去世的人哀悼,车船共鸣举国为逝者哀悼。这对逝者的敬重,既是以国家的名义呵护逝者的生命尊严,也是对作为一国公民的每一个生者的极度尊重。经历过这一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生动地实践和丰富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极端地尊重人的生命,周到细致地关爱人,感同身受的理解人,竭尽全力地保护人,全心全意地服务人。13亿中国人民空前地团结起来,心心相系,手手相携,共同面对困难应对挑战。让世界也为这种力量所惊憾。这一次的社会实践只有短暂的几天时间,但是亲自到当年汶川地震的都江堰感受当年汶川地震的气息。感受六年之后都江堰的自然气息以及人文气息对我们来说,有这样的经历是很值得幸运的!逝者已去,生者还在继续向前走着,地震虽然是残酷,但业摧不垮坚强的中国人民,此次都江堰之行就让我门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和不屈,六年之后,或许人们心中还会有阴霾,但是这些必将随着时间一点点淡化,迎面而来的,将是幸福安定的生活。7、暑期实践个人心得汶川地震六年后重建情况(杨如莹)时光荏苒,转眼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今年暑假,我和几个同学决定去四川都江堰,做关于汶川地震六年后重建的社会实践。我们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来调查,真实的了解了汶川人民的现状。汶川大地震,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千米处。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我不禁想起2008年地震时,给多少中华儿女的生命造成了伤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为灾区的人们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108.34亿元,其中捐款89.27亿元,物资折款19.09亿元;虽然灾区的人们丧失了亲人,但是他们还有我们这些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我们应该一起为他们加油、为他们鼓励,让他们有信心活下去,这样我们的大家庭才不会因为这次的地震而受到迫害。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下,各级政府的协调合作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重建汶川的工作开始了,法规,水利,政策,储蓄,购物,教育,孤儿,居住,这里的每一项都不能少,这无一不是关于民生的,可见政府永远把民生问题摆在首位。第一天,基本上就在火车上度过了。一路上和小伙伴边聊天边欣赏风景,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倒也不觉得那么难熬了。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都江堰。受汶川大地震影响,都江堰市大面积受灾,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对口援助下,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都江堰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以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农房重建、生态重建等为重点,积极探索都江堰重建新模式。如今映入我们眼帘中的,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美丽都市。当年大地震导致都江堰城镇受灾严重,大量房屋损毁。在城镇住房重建中,我们发现,都江堰融入援建市的建筑风貌和当地特色。为了城镇灾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积极探索“新市镇”城市发展机制,使灾后重建从单一城市功能的应急恢复向系统提升转变。在重建过程中,都江堰注重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带给灾民切实的利益。我们了解到,震前,都江堰就拥有很好的旅游业基础,这次地震虽然导致一些旅游景点受损,但也给都江堰增添了新的旅游元素。震后,都江堰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新形成的地震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规划一批批特色城镇,大力开发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路线,努力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目的的城市。按照AAAAA级景区标准,加快修复世界文化遗产以及重建受损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启动旅游综合开发、五星级酒店等国际旅游度假项目,带动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复苏。在加快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集约环保型工业集中发展。依托特色资源和品牌优势,加快猕猴桃、冷水鱼、川芎、“三木药材”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农业精深加工等龙头企业,着力推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节会旅游、特色旅游于一体,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消夏夜啤酒节和中国道教文化节已经成为城市特色旅游新的亮点。同时,把创造城市品牌与推进旅游发展相结合,大力培育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都江堰市跻身首届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级生态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行列。对于都江堰的总体建设情况,我们了解到都江堰灾后重建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五年、八年的努力,努力实现“三个重建”,即重建家园、重振经济、重塑形象。具体来说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重建家园,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10年底,完成受灾群众的永久性安置,经济社会发展恢复到灾前水平。 第二步是重振经济,力争通过5年努力,到2012年,形成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格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成都市郊县平均水平。 第三步是重塑形象,力争通过8年努力,到2015年全面完成重建工作,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成都市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通过这几天的走访情况,我们发现,六年过去了,那种众志成城的精神不但没有消散反而更加坚强,那种悲痛中奋起的坚强没有消失还在继续,逝者如斯,生者值得关爱。今天当我们再次见到汶川时,我们看到的不是那一片因地震灾害而满目疮痍的废墟,而是一个崭新的汶川,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汶川,一个更加坚强的汶川,一个更加自信的汶川,一个敢于向世界展现自己风采的汶川。我们寻找到的不再是当初地震后汶川人民的血泪,而是汶川人民的欢笑和幸福的面庞。看到了孩子们的面庞绽放着微笑,微笑中的受灾民众加紧建设自己的家园,擦拭泪水,按捺悲伤,无穷的力量化作建设的高潮,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是何等的勇气,这是何等的信念。汶川人民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了,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汶川人民凭借自己的勇气,自己的气魄,自己的信念,是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任何艰难困苦的,他们正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全人民的帮助,在重建汶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与时间赛跑,与命运赛跑,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园,重建自己心中那片静谧的圣地,重建心灵深处的幸福六年过去了,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仍然延伸着,我们曾经脆弱的神经已经能接受一点微弱的撞击,道德反思之后,只有一个声音始终如一地在耳边回响:重建,重建,重建!我们已经在重建新的家园,我们已经在重建心灵的安谧,我们已经在重建信念的坚强,我们已经在重建理想的崇高,我们还在重建爱心,我们还在重建幸福,我们还在重建汶川人民所需要的一切一切。我们认识到,灾后重建,不但是政府要做的事,而且也是我们大学生要做的事。大学生,一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也应当为汶川人们做一点事。虽然不能直接给予他们什么,但是精神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我相信,有我们的支持,汶川人民会更快的站起来的。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民族的人团结一心,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正如这次地震一样,在我们的呵护和关怀下汶川人民会笑看人生,坚强的对待生活。我们坚信,众人划桨开大船。有了你的参与,有了我的参与,有了我们大家的参与,破败的家园一定会变成美好的花园!我们坚信,人心齐,泰山移。有了你的付出,有了我的付出,有了我们大家的付出,那无数张愁苦的脸上定会绽放出甜美的笑靥。我们坚信,众人拾柴火烟高。有了你的爱,有了我的爱,有了我们大家的爱,灾难的五月一定会变成爱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