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2235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常州市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常州市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常州市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七)历史2013.0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表明中国当时的政治制度是() 以专制统治为特征 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与家族组织相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A. B. C. D. 2. 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A. 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B. 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 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D. 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3. 有文写道:“金者司徒(官吏)也。”“夫木者农业,农者民也,不顺如(而)叛,则命司徒诛其率(首恶)正矣,故曰金胜木。”该文作者应该是()A. 孟子 B. 荀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4. 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这里的“吾”的身份是()A. 官府手工业者 B. 民营手工业者C. 家庭手工业者 D. 雇佣手工业者5. 宋代王谠在唐语林文学中写道:“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这里的“中正”是指()A. 人名 B. 官职 C. 地名 D. 制度6. 右图是某位书法家的自叙帖(局部)。明代文征明为其题词:“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这位书法家应该是()A. 怀素B. 颜真卿C. 苏轼D. 赵孟7. 1837年6月,中国时报发表文章称,假如设在广州的领事得以立足,“那么一俟机遇来临,如碰上革命或事态逐渐变迁,他就能抓住时机,一举而推开中华帝国的大门。”这里的“机遇”是指后来发生的()A. 清政府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B. 清政府派林则徐查禁鸦片C. 清政府派琦善为议和大臣 D. 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8. 据江苏实业月志记载:“迩来我国服用人造丝织品者亦渐增多,纺制人造丝之厂固所鲜见,即织人造丝布者亦寥寥无几。致人造丝织品进口数量逐步增加,其速度殊可惊骇。”这意味着()A. 中国的丝织业仍具有竞争优势 B. 外国丝织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C. 我国广大蚕农面临破产的命运 D.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9. 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写道:“19341935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全同外界隔绝,此事造成的后果尤其严重。他们从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那里,具体地说就是从共产国际方面,既不能得到忠告,也不能得到帮助。”而这产生的实际后果是中国共产党()A. 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B. 放弃了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C. 撤销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 D. 背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0. 中国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A. 部分开放 B. 不开放C. 先开放后不开放 D. 先不开放后开放11. 邓小平指出:“我们在三十五年前搞了土地革命,那也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现在搞体制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也是一场革命。这次改革实际上是那次革命的继续,也可以说是继续和发展。”这说明()A. 土地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B. 体制改革必须进行土地改革C. 社会主义改革要解放生产力 D.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革命12. 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正如学者徐昕所指出:“在交织着新旧内外各种矛盾的历史性冲突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从中国的世界到世界中的中国的根本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转变一直延续到今天。”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两大杠杆。这“两大杠杆”是() 实现民族独立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生产力 全球化A. B. C. D. 13. 梭伦改革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平民对自己在政治上无所事事感到不满。梭伦为鼓励公民参与政治事务所采取的措施是()A.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B.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C. 实行“陶片放逐法” D. 发放公职津贴14.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两大思想解放运动。由于它们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对其评价也不同。下列针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是()A. 否定了王权的至高无上,从根本上否定了宗教神权B. 成就表现在政治、文学等各方面,但最突出的是政治方面C. 否定神的绝对权威,强调发展人的“人性”、价值和力量D.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15.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A.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B.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C. 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D.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16. 下表反映了欧洲移民的迁移状况,其原因包括()欧洲移民迁移状况表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阿根廷185619326 400 000加拿大182119325 200 000巴西182119324 400 000澳大利亚186119322 900 000英属西印度群岛183619321 600 000南非18811932900 000新西兰18511932600 000 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宗教迫害 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 目的地的人口比较稀少 生产率增长和医学进步导致欧洲人口急剧增加 铁路和汽船能将大批人运过海洋和大陆A. B. C. D. 17. 观察以下两幅图,其中图二的标题为“攻打冬宫”。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表现在()图一图二A. 背景方面 B. 进程方面 C. 结果方面 D. 意义方面18. 到1922年年底,列宁已经充分认识到新经济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种适合俄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体制和具体方法。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是()A. 巩同个体农民经济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B. 实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计划经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C. 组织农民参加共产主义建设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D. 巩固个体农民经济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实行社会主义19. 19世纪末,田纳西流域是童山濯濯的贫瘠地区。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会曾两次通过在此建设水力发电工程的法案,先后为柯立芝和胡佛两位总统否决。罗斯福一向对造林和水土保持深感兴趣,当选总统后,提出并实施了田纳西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罗斯福实施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 改善自然环境 B. 利用水力资源C. 扩大用电范围 D. 改善人们生活20. “他为自己的创作提出了目标:法国社会将要作为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能体现这一创作目标的文学作品是()A. 安娜卡列尼娜 B. 巴黎圣母院C. 人间喜剧 D. 老人与海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60分。21.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永乐年间官营海运大有发展,郑和下西洋为一时盛举。梁启超曾唏嘘概叹不已:“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嘉达哥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嘉达哥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嘉达哥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郑和。”冯天瑜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成就与局限材料二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一材料三梁启超在地理与文明之关系中写道:“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又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写道:“吾闻海国民族思想高尚以活泼,吾欲我同胞兮御风以翔,吾欲我同胞兮破浪以飓。”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的直接原因。如何理解“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3分)材料一、二中明代的海运情况有何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出现的情况的政治和经济原因。(5分)(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地球在太阳的周围,一刻不停的,遵了那个椭圆的轨道,在那里走,并不是有一个起点非拿他当作一年的元旦不可得,也并没有一个终点非拿他当作一年的除夕不可的无论元旦、除夕是任意选定的,或是天然注定的,总而言之,没有可贺的情节。”“恭贺新禧不过是社会上一种习惯,随俗贺贺,不过费了精神做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似乎也大可不必。所以我的意思:我们很可废去这贺年的礼节。但是一年之中,没有一次写帖子恭喜,见了面说恭喜,大家热闹热闹的机会,人生也太索然寡味了。所以我想废了那无意义的恭贺,去找一樁有意义的恭贺来代。一年之中,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上看起来,有可贺价值的日子也有好几天,其中最该恭贺最该纪念的日子,我以为就是十月十日。这一天实在可以算得我们国民更生的日子,或是做人的生日。”陈大年“恭贺新禧”新青年6卷1号(1919年)材料二除夕歌,歌除夕,几人嬉笑几人泣。富人喜洋洋,吃肉穿绸不费力。穷人昼夜忙,屋漏被破无衣食。长夜孤灯愁断肠,团圆恩爱甜如蜜。满地干戈血肉飞,孤儿寡妇无人恤。烛酒香花供灶神,灶神哪为人出力。磕头放炮接财神,财神不管年关急。年关急,将奈何。陈独秀除夕歌材料三我写到这里,忽然听见外面有放砲的声音然则此刻的放砲,大约是“已未新正”的先声。我想写“已未”两个字也不要紧,但愿“中华民国八年”六个字不要删除才好。钱玄同通信渡河语引路新青年1918年版5卷5号材料四“过年”被新青年看作是与垂辫、缠足、吸鸦片烟、磕头、打拱、请安等“国粹”是一家眷属的旧物,理应遭到掊击和废除。“过年”虽然是一个日常生活小问题,实际所连带的却是整个社会的民俗大传统,是属于文化肌体最坚韧的部分,“过年”作为这个文化基层的一个触角,不但与整个肌体质量相等,而且更体现着文化肌体的神经敏感性。启蒙者所倡扬的思想革命力图从改变习俗入手固然是找到了问题症结,但同时也等于是遭遇到了巨大的困境。王桂妹启蒙之剑与习俗之饼请回答:(1) 材料一中关于“过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材料中“这贺年的礼节”的依据是什么?陈大年是从什么角度认定元旦“没有可贺的情节”的?他又是从什么角度确定“最该恭贺最该纪念的日子”的?(4分)(2) 材料二中反映了陈独秀的哪些思想?(2分)(3) 根据材料三、四,说明“新青年”要求废除“过年”的原因。废除“过年”的主张为什么“遇到了巨大的困境”?你如何看待这一主张?(5分)2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三种观点:观点一: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只能是,将来也永远只能是国际主义的学说。观点二:着重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把握它的唯物辩证法,并且必须精通他们自己的所专门研究的科学部门中已有的成果,以达到中国各门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化。观点三: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另一方面,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孔朝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研究材料二在武装群众的工作中,必须对于工业城市的无产阶级加以最大的注意,绝不能把工人阶级的武装暴动看成对于乡村游击战争的简单响应或补充。谁不懂只有工业城市是暴动的组织中心,谁不懂只有无产阶级是暴动的领导力量,谁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暴动策略丝毫也不懂。王明言论选集材料三“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请同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三种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问题上的区别。(3分)(2) 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王明和毛泽东的观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他们的不同观点的依据分别是什么?(5分)(3) 材料三中的观点与材料一中的哪个观点是一致的?为什么?(4分)24. (13分)现代政治制度中最常见的形式议会制、内阁制等都最先起源于英国。这些制度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构成了世界民主政治的万花筒。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但其后经过11年的共和国和护国制的混乱时期,资产阶级发现,共和制不利于实行它们的阶级统治,接踵而来的长达28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复辟,更使资产阶级深信,君主制才是可以把政治、宗教、伦理融为一体的统治工具和形式,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随后通过的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政体的法律基础: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由宪法规定,受议会的限制。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材料二1871年4月,帝国制宪会议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帝国的政治制度。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权属皇帝;法律的建议权、颁布权和监督执行权属皇帝;首相是由皇帝任命的帝国最高行政长官,首相担任联邦议会主席,他有权确定联邦议会的开会日期并监督其工作。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三临时大总统既已易人,为预作防范,革命党人便寄厚望于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其中的内容有:内阁成员的任命,形式上由总统下令,实际上内阁不须听命于总统,总统对于内阁会议所决定了的政策没有否决权;总统发布的法律文书必须经内阁副署;内阁阁员的进退取决于议会的信任与否;内阁对议会负责;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 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指出英国政体以及德意志帝国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制度的特点。(6分)(2)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背景和对本国的影响两个方面,对“现代政治制度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构成了世界民主政治的万花筒”进行论证。(7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25.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主体。因此,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其表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支配下,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是现实,而且还有加剧的趋势。周敏凯多极化格局与中国外交的理论思考材料二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需要有霸权国家的维护。但是要维护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秩序,霸权国家必须能够提供相应的国际公共产品(诸如在联合国与维和部队承担最大份额的经费、开放自己的市场等),允许其他国家“白搭乘车”。这一现象的结果是“白搭乘车”国家迅速发展并接近霸权国力量,霸权国则因“经济剩余”逐渐减少,必然出现衰退现象,于是新的挑战国便会向现存霸权国挑战,以改变现存国际秩序。因此,霸权国与挑战国的地位在不断变化着,国际秩序稳定也是相对的,它需要霸权国维护,但不会只是一个不变的霸权国。美 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材料三“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为三个部分。世界以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军事划线。“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全球政治已变成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美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请回答:(1) 根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2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吉尔平的观点。(2分)(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为”哪“三个部分”?(3分)(4)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三个观点讨论的共同问题。它们的角度有何不同?这种讨论有何意义?(5分)2013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七)(常州)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C2. D3. C4. B5. B6. A7. B8. C9. A10. A11. D12. D13. A14. C15. B16. C17. B18. A19. D20. C21. (1) 原因:通过探险、殖民获得海外财富。(1分)理解: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况;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2) 区别:材料一中是官营海运发展,材料二是禁止民间海运。(2分)原因:政治,专制统治;防御外敌。经济,自然经济。(3分)(3)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开辟新航路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海禁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要学习海国民族的开拓精神;积极走向海洋。(2分)22. (1) 观点:废除。(1分)依据:习俗。(1分)角度:自然。(1分)角度:政治。(1分)(2) 体恤百姓;破坏偶像(或反对迷信)。(2分)(3) 原因: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中国先进分子从改变习俗入手倡导思想革命。(2分)原因:“过年”不是陋习;具有坚韧性和敏感性。(2分)看待:一概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1分)23. (1) 观点一: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观点二: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学术界;观点三: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3分)(2) 相同:都主张暴力革命。(1分)不同:王明主张城市中心;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2分)依据:王明是照搬苏联的经验;毛泽东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2分)(3) 与观点三一致。(1分)因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且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的。(3分)24. (1) 英国政体: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2分)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议会制;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压制。(2分)临时约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2)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现代政治制度表现为多种形式,对本国的影响也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深信英国离不开君主制。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专制色彩浓厚的普鲁士统一了分裂的德意志。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具有反专制意义。但被袁世凯废除。(7分)25. (1) 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恢复,一度直逼疲软滞胀的美国经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使其又一次振作。(2分)(2) 国际秩序的稳定需要有霸权国家的维护;霸权国地位不断受到挑战而变化。(2分)(3) 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不结盟的第三世界。(3分)(4) 问题:多极化。(1分)角度:材料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材料二:霸权(或国际秩序);材料三:文明冲突。(3分)意义:有助于人们对多极化现象或趋势的理性思考。(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