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1680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江西健康工委中医研究处内容提要 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障碍、过度焦虑和恐惧情绪 儿童行为问题的危害影响青少年及成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发育因素、早期教育、家庭环境和教育因素都会同时影响到正常的行为心理。 心理诊断与干预治疗通过收集个人及家庭的资料和临床评估,对儿童心理行为的性质进行诊断,制定干预措施。第一节: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儿童行为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行为。一、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以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和维持、冲动、学习困难为主要特点。1、活动过多患儿在幼儿早期就较一般的儿童活动过度、表现的格外活泼,比如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稍大时会出现看连环画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也会翻箱倒柜,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进入小学后,由于学校的各种限制患儿的多动表现将更为显著。患儿在学校的多动具体表现 好插嘴和干扰大人的生活,容易引起大人的厌烦。 上课时他们往往小动作不停,屁股在椅子上扭动,把书本涂的不成样子。 他们不能在课堂或其它要求保持纪律的场所保持要求的姿势和动作,好在不适当的场所奔跑或攀爬。 游戏过程中他们经常不适当地喧哗,难以安静、合作的参与,持久的活动过度 凡是能碰到的东西总要碰一下,因喜欢招惹别人,常与同学争吵和打架。2、患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暂他们在玩积木或其它游戏时无法保持适当的注意力,在别人讲话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他们不能仔细的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手工以及其它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由于注意障碍,他们经常遗失某种任务或者活动的必需品,如学校的作业、铅笔、玩具或工具,因此组织任务或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暂,常常将注意力停留在一些小物品、文具或学习无关的东西。患儿通常没有明显的智力发育障碍,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他们常能达到正常同龄儿童的学习水平。3、冲动是多动症儿童的另一特征由于缺乏克制能力,他们常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的反应,甚至伤人或破坏东西。他们常常要求立即得到满足,否则,情绪便会不稳或失去控制,或通过无缘无故的叫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缺乏耐心和克制,做什么事情都急急忙忙,如课堂上频繁的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冲动任性是多动症突出的核心症状,不少父母认为是儿童调皮而未引起重视,甚至延误治疗。4、学习困难是患儿常见的问题虽然智力水平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因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的情况经常较为明显。部分患儿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绘画时他们往往分不清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整体。有些患儿将“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分不清左或右。同时,还有诵读、拼音、书写或言语表达等方面的困难。患儿经常未经认真思考就回答问题,认识欠完整。二、品行障碍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或规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障碍。国内外通常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攻击性和反社会性是儿童品行障碍的主要表现。躯体攻击或言语攻击,打架斗殴、欺负弱小,勒索钱财或强迫他人为自己服务。故意破坏家中或别人的东西,或破坏公物。部分儿童伴有其它反社会行为,品行障碍具有明显的破坏性,到青少年期常出现烟酒、毒品滥用。故意违抗父母或老师的管教,说谎、逃学、旷课,在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受到惩罚时常离家出走,游荡不归。品行障碍的主要行为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有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违抗性行为、说谎、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等,甚至构成犯罪。三、过度焦虑表现为持续的痛苦焦虑情绪,不安行为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不愿离开亲人,跟在父母身边,辗转不宁、惶恐不安等。有的儿童表现为发作性的紧张、恐惧、担心亲人将会有不详灾祸的发生。常伴有睡眠障碍,多噩梦、易惊醒。常见的焦虑行为有分离性焦虑、过度焦虑反应、社交性焦虑等。 分离性焦虑表现为当与亲人分开时深感不安和紧张,担心自己会发生危险或与亲人走散。 过度焦虑反应表现为对未来的过分担心、忧虑,不切实际的烦恼,常为日常小事紧张不安、焦虑烦恼。 社交性焦虑表现为在与人接触或谈话时会紧张、害怕、局促不安,特别是陌生人或环境,常以回避来缓解。四、恐惧情绪儿童的恐惧情绪是指对某些物体或某些环境明知对自己没有真正的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变化。不同于正常儿童的恐惧,患儿的这种恐惧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深,与现实的危险不相称,患儿常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应对,这使得恐惧变得更加难以消除。恐惧情绪常伴发的自主神经反应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出虚汗、心慌、胸闷、无力或震颤等。儿童恐惧症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1 害怕黑暗、雷电2 害怕社交、孤独、与亲人分离、上学3 害怕患病、死亡等第二节:儿童行为问题的危害儿童行为问题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未得到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可造成儿童学业失败、社会技能发展受损,成年后的适应不良,甚至违法犯罪等。1、正常的发展过程受阻这些儿童在完成知识学习、技能发展、社会角色学习和适应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这进一步增加了患儿的心理应激。2、增加成年期精神疾患风险未经治疗严重的儿童行为问题延续到成年,将增加成年期心理障碍的风险,并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3、增加成年后毒物的滥用主要表现为烟酒依赖、吸毒等,有部分患儿可发展到违法犯罪,以及反社会性和攻击性人格。4、导致成年后适应不良患儿的人格和健康应对方式的发展受到阻碍,这些适应不良的认知、行为模式可延续到成年期,行为更严重、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第三节:形成原因和理论剖析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 儿童行为问题的遗传学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出现儿童行为问题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双卵双生子。其他学者认为可能是多基因遗传所致的结果。儿童多动症的分子遗传研究指出多动症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也可能是涉及基因与基因之间、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疾病。2、病理因素 神经化学及脑病理: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示多动症儿童主要是儿茶酚胺的通路异常。研究发现,患儿尿、血清和脑脊液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低于正常个体。脑影像技术证明有儿童多动症病史的青年人有皮层的萎缩及脑功能低下、发育不成熟等变化,特别是前额区。而前额和皮层运动区的功能维持注意、控制冲动、调节攻击和活动是十分重要的。额叶和尾状核是两个主要受累部位。轻微脑损伤和脑发育因素:研究发现,有儿童行为问题的个体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的围生期、产科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颅脑外伤史。在婴幼儿期患儿常有发育缓慢的表现,如说话、走路的时间延迟;25%50%有脑电图的异常,部分患儿存在边缘性智力,提示大脑发育缓慢。二、心理因素1、学习理论 行为学家认为儿童行为是可以控制和塑造的。 父母角色不当、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使儿童处于不稳定或矛盾的教育氛围中,从而导致儿童的行为障碍。 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理论及操作性条件理论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维持、矫正和重新塑造提供了理论依据。2、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理论学说之一,也是当代心理治疗和咨询的重要理论基础。 该理论认为如果儿童本能欲望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得到满足而被压制在潜意识中,就会引起内在的心理冲突,儿童行为问题是儿童被压抑的未被满足的欲望、冲动、需要的不正常释放。 儿童对日益增加的内心冲突的防御失败就会使压抑的精神能量通过病理性的焦虑、恐惧或反社会行为来释放。儿童通过建立一系列内在的精神防御反应来对付家庭的不良环境,如果防御过度或失败,就容易引起行为问题。三、家庭因素1、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常见有极权型、放纵型和权威型三种方式,而前两种方式均不利于儿童心理行为的正常发育。 研究表明,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拒绝或否认、过度保护和放纵与儿童行为问题呈正相关。 此外,父母双方对子女教育态度不一致,使儿童处于不稳定或矛盾的教育氛围中,可能使儿童发展成为多重品质,从而造成人格障碍,也可使儿童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选择上出现矛盾和冲突,行为无所适从,导致行为问题。2、家庭环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大人的关爱。配偶之间、亲子之间深厚的情感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依托。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健全的家庭关系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 此外,父母的行为表率、职业、文化素养、性格特征、健康状况、经济情况及遗传特征也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行为。 另外,父母的精神疾患、心理问题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影响也非常大,呈正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