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册美术表格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1575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册美术表格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下册美术表格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下册美术表格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 科 美术 (第8 册)备课教师刘兆山 授课时间第1周 2 月 18 日教学内容聚聚散散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教学方法 引导法教学准备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导欣赏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学习新课1、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三、学生制作,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四、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板书设计1、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小结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课后反思 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学 科美术(第8 册)备课教师刘兆山 授课时间第1 周 2 月21 日教学内容小圆点的魅力 教学目标1、 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2、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教学方法引导法 讲授法教学准备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教学过程一、引导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 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 (1)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 (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 (3)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 5、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面。 三、学生动手制作,1、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2、允许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四、展示1、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板书设计1、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 3、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小结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课后反思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学 科美术 (第 8册)备课教师刘兆山 授课时间2014.2.25教学内容黑与白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要领。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欣赏各种黑白图形,了解设计要领。2、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欣赏法 指导法教学准备白纸、彩纸、剪刀、胶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先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二、发展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与白正负图形的要领: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要简洁,线条要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三、作业要求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的所学的正负形,尝试用剪纸或者立体形式动手做一做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板书设计1、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2、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3、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课后反思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要领。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学 科 美术 (第 8册)备课教师刘兆山 授课时间2014.2.28教学内容主体与背景教学目标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 二、发展阶段: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4、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5、学生创作、师辅导 三、作业展示、评价 四、收拾与整理板书设计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课后反思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学 科美术 (第8 册)备课教师刘兆山 授课时间第3 周3 月5 日教学内容冰川与晚霞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 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2、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比法 理解法教学准备水彩、画纸、毛笔、水罐、调色盘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欣赏教材中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注意色彩的渐变效果)2、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知识窗,了解色彩渐变的知识。二、发展阶段:1、教师示范: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例如,普蓝,在以后的步骤中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色)画一个简单造型(例如,一棵松树,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用直线或曲线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笔来画,也可以用硬物划出印记)接下来进行调色并作画。注意: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深色宜选择用加白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反之浅色宜加黑色来表现色彩的渐变。2、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创作思路。三、收拾和整理作业完成后,提醒学生清洗绘画工具,清理桌面。等作品晾干后再收藏。四、课后拓展1、利用色彩渐变的方法,画出有装饰效果的风景画或抽象作品。2、用红,橙,黄或蓝,绿,紫等同类色,进行色彩渐变的练习。教后修改板书设计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深色宜选择用加白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反之浅色宜加黑色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小结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课后反思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签名学 科美术 (第8册)备课教师刘兆山 授课时间第3 周 3 月 7 日教学内容画嗅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几种气味。2、培养学生关注、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3、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体验过程的愉快,创作的个性化。2、学生能以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闻到气味的感受。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 讲授法教学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有样东西,我们却看不到它,你们猜猜是什么?(空气)2、对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充满着空气,闻一闻,什么味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一下(拿出空气清新剂喷一喷)我们再来闻一闻,现在你闻到了什么味道?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 小结: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气味到底有多么奇妙!二、发展阶段1、刚刚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1)小结:可以画下来(2)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3)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4)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闻到气味时的表情也很丰富的。谁来试一试?今天我们主要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揭示课题-画嗅觉2、老师闻到这股香味,已经把这种感觉画下来了。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气中的香味的?小结: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愉快的心情体验。3、除了点和线条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香味的呢?学生交流(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乐的体验)4、大师们也有许多表现香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5、同学们,你们从生活中找到了哪些味道?打开瓶子让大家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四、小结:气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五、收拾整理妥善处理收集的气味物品,收拾绘画工具、材料。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除了点和线条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香味的呢?(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乐的体验)2、气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小结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几种气味。培养学生关注、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课后反思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学 科美术 (第8 册)备课教师刘兆山 授课时间第4 周 3 月11 日教学内容卡通画 教学目标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2、初步学会欣赏卡通作品。3、选择一种方法,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2、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感受法 讲解法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卡通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看一段卡通片,师生一起谈谈卡通片是如何通过造型,色彩,声音等要素来表现主题的。譬如在宝莲灯一片中,清新,明亮的色彩,舒缓的音乐,表现三圣母与沉香划着船在莲叶间嬉戏的欢乐时光,三圣母美丽动人,沉香活泼可爱,讨人喜欢;而杨是在抑郁的暗色中出场的,表情阴森,拌着电闪雷鸣,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反面角色二、发展阶段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卡通作品,说说画面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它是什么特点,作者用怎么的造型,色彩来表现这一特点。2、介绍几种常见的临摹方法:其一: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其二:用蓝印纸或拷贝台描印。这要求摹本的大小刚好合适。其三:看着摹本,直接绘画。这个方法最常用,适合大多数学生。三、收拾和整理将绘画工具及摹本图片妥善收拾好。四、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并用连环画或单幅绘画等形式来表现。教后修改板书设计介绍几种常见的临摹方法:1、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2、用蓝印纸或拷贝台描印。这要求摹本的大小刚好合适。3、看着摹本,直接绘画。这个方法最常用。小结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课后反思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签名学 科美术(第8 册)备课教师刘兆山 授课时间第4 周 3 月14 日教学内容双胞胎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0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2、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手工工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说说对称有什么特点。2、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讨论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课题双胞胎与本课作业的关系。二、发展阶段1、学生自学:(1)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双胞胎造型?(对折剪,对折印)(2)除了书上的,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3)用这些方法适合表现哪些主题?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任务造型。(在体操房对着镜子做体操,2个小朋友面对面做游戏,双人跳水,花样游泳)2、 学生拟订创作主题,并说说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表现这一主题。3、 学生创作。三、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要提醒学生收拾绘画工具和材料,要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保持教室整洁。四、课后拓展:可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或动物的组合。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双胞胎造型?(对折剪,对折印)2、除了书上的,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小结对折剪,对折印方法来表现双胞胎造型课后反思 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任务造型。在体操房对着镜子做体操,2个小朋友面对面做游戏,双人跳水,花样游泳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藏书票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2、 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欣赏法 交流法教学准备绘画工具、纸板、剪刀、刻刀、报纸、水彩色、毛笔、调色盘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小结: 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2、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二、 发展阶段:1、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2、藏书票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制作:(1)绘画(一次只能绘制一张,重复性小)(2)用蜡笔拓印(3)制版印制(一次制版印制的张数较多)3、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制作制版的同学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四、作业展评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 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我和我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3、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彩泥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站立时约六个头长,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2、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三、作业展评 四、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站立时约六个头长,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那一刻的我 教学目标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欣赏动态人物的图片学习运动中人物的表现方法。2、在画面中表现动态的人物。教学方法与手段表现法 讲授法教学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2、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3、教师介绍自己在生活中那一刻的我。二、发展阶段1、小组讨论:自己创作的构思和内容以及画面安排。2、创作时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三收拾和整理: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四、课后拓展:将创作作品装订成册,制成一本那一刻的我的画册。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介绍自己在生活中那一刻的我2、表现形式和方法: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愉快的春游 教学目标1、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意盎然的景色。2、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春游的乐趣。3、鼓励学生,用绘画形式创作一幅愉快的春游作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2、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学生分小组交流春游时的所见所闻。也可以交流所写有关春游日记或作文。二、发展阶段1、小组活动:大家交流作品的构图。注意:创作中应先画出主题形象,再画相关的形象,然后再添加背景,表现出事件发生的地点或时间。2、 引导学生思考:在作品中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愉快的心情。使学生懂得明快的色彩能传递快乐的情感,适当注意冷暖色的对比,能使画面色彩协调的道理。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三、收拾和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四、课后拓展:以绘画形式表现其他日记中的内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在作品中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愉快的心情。2、使学生懂得明快的色彩能传递快乐的情感,适当注意冷暖色的对比,能使画面色彩协调的道理。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哪些是相同的 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尝试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来表现相同与不同的图形。 2、体会相同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用相同与不同的图形来组织画面。 2、让学生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表现相同与不相同的图形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手工工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今天咱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比眼力。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找别扭,每次都出现两幅非常相似的画,请你从中找出哪些是不同的。 二、发展阶段: 刚才咱们找的是不同的,现在请你从一幅画中找找哪些是相同的。 总结:生活中,谁先学会了发现,谁就拥有了智慧和美丽。 说说刚才的画面里,相同的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美感。 三、创造阶段: 1用老师带来的各种图形摆一摆哪些是相同的。 小结:再次体会相同的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美感。 2、我们用摆的方法表现了哪些是相同的,现在请大家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绘画哪些是相同的。 3、示范: 制作作品,可以先画一个图形,再反复剪出或印出几个相同的图形,把其中一个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或者将其中一个画成不同的图形,然后贴在底板上做好。四、创作阶段: 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表现相同与不同的图形。 五、课后拓展 可利用各种废弃材料来做立体的图形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生活中,谁先学会了发现,谁就拥有了智慧和美丽。2、体会相同的与不同的图形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美感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千变万化的帽子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彩纸、。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设计各种不同的造型的帽子。3、体验制作作品过程中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是把平面的纸通过折、剪、贴成一个立体的帽子。2、设计各种动物或其他造型的立体帽子。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法 引导法教学准备手工工具、旧挂历纸、卡纸、彩纸、小装饰物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帽子。帽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二、发展阶段1、让学生欣赏帽子,给帽子分类别,可以从材料上、用途上进行分类。2、用途上分类的讨论结果:a、夏天可以遮凉、冬天可以保暖;b、装饰,使更美、漂亮;c、代表身份地位(如警帽、军帽、博士帽、皇上带的帽子等);d、少数民族习俗;e、企业形象(统一的制服、统一的标志、还有统一的帽子);f、安全;3、学生制作,教师辅导三、作品展示与评价。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设计出更多更美的物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生活需要美,美需要我们去创造。五、课后拓展:以帽子为主体,展开各种形式的认识交流。帽子是服饰的一部分,服饰除了帽子以外还有很多,如:服装、围巾、项链等,都可以发挥我们的设计才能。课后去尝试设计,好吗?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让学生欣赏帽子,给帽子分类别,可以从材料上、用途上进行分类。2、用途上分类的讨论结果:3、帽子是服饰的一部分,服饰除了帽子以外还有很多,如:服装、围巾、项链等,都可以发挥我们的设计才能。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漂来漂去的小岛 教学目标1、 学生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体验白色泡沫材料的特征。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如何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2、创作。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手工工具、泡沫板、彩纸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教师通过图片或口头描述岛屿的特点,以及岛屿上的动植物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的联想。二、发展阶段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畅谈作品的构思和设想。2、作品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3、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形状,风格的小岛。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激发学生创作愿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完成的作品,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评比。三、收拾整理教后修改板书设计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形状,风格的小岛。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激发学生创作愿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迷宫 教学目标1、 学生根据想象,创造,组合成立体的迷宫。2、培养学生设计立体造型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了解迷宫的制作原理。2、纸条的粘贴。教学方法与手段操作法 讲解法教学准备废旧的硬纸盒、硬纸片、手工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导入:同学们看老师拿来的这种游戏你们玩过吗?我们今天试着自己制作一款游戏,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来玩好不好?2、了解迷宫的制作原理。二、发展阶段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硬纸片剪成各种长短不一的长条形,采用粘贴的方法,制作一个纸立体迷宫,也可以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迷宫。2、 制作迷宫的外形时,要求学生所选择图形的外形应以简洁为主。三、课后拓展1、可用较大的纸箱设计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纸立体迷宫作品,展示。2、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外形独特的纸立体迷作品,并用水粉或炳烯颜料,将其涂上颜色。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了解迷宫的制作原理。2、可用较大的纸箱设计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纸立体迷宫作品,展示。3、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外形独特的纸立体迷作品,并用水粉或炳烯颜料,将其涂上颜色。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电脑美术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2、利用不同的工具绘画。教学方法与手段操作法 讲授法教学准备电脑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画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造型知识内容。2、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利用笔刷工具创作的电脑装饰画作品。二、发展阶段1、学习此课要涉及的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掌握笔刷工具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的设置方法。2、让学生选用笔刷工具,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通过想象和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画面场景。3、利用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画图工具和方法,对形象进行一些变形操作,对作品进行画面处理,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1、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2、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通过教室网络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三、收拾和整理: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的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整洁。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的掌握WINDOWS画图程序的绘画技能。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学习此课要涉及的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掌握笔刷工具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的设置方法。2、让学生选用笔刷工具,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通过想象和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画面场景。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会游的玩具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游的简易玩具并画出设计草图。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了解会游的玩具的运动原理。2、设计制作。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 操作法教学准备手工工具、能在水上漂的废弃物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展示一些会游的玩具的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2、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能够在水中游动的原理。二、发展阶段1、教师出示一些会游的玩具的设计草图,说明它们的设计思路,教会学生怎样进行能够设计和画设计草图。2、让学生分组商讨各种会游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制作方法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如何根据需要选取相应的材料。3、鼓励学生通过想象与构思,画出设计草图并制作出一个会在水中游动的小玩具,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对玩具进行装饰美化。4、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力争设计制作出与别人不同的玩具。5、作业完成后让学生互相评价,欣赏,分小组将玩具放在水中游动,比比谁的玩具设计和制作的好。三、收拾整理指导学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四,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去寻找更多会游的玩具,搞清玩具为什么会游的道理。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让学生分组商讨各种会游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制作方法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如何根据需要选取相应的材料。2、鼓励学生通过想象与构思,画出设计草图并制作出一个会在水中游动的小玩具,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对玩具进行装饰美化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光的魅力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人造光源照射作品,进行展示。3、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作品展示等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创作展示活动的喜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2、设计制作。教学方法与手段制作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相关图片与资料、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工具与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导入课题,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强光影效果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二、发展阶段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查阅各种资料,探讨光影与美术的关系。2、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3、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学生谈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制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台布置。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三、收拾和整理: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积极的设计制作更好的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实践,不断提高美术的应用能力。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光影艺术。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2、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学生谈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制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台布置。小结课后反思签名学 科 (第 册)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搜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资料并欣赏。2、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1)地理位置; (2)发现时间; (3)规模。2、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其主要政绩:(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二、发展阶段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1)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C、战马、兵器。(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A、发式;B、胡须;C、脸部表情;D、姿势;E、装束;F、陶马三、探索评价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2、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3、陶俑:(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四、课后拓展1、说一说:你还想知道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2、待探讨的问题:(1)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2)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3)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是什么?(4)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教后修改板书设计1、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2、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小结课后反思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