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演化,1,3.1 理论的演化:从计划经济理论到市场经济理论的演化过程,3.1.1 计划经济理论及其反思 (1)计划经济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计划经济理论 商品经济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产物,商品交换的实质是私人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因此,当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私有制被公有制所代替,商品货币关系就自然消亡了。,2,列宁的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论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个人对经济利益的关心、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经济核算制等一系列中介环节来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的有条件的商品交换理论。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本著作中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并用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来解释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原因,进而认为社会主义存在着市场和商品交换,那么价值规律不但存在,而且发挥作用。,3,(2)对计划经济理论的反思 兰格的计划模拟市场理论 布鲁斯的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理论 南斯拉夫的自治商品经济理论 奥塔锡克的计划性市场经济理论 科尔奈的宏观间接调控体制下的市场经济理论,4,3.1.2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的理论探讨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就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注意,并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孙冶方:批评了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指出它们是在自然经济论影响下的产物。他还尖锐地批评了斯大林和前苏联经济学界长期以来把价值规律看成社会主义经济异物的错误观点 顾准: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是废除了市场制度。因此,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来说,可供选择的体制,是由企业根据市场价格的自发涨落来做出决策,5,3.1.3改革开放以后的理论进展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阶段: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报告;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终得以确立。,6,3.2 实践的演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化过程,3.2.1传统计划体制下对市场机制的排斥阶段(19561978)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认识到决策过分集中的体制的弊端,对商品、货币、市场采取合理利用的做法;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则采取排斥、限制及取消的做法。 在这个阶段,在经济实践中,仅仅是保留商品货币和商品经济,而不是大力发展和扶持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很小。,7,3.2.2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阶段(19781992) 19791984年,农村推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以及对部分工业企业实行扩大自主权的改革; 19841992年,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体制改革,改革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生产关系的所有方面和部分上层建筑。 在1992年之前的改革中,市场取向和行政性分权是两个最突出的特征: (1)整个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都进行了以引进市场机制、扩大市场作用范围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2)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中央的权力下放,地方的权力扩大,成为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结果,其中投资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变化最为明显。,8,3.2.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总体配套改革阶段( 1992年1996年) 1992年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阶段的改革表现出解决微观基础问题的“体制内攻坚” 和总体目标明确的宏观配套改革两大方面改革并进的特点: (1)为解决微观基础问题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迈开了重要步伐。 (2)总体目标明确的宏观配套改革。,9,3.2.4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1997年-2000年)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经济理论上的一系列新突破,推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深化改革。 (1)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2)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3)市场流通领域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4)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 (5)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10,3.2.5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1年至今)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2)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位置。 (4)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5)市场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6)农村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11,3.3 现阶段的中国市场经济,3.3.1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的特征 初始阶段的我国的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外,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它还具有一些具体特征。 (1)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多水平的市场经济同时并存。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就其主导力量来说是现代市场经济,但存在着大量的古典市场经济与原始市场经济。,12,(2)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是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非规范性。由于我国没有经过典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也没有经过充分发展的古典市场经济阶段。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的非规范性、竞争的非规范性、交换的非规范性,就有可能会出现经济秩序混乱、消极现象严重的局面。 (3)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政治体制、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等这些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因素还没有根本变革,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所处的外部环境是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13,3.3.2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界定 (1)从总体上看,尽管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古典经济,但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并不是落后的古典市场经济,只是具有古典市场经济的某些特征 (2)从衡量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是不发达的,而是较发达的 (3)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不是不发达的,而是发展不平衡,多种市场经济形式并存 (4)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是可以逾越的,我们可以越过古典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而直接发展现代市场经济,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