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0221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何炳荣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强化城市功能和改善城市形象、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为对象,就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思路与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全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参考。一、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条件国外及上海、江苏等地大力发展服务业集聚区的实践表明,其有效地发挥了对当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拉动效应。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省委、省政府立足浙江发展实际,结合内外形势,针对服务业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我市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新条件。1.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省市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顺应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市已经进入了人均GDP由近1万美元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正是我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这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为此,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是我市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顺应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选择。2.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的需要,也是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2010年,沪杭高铁的通车,嘉兴“与沪杭同城”已成为现实,这无疑使嘉兴在区位交通、商务成本、空间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性价比显著提高,为我市更好地吸引和集聚各类高端要素,加快产业升级拓展了空间、创造了条件。为此,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市深入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在服务业发展上接轨上海、竞合苏南、融入长三角的战略选择;也是促使我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综合实力整体性跃升,进而推进转型升级走在前列的关键之举。3.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高起点、高水平地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可以直接推动嘉兴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和能级。同时,服务业集聚区有别于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对城市的住房、交通以及环境、风貌、形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构建网络型田园城市的具体实践。与此同时,服务业加快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促进城乡居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大力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实现了服务业集聚区的较好较快发展。1.服务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高于同期GDP增速1.1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27.58亿元,同比增长1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服务业集聚态势日益显现。在数量上,目前,我市已培育省级产业集聚区1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4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在类型上,已向包括商务、会展、创意、物流、市场、文化、教育科研和生态旅游等多元化服务业集聚区发展。3.服务业集聚区特色更加鲜明。在布局上,初步形成了以嘉兴主城区和各个副中心为主导区域,以沿路、沿河、沿海为辐射带,以中央商务、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8类集聚区为重点的“一核三带八类”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格局。4.政府扶持工作扎实推进。我市十分重视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工作。我市明确提出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十二五”时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倍增”计划。出台的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在服务业市场准入、税费财政政策等6个方面提出了50条政策扶持意见。编制了嘉兴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提出了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这对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制度环境。目前,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集聚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对资本、信息、技术、管理、人才等发展要素吸纳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龙头企业集聚明显不足,服务业集聚区现有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层次偏低,严重影响了服务业集聚区的品质和档次提升。二是辐射功能不突出。我市服务业虽已呈现集聚发展趋势,但整体而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才刚刚起步,且各服务业集聚区以自发性为主,未能有效整合,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和辐射功能未有效发挥。三是要素保障不充分。土地制约严重,资金紧张突出,人才供给不能满足。四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在规划统筹上,我市服务业集聚区由于开发主体多,各自均有规划,存在无序开发建设的现象;在政策支持上,截至目前我市尚未就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三、加快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须突出“五个先行”,提升“五个力”。1.在转变思想观念上先行,提升带动力。一是要紧紧抓住机遇。始终坚持干在实处,敢于突破重点和难点,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二是要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坚持“非禁即入”,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并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三是要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的运作模式,率先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四是要发挥民间资本“主体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原则,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进入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使民间投资尽快成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内生动力。2.在经济转型升级上先行,提升新动力。在土地和资源硬约束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为此,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要特别注重存量调整与增量提升的联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于存量的调整:应着重放在对现有产业的做强做大上,要切实把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等运用到传统服务业中去,要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对于增量的安排:侧重于产业引导,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导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努力构建“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开放”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一要坚持“招大引强”,把更多精力放在大项目、好项目上。二要实施产业链招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三要深入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形成人员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格局。3.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提升吸纳力。一是创新组织体制。建立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有效纳入服务业年度考核范围。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积极落实省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市级层面针对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大对于总部经济的扶持力度,进一步鼓励境内外企业以及其他组织来服务业集聚区设立总部,促进总部经济发展。三是破解土地要素制约。要全面衔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省市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内的基本农田调整。根据上级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优先安排一定数量指标用于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退二进三”。四是改善融资环境。要紧紧抓住上海、浙江、广东、深圳获准自行发债的契机,在省市的支持下发行地方债,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服务业集聚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五是完善价格政策。要切实落实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与一般工业同价并轨政策。4.在高端人才集聚上先行,提升支撑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本质上就是智慧经济、头脑经济、创意经济,为此,要认真研究服务业集聚区人才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业人才规划,做到“引进培育,留人留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教育育才。二是招才引智。三是平台聚才。四是环境留才。5.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先行,提升持续力。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就必须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首位,做到以环境促开放、以环境促发展。一是强化功能配套。特别是金融、法律、税务、会计等中介配套。二是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特别是针对当前企业反映强烈的项目审批环节多、时间长等突出问题,要按照“能压则压、能减则减、能快则快”的原则,实现审批大提速,努力营造亲商、便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三是营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四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