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艳表格式《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9829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金艳表格式《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韩金艳表格式《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韩金艳表格式《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金艳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名称安塞腰鼓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提供者韩金艳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初中语文教材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第二学期,要求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安塞腰鼓收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中。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整体领悟,发表见解。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本文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宣泄着生命的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句、感叹句的作用。【能力目标】:学生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经过一学期的适应,七年级学生在语言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基础,本班学生语文学习整体水平中等,但语言表述能力较差,尤其在语言的品味方面更显突出,。再者,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充满原始意味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作为偏远山区的初一学生,对舞蹈知识知之甚少,不了解这种舞蹈艺术的内涵。因此,我把朗读文章,品味语言放在教学的重点之中. 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先行组织者策略、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策略的组合应用。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在学校多媒体教室播放信天游黄土高坡等歌曲,播放有关安塞腰鼓表演的幻灯片和视频,增加学生对于安塞腰鼓的感性认识。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1、欣赏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2、请学生谈一谈观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的录像让学生直接了解、感受了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及这片土地上人的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点,给学生极大的震撼。观看了安塞腰鼓的视频资料,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了直观的认识,再来阅读课文,就容易入情入境了。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多让学生朗读。)2、“好一个的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几次?他反复出现在文中的四个地方,自己读读。感觉一样吗?为什么?(1)交流第一个“好”:好体现在火热的舞蹈场面。(出示相关文字)哪些词句在激情地燃烧?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比喻、排比的气势,体会到用词的精彩。(2)交流第一个“好”:好体现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出示相关文字)哪些词给你强烈的震撼?点出“隆隆、隆隆、隆隆”,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激情。(3)交流第一个“好”:好体现在茂腾腾的后生上。(出示相关文字)这是怎样的后生?面对这一群西北汉子,带给你怎样的搏击?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句,体会生命的存在和强盛。(4)交流第一个“好”:好体现在变幻的舞姿上。(出示相关文字)加强朗读,体会情感的澎湃。4、小结:安塞腰鼓,它场面壮阔,鼓声沉重,动作有力,高潮迭起,确实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从根本上说,安塞腰 鼓好在它“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股劲,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因此它是“生命之劲”(板书)。1、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2、仔细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找出每一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时,“好”在哪儿?、个人自主学习后,进行交流。课文写得很美,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所以课堂上花了好多时间指导学生朗读,感觉效果还不错。“茂腾腾”一词有着浓郁的西北地域特色,在此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确切意思,再感悟课文的内在情蕴,就容易得多了 “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这句中的“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1、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2、组织交流排比句。(投影“安塞腰鼓之劲”资料: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 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要读出“劲”来!抓住“元气淋漓”这个词展开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顺利地感悟课文12小节的内容,而且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对黄土高原产生崇敬、赞叹之情。四、布置作业1、熟练朗读课文,并试背相关段落。2、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1、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根据所在的位置看它们可以分为几个类别。每一类中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反复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章语言,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课文独特的语言风格,体验了课文语言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替换式品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安塞腰鼓的录像开始录像安塞腰鼓的图片图片教师朗读课文概述、评价仔细阅读自主学习交流教师品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说一说(交流)结束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评价设计1) 量规的设计2) 观察法 3) 观察法的设计 4) 作业与测验法八、帮助和总结归纳和总结已学过的和某些未学过的知识,使之成为知识链,顾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便于理解和扩大知识面,让单调的课本知识变成积极充实的内容,继而成为学生努力追求的对象。这样学习兴趣和效果会*趋提高。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我们一齐来努力,前景是美好的。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阻力。一是我们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教育观念的变革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譬如,在许多教师的头脑里,一节课如果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讲完,不论这个问题是否重要,有时甚至也不管学生在这节课里学得如何,就认为这节课是失败的。这种想法从普通教师到学校领导,从学生到学生家长都有。这些都是由于思想上教育观念的后置造成的,所以他们根本看不到,也不可能看到变革了的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二是目前我们英语学科的课程设置对认知目标的要求仍然偏高。这样就迫使教师和学生都在拼命赴进度,把许多精力都放在如何记忆上,同时我们的考试制度又迫使我们把精力放到如何解题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三是许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和软件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