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黄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9821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黄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黄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黄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东区) 黄皦【教材分析】秦兵马俑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人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设计理念】略读课文一向不太受教师的重视,以为既然是“略读”就可以简单,学生大概了解课文意思,教师大略指点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花费精力去详细备课。或者干脆把它当作精读课文来讲,老师指导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少。这都是认识上的误区。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把“略读”与“精读”相提并论,可见略读课文对指导阅读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有助于更好的利用语文资源,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大量阅读的任务。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试图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快速把握阅读材料大意、大量吞吐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并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空,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设计特色】1、突出个性化阅读,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精神。2、强调多渠道收集信息,并初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课文,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在阅读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 表达能力。初步具备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3、情感目标: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了解秦兵马俑,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2、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感悟,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多渠道收集有关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课前检查预习情况:大屏幕出示“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2、多渠道收集与秦兵马俑相关的资料,如:各俑坑的规模,兵马俑的数量、种类等。师问:同学们通过哪些方法收集的资料?(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做了很多预习工作,这是上好这节课的重要前提,因此检查、落实就很有必要。同时也贯穿多渠道收集信息的理念。)二、欣赏录像,激情导入。1、播放电影英雄片断。师:电影艺术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威震四海的秦朝军队。看,这气势多么庞大!以至于秦始皇还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兵马俑坑作为自己的陪葬,就是现在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师:同学们,有谁去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说说你当时的感受。没去过的同学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整理后部分板书。)(设计意图: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则更具有情趣和诱惑力,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那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秘吧!(设计意图:电影片断气势宏大,音乐震撼力强,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兵马俑秘密的冲动。)三、初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由读书,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句话归纳写出了兵马俑的特点?(课件出示问题。)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师问: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一个过渡段。)用哪个词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3、师问: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出了这些特点?(学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设计意图:本文层次清楚,中心明确。从抓中心段入手展开学习,也有利于理清学生的思路,同时也巩固了对过渡段的认识。)三、分模块学习课文。(一)、规模宏大 1、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自学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并作批注,读后谈感想。 师随机提示写法:列数据、比照熟悉的事物。2、课件出示一号坑全景图(配乐,问: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支队伍? 师:让我们想像着这支庞大的军阵,一起来读读作者看到的情景。(生齐读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用课件出示。)3、学生补充介绍二号、三号坑的情况。(可以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也可以从学习网站上获取信息并回答。学生的图片资料用实物投影展示。)(设计意图:本段的学习以自学为主,并且读、思、写、说相结合,随机穿插学习写作方法,加上自己补充资料,既有自主学习,又有教师的引导,还有课外资料的延伸。)(二)、类型众多1、过渡:兵马俑都是仿真人、真马造成的,他们的身份、兵种不同,装扮也不同。让我们下到坑内近距离的看看。课件出示不同类型的俑特写图,问:课文中写了哪几种俑? 2、分小组合作学习:各组挑选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结合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或浏览学习网站,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进行讨论、研究。3、汇报、交流。(各组推荐一人汇报,其他人可以补充。教师随机点出相应图片,或展示学生收集的图片、实物等资料。)(设计意图: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时,已经在头脑中贮存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形象画面,对课文产生了阅读期待。此时在学习过程中互相讨论、交流资料,一方面能使学生和文中描写兵马俑的句子产生共鸣;二是给学生加大了信息量,在短时间内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三)、神态各异 1、过渡:是啊,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八千尊兵马俑就有八千种不同神态。让我们再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去看一看吧。2、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课文(配各种俑神态图),学生自由朗读。 3、师问:这段话写的好吗?好在哪里?(排比、想象等。)师生合作开火车朗读。4、师问最后一名学生:你读的是神态、想象吗?为什么不读了?省略号什么意思呀?让我们大家也一起来展开想象好吗?。5、学生从学习网站上欣赏更多图片,任选一尊,要求用 “有的好像”描述他们的神态和想法。6、师:是呀,这些兵马俑千人千面,活灵活现,真让人惊叹!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赞美这一艺术杰作吧!(齐读9自然段)7、问:“绝无仅有”是什么意思?你能从文中再找出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举世无双)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设计意图:读书是语文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让学生读后再进行想象说话,既训练了说话,又启发了想象,并借助文本,开拓了思路,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四、升华情感。1、师:这一伟大的奇迹一经出土就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至今为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游客5000多万人次, 100多位国家元首都发出了赞叹。你知道一句吗?(学生从学习网站上找到相关信息,指名读。)2、师:面对这绝无仅有、气势恢弘的兵马俑,你想说些什么?每人在留言版上写一句心里的话。(大屏幕滚动出示)(点几名学生读自己写的话)师:学到这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设计意图:由说到写,是为了在语文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文本的语言内化为学生发自内心的的话语。并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而这里要求学生通过键盘写话,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有成就感,也练习了打字。)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师:今天我们对秦兵马俑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但它还许多秘密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去探索。同学们,中华文明渊源流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我国其他世界遗产的资料。我们再来举行一次展示活动。(设计意图:这一作业要求是针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单元习作提出来的,为习作做好准备,也是对本单元学习的延续和拓展。) (本课曾获“第十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课一等奖)秦兵马俑教学反思黄 皦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教学时侧重学生自读自悟,加上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尤其是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学习资源。本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语文学习之中,既有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专题学习网站,又有学生自己收集的各种资料,特别是学生们通过网络、书籍和向亲身感受过的亲人了解情况,这个学习过程不仅是学生获取了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习了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亲身体验的学习的乐趣。其次,课堂上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空。从主动质疑到自学第二自然段,再到小组合作研究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学习文中想象的写法进行想象说话,最后自己在键盘上敲击出心中的赞叹,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成就感,并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升华了情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都很高。另外,学生对收集信息的兴趣很大,收集的资料也很多,但整理信息的能力有些欠缺,这就需要教师交给学生整理信息的方法。再者学生的打字速度也还较慢。当然,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有点高,他们还可以不断学习。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切的感受到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的便利,自己也学到了许多方法,增长了许多知识。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也会更多、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