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znlcf高中地理新教材图表解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9710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znlcf高中地理新教材图表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Kznlcf高中地理新教材图表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Kznlcf高中地理新教材图表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图41地壳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 这是一幅扇状统计图,其功能主要是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90多种,本图并没有全部反映出来,而是抓住占地壳物质绝对多数的8种主要化学元素给以突出显示,其余的化学元素一概以“其它”代替。组成地壳的8种主要化学元素,即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其含量约占地壳总量的9713,其余几十种元素的含量还不到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地壳总含量的14强。读此图时,应重点引导学生在了解扇状统计图功能的基础上掌握组成地壳8种主要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百分比含量的大小顺序,明确这些化学元素在地壳组成物质中的主要地位。为了进一步加深印象,也可让学生用方程式和线段式示意图来表示地壳主要化学元素的百分比含量。图45沉积岩生成示意本图是用一组四幅垂直剖面图来反映沉积岩的形成原因及其演变过程的。形成沉积岩的物质基础是沉积物,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地表的岩石与大气、水和生物界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具体来说,是岩石经过风化,风化产物被剥蚀和搬运,在不同环境中沉积而成的。从性质来说,其中一类是由粗细不等的砾石、砂和泥土等机械沉积而成的碎屑沉积物;另一类是由离子溶液(如钾、钠、钙、镁离子)或胶体溶液(如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沉淀而成的化学沉积物;还有由生物遗体和分泌物形成的有机沉积物。沉积物比较松散,并富含水分和气体,还需要经过压紧、胶结、再结晶等作用才能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在地壳中的体积仅占5%,但面积却占地壳表面的75%左右。由于沉积岩的生成是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的,所以常能明显地看出层次,叫做层理构造。它反映了沉积岩的成层分布特征。有些沉积岩中常能找到已经变成石头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即化石。这些化石代表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类型。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不同岩层以及包含其中的古生物化石来推测古地理环境。沉积岩的种类很多,有的是由砾石和砂子胶结起来形成的,如砾岩、砂岩等;有的是由颗粒非常细小的粘土压紧固结而成的,如页岩。沉积岩的用途也很广,许多沉积岩可用作建筑材料,如石灰岩是烧石灰、制水泥和化学工业的原料。本图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来进行。首先向学生说明沉积岩是沉积物演变而成的,而沉积物一般是从较高的地方搬运到较低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的,如由高山高原搬运到平原、低地,由陆地搬运到海洋等。然后根据各图中沉积层数的多少分析出这四幅图是按照时间顺序自上而下排列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岩层中包含了不同种类的化石,并说明这些化石可以作为确定地层顺序和时代的标志。通过读图,至少应该让学生明确三个问题:一是沉积物与沉积岩的联系与区别;二是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两个基本特征;三是沉积岩形成于当时地势低洼的地方。图47根据化石确定地层时代示意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大多数是茎、叶、贝壳、骨骼等坚硬部分,经过矿物质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仅保持原来形状、结构以至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生物遗体、遗物和印痕。也有少数是未经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不过,化石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在各地质年代的古生物中只有一小部分因条件适宜才被保存下来成为化石。古生物成为化石的条件有三个。第一是生物本身一般应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遭受氧化或腐烂的硬体部分;第二是生物死后,其尸体必须尽快地被沉积物所掩埋,以免氧化、腐烂或遭受其它破坏;第三是掩埋后的生物遗体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充填、置换等石化作用。化石在地质学上的意义,一是可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二是能够帮助推测古地理环境。化石所以能够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其理论依据是,生物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而且演化的过程又是不可逆的,即每一个生物种属在地球上只能出现一次,绝灭之后就不再重复出现。因此一定种类的生物总是埋藏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就一定含有不同种属的化石群。那么,我们掌握了化石出现的顺序和生物演化规律,就可以应用化石来划分和对比地层,确定地层的新老关系和相对地质年代。如恐龙化石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哺乳类动物化石所在的地层属新生代等。从图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地点1、2、3中的不同岩层,不管是哪一层,不管处在哪一高度,含有相同化石的,我们就认为它们是在同一时代形成的。根据地点1中自下而上有四种不同化石代表的四个由早到晚的不同时代,可以清楚地看出,地点2缺失地层,地点3缺失地层。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该地层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在当地可能发生过地壳的隆起,使当地的地势高于附近地区,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沉积过程间断,代之为侵蚀和搬运作用,原有沉积物也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如气候变干,径流减少,失去了搬运的动力,没有形成沉积物。图49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组成地壳深厚而坚硬的岩石不是静止固定不变的,就是说构成现今地壳的岩石,不是原始地壳形成后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是在漫长的地球演化历史中,经过不断的吐故纳新,即破坏与建造过程不断演变而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内部的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以及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和未风化的岩浆岩,在地壳一定深度,经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在地壳深处发生重熔再生作用,被高温熔化,形成新的岩浆。实际上除图中反映的情况外,变质岩也可直接形成沉积岩,沉积岩还可形成新的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直接重熔再生为岩浆。总之,在地壳物质的复杂变化过程中,从岩浆到新岩浆的变化过程称为地壳物质的大循环;从岩石到新岩石的变化过程,称为地壳物质的小循环。还要说明一点,岩石要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力作用促使地壳上升(隆起)和下降(拗陷),另一个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否则是难以进行的。图411六大板块示意阅读此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熟悉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全球岩石圈可以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的界线并不是大陆的边缘,而是海岭、岛弧构造和大断裂,所以除了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外,其余板块都包括海洋和大陆。明确图中板块的界线类型。生长边界:以中央海岭为代表。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它与陆地大山脉不同而是火山性山脉,是板块生长扩张的边界。如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为大西洋海岭,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为太平洋海岭,等等。消亡边界:以海沟和地缝合线为代表。当洋壳板块与大陆板块相遇,因前者的岩石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一般以45的角度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叫做俯冲带或洋壳板块的消亡带。在俯冲带往往形成海沟,是海洋中最深也是最活动的地方。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如我国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一带,被认为是典型的地缝合线,这里既有频繁的地震,又有继续上升的迹象。图413褶皱构造与地貌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褶皱构造,其初始构造形态与地貌形态一般是一致的。背斜上凸形成山岭,向斜下凹形成谷地,即所谓顺地形。在年轻的褶皱构造地区,这种顺地形占优势。而在形成时代较老的褶皱地区,常出现构造和地形不协调的现象,背斜变成山谷,向斜成为山岭,即所谓逆地形,也叫地形倒置。为什么会出现地形倒置的现象呢?原来在沉积岩层受侧向挤压形成褶皱构造的过程中,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使得背斜轴部(顶部)产生局部张力,造成轴部岩层裂隙较为发育,岩石破碎,为外力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反,在向斜轴部(槽部)产生局部挤压力,轴部岩层破坏相对轻微,岩性坚硬,抵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较强。这样,在长期差异侵蚀的影响下,背斜遭受侵蚀速度较快,向斜遭受侵蚀的速度要缓慢得多,逐渐发育为一个侵蚀夷平面。由于地壳的不断隆起抬升,侵蚀作用的不断增强、差异性侵蚀继续发展,使背斜部位成为谷地,向斜部位转变成山岭。由此不难看出,地形倒置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图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差异侵蚀的结果,有些岩层是不连续的,在背斜部位应用虚线表示原先的连续状况;二是岩层的年龄顺序,在垂直方向上仍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在水平方向上则年龄差异较大,背斜部位中心老两侧新,向斜部位中心新两侧老;三是地表形态与构造形态是相反的,即背斜部位岩层是上拱的,地形是下凹的,向斜部位岩层是下弯的,地形则是上凸的。图417流水侵蚀山地流水侵蚀山地的形成与流水的差异侵蚀密切相关。造成流水差异侵蚀的原因主要取决于流量、流速以及岩性的不同。左图的流水侵蚀山地主要是流量、流速的地区差异造成的。据图可知,岩石受力形成了断层,其中相对上升的岩块因抬升而成为台地,台地与相对下降岩块之间形成一个平面的大断崖。台地上的水流由分水岭向断崖方向汇流,开始由于流量小,流速慢,侵蚀作用微弱;在汇流过程中,随着流量的加大,侵蚀作用也不断加强,地面明显下切;到断层崖附近,流量进一步加大,流速显著加快,侵蚀作用特别明显,使地面强烈下切,形成一系列与断层岩垂直的谷地和山岭,原有平直连续的大断崖被破坏,在各河谷之间残留下一系列断层三角面。这种山地的特点是岭谷相间,且与断层线呈垂直分布。右图的流水侵蚀山地主要是由于岩石软硬不同产生了差异侵蚀而形成的。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形成谷地;较坚硬的岩石,不容易遭受侵蚀,残留下来,形成山岭。图中所表示的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发生倾斜,而且倾角很大,使每一层岩层都出露在地表。在这里,软岩层厚度较大,被侵蚀成宽广的谷地,硬岩层厚度较小,形成狭长而低矮的山岭。由于软硬岩层是相间分布的,所以在地形上也表现出岭谷相间的特点,不过因为谷地宽广,山岭低矮,不像左图那样崎岖。图418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和三角洲都与流水沉积作用有关,但它们的分布位置、地貌形态以及组成物质均有明显差异。教学中要采用比较法进行阅读与分析。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沟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面。冲积扇的表面往往被若干分支散流切割成放射状的沟网。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三角洲系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是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或湖盆的入口处,由于流速突然降低,水流扩散等原因,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密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面呈放射状水系。图421地下水示意本图是通过地质剖面图反映地下水分布情况的。在这个剖面图里,绿色部分表示孔隙度大、透水性能好的岩层,可以使地下水储存和运动;棕色部分表示孔隙度小,透水性能差的岩层,可以起到隔水作用,故称隔水层。据图可知,地下水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潜水和承压水除了埋藏条件不同外,还有一定的区别。潜水的补给主要是当地的大气降水和部分河湖水。承压水则是依靠大气降水与河湖水通过潜水补给的。潜水受重力影响,具有一个自由水面(即随潜水量的多少上下浮动),一般由高处向低处渗流。承压水受隔水顶板的限制,承受静水压力,有一个受隔水层顶板限制的承压水面和一个高于隔水层顶板的承压水位(即补给区和排泄区水位的连线)。承压水是由静水压力大的地方流向静水压力小的地方。潜水埋藏较浅,受气候特别是降水的影响较大,流量不稳定,容易受污染,水质较差;承压水埋藏较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较小,流量稳定,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潜水以地面蒸发或出露为地表水和泉水的方式排泄;承压水则转化为潜水,主要以泉水的形式排泄。钻到潜水中的井是潜水井。潜水井的水位一般应该是和当地的潜水位一致的,如过量抽取,潜水井的水位就会逐渐低于当地的潜水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打穿隔水层顶板,钻到承压水中的井叫承压井,承压井中的水因受到静水压力的影响,可以沿钻孔上涌至相当于当地承压水位的高度。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即地面低于承压水位时,承压水会涌出地表,形成自流井。虽有上涌,但不能喷出地面者叫半自流井。最后指出,图中的“承压井”应改为半自流井为宜,因为自流井和半自流井都各为承压井的一种类型。(教材102页地下水示意图不完整,无法确定承压水位,因此自流井是否在承压水位之下尚难判断。撰稿者)图423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关系本图同样用坐标图的方式表达流量与气温的相关性,所不同的是流量与气温两项指标都用曲线形式表示,这样能够形象地反映它们变化过程的连续性。据图可知,冰川补给的河流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冰川、永久积雪储量的多寡和气温的高低变化密切相关。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峰”出现在6月至9月间,其中7、8两月“峰”最高,构成这条河流水量集中的汛期,而这时正好是暖热季节,冰雪融量大。枯水期则出现在气温最低的冬季,其中1月初到2月底,因气温在0以下,冰雪不化,以至河流断流。另外需要说明两点,第一点是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的相关性,不仅具有年内的季节变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年际变化和日变化。第二点是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虽有相关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滞后性,即流量的变化比气温的变化有推后现象。比如图中所示,11月下半月到12月,气温已基本处在0以下,但河流并未马上断流。图425水循环示意为了与其它不同情形的水循环相区别,严格的讲,本图表示的是自然界的水循环。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特性,因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出现,因而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才成为可能。外因是太阳的辐射和地心的引力,因太阳辐射是地表热能的主要源泉,它促使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空气流动等;地心引力则使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径流等得以进行。所以说,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是水循环的动力。此外,流域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情况,对水循环也有一定影响。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三个,一是降水,包括陆上降水和海上降水;二是蒸发,包括海上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腾;三是输送,包括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水循环的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大气部分水汽输送阶段和降水阶段;地面部分径流阶段与蒸发阶段。每一部分中又都包含三个方面,即水分输送、暂时储存和状态的变化。关于状态变化,在大气部分是通过凝结,把气态转变成液态,地面部分是通过蒸发,把液态转变成气态。水循环把自然界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垂直方向上,通过降水、蒸发、下渗、植物蒸腾等环节,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联系起来;在水平方向上,通过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把陆地和海洋联系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海陆间的水循环,使陆地水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课文已作了重点介绍。陆地循环对水资源的更新数量虽然较少,但对于内陆干旱地区却有着重大的意义。海洋循环虽不能补充陆地水,虽然运行路径较短,但从参与水循环的水汽量来说,该循环在所有的水循环中是最多的,在全球水循环整体中占有主体地位。本图反映的水循环过程是一种简化的理想化的模式,旨在从理论上说明其形式机制,实际情况要比图示内容复杂得多。比如陆地循环,既包括内流区域蒸发造成陆上降水的循环,也包括外流区域造成陆上降水的循环,还包括内(外)流域蒸发造成外(内)流域陆上降水的循环。再如海陆间循环,主要指海面蒸发水汽输送陆上降水径流入海这样的过程,但也不能排除有陆面蒸发水汽输送海上降水这种情况的存在。另外,图中降水的图形只表示降水的意义,而不表示降水的数量。好像海洋蒸发到上空的水汽,有一半造成海上降水,另一半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陆上降水。事实上海面蒸发的绝大部分造成了海上降水,只有一小部分,即不到10%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陆上降水。图426森林中光照条件的变化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到达森林上部的太阳光照,有79%由上层树冠通过光合作用所吸收,10%被叶面反射到林外,另外的11%通过林间空隙透射到林内。进入林内的太阳光,又被中层树冠和林内具有绿色树皮的树干通过光合作用分别吸收了7%和2%。余下的2%继续向下透射,供给底层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见,太阳光照在林内的分布具有自上而下不断衰减的规律。因而,占据森林上层的是需要强光照的喜光植物,占据森林底层的是隐蔽条件下生长良好的喜阴植物。它们各自投其所好,各得其所。 图31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地球水体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海洋水,其水量占地球水体总量的9653%,是名副其实的地球水库。同时,海洋水也是大气中水汽的来源和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海洋水直接影响着海气关系和陆海关系。海洋水虽多,但不能直接作为人类的饮用水,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水体总量的253%。淡水全部分布于陆地,其中又以冰川储水量为最大,占淡水储量的3以上,数量不少但难以利用。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是浅层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和河流水。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该图提供的海洋水体总量及教材文字所给的海洋年蒸发总量、海洋表面积等资料,重点分析海洋对海气关系(大气的水源和热源)和陆海关系(海岸)的重要影响。表31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分析:本表列举了海岸与人相互作用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海岸线完全自然过程塑造,人类活动仅限于捕鱼、拾贝等原始的谋生方式,对海岸没有或极少干预。第二阶段:人类通过修筑海堤、拓宽河流入海水道、海上航道和农业活动,影响海岸沉积或侵蚀,开始干预海岸自然过程。第三阶段:人类通过工业生产、房地产开发、休闲度假等活动,集约性开发利用海岸,大面积严重干扰海岸景观和海岸生态系统,产生了海岸退缩等不良后果。第四阶段:人类开始意识到自身活动对海岸的影响,采取可持持开发利用方式,加强海岸管理,在开发海岸时尽量保护海岸景观和生态系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海岸与人为作用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即渔猎时期(原始社会)基本无干预;农业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开始轻微干预;工业时期(产业革命后特别是二战后)集约开发、严重干预;目前,正向海岸开发,向海岸管理方向发展。从而认识到人类在对海岸开发日益加强的同时,海岸自然过程正在遭受日益严重的干扰破坏。因此,必须做到海岸管理和海岸开发并重,走可持续利用海岸之路。图33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该图中辐射热量的单位为焦耳平方米天。图中表示的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为:热量收大于支,有盈余的纬度为热带;热量收小于支,有亏损的纬度为温带和寒带。以回归线为界,纬度愈低,热量盈余愈多,纬度愈高,热量亏损愈多。所以热量盈余最多处在赤道,平均每平方米每天盈余400焦耳;热量亏损最多处在两极,平均每平方米每天亏损约700焦耳。海洋热量由盈到亏的纬度在回归线附近。图中海洋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洋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耗热。全球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平衡,除海洋水的运动(如洋流)调节外,还有第二单元学过的大气环流的调节作用。图34太平洋西径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湿度而变化的曲线本图教学可分为以下三步进行:先让学生读出三个测站即三条曲线的表面水温依次为27、22和17。接着引导学生判断三个测站的纬度排序:从低纬向高纬的排序为(1)、(2)、(3)。最后重点分析比较三个测站的表面和1000米以下深海水平温差大小不同:三个观测站表现海水温差最大约10,而海深1000米以下的水温基本上差别不大(2)。图36波浪波浪是海水的运动形式之一,也叫海浪。按成因分类,波浪可分为:风浪:是受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波浪。风浪的规模大小、能量多少与风速、吹程成正比,即风速越大,吹过的海面距离越远,波浪规模越大。海啸: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波浪,它规模巨大,破坏力极强。它又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由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而产生的地震海啸;另一类是由风暴而产生的气象海啸,也叫风暴潮。波浪对海岸、海港、海岸工程等的破坏都是不可忽视的,它还能引起海岸线变迁和泥沙物质的迁移和沉积。波浪能量极大,是人类目前正在研究,未来可以开发利用的海洋能之一。目前,人类已经利用波浪进行冲浪等水上体育运动。图37大潮和小潮潮汐是海水在月、日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早晚两次涨落,故名潮汐。大潮小潮的出现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密切相关:当日、地、月三者成直线关系时,不论朔(月在日地之间)或望(地在日月之间)均会出现大潮,但其实际日期比朔望略有滞后,出现在初三和十八。当日、地、月三者成直角关系时,海水所受引力较分散,就会出现小潮,其日期正值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即月相中上弦月和下弦月出现时。航海和筑港都要利用潮间带,因而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分析时,应指导学生复习第一单元中“月球的运动”与“月相”图,以帮助理解潮汐的成因。该图的另一重点是掌握大潮、小潮出现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图38钱塘潮与杭州湾地形本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钱塘潮的成因。如图所示,钱塘潮的成因首先与三角形的杭州湾地形有关,每当潮水涌入三角形海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增大。其次,每当夏秋季节,夏季风即东南季风盛行,受风浪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潮势。第三,钱塘潮大潮的出现,又离不开天体引潮力的影响,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的朔望日之后,潮差较大。总之,在夏季风盛行的夏秋季节,在朔望日尤其是望日之后,三角形的杭州湾沿岸(海宁一带)出现一年中最大的钱塘潮,故民间流传着“八月十八观大潮”之说。防御潮灾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海堤。在教学中,除重点分析钱塘潮形成的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天文条件外,还可指出钱塘潮潮差动能蕴藏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大的特点。图310直布罗陀海峡两则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由图可知,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有典型的密度流存在。其形成原理为:封闭的地中海蒸发量大而入海径流量少,因而盐度高、密度大,海平面较低;而开阔的大西洋则盐度低、密度小,海平面较高。表层海水由大西洋向东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则向西流入大西洋。这一过程可概括为: “()”、“()”号分别表示正相关和负相关,“流动”即图示的表层海水由水面高的大西洋流入水面低的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密度大的地中海流入密度小的大西洋。在教学中应以运用本图分析密度流的形成为重点,并指出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分布一般都很明显,并非只有直布罗陀海峡一处。图31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该图绘出了世界大洋中的21股主要洋流及中国近海的4股洋流,教学中可结合洋流模式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1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有哪些,属补偿流的有哪些?并归纳出它们的分布规律。看图指出直布罗陀海峡和曼德海峡的位置,并回答这两处明显的密度流表层和底层海水的流向。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五个大洋环流系统;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只有北半球两个);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了解中国近海的4股洋流的名称、分布位置及其性质。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指出北海道、纽芬兰和秘鲁渔场的分布,其形成影响的洋流,并分析前两者和后者成因上的异同;寒暖流对沿岸地区分别有降温减湿和增温增湿的影响,引导学生读图举例说明;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水航行则快,逆水航行则慢,因而海上航线的位置与洋流分布具有相关性;洋流还可降低沿岸海区污染程度和扩大污染范围,对海洋污染有很大影响。洋流还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热量平衡。图313海洋农牧化生产耕海牧鱼该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海上捕捞”,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之一是空间分布不均衡,中近海作业强度高;而极地、洋区、远海中下层未开发或开发程度极低,生产潜力大。特点之二是由于人类的酷捕滥捞和海洋污染,使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我国的海产鱼类多达1500种以上,其中产量较大的有200多种,水产品年产量居世界首位。第二部分“水产养殖”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渔业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生物生产力,发展增殖养殖技术,提高可捕渔业资源。第三部分“人工鱼礁”是指利用海洋中的沉船等作为水下障碍物,给鱼类提供新的人为繁殖场所,从而提高该海区的海洋渔业生产力。第四部分“药品开发”,是人类继食用以后开发的海洋生物资源又一利用方向药用。因为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免疫能力强,所以海洋生物药品在抗真菌、抗病毒和抗癌方面有更明显的疗效。目前可提取数以万计的海洋药物,如从微生物中提取多种抗生素,从鲨鱼、海绵体中提取抗癌药物,从海藻中提取心脑血管药物等。海洋药品开发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奏响了强大的福音,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展现了更广阔的前景。图316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该图教学可由大洋渔场形成的三个因素自然引入。读图可知,世界大范围渔场面积北半球大于南半球,这是因为北半球从海岸延伸到水下的大陆架广阔,寒暖流交汇比南半球更明显,入海径流也更多的缘故。世界渔业地区分布的另一特点是大范围渔场面积温带海区大于热带海区。其原因有:温带海区冬季表层和底层海水变换多,上层的营养盐类多;温带海区寒暖流交汇处多;温带海区大陆架比热带海区宽广,且入海江河较多。以上三个因素,都影响到温带海区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给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而温带海区渔场面积大。这是该图教学重点所在。可指出几个著名渔场,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其成因。可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和日本海洋鱼类捕获量最多的原因。图318海上钻井平台海上钻井平台可分两种:图中的浮式平台属固定式,主要是进行海底油气开采,即用于生产井;图中的半潜式平台属活动式,主要是进行石油勘探,即用于钻探井。这一内容是该图教学的重点。海上钻井平台工作水深不等,可从30米到近千米。钻井平台和陆地之间的人员和物质运输一般通过直升机完成。平台产出的石油和天然气,要通过船舶或海底管道送往海岸及炼油厂。利用钻井平台进行海底油气勘探、开采,是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常用国际合作和招标方式进行。图319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三个部分。海洋空间利用领域有海洋交通、生产、通信、输电、储藏、文化娱乐等多方面。本图主要表示的海洋空间利用领域有三方面:交通运输方面有人工港、海上机场、海上桥梁、航道与灯标等。海洋生产空间有波浪发电站、海上人工岛、海上城市、海上工厂、水产基地、养殖渔业等。海上娱乐设施空间有娱乐空间。为什么说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这是因为海洋环境与生态条件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首先,人类活动最多的近海和海洋表面,有多变的海洋气象和海水运动的影响;其次,深海属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第三,海水的腐蚀性和海冰的破坏性强度大,对工程设备的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第四,有些矿产埋藏深而分布分散,开发难度大;第五,海洋能密度低,转换率小。通过本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世纪,应该树立强烈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图320世界主要海运路线由图可知,世界主要海上运输路线有:北大西洋航线:从西欧经北大西洋至北美,是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运输路线。亚欧航线:也叫苏伊士运河航线,从东亚或东南亚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多佛尔海峡,到达西欧各国。好望角航线:连接东亚与西欧,载重量在25万吨以上的巨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需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北太平洋航线:亚洲各国同北美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航线,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这条航线上的贸易量不断增加。巴拿马运河航线: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对美国东西海岸的联络具有重要意义。南太平洋航线:亚太地区国家同南北美西海岸各国贸易往来的通道。南大西洋航线:西欧至南美的海上通道。本图教学中可以前四条航线为重点,特别是以亚欧航线上的海上咽喉要道为难点,举例进行读图训练,如:石油运输: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多佛尔海峡北海西欧各国;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美国。铁矿石运输:澳大利亚(西部)印度洋太平洋日本。煤炭运输:中国秦皇岛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日本。粮食运输:美国与加拿大大西洋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俄罗斯、日本、中国。图323澳门历年填海范围读左图可知,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澳门位于珠江口西部北面与珠海市相邻。由右面两图可知,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沿岸浅滩,填海造地。1998年,澳门土地面积达236平方千米,是1912年的2倍多。其中澳门半岛和凼仔岛70%的土地是填海而成,路环岛30%的土地是填海而成。填海造陆属于海洋空间利用中的生产空间之一,它和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海洋牧场等,共同组成海洋生产空间。图324海洋污染物质来源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洋污染物质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工业生产。陆地上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工厂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进入江河、湖泊和海洋。城市生产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湖海。农耕。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从土壤中取出物质,又将农药、化肥等添加进去污染土壤,这些物质流入江河湖海污染水质。核电站。沿海核电站将大量的冷却废水排入海洋,而这种废热水的水温较高,这些热水使海洋受到热能污染,水质变坏。石油提炼。许多大型炼油厂位于沿海地区,在石油提炼过程中,使部分石油随着废水排入海洋,污染海水。油轮泄漏。在石油运输中,有的油轮因产生故障而使石油大量外泄,对所在海区造成严重污染。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也会出现石油泄漏的严重事故。由图可知,海洋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且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各种海洋污染物不仅危害海洋生物,也危及人类的健康。图326专属经济区1994年11月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所有(144个)沿海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宽度,直到按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线为止。”领海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沿海国对其领海内的一切人和事物享有排他的管辖权,管辖权主要是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海空航行的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的专属权、海洋环境保护的管辖权以及司法管辖权。沿海国家在领海以外与领海邻接处,设立从领海基线起算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它的法律地位既不同于领海,也不同于公海。建立专属经济区的沿海国,在该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海底自然资源的主权;其他国家在此区则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从地理位置或法律性质上讲,专属经济区是介于领海和公海之间的一种海域。据公约规定,一座小岛便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000平方海里或约43万平方千米的资源管理权限。这个面积相当于日本领土的12倍,我国台湾省的12倍。公约生效后,长期争论不休的领海宽度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也引发了不少新的矛盾,如有的国家间专属经济区重叠,岛屿权争议,资源分配等,特别是其中的岛屿作用,更加不容忽视,它在国与国之间海域划界中成为一个重要砝码图221、图222冷锋、暖锋与天气这两幅图的教学可从锋面的共同特征狭长而倾斜的过渡带、两气团交界温湿差异大、天气变化明显入手,然后重点介绍冷锋与暖锋的区别:一是冷锋、暖锋中的冷暖气团势力强弱不同,决定了锋面类型和锋面前进方向。冷气团势力强,则它就主动运动(见冷锋与天气图冷气团的箭头方向),这种锋属冷锋,冷锋移动方向和冷气团前进方向相同。若暖气团势力强,则暖空气主动运动,冷气团被迫后退,这种锋属暖锋,暖锋移动方向和暖气团前进方向相同。这里的关键是冷气团主动运动为冷锋,冷气团被迫后退(见图中箭头方向)为暖锋。二是锋面符号不同。为冷锋符号,其中三角所对方向为冷锋移动方向。为暖锋符号,其中半圆圆弧所对方向为暖锋移动方向。三是锋面坡度不同。锋面坡度即锋面与地面的夹角。锋面与地面夹角大,表示锋面坡度大,一般为冷锋。锋面与地面夹角小,表示锋面坡度小,为暖锋。而锋面坡度大小又与锋面移动速度有关。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运动,其上的暖气团强烈抬升,冷锋的锋面坡度就大。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移动速度慢,故锋面坡度较小。四是冷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不同。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刮风、阴天、降水、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降雨等天气现象。暖锋过境后,暖气团替代了 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五是冷暖锋的雨区范围不同。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或附近,雨区范围较窄。暖锋降水全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宽。锋前锋后是识图难点,这里教师应加强指导。六是冷暖锋过境,产生了不同的降水特点。因冷锋移动速度快,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因暖锋移动慢,降水强度小而历时较长,多连续性降水。七是冷暖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不同。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和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因而冷锋对我国天气影响大,而暖锋影响较小,不占重要地位。图223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该图教学可用比较法进行,比较时最好边画图边讲,层层递进。图形比较。归纳概念。气旋:在北半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低压。反气旋:在北半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高压。分析成因。气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成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反气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高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成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总之,不管是气旋还是反气旋,都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气流特征。水平气流(见俯视图):气旋:从四周流向中心,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反气旋:从中心流向四周,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垂直气流(见剖面图):气旋中心为上升气流;反气旋中心为下沉气流。天气特征。气旋:因中心空气旋转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所以气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反气旋:因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在下沉中水汽蒸发,所以为晴朗天气。中国案例。反气旋:冬季影响我国广大地区的蒙古高压,就是一个冷性反气旋,在其影响下,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南方也多晴朗天气;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是暖性反气旋控制的结果。气旋: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登陆,往往给经过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天气。风向判断。判断气旋、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是教学中的难点,应以北半球为例,讲清在反气旋的东部吹西北风、南部吹东北风、西部吹东南风、北部吹西南风;在气旋的东部吹东南风、南部吹西南风、西部吹西北风、北部吹东北风。并要求学生能在气旋、反气旋图上画出任意一点的风向箭头。知识联系:气旋和反气旋是教材重点之一,应引导学生弄清与其相关的气温、气压、气流、天气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学习季风等知识打好基础。图224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具有锋面的低压系统,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为温带气旋。锋面气旋结构:由图可知,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出一条冷锋,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从垂直方向看,气旋的高层是气流辐散区,气旋低层有气流辐合。气旋中心区有上升气流。锋面气旋天气:锋面气旋天气不仅决定于气旋温压场的结构,同时还与空气的稳定度、水汽条件、高空环流形势、地形起伏以及气旋发展阶段等因素有关。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大风天气。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两锋面间)是暖气团控制下的晴暖天气。锋面气旋教学。该图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根据图上气压值高低找出两个气旋和一个反气旋,然后就一个气旋及其中两个锋面展开分析。分析时可根据轮廓或两锋面呈逆时针方向(锋面符号指向)运动,判定该气旋属北半球。接着分析北半球图上,上面为北,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两锋面以北为冷气团控制。而下面为南,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两锋面之间为暖气团占据。图上红色锋面由较热的南部向较冷的北部移动,属于暖锋。而蓝色锋面由较冷的北部向较热的南部移动,属于冷锋。根据锋面的雨区范围,可判断:暖锋前有较宽的锋面雨带,冷锋后有较窄的锋面雨带,而两锋面之间(暖锋锋后至冷锋锋面)则被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旋附近的不同位置,风向不同。因各位置等压线密集与稀疏的差异,产生的风力大小也不同。可在图中标注两点,分析其风向与风力。图227气候因子关联示意本图通过网络的形式、显示了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四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特点。太阳辐射与地面、大气间的相互影响。太阳辐射通过大气、下垫面影响气候,它确定着地面和大气的热量状况,而热量状况又决定着发生在地面和大气间的其它现象和过程,其最终的综合表现就是气候。如热量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是形成地球上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热量随季节的变化是形成世界各地气候冬夏温差的根本原因,所以,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大气与地面间的相互影响。大气环流通过东西之间、南北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调整全球地表的水热分布,使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水热组合,形成不同的气候。地面又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的水热供给者,地表海陆分布不同,地势高低不同,洋流性质不同及植被覆盖率差异等均会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使各地气候特点不同。人类活动与气候间的相互影响。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气候决定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产量、农作物的分布品种及耕作制度等。城市建设工业区、居民区的布局应考虑主导风向的影响,交通运输及工程建设均必须依据可靠的气象资料作保证。同时,人类可通过改变地面状况,改变大气成份,使大气中的水热状况发生变化而影响气候。如人工造林与滥伐森林的气候效应,水库的气候调节作用,CO排放增多形成的温室作用,尘埃增多形成的阳伞效应及SO排放形成的酸雨等。因此,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人类对气候资源不加以保护,滥加破坏,则会使气候向有害于人类的方向演变,人类必将自食其恶果。2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阅读此图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掌握世界气候呈带状分布的原因及划分气候带的主要指标。世界气候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随纬度分布的变化造成的。因此,气温的分布就成为划分气候带的主要指标。一般把赤道南北20年平均等温线之间的地区划分为热带;把20年平均等温线与最热月10等温线之间的地区划分为温带;把最热月10等温线与极地之间划分为寒带。为什么要选20年平均等温线和最热月10等温线作为划分标志呢?因为20年平均等温线与热带树木椰子的分布极限大致相符;最热月10等温线大致与森林的分布极限相符。掌握图中各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等。表现气候特征最明显的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世界气候类型的划分,就是把气候特征相似的地区划分为同一类气候类型。一个气候带内,可以有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带内,也可能有相似的气候类型。读图时引导学生明确图中每种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形成原因及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如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的西岸,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旱。形成的原因是冬季受西风控制,暖湿多雨;夏季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再如季风气候只分布于大陆的东岸,其类型有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而只分布于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图229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读图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中10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分布图,在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据气温、降水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与步骤。据最热月出现的月份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形状确定南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该地点位于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该地点位于南半球。据最冷月气温值及年较差确定所属热量带。最冷月均温15,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四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015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在0,属温带、寒带气候。据降水的季节分配(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少雨型)以及年降水总量确定气候类型。图2331990年发生在太平洋上的第15号台风的卫星图像从图中可看到台风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台风移动的路径,基本上是自东向西的。但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移动路径又往往复杂化。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路径主要有三条:西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一直向西移动,在我国海南岛或越南一带登陆,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影响最大。西北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在我国江浙一带登陆或横穿台湾海峡,在浙闽一带登陆,对我国华东地区影响最大。转向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先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向东北方向移去,路径呈抛物线状。对我国东部地区影响较大。图中台风移动路径就属于这种转向路径。图中台风中心移动方向28日31日为由东南向西北,1日20点以后转向东北方向。受其影响,台风中心经过地区将会出现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受1990年15号台风影响的我国省市与海区有东海、浙江沿海、江苏沿海、上海市及黄海。台风中心的四周不同位置风向不同,可用北半球气旋的原理分析判断,并注意和台风移动路径相区别。图239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值的分布由图可知,我国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及黄河中下游大部和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值小于56,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我国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重庆和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广东大部、湖南东南部及江西西南部。浙江省大部及江苏东南部。这三个重酸雨区都分布在我国南方。且我国酸雨区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图21大气的垂直分层该图把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三层,即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阅读本图,首先要观察图中每层大气的高度(纵坐标)与气温变化(横坐标)的对应关系,以坐标为基础,以气温垂直变化曲线为重点,分析出影响大气垂直变化的因素是不同大气成分对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的选择吸收,而大气成分与大气组成密切相关。因此,该图教学可用因果分析方法,由果追因,前后联系,图文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图2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遇到空气分子、尘粒、云滴等质点时,都要发生散射。散射的特点有:散射不像吸收那样把辐射转变为热能,而只是改变辐射的方向,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因而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不了地面。散射具有选择性。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和紫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早晨日出前、黄昏日落后及阴天,天空仍是明亮的,主要是散射作用的缘故。图25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太阳高度角不同时,地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也就不同。这又有两方面的原因:太阳高度角愈小,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愈大,因而地表面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就愈小。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愈厚,被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削弱的就愈多,因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愈小。总之,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面积呈反比,与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呈反比,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呈正比。这是太阳辐射有显著的年变化、日变化和随纬度变化的原因之一。图26大气的保温效应长波辐射是地面和大气之间交换热量的重要方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很少,它主要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热,所以地面是大气主要的和直接的热量来源。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均能强烈地吸收长波辐射。据统计约有75%95%的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所吸收,而且这些长波辐射几乎在贴近地面40米50米厚的大气层中就被全部吸收掉。低层空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又以长波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地面辐射的方向是向上的,大气辐射的方向则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和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如果没有大气,近地面的平均气温为18。但实际近地面的平均气温是15。图27全球热量平衡该图主要应分析说明:地面和大气之间的热能转换形式主要为辐射转换以及潜热输送、湍流输送。其中辐射转换最重要。从全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地面和大气的热量收支是平衡的(见图中数字)。全球热量平衡使全球多年平均气温较稳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的温室效应可能使全球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被淹,出现一系列的生态变化,并影响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