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9067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学习的研究1绪论1.1问题提出的背景1.1.1反思型教师教育的兴起为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以来,在杜威、萧恩等人的影响和推动下,“反思”一词在美、加拿大、英等国的教育文献中被广泛应用,有关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反思性教师教育”相应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以美国为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学者对反思教学的生命力表示怀疑,但是到90年代初期已“没有声称自己是不关心培养反思性教师的教师教育者了”。近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了对“反思教学”或“反思性教师教育”的学术探讨,以“反思”导向的实践层面的教育改革正处在形成中。反思型教师教育理论认为反思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机制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理念,将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反思型教师不仅仅要掌握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还要对日常教学活动保持一种质疑的心态,能够自觉主动地对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特点等更广泛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各种疑惑和问题。只停留在教学层面上的反思是不够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过程并不只是教师教学过程,其中很主要的一方面是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教学法、反思理论和对学生学习心理过程的研究,人们开始关注学生对自我学习认识和监控,提出学生要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强调学生可以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进行学习,它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能否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监控自己的学习,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和思维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只有做到教学双方都主动反思,才是真正从“反思”层次上达成素质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要求。1.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为学生反思性学习提出了现实的要求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并且纲要还特别强调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于是走向自主学习便成为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到物理学科,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指出“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从目前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物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较为难学的学科,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比较难教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的表达自己的思维和理解,而且试图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应该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考空间,可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仍会发现有些同学总会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出现错误,并且课堂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回答问题都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知中出现的缺口和易错处也是老师指出的,学生并没有自己意识到自身思维活动中的残缺。相反,学生总是在老师的思维圈子中获得一个又一个正确的结论和思考过程,没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再思考。要求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就使得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必须考虑如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方面得到发展以适应社会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等等,现实问题。而具有自主性、探究性、批判性等优势的反思性学习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由此可见学生具备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是开展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1.1.3终身学习、学会学习的思潮为学生反思性学习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国家、企业乃至个人发展的优势,愈来愈依赖于知识和科技。这既提供了依靠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正因为如此,强调学习,进而强调学会学习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学会学习是未来最具价值的能力。埃德加富尔则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感慨:“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但是,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落后的填鸭式的、反复记诵式的学习仍占据优势地位,这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那么,怎样才算学会学习呢?一言以蔽之,在学习方式上,由知识性的记诵学习转变为智慧式的、创新性的学习;在教育目标上,由单纯的学习知识转变为启迪智慧,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享受幸福生活的过程。1.2国内外有关反思性学习的研究综述1.2.1国外反思性学习研究情况对反思这一概念较早论述有的洛克(J.Loke)、斯宾诺莎(B.Spinoza)等人。洛克在人类理解论将反思的理解等同于反省,是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于观念的观念。斯宾诺莎把自己的认识论方法称做“反思的知识”,而“反思的知识”即“观念的观念”。对于反思的理解和论述并没有从此停止。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首先对反思问题作系统论述。他从其经验主义哲学基础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主张,在这样的经验主义教育观下,学生才是教育的中心,他关注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性,重视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经验中的反思成分,主张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建构其知识体系。并在1933年出版的我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一书中,对反思行为作了界定:“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如何做到在经验的获得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杜威提出,最好的思维方式就是反省思维,这种思维是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并进一步指出思维始于困惑、困境或混乱,结束于清晰、一致、确定,反思就是在这两种情境间进行的,反思是个体经验不断改组和改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杜威的影响下,反思性实践运动中萧恩(Shon,D.)在1983年发表反思性实践者一书,畅谈“反思性实践”、“反思性行动”;1987年又专门发表指导反思性教师一书,反思教学于是渐渐成为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萧恩的“反思性实践”观念肇始于对职业教育中“专业知识”理论的不满。萧恩意识到职业教育界经常暴露出“专业知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弊病。萧恩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不只是如何增加或削减专业知识的问题,必须另辟蹊径,将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关系翻转过来:从自上而下的“理论实践”路径走向“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成为“反思性践者”。在萧恩引进反思型实践的概念后,国外许多学校、教育系开始根据这一概念来设计教师教育和职业提高的课程,从而导致反思性学习的产生。反思性学习最初是在教师教育和护士教育中实施,为了发展职业技能。后来则推广到学生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反思文化潮流”的推动下,反思性的教与学在教育的的各个方面展开,被大量地运用于教师职前和在职教育、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校本课程开发等领域。)值得提出的是美国学者范梅南(Van Maanen)将反思性学习的水平分为:技术性反思(、行动中反思和批判的反思。后期他又将反思性学习分为四种水平。认为第一种水平的反思是建立在普通思维基础上的反思,反思与行动相分离;第二种水平的反思是对事件的反思;第三种是对自己和别人经验的反思;第四种是元认知。美国学者瓦利(Valee)对近些年来声称以“反思性教学”为理念而设计的各种教师教育计划和课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反思性教学”的各种不同性质,并将“反思性教学”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这五种类型分别为技术性反思、行动中对行动的反思、深思熟虑的反思、个性化的反思和批判的反思。”目前,国外学者在反思性教学和教师反思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埃拜(J.W.Ehy)、爱德华兹(A.Edwards)与布郎托(D.Brunton)拉博斯凯(V.KLaboskey)等各自的反思性教学模型;凯琳(J.P.Killion)和托尼姆(G.R.Tonem)以萧恩的阐述为基础按照反思的时间将反思划分为: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on-action)、行动中的反思(reflection-inn-action)、为行动的反思(reflection-for-action);K.F.Ostermam&R.B.Kottkamp(1993)提出教师反思的四个环节: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积极验证;G.M.SparkLanger(1993)提出教师反思的三种成分:认知成分(the cognitive element)、批判成分(the criticelement)、教师的陈述(teachernarratives);布鲁巴赫(J.W.Blubacher,1994)提出四种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职业发展、行动研究等等。”总之,国外的研究成果较多,且比较系统和成熟,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教师教学的,涉及到学生学习的很少。再具体到学科方面的研究更加寥寥无几。1.2.2国内反思性学习研究情况 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教育史中有关反思性学习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学记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里的自反,也就是指自我省察的意思。而儒家对于“内省”的描述主要是针对道德修养的方法上,如孔子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内省是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内省依靠的是自觉,不自觉也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内省的结果,对人产生重要的心理作用,“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内省之后如果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就增强了道德行为的信心和勇气。内省没有复杂的条件随时都可以进行,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之后众多儒家教育思想中都有渗透反省的道德修养方法。但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反思观点多为经验性的见解。 目前就大量的文献检索及查阅来看反思性学习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就教师而言,旨在促进教师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针对学生而言,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有效学习的一种较好途径。虽然反思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研究成果甚少。关于反思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期刊文献为数不多。目前研究对象针对于学生反思的论述的有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徐荣豹在数学教育学报上发表了试论反思性数学学习(2000年),浙江师范大学教科院郑菊萍在上海教育科研上发表的反思性学习简论(2002年),该文对反思性学习的涵义与基本特征、反思性学习的模型与基本环节和反思性学习的实践要求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温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的王兴国在教学研究上发表了师范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简论(2004年),探讨了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内涵、概念及其特点;阐述了师范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的特殊意义和师范生进行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具体方法。姚卫国在生物学教学上发表的生物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2007年),鲁永红在考试周刊上发表的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2007年)等等。叶招环(2001年)在教学与管理发表了试论反思性物理学习,文章中提出了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反思的内容: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对所涉及的思想方法、对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卢新文(2004年)在物理教师上发表的反思性物理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中阐述了反思性教学对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广阔性、深刻性、创新性等品质的影响;桑张法(2001年)运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反思能力简要的探讨了反思的内涵以及学生物理反思能力的培养途径。至于专著,据笔者了解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只有针对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川武出版了反思性教学,尝试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反思性理论”研究体系、实践模型。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靳玉乐主编的反思教学是继熊川武的反思性教学之后的又一本对反思性教学理论系统化阐述的书。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反思性学习可以借鉴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出版的反思性的译著主要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美)理查帕森斯(Richard,D.Parsons kimberlee)著的反思型教师与行动研究(2005年);托马斯里根(Timothy G.Reagan)等著,沈文钦译的成为反思型教师(2005年)等。总之,反思性学习在我国的研究时间不长,研究成果很少,它需要教育专家和课改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外国有些国家在这方面先我们一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进行借鉴和吸收。在优秀硕博论文方面,关于物理学科的反思性学习的有孙立立的普通物理反思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4年)针对大学普通物理的学习主要研究了大学生普通物理反思性学习中反思内容,进一步提出了包括七个阶段的反思性学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普通物理反思性学习模式的实验。南京师范大学刘文庆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反思能力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理论上探讨了影响反思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培养高中生反思能力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要求,进行了高中生反思习惯、反思能力现状调查,从实践层面上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反思能力实施策略。在其他学科方面主要有以下论文:四川师范大学杨东明的高中历史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年),将历史反思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进行对比,并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有性质提出培养历史反思性学习的具体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反思性学习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做了初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凡萍的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王朋的大学生反思性英语学习研究(2006年),等等。1.3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现实课堂中针对于学生的反思性学习的重视不够,本论试图通过对高中学生物理反思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1.阐述反思、反思性学习以及相关概念进行细致的阐述2.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了解学生反思能力现状对高中二年级学生在物理学习各个环节中的反思现状和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内容:以往的教学研究注重站在教师的角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反思性学习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通过学生自觉对物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向思考、探究,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将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反思、反思性学习、物理反思性学习含义和特征,本课题在建构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物理反思性学习的价值并提出物理反思性学习的模型。(2)当前物理教学中学生反思状况调查,本课题首先应用对教师访谈的方式初步了解物理反思性学习在学生中的开展情况,其次采用自编的学生物理反思性学习调查问卷,对高中学生反思意识、反思技能、反思毅力、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当前教学中学生反思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等,为下面的研究打下基础。(3)物理教学中开展物理反思性学习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总结,归纳影响学生进行物理反思性学习的因素,为提出反思策略打下基础。(4)物理教学中开展学生物理反思性学习的策略及所应遵循的原则。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策略进行反思时必须掌握的原则,以保证利用策略进行反思的有效性。2.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2.1反思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反思词条的解释为“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历史上不同学者对于反思内涵的阐述主要有:洛克将“反思”看作一种心理活动,是“我们心灵的内部活动”,这种心灵对自已内心作用的反省就如同人们从外部经验获得知识一样,是另一个独立获得知识的来源。斯洛沙宾将反思理解为一种认识论方法,认为观念本身是认识的结果,是理性认识的对象,对于作为认识结果的观念的再认识和对于这种再认识之所得观念的再认识,这种理智向着知识的推进,即是“反思”。黑格尔把反思看作是“一种反复思考的过程,一种思想的自我运动,一种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的方式。杜威将反思理解为一种思维活动,对于反思行为作了界定:“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思维始于困惑、困境或混乱,结束于清晰、一致、确定,反思就是在这两种情境间进行的,反思是个体经验不断改组和改造不可缺少的环节。从以上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学者对于“反思”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应该明确的是:反思是一种理性思维,并且是一种深刻的、带有批判性的理性思维。反思的对象是自己思维本身或者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在头脑中业已形成了的理论、思想、观点、方法等等思想客体,而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未来的思维活动、实践活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反思”的突出特征批判性。反思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独立思考问题,以怀疑、批判的态度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唯上,而有根据地作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品质。这种对各种对立的主张、观点进行权衡以寻求证据,将有助于解决疑问和消除困惑,所以反思的回溯不是回忆,回忆只是对已有认识的回想与复述,不具有批判的品质。当然反思除了具有批判性的突出特征外,还具有自主性、探究性、调控性等品质。2.2反思性学习 2.2.1反思性学习概念的内涵对于反思性学习学术界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对于“反思性学习”的理解的分歧主要在于反思性学习反思的内容是什么,一般学者认为反思性学习就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进行学习”,或者认为是“对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反思来进行学习”。而南京师范大学的涂荣豹指出,反思性数学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的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笔者将反思性学习操作性定义可以界定为:学习者自觉地对学习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因素(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以及学习结果进行批判地、持续地审视,不断地调节与改进,力求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学习实践的合理性,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目的的学习活动。 2.2.2反思性学习过程(模型) 1.反省阶段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检查学习策略、检验学习结果等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一环节是反思的开端,其发生的前提是学生有反思的意识,能够自觉进人反思。2.评判阶段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如方法是否恰当,答案是否正确,思路是否清晰等。如果认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是完善的,就进入总结提高阶段,否则就进入了发现、界定问题阶段。3.发现、界定问题阶段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内心产生怀疑、困惑、焦虑等不适感受,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能够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界定问题阶段此阶段学生广泛搜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万、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对它们进行认真地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假设。4.确定对策阶段通过分析,认识了问题的成因之后,学生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通过接收大量新的信息,不断挖掘新信息的内涵和外延,产生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方法。由于这时学生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有针对性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5.实践验证阶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实践检验以上阶段所形成的概念和策略方法。这时,如果能够解释或解决当前的疑惑,说明检验成功,问题解决了,于是进人总结提高阶段;如果不能,或者在检验过程中遇到新的具体问题,从而,又进人反思的第一环节,开始新的循环6.总结提高阶段学生通过总结经验、提炼方法、优化探索、深化延拓等方法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在以上几个阶段中,察觉问题阶段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反思集中体现在界定问题阶段,但它只有和其它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这几个阶段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2.2.3反思性学习的要素 (1)反思意识要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学习活动并使反思习惯化,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要学生体会到反思的价值等方式来激发反思的动机,加强学生反思的意识。强化反思意识目的是让学生心理上有一道“警戒线”,随时提醒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觉地监督,这样反思性学习活动才能顺利进行。(2)反思技能只具有反思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反思的技能。学习者在反思的过程中容易停留在简单的回顾、回忆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缺乏反思的力度,无法提高反思的效果,而反思技能是通过一些有效的活动方式提高反思的水平,例如写反思日记、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交流问题、与其他同学的学习表现相比较等等。(3)反思态度反思态度也叫反思毅力,是反思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在与教师同学的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或者是与他人的学习表现比较等方式中发现了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不逃避,以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负责的态度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考察了学习者的反思态度。缺乏毅力和责任心的人即使反思技能很强,反思性学习也难以顺利进行。2.3物理反思性学习2.3.1物理反思性学习的含义物理反思性学习就是反思性学习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学科中的运用。反思性物理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物理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的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2.3.2物理反思性学习对于物理学习的价值(一)提高物理思维品质物理学习的过程要经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能够解决物理问题的阶段,这个认识过程中主要靠的是思维。无论是找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得出物理概念的抽象概括能力,还是通过物理观察实验引入物理规律归纳推理能力,又或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等等,这些思维能力都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水平。物理反思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接受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信息后能够再回过头,再想一想、看一看,强调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克服由于先前思维定势而产生的错误概念或者冲破原有思维过程中的障碍。例如在学习“加速度”后反思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和“速度”、“速度改变量”其他物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在解完一道物理题后,反思它考察了哪些物理知识?整个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在哪里出现了障碍?有没有技巧和方法可寻?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头脑中产生了这些问题就促使学生产生解决的方案。所以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周密性、广阔性、深刻性、创新性,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的影响是有帮助的,也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二)提高物理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活动物理学习中学生反映的“难学”“学的累”问题和学习效率问题密切相关,而在物理反思性学习中,学习者需要自觉地监控自身学习活动,根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反思并调整学习行为,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物理的途径,适用条件化策略知识,如按合理步骤解题、按照一定程序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这种学习活动的自动化、熟练化、简缩化能使学习新知识变快,解决问题时能迅速抓住要害,同时也使学习能够比较轻松自如,神经系统工作时的消耗较少。物理反思性物理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从盲目的学习行为中解放出来,是一种提升学习效率的优化学习活动。2.3.3物理反思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联系与区别(一)物理反思性学习与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或需要外界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由自己作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它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作用,采取各种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物理反思性学习体现的重要品质是自觉性、主动性,它要求学生自主的监控、调整学习(思维)过程,所以可以看出物理反思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二)物理反思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与接收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从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来看,物理反思性学习具有科学探究的性质,在学生发现问题之后,要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深究,试图从多个渠道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并在新的实践中验证。物理反思性学习离不开探究的过程,不经过探究的反思是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自主学习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自我负责的学习,强调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与被动学习时相对的,而反思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和表现之一。研究性学习强调以问题为依托,以探究、发现的方式来习得知识和技能,它与接受学习时相对的。所以这两种学习形式强调了不同的侧重点,反映了不同的学习价值取向。物理反思性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其自主的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研究生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其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3.物理反思性学习的理论基础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反思性学习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虽然是客观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的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所以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并且这种建构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的先驱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基本过程,使得他们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循环中逐步建构起来,并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反思是智能发展的高层次表现,指主体在完成一定的任务后回顾一下自己的智能活动过程,想一想自己的发现过程、解题过程有何经验与体会等。笔者认为,反思是建构的重要手段,反思促进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促使同化与顺应之间的不平衡形成新的平衡。可以说,从原认知形成新认知的过程、“平衡一不平衡一新平衡”的过程的实现,反思的调节提供了推动力和保证。3.2元认知理论与反思性学习70年代弗拉维尔明确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之后我国董奇教授对其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结构应当包括三部分,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是关于什么因素或变量以什么方式起作用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知识、信念。它包含了关于认知者认知特点的知识、关于认知任务要求、特点等的知识、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元认知监控是指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它包括:制定计划、实际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元认知体验是个体在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动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元认知的结构。众多学者在研究反思性学习时都将元认知理论作为反思性学习在心理学上的主要的理论基础。因为从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来看,学生不断地反思在学习中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并在实践中调整这些因素,这正是将元认知知识作为了反思的对象。元认知监控是反思性学习的主要表现之一,学习之通过监视、控制和调节,能够及时纠正、弥补出现的问题,从而改进自身的学习活动。可以说元认知理论深化了反思的观念,使反思性学习的步骤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所以元认知理论是物理反思性学习的重要的理论指导。3.3批判学教育理论与物理反思性学习批判教育学目前有两大具有鲜明特色的流派,一是法兰克福派的批判理论的直接滋润下产生的以德国布兰凯茨和克拉夫基为代表的欧陆风格的批判教育学;一是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孕育出的以英美福斯特、阿普尔等人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风格的批判教育学。虽然批判教育学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但其有着一些共同或者相似的观点:首先批判教育学在教育中提倡主体性和创造性。他们认为既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机器需要的公民,而这些受教育者内心生活相当僵化,缺乏对内心的反思以及人类本应具有的创造性思想,成为了社会需要的单纯的工具,知识的奴隶。其次批判教育学的教育理想是“解放”。批判教育学主张人的差异性、个性的多元性,要求个人摆脱权利的控制,把自己从他人的操纵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反思性学习的显著特征就是批判性,它要求学生能够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自身既有的观点,在发现问题、积极求证探究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创造性的思维。4.中学物理教学中高二学生的反思性学习状况的现状调查4.1从教师角度的调查通过对十余名物理教师的访谈(访谈记录省略)一一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状况进行描述访谈提纲4.2从学生角度的调查高中学生物理反思性学习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本问卷只为科学研究之用,不记姓名和成绩,不评价你的学习状况。下面是一些同学在物理学习时的一些做法和体验,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一项适合你的答案的字母。你的性别是()A男B女1.你在你们班的物理成绩处于什么水平?( )A.上游B.中上游C.中游D.中下游E.下游.2.你是怎样获得物理学习方法的?(可多选)( )A教师的指导和总结中获得B.自己看学习资料中获得C.学习物理学得好的同学的方法D.反思自己或他人的物理学习过程自己总结3.你认为在学完物理知识后,回过头来看看、想想教师所讲的内容是( )。A.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题B.或许有用C.是必要的4.你认为通过回顾和分析解题过程对于加深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来说( )。A有很大帮助 B有一些帮助 C没有帮助5.我只在乎物理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我不在意它是如何做成的或者为什么这么做。( )A.与我很不相符B.有一点符合我C.比较符合我D.很符合我6.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你会思考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方法等方面,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7.你通过和同学的交流讨论和比较中来了解你自己的不足,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8.你通过学校的教师、家长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不足,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9.你通过读书看报等文献资料了解自己的不足。(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10.当你经历成功的体验后会反省自己成功的原因。(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11.当你经历挫折的体验后会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12.你会将自已反思的问题或者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你是否具有在物理课前预习新课的习惯,若回答“是”则回答12-17题,若没有则跳过。13.课前你会依据预习情况为自己设计学习计划和目标,并根据自己理解情况标出重难点。(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14.在制定物理学习计划前,你会反思以前的学习经历。(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15.在课前预习中你会将自己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同学进行交流。(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16.在课前预习中你将自己预习中的问题和老师进行交流。(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17.你会根据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重难点。(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18.听课时,我把不理解的问题或联想起来的问题记下,以便课后进一步思考、理解。(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19.你会对老师讲的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20.觉得老师课堂内讲解的思路和方法都不是唯一的。(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21.回顾当天所学物理内容看是否理解了,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22.学完物理定理、公式后,通常自问它是怎样得来的?可以用在何处?(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23.学习新物理知识后,思考它与前面的知识有没有联系。( )24.每次上完物理课后,我会主动回忆老师上课时讲的知识点,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25.积极思考已学的物理内容,提出新问题自己思考。(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26.学完一单元或期中、期末时把物理知识串联起来作个知识结构图。(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27.课后就没弄懂的知识内容积极和同学交流讨论。(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28.对于同学交流讨论没弄懂的知识,积极和老师交流讨论。(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29.做完物理作业或试卷后自己重新检查一遍,看有没有做错。(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30.解完题后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在何处。(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31.解完物理题后我会思考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更简洁的思路和更佳的解法,争取一题多解。(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32.能和同学的解题思路相比较,体验别人的思路技巧。(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33.自觉地做好错题笔记,并对错误的原因仔细分析。( )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34.练习题完成后,我只检查答案,若正确,我就不再思考。(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35.在解题过程中,我常总结解题规律和解题的方法。(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36.物理学习过程中获得某种经验或规律后,我会找一些练习来做,检查自己获得某种经验或规律是否可靠,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 )A.我一直都是这样B.我经常这样C.我有时侯这样D.我很少这样E.我从不这样37.我反思学习问题时,能倾听各方的意见。38.我反思学习问题时,能坦诚自己错误的学习观念。39.我反思学习问题时,能重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40.我反思学习问题时,愿意对自己采取的学习策略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