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竞赛培优练习3(华师大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8982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竞赛培优练习3(华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科学竞赛培优练习3(华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科学竞赛培优练习3(华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土星周围有美丽的光环,20世纪70年代宇宙飞船拜访她时发现,组成光环的物质居然是( )A土星表面激烈运动的大气 B土星内部激烈活动释放的巨大能量C不存在任何东西,是人的幻觉 D碎石、尘埃和冰屑2. 海边有一种乌鸦经常在海滩衔取海螺及其他软体动物,然后起飞并在空中将海螺投向海边岩石,将海螺外壳砸碎。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这是乌鸦的一种休息、娱乐活动 B.乌鸦取食螺肉形成的适应性C. 乌鸦不小心将海螺掉下摔碎 D.乌鸦以此带回海螺属于贮食行为3. 小亮在制作植物标本时,需要称量10克氢氧化钠固体,小亮在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稍向左偏转,则应采取的措施( )A增加砝码 B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C向右移动游码 D再加一些氢氧化钠固体4. 下列动物中一生使用过三种器官作为呼吸器官(其内血液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两栖动物 B、鱼类 C、哺乳动物 D、鸟类5. 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小,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 C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越小的分类单位,植物种类越多6. 发生月全食时,当月球全部被遮住,我们看到的月球是( )A、红色B、黄色C、古铜色D、无法看见7以下被媒体曝光的事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给水果上蜡“美容” B用硫磺燃烧产生的气体熏蒸白木耳C把淀粉掺人奶粉,制造劣质奶粉 D用工业酒精和水兑制假酒8关于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B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大小有直接关系C发生地震时,烈度和震级都因地而异 D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中距离没有关系9、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B C D10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C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D淋湿衣服爬出11在研究如何证明空气中存在水蒸气时,小明主张从冰箱里拿一块冰放到桌子上,等一会儿冰面上有水滴出现就可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小强认为应该把冰放在杯子里才行,小明同意了小强的观点。你认为小明认同的原因是A不用杯子会弄脏桌子 B杯子里的水全部是冰熔化的水 C用杯子积起来才能证明空气中的水蒸气被液化了D如果杯子外壁有水就能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12医院里常进行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 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利用液态氯乙烷( )A蒸发吸热的特点 B沸腾吸热的特点 C熔化吸热的特点 D升华吸热的特点13假如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大于665小于90时,那么( )A地球上的五带与原来一样 B热带范围将缩小C温带范围将缩小 D热带范围将扩大14下列4幅北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夏至日情况的是( )15煤在炉中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的下列气体组合中都属于大气污染气体的是( )ASO2、CO2 BCO2、C0、SO2 CC0、CO2 DC0、SO2,16如果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在地球上就不可能目视观测到( )A流星 B行星 C恒星 D彗星17当地球上发生月全食时,在月球上的人将看到(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环食 D明亮的地球18下列节日中,浙江省的白昼最短的是( )A国际劳动节 B国庆节 C国际儿童节 D教师节19下面四种月相中只有在傍晚才能观察到的是( )20神舟五号胜利升空,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假如有一天,你乘上神舟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下所示时,在A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A上弦地 B满地 C下弦地 D新地21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A就地保护、移地保护、法制管理 B移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22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2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60的水,正在沸腾 B用纸盒装水并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 D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南极考察站的温度是-6024.我国最近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熔化,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25.食品腐败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氧气存在而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吸收掉密封的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物质封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吸掉盒内的氧气,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是( ) A红磷 B固体烧碱 C铁粉 D生石灰26生活中常用锅炖食物(如图碗不与锅底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27.如图一位魔术师现场表演“点燃手指”的魔术,有以下三步过程(1)手指在酒精中浸一下;(2)手指在水中浸一下;(3)“点燃”手指。请判断下列哪组操作顺序是最合理的( ) A.(1)(2)(3) B.(1)(3)(2) C.(2)(1)(3) D.(2)(3)(1)28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气压很低,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29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4)(2)(3)CO2 NaOH溶液软塑料瓶NaOH 溶液CO2 NaOH溶液CO2 水 气球 NaOH溶液CO2 (1)(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实验现象为: _。(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30、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 。(2) 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3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知道在深海是永远黑暗和冰冷的海水,虽有生命但数量稀少,但在1977年美国科学家乘坐的著名的“阿尔文”号潜水器,在离厄瓜多尔海岸不远的某岛附近作深海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奇异的海底生物群落。当时“阿尔文”号潜水器向海底靠近时,突然发现在海底上有个白色的圆环,环的内径约50m,那里是灰褐色的海底而外面的白色环带却相当宽,当向白环漂去发现这个圆环主要是一些白壳贝类、螃蟹、虾类和软体蠕虫组成,所有的动物全都自觉地围成一圈,把中心地带留作“禁区”,当潜水器向那块“无人区”漂过去。当接近空地的中央时,只见艇外的温度计一下就冲了顶,原来在这2500m深的海底处正有一股高达400的热泉在持续地喷涌。潜水器立即退出了“无人区”并拍下了如图照片,而且还叫它为“海底烟囱”。 (1)根据短文描述你认为在“海底烟囱”周围存在生物群落的解释合理的 ; 生命不一定要有阳光才能生存 “海底烟囱”周围的生物都能自己合成有机物 在大洋深处既无光又缺氧的环境下,有了热源和有机物,生命就能产生和繁衍 “海底烟囱”周围的植物能利用热泉的热量进行光合作用。 (2)热泉冒出来的水柱温度高达400,但却并未沸腾,这是为什么? ; (3)人类目前对煤和石油的过度利用,使空气中的CO2浓度增大导致了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形成了温室效应,科学家对CO2的增多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为担心,于是指出了将CO2通过管道输送到海底,这样可减缓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你认为这样长期下去,将会给海洋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2、在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 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22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1 (填“”、“=”、“”)。(3)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 活塞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加入铜丝量太少加入铜丝量太多 光照排出的水滴数(个) 红光 26 蓝光 32 黄光 2 绿光 l33、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分别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来照射,玻璃管均有水滴排出但数量不等,表中所示的是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数。请回答:(1)该小组是为了研究 。(2)玻璃管中有较多的水滴排出,主要原因是 。(3)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 等因素对水滴排出的影响。34、“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呢?”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楠设计了一个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温度,她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测量的温度值记录如下:温度()420-2-4-6-6-6-6-6-6-8状态液液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固该混合物的凝固点是 。该实验能否解决“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这一问题? 。下面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表明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不能将水和酒精分开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C、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到实验所用的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D、只要向水中加入了酒精后,凝固点就是-63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的不同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3)请在图15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36、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先关闭a、b,然后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a、b。(1)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中进水 B乙中进水 C甲、乙二者都进水 D甲、乙二者都不进水(2)郝奇同学发现此时天平的指针向左偏,原因是 。(3)若撤掉水槽,将甲、乙两瓶直接用一导管连接(其他条件不变),重做该实验,当白磷和木炭充分燃烧,并使两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此时的天平将 。 A仍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右 C偏向左 D无法确定3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白磷,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集气瓶内的长导管伸到瓶底,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热。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待集气瓶完全冷却到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2)若实验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 。(3)小组成员小冰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不理解,咨询老师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它除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外,另有两处作用分别是: ; ;(4)小组成员小宇无意间发现步骤集气瓶内的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会变红。这一现象使组内成员积极地开展讨论,小玉认为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但小张马上反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而实验中又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短时间内不可能使溶液显酸性。请根据正确的观点,对变红现象提出大胆的猜想: 。(5)上述实验中,若集气瓶内的导管没有被液面封住,则导致测量的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