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厂房柱基新旧构件连接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8867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厂房柱基新旧构件连接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产厂房柱基新旧构件连接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产厂房柱基新旧构件连接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况 2 3 新旧构件连接 2 4 施工准备 6 5 植筋工程施工工艺 6 1 编制依据 1 1 北大维信加层及改扩建工程 1 号生产厂房设计图纸 1 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 2012 1 3 多跨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07SG518 4 1 4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02SG518 1 1 5 钢檩条 钢墙梁 2011 年合订本 11G521 1 2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大维信加层及改扩建工程 1 号生产厂房屋面新增结构及室内钢 梯 结构形式为轻钢门式钢架结构及钢结构 本工程以焊接工字钢门式钢架为 承力结构 屋盖系统为卷边槽型冷弯型钢檩条 钢柱系统为钢柱焊接变截面工 字钢 柱脚铰接 墙梁系统为卷边槽型冷弯型钢墙梁 3 新旧构件连接 本工程原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新加层钢结构柱脚与原结构的连接 是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和难点 新旧部分连接必须可靠 以保证力的传递 本工程加层钢架梁柱均采用 Q345B 钢材 其他未注明的构件采用 Q345B 钢 材 拉条为 Q235A 钢 加层结构的钢框架柱底部与原混凝土框架顶层柱顶部连 接后的构造设计是加层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本工程加层部分结构钢柱底部与原 混凝土框架顶部或新增混凝土柱采用铰接连接 本工程在钢柱底部设有柱脚底 板 采用化学植筋与原混凝土柱顶连接 原结构屋面各构造层及框架柱顶面层 均剔除 用 1 2 水泥砂浆找平 用化学锚栓植入原柱顶进行连接 具体做法见 下图 4 施工准备 4 1 开孔用的电锤一般用喜利得或博士电动工具以及相应钻头 4 2 清孔用毛刷 气筒 吹风机 棉纱 4 3 丙酮 钢丝刷或角磨机等 用于清洗钢筋 4 4 清理施工现场 做到通风 照明良好 无易燃物和障碍物 4 5 确立施工部位 标明植入钢筋的规格和相应的孔位 4 6 观察有无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污水等 必要时需做好围 挡 施工时应禁止流动人员穿插以防止还未固化时松动锚固钢筋 5 植筋工程施工工艺 5 1 植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原理参见下表所示 混凝土结构作业面清理 修整 胶粘剂安全贮存 胶粘剂调配 孔位定位 钻孔 清孔 验孔 孔道注胶 钢筋插入 钢筋除锈 除油污 钢筋下料 静置固化养护 质量检验 1 孔位定位 操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钻孔直径 深度 位置等技术指标 在现场由测量 人员提供水平控制线 高程控制线 再投放到植筋部位 植筋孔定位作业时可 能会遇到原结构钢筋阻碍 控制植筋定位准确可采用剔凿原结构混凝土保护层 出露原结构钢筋 从而确定植筋孔位 以保证新结构成型质量 2 钻孔 植筋钻孔作业根据孔径 作业环境 选择适宜钻机 根据植筋孔径选择 相应配套规格的钻杆 一般 钻杆直径比钢筋直径大 4 6mm 成孔直径符合设 计要求 钻杆长度应能满足钻孔深度 操作工人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 检查作 业面周边环境 不得有危险源和影响作业的物品 电源线不得缠绕在钢筋 异 物上 钻孔时首先接通电锤电源试运转 查看钻杆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操作时 保证垂直施加作用力 当在标定的孔位施时遇到原结构钢筋 经设计单位认可 可略事调整钻孔位置 避开钢筋 钻孔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见下图 若意外产生废孔 将孔内彻底清净之后 用胶粘剂填实封堵 锚固钢筋的孔径要求 mm 钢筋型号 20 22 25 常用孔径 28 30 32 注 孔深根据设计图纸要求 3 清孔 界面处理 成孔后的孔洞应彻底清除孔内粉尘碎屑 避免粉尘碎屑产生隔离作用而 影响胶粘剂粘结效果 植筋孔洞钻好后应先用毛刷清孔 再用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或手动吹气筒 皮老虎 清除孔内粉尘 如此反复处理不应少于 3 次 直至无粉尘碎屑为止 必要时尚应用于净棉纱 毛刷蘸少量丙酮擦净孔壁 以保证孔壁与胶粘剂能有 良好粘结效果 植筋孔壁的干燥程度应符合胶粘剂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要求混凝土 构件待植筋孔洞干燥时必须满足 否则应用热风机对孔内鼓吹热风干燥处理 保证胶粘剂固化之前孔内干燥 以确保胶粘剂固化效果 植筋孔应完整 不得有裂缝和其它局部损伤 植筋孔壁清理洁净后 若未立即注胶植筋 则应用干净的棉纱将孔洞严 密封堵 避免灰尘和异物落入污染 保护待用 4 验孔 同一部位植筋孔完成后 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单位在现场做隐蔽验收 确认成孔孔位 孔径 孔深及界面处理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合格质量的要 求 废孔应用化学锚固胶或高强度等级的树脂水泥砂浆填充密实 5 配胶 当采用自动搅拌注射筒包装的胶粘剂时 其植筋施工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 的要求操作 当采用现场配置的植筋胶粘剂时 应在无尘土飞扬的专用操作间 内操作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配比和工艺要求严格执行 且安排专人负责 配胶应用精确的计量器具 如天平和小于 5kg 的台秤 称量器具应干净 现场 配置的植筋胶粘剂时先称量胶粘剂 A 组份 后称量固化剂 B 组份 配制时 取洁净容器将二者按比例在容器中混合 并用低速搅拌器搅拌 5 10min 左右 直至二者混合均匀为止 搅拌好的胶液应色泽均匀 无结块 无气泡产生 搅 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 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配胶时应根据工作环境温度确定胶粘剂的每次配置量 每次配量不宜过多 以免时间过长 胶粘剂变质后影响施工和胶粘质量 在搅拌过程和使用过程中 应防止灰尘 油 水等杂质混入 并应按规定的可操作时间完成植筋施工 一 般 植筋胶应现配现用 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 5kg 一次配制胶粘剂宜在 30 分 钟内全部用完 过时作废的胶粘剂废弃不用 6 注胶植筋 植筋钢筋宜焊接后植入 当必须后焊接时 其焊点距离基材混凝土表面应 大于 15d 并采用冰水浸渍的湿毛巾包裹植筋外裸部分的根部 注胶作业可用胶粘剂灌注器或其它方法向孔内填塞 灌注方式应不妨碍孔 中的空气排出 灌注量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确定 一般取注入孔内约 2 3 并 以植入钢筋后有少许胶液溢出孔口为度 注入植筋胶后 应立即插入蘸满胶粘剂的钢筋 并按顺时针方向边转边插 强力向内推进 并适当转动锚筋以利排除胶内空气 直到达到规定的深度 从注入胶粘剂到植好钢筋所费的时间 应少于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可操 作时间 否则应拔掉钢筋 并立即清除失效的胶粘剂 重新按原工序返工处理 当胶粘剂充满孔洞后 把溢出的多余胶液清理干净 对水平植筋以及穿透 孔植筋应注意外口胶液流淌情况 应予复补或用垫片阻挡 所植入的钢筋必须校正方向 使植入的钢筋与孔壁之间的间隙均匀 胶粘 剂固化前 不得触动所植钢筋 7 固化养护 在胶粘剂固化前不得扰动所植入的钢筋 独立或成排钢筋应做支护 确保 位置居中 定位正确 防止人为影响而发生位移 所植入的钢筋应静态养护 做好成品保护 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 一般视施工环境温度条件养护时间 至少需要 1d 当胶粘剂固化并经现场拉拔承载力检验合格之后方可加载施工 5 2 植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 植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A 植筋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 本结构加固工程植筋分项工程按楼层划分检验批 B 植筋分项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 植筋分项工程各检验批验收时由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依据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报批 稿 中有关要求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C 植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植筋分项工程各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 质量检查记录 D 植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在植筋分项工程各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前提下 由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 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完成植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植筋分项工程合格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符合合格质量标准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质量检查记录应完整 2 植筋分项工程材料质量验收标准 A 主控项目 植筋用胶粘剂进场时 应对其品种 型号 级别 包装和出厂日期等进 行检查 并应按 GB50367 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中的方法进行 钢 混凝土粘结正接强度及钢套筒粘结抗剪强度复试检验 质量检验结论符合 GB50367 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A 级胶 性能指标规定 胶粘剂进场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包装 标志 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试报 告 严禁使用过期胶粘剂 无合格证书的胶粘剂及包装破损或无出厂包装的胶 粘剂 植筋用胶粘剂的填料应在厂家制胶生产时添加 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 植筋用钢筋应为热轧带肋钢筋 其性能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GB144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 的规定 当胶粘剂或钢筋的品种 型号 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 应出具设计变 更通知书 B 一般项目 植筋用钢筋应平直 无损伤 表面不得有裂纹 油污和锈斑 3 植筋分项工程界面处理质量验收标准 A 主控项目 植筋孔洞钻好后应先用毛刷清孔 再用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或手动吹气 筒 皮老虎 清除孔内粉尘 如此反复处理不应少于 3 次 直至无粉尘碎屑为 止 必要时尚应用于净棉纱 毛刷蘸少量工业丙酮擦净孔壁 植筋孔壁的干燥程度应符合胶粘剂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植筋孔应完整 不得有裂缝和其它局部损伤 B 一般项目 植入前再次复查钢筋锈蚀情况 若有新锈 应用砂纸擦拭处理 植筋孔壁清理洁净后 若未立即注胶植筋 则应用干净的棉纱将孔洞严 密封堵 避免灰尘和异物落入污染 保护待用 4 植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A 主控项目 当采用自动搅拌注射筒包装的胶粘剂时 其植筋施工应按产品使用说明 书的要求操作 当采用现场配置的植筋胶粘剂时 应在无尘土飞扬的专用操作 间内操作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配比和工艺要求严格执行 且安排专人负 责 配胶时应根据工作环境温度确定胶粘剂的每次配置量 每次配量不宜过多 以免时间过长 胶粘剂变质后影响施工和胶粘质量 在搅拌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灰尘 油 水等杂质混入 并应按规定的 可操作时间完成植筋施工 注胶作业可用胶粘剂灌注器或其它方法向孔内填塞 灌注方式应不妨碍 孔中的空气排出 灌注量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确定 一般取注入孔内约 2 3 并以植入钢筋后有少许胶液溢出孔口为度 注入植筋胶后 应立即插入蘸满胶粘剂的钢筋 并按顺时针方向边转边 插 强力向内推进 并适当转动锚筋以利排除胶内空气 直到达到规定的深度 从注入胶粘剂到植好钢筋所化费的时间 应少于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可 操作时间 否则应拔掉钢筋 并立即清除失效的胶粘剂 重新按原工序返工处 理 所植入的钢筋必须校正方向 使植入的钢筋与孔壁之间的间隙均匀 胶 粘剂固化前 不得触动所植钢筋 B 一般项目 植筋钻孔孔径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植筋钻孔孔径允许偏差 序号 钻孔直径 mm 孔径允许偏差 mm 备注 1 16 22 0 5 钻孔深度及垂直度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植筋钻孔深度 垂直度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序号 植筋 部位 钻孔深度允许偏 差 mm 钻孔垂直度允许偏 差 mm m 位置允许偏差 mm 备注 1 上部 构件 10 0 30 5 2 连接 节点 5 0 20 5 5 植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 A 植筋的胶粘剂完全固化时 应抽样进行现场拉拔承载力检验 B 植筋承载力现场检验抽样规则 对重要构件 应按其批量的 1 且不少于 5 件进行随机抽样 对一般构件和非结构构件 应按 0 5 且不少于 3 件进行随机抽样 C 胶粘剂锚固的植筋承载力现场抽样与检验应在胶粘剂达到其产品说明书 所标示的固化时间当日进行 若因故推迟抽样与检验日期 需征得监理工程师 同意 并不得超过 3d D 植筋承载力现场检验结果的评定 若试样在持荷期间无滑移 基材混凝土无裂纹或其它局部损坏迹象出现 且施荷装置的荷载示值在 2min 内无下降或下降幅度不超过 5 的检验荷载时 可评定为质量合格 若一个检验批所抽取试样全部合格 则可评该批为合格批 若一个检验批所抽取试样中仅有 5 不足 1 根时按 1 根计 不合格 允 许另抽 3 根试样进行破坏性检验 若检验结果合格 该检验批仍可评为合格批 若一个检验批所抽取试样中不止 5 不足 1 根时按 1 根计 不合格 应 评定该批为不合格批 不再另作其它检验 6 植筋施工质量技术资料 本植筋工程施工质量应具备的技术资料明细参见下表所示 序号 资料类别 表格编号 资料名称 备注 1 材料进场报验 表 B2 4 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 2 施工物资资料 表 C4 1 材料 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3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表 C3 3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4 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表 C3 4 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5 隐蔽检验记录 6 施工记录 表 C5 3 施工检查记录 通用表格 7 施工试验记录 表 C6 1 施工试验记录 通用表格 8 验收记录 植筋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9 植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