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苏教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8675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一:文言实词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1、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 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2、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3、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4、 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5、 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一) 古今异义1、词义的扩大。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词义的缩小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沛公居山东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之学者必有师 3、 词义转移: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颜色不少变 秋天漠漠向昏黑 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4、词义弱化: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 今义:限制。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 今义:害羞、不好意思。5、词义强化:6、感情色彩变化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7、名称说法的演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愿为市鞍马 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二)同形异义除单音词古今异义外,要特别防止古汉语相邻的两个单音节词与同形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混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 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意义相同(或相对、相反)的词组成的,但意义却偏于一个词。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指出下列句中的偏义复词,并作解释。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昼夜勤作息 去来江口守空船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指出下列句中的偏义复词,并作解释。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四)一词多义1、词的本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战则请从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范增数目项王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2、词的引申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胜不敢复相士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无物以相之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词的比喻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说明。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如何掌握一词多义呢?要有所侧重,要记某个词在文章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义项。要记特殊的,自己没有掌握的。只记多义词的若干义项还不够,还必须“因文定义”。(五)通假字怎样掌握通假字?要根据通假字用同声同韵的字代替本字的特点,遇到某个词用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就可以从字音或声旁方面去考虑这个词是否是通假字。要了解通假方式。通假的方式一般有三类:A音同、形近(部分的)多采用所通假字的声旁。“列缺霹雳”,“列”通“裂”。“以白鹿皮为带,直四十万”,“直”通“值”。“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禽”通“擒”。B音不同,但有相同的韵母或声母,形近(部分的)多采用共同声符。“距关勿内诸侯”,“内”通“纳”。“卒然边境有急”,“卒”通“猝”。“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C音同、形不同。“手裁举”,“裁”通“才”。“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要理解通假字主要是音的问题,但不是只要音同音近的字就可以通假。某字与某字通假是固定的,而且不能互相通假。“蚤”可以通“早”,但“澡”、“枣”就不行。“县”通“悬”,但“玄”、“旋”、“璇”就不行。也有极少数的字可以有两个以上通假字。“李广详死”、“箕子阳狂”中的“详”、“阳”都通“佯”。 (六)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2)名词作状语练习:(3)名词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有三种译法:一种是补上使令性动词“使、让”等。如:“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乱”译为使乱。一种是把使动用法的词,译成述补结构。如:“攻邯郸以广地尊名”,“广”译为“增广”,“尊”译为“提高”,即攻取邯郸以扩展土地提高声望。一种是将含使动词的句子译成把字句。如:“因以浮船”译为“因此用(它)把船浮起来”。(4)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投影18、2、动词的活用(1)活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2)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投影20、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动词的使动用法,并加以解释。(3)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投影21、3、形容词的活用(1)活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投影2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形容词用作名词的词语,并加以解释。(2)用作一般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投影2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词语,并加以解释。(3)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投影2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的词语,并加以解释。(4)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投影25、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词语,并加以解释。4、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投影26、二、高考题型讲解与练习1、选讲资料0206高考题,特别注意江苏题。注意:(1)高考题对文言文的考查,实词主要在选择题,但翻译题都涉及到文言实词的理解,所以可以连同翻译题一起进行。(2)要注意短文的整体阅读,因为离开语境,是不容易断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的。(3)资料P.276讲解了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可补充一些资料所列高考例句。如: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推断词义。可用资料255页05年重庆题C项“质”的理解。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可用资料247页04年广东题B项“巧”的理解,259页05年浙江题B项“除”的理解。根据对偶、排比、并列结构等句法特点来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半步)“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可用资料268页06年湖南题D项“薄”的理解。利用语境分析词义,是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主要方法,即利用上下文中所包含的情节脉络、人情事理推断词义,要多加注意。可用266页06江苏题B项“责”的理解。另外可补充:利用成语和名句中相关词义来推断。成语、名句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如: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又如:95年试题12题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资料P.244页04年五省市题B项“敏”可借助成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了解;P.247页04年江苏题B项“夺”可借助“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理解。2、综合模拟练习可用资料P.305的模拟测试,亦可使用印发资料。单项练习有“通假字练习”、“文言实词复习练习”。亦可自行补充。3、高中生全程复习方略(世纪金榜)中“单元知识整合”部分,要求学生利用早读课、晚自修或其他自习时间,每天读一个单元课文,并对照看本单元的“知识整合”,强化基础。该项要求可提前布置学生进行。复习资料P.283“知识清单三”常见文言实词,布置学生规定时间完成,要即使检查,个个过堂,确保学生对课内实词的积累。三、附录见后。文言实词含义推断七法专题二:文言虚词一、复习要点重点理解2007年高考说明(江苏卷)中规定的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对其他常见文言虚词亦可附带了解。1、立足教材,以本为本。文言文试题的段子虽然选自课文之外,但所考查的知识却都在课外以内。这几年来,考到的文言虚词都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许多例句都来自教材。因此,应立足教材,吃透教材,以课本为根本,提高文言虚词的解题能力。2、以新带旧,举一反三。第六册新课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自己解决阅读中的疑难,老师加以点拨,学生加以归纳,这样,方能举一反三。3、梳理要点,归纳总结。虚词的复习强调基础性、系统性,这就要求学生将零碎杂乱的虚词知识分类梳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科学合理而全面的知识网络。可利用资料P.291“知识清单五”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帮助学生进行梳理,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虚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对照课文和世纪金榜单元知识整合认真填写,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复习效率。4、以“考试说明”为纲,适当拓展范围。今年考试说明列出的12个虚词,在复习时应以之为纲,作为重点来抓,但是,我们决不能对其他常见的虚词袖手旁观,不问不理,应当适当拓展范围,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虚词,要好好地“过问”一下。5、强化训练,注重知识迁移。知识的归纳整理,目的在于正确运用,这种能力的体现只有在训练中才能得以完成。对虚词的训练,可恰当地选用一些课外材料,对应考点,作适当拓展。训练尽量安排在课堂内限时完成,每次三五分钟即可。一方面让学生适应高考,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训练后要将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加强复习的针对性。二、知识梳理(参见资料P.291“知识清单五”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而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4、其他用法有:(1)音节助词,不译。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2)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3)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4)通“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与1、介词 (1)表介进对象,今译为:跟、和、同、替、为,等等。例: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去时里正与裹头。(兵车行)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陈涉世家)(2)表方向、对象,今译为:向、对。例: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孟子公孙丑下)(3)表比较,今译为:跟相比。例: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4)表处所,今译为:于、在。例: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吴越春秋阖闾列传)2、连词 (1)表并列关系,连接名词结构,今译为:和、同。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功与日月齐光兮。(后汉书)(2)表选择,今译为:或者、还是。例: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民遗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晏子春秋)3、助词,通“欤”,今译为:吗、吧、啊。例: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了吧)( 季氏将伐颛臾)4、动词,作谓语,今译为:(1)亲附、跟随。例: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2)给予。例:与之璧,使行。左传 与斗卮酒。(鸿门宴)(3)交往。例: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 (4)对付,例:一与一,谁能惧我。(淮阴侯列传)(5)允许、赞许。例: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6)帮助。例: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论语)(7)等待。例: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8)参加、参与。例:蹇叔之子与师。(左传)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正事。(汉书)成语“咸与维新”。(9)称誉。例: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5、名词,作宾语,今译为:党羽、同盟者。例:约结以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荀子)乃1、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碧。(廉颇蔺相如列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3)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无伤,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2、用作代词。(1)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连词(1)表顺承,今译为:于是、便。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2)表他转,今译为:至于。例: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4、有时还作助词用,一般不译。如“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文乃武。”(尚书) 5、复词“无乃”(译为“恐怕”,如“无乃不可乎?”)、“乃尔”(译为“这样”,如“作计乃尔立”)。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表选择)4、助词。(1)附在代词“彼”“何”后,不译。例: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世家)何其毒也!(2)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加强形容的状态,今译为:有多么,非常。例:羊肉其鲜乎。北风其凉,雨雪其霶(png)。(3)调节音节,不译。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所1、用作助词。(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为“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读wi。首先要分清虚实。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公为我献之。(鸿门宴)(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6)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2、用作语气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焉1、代词 (1)作宾语相当“之”,今译为:它。例: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表疑问,今译为: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2、兼词,兼“于之”,今译为:于是、于此。例: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3、助词(1)表语气,今译为:了、呢、啊。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2)词尾,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今译为:地、的样子。例: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信天下之壮观也。东京赋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阿房宫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以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4、通“已”,已经。例:无以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后汉书5、动词,作谓语,今译为:(1)认为。例:自以寿不得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用、使用。 例: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汉书(3)率领、带。例: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4)连及。例: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国语(5)有。例:农民以鬻子者。管子6、附名词,作宾语。今译为:原因 。例: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良:的确)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因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连词。(1)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因果,译为“因为”“由于”。例如: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3、动词,作谓语。(1)今译为:沿袭、顺着。例: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批大郤,导大髋 ,因其固然。庖丁解牛(2)今译为:如同、犹。例: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战国策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则1、连词 (1)表承接,今译为:就、便、那么。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周也无力。庄子逍遥游(2)对比并用,不译。例: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荀子(3)表转折,今译为:然而、反倒。例: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4)表让步,今译为:倒是。例: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 难则难矣,然而未人也。墨子鲁问(5)表意外,今译为:竟、却。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公使阳处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6)表假设,今译为:假如。例: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记2、副词(1)加强判断,今译为:就是。例: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2)表范围,今译为:仅、只。例: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劝学3、动词,作谓语。今译为:效法。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周本纪4、附名词,作宾语。今译为:准则、法则。例:合散消息,安有常则?汉书贾谊传以身作则(成语)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三、练习文言文虚词复习巩固练习专题三:文言句式一、要点讲解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式,有时单用“者”,有时单用“也”,有时都不用,有时“者也”连用。变式如下:“,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有: 陈胜者,阳城人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斯用兵之效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注意:古汉语中“是”作判断较少。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死,则徙尔。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二)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有: 臣诚恐见欺于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有: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予群从所得。 恐为操所先。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3、无表示判断的词语,依靠主语、谓语自身的关系表示判断。如:“兵挫地削。”(三) 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 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忌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 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 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2、 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 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 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用“唯(惟)是”固定格式提前宾语。如:“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4. 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投影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1.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4.何由知吾可也?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6.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7.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8.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四) 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1) 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2) 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 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 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4. 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5. 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6、省量词。如:“蟹六跪而二螯。” 7、分句省略。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二、固定结构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时,应注意其中的固定结构。这些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1、表示疑问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论浯六则: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曰:“何以知之?” 何所?(所是什么?) 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鸿门宴:未辞也,为之奈何? 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如何,奈何?(拿怎样呢?)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孰与?(与比哪个?)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 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安乎?(怎么呢?)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独耶?(难道吗?)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2、表示反问 何哉(也)?(怎么能呢?)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 何为?( 干什么呢?) 鸿门宴:何辞为? 何之有?(有什么呢?) 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 如之何?(怎么能呢?) 荷蓨丈人: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岂(其) 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 采草药:岂可一切拘以定时哉? 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殽之战: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安哉(乎)?(哪里呢?)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 不亦乎?(不是吗?) 论语六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察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非欤?( 不是吗?) 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宁耶?(哪里呢?) 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感叹) 顾哉?(难道吗?) 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 独哉?(难道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表示感叹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直耳!(只不过罢了!)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惟耳!(只罢了!)谭嗣同: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一何(多么啊!)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亦哉!(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揣度 无乃乎(欤) (恐怕吧?)(兼表反问) 季氏将伐颛臾:求,无乃尔是过与? 勾践灭吴: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得无(微)乎?(该不是吧?)(兼表反问)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师说:其可怪也欤? 庶几欤?(或许吧?)孟子二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其耶?其也?(还是呢?还是呢?) 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练习1、句式通常与文句理解,特别是翻译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下一专题中要注意对句式的点拨。2、文言句式练习专题四:文言句子翻译 一、要点讲解: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强化“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争取字字落实”的原则和“翻译六字诀”,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要求学生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2、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3、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1)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2)分步解析: 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情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他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在这一步中,要让学生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推断方法见前面实词部分。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有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很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要掌握前面提到的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 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斟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