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8663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参考示例,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成语,补充完整下列歇后语。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1)林冲雪夜上梁山(2)林冲误闯白虎堂(3)林冲到了野猪林2请在下面括号内填入相应的水浒人物的名号,补全水浒传的回目。(1)( )夜走华阴县,( )拳打镇关西。(2)( )刺配沧州道,( )大闹野猪林。(3)( )门招天下客,( )棒打洪教头。(4)梁山泊( )落草,汴京城( )卖刀。(5)( )押送金银担,( )智取生辰纲。(6)( )重霸孟州道,( )醉打蒋门神。(7)浔阳楼( )吟反诗,梁山伯( )传假信。(8)( )双掌连环计,( )三大祝家庄。(9)放冷箭( )救主,劫法场( )跳楼。(10)( )火烧翠云楼,( )智取大名府。(11)( )夜打曾头市,( )活捉史文恭。(12)( )簪花入禁院,( )元夜闹东京。(1)史大郎 鲁提辖(2)林教头 鲁智深 (3)柴进 林冲 (4)林冲 杨志 (5)杨志 吴用 (6)施恩 武松 (7)宋江 戴宗 (8)吴学究 宋公明 (9)燕青 石秀 (10)时迁 吴用 (11)宋公明 卢俊义 (12)柴进 李逵3一部水浒,凸显一个“义”字。在众好汉眼里,“义”高于一切。请列举水浒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义”的两个故事。(2分)示例: 奋提辖拳打镇关西 吴用智取生辰纲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武松醉打蒋门神4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 ”开头,谈谈你的看法。4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作为取经集体中的核心人物,唐僧有着常人难以容忍的缺点。他胆小懦弱。走到穷山恶水时,常常“大惊失色”,“流下泪来”。他人妖颠倒,是非不明,多次上了妖精的当仍是执迷不悟,对忠心耿耿的孙恬空动不动就念紧箍咒。可见,唐僧还真足可憎可恶。 我不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唐僧为了从西天取回真经,不畏千难万险,不为财色迷惑,寓有献身精神。他对徒弟要求严格,对自己从不懈怠。处处以“慈悲为怀”,一路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他那普度众生的崇高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执着追求的精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我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猪八戒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每当遇到困难。总爱嚷嚷着散伙。他还特别好进谗言,搬弄是非。在“三打白骨精”这一节中,他挑唆不明真相的唐僧念紧箍咒,赶走了孙悟空。这种损人不利已的行为,真是可气可恨。 我不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在西天取经的曲折道路上,猪八戒虽然投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不少战功。在智取芭蕉扇、大战盘丝洞等战斗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作战,足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他憨厚老实、肯卖力气、富有人情味,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记者来到孩子们中间,本以为可以听到朗朗悦耳的快乐儿歌,然而却发现,在学生中流行的不是快乐儿歌,而是孩子们自编自唱的“灰色童谣”:“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材料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一个猛子扎下去,捞起一看是汪伦。”“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到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我常常听到邻居的孩子和小朋友们在玩耍的时候吟唱这些自编的童谣。仔细一听,发现这些都是从一些非常熟悉的唐诗改编的。如今,戏谑、调侃的另类童谣与顺口溜开始流行校园。 材料三:“保证书、保证书,保证以后不读书”“手心手背,狼心狗肺”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记者了解到,许多孩子们的口中,少了阳光、单纯的美丽童谣,却不时蹦出这样一些带有恶搞、暴力色彩的“另类儿歌”,令不少家长十分担忧。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你认为“灰色童谣”为何会在学生中悄然流行?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1)世界儿歌日“灰色童谣”在校园悄然流行 (2)答案示例一: 灰色童谣的流行,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健康校园文化的建设产生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建良好道德规范;二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倡导文明校园文化;三要打造优秀儿歌作品,弘扬优秀儿童文化。同时,要坚决抵制品位、质量低劣的文化产品。多层次、多渠道弘扬优秀文化,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在与校外文化的频繁接触过程中提高其鉴赏力和判断力。 答案示例二: 从学校传唱的这些童谣中,可以反映出孩子们无意识的对于学习压力的抵触心理,他们无奈地通过讽刺来发泄自己的学习压力。“另类童谣”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果不加以引导,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要帮助孩子调节好心理,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快乐地学习、生活。(一)白莲开在泥浆中1997年,成绩一向不错的我,高考却意外落榜。贫寒的家境和极度的失望,使得父母拒绝了我复读的要求,他们费尽周折,安排我去公交公司当了名售票员。 那个夏天,每天我都昏昏沉沉地坐在902路汽车的第一排那个位置上。身旁永远是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声音,肮脏的环境和滚烫的引擎盖,一切都是那样的破败不堪,和失魂落魄的我如此相得益彰。我开始自暴自弃,将自己当一个粗鄙的失败者对待,我讨厌卖票的自己!我把这股子怨气发泄在乘客身上。读过10年书的我还知道“看人下菜碟儿”这回事,不敢冲那些看上去还算体面的人撒泼耍横,所以发泄对象就集中在那些衣衫褴褛的人身上,尤其是一身尘土的民工。每当看到民工被我这种“威慑力”震得一脸惶恐,一丝变态的满足感便浮上了我的心头,面对他们时,我能轻而易举找到优越感。 那天又上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他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工装,浑身沾满了白色的泥浆,一看就知道是路边装修游击队的泥瓦工。我冲他大声吼道:“两块钱!你上不上?要上动作快点儿!”面对我的高嗓门,他有点儿惶恐地从裤子口袋里搜出一把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钞,找出两张1元的给我。 收了钱,我撕给他一张票,便戳着他的脊梁骨往后推,正当我准备收下位乘客的钱时,他忽然大声对我说:“你还没找我钱!” 我一下子就蒙了:“你说什么?你不就是给我2元钱吗?还要我找钱?” 他辩解道:“我给了你50元,钱上还有点儿泥浆,你放你挎包里了!不信你找找!”我怒气冲冲地低头准备翻挎包,一瞬间我就石化了一只手正在我装大钞票的挎包里摸索! 我一把抓住那只手,抬头一看,居然是个看上去还算体面的中年人。年轻气盛的我一路追打他到车厢后门,才决定将他押到路边一个派出所,并要求几位乘客一起去做证,当然也包括那位年轻的泥瓦匠。在看到小偷的一瞬间,我就恍然大悟为什么他要死缠烂打地说给了我一张50元的,被我放在挎包里了。 我冲站在公汽前方的泥瓦匠喊道:“喂,哥们儿!过来过来,一起去派出所做个证!挤过来!” 他憨憨地笑了声,说道:“我身上好多泥浆,怕蹭脏别人,我就从前门下车等你!”透过车厢中部无数张冷漠市侩的脸,我仿佛看到了那小伙子身上的泥浆变成白莲圣洁的花瓣,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粗鄙,眼睛湿润了。 后来,我离开售票员岗位。10年后的我已经是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从自暴自弃的落榜生走到今天,我知道:只有自卑而肮脏的心才会从对别人的鄙夷里找到自尊和高贵。干净的心才是人生最高贵的服饰,让你无论身处何处都能熠熠生辉。1.请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述本文的内容。2.“我”对“年轻的泥瓦匠”的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具体分析。3. 对文章中画曲线句子“我仿佛看到了那小伙子身上的泥浆变成白莲圣洁的花瓣”进行赏析。4.读了文章,你一定很喜欢那位泥瓦匠,请你对他作一个评价。5.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悟,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理解10年轻的泥瓦匠帮我抓住小偷并由此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11“我冲他大声吼道”“ 便戳着他的脊梁骨往后推”(0.5分)这些描写表现了我对年轻泥瓦工的轻视;(1分)他提醒我抓住了小偷,我喊他“哥们儿”,表现了“我”对他的感谢;(1分)“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粗鄙,眼睛湿润了”(0.5分)表现了我对他的钦佩。(1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小伙子身上的“泥浆”比喻成“白莲圣洁的花瓣”,(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孩伙子人品的高尚和纯洁,(1分)表达了“我”对他的钦佩之情。(1分) 12提示:抓住关键词“机警”“宽容”“有正义感”等评价 13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心灵,人只要拥有美好纯洁的心灵,不论衣着怎样破旧,工作怎样平凡,都会显得与众不同,受人尊重。 镜喻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知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 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也而不知已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翻译 五官之中,没有比眼睛更明察的了,然而脸上有黑痣,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在哪里呢?眼睛能看到别的东西,却看不到自己的脸,只有借助于镜子才能见到。镜子的宝贵不如眼睛,但镜子不需要借助于眼睛,而眼睛却要借助于镜子。可是世人不曾因为镜子帮助了眼睛,而怪罪眼睛不能够明察。镜子哪里不如眼睛呢? 有个相信眼睛而厌恶镜子的人,他说:镜子害得我好苦。我自己有眼睛,哪里需要用镜子呢?时间长了,人们所称赞的美人,他很少有满意的,却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痣,泰然自若的说:没有比我美的。周围的人都偷笑他,他始终不悟,可悲啊!”1解释下例句中加点的词,并根据4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1)五官莫明于目( )(2)镜不求于目( )(3)客有任目而恶镜者( )(4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2. “鲜当意也”一句中的“鲜”字应读 它的意思是 。请写出带有这个字的两个四字短语( )( ) 3.翻译下例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翻译。 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泰然谓美莫已若4.给横线划分句子节奏。 5.我们眼睛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比 向,对 信任 责备 咎由自取 鲜 少 鲜为人知 实为鲜见 眼睛能看见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面容,要靠镜子才能看见。他竟然安然自得地认为世上没比自己漂亮的。 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人应有自知自明,人应借助外力,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全面的认识。(或人需要别人的指点 批评 帮助,使自己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