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专题一第4课《鸟啼》教案苏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8652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专题一第4课《鸟啼》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专题一第4课《鸟啼》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专题一第4课《鸟啼》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一语文 专题一 第4课鸟啼 应用体验之旅教案 苏教版必修2(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田凫(f)隐遁(dn)椋鸟(jn) 满身血迹(xu)B老饕(to) 蔷薇(qin)窒息(zh) 悄然而逝(qio)C摇曳(y) 慰藉(j)蛰伏(zh) 作茧自缚(f)D昊天(ho) 攫住(ju)潺潺(chn) 骇人听闻(hi)解析:A项,“椋”应读lin;B项,“悄”应读qio;C项,“藉”应读ji。答案:D2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惊骇垭口混沌热泪莹眶意志消沉B震撼 瞅着 焦躁 回光反照 受宠若惊C跌宕 阴霾 雾霭 惊世骇俗 判若两人D安谧 炫目 喷薄 冰销雪化 不折不扣解析:A项,莹盈;B项,反返;D项,销消。答案:C3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那些破碎不堪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_。(2)阅读文学作品,对作家的观点、情感应该认真_,这样才能体会文章的妙处。(3)知识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思想概念,对传统理论是一种_突破。A撤退捉摸抛弃B撤退琢磨扬弃C消褪捉摸抛弃 D消褪琢磨扬弃解析:(1)句“队伍”应“撤退”。(2)句的“捉摸”指猜测,多用于否定;“琢磨”指思考、考虑。(3)句的“扬弃”指抛弃其中消极的部分。答案: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家肖复兴认为,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而变得是优是劣,要看能否坚守核心的传统要素。B十几年如一日归还失主钱物的“兰州好爷”赵国福,数年间一直坚持让老人、残疾人免费乘车的“的哥”蔡生武他们虽然朴实无华,却呈现着内在的道德力量。C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其中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美国大学正成为很多国家出国留学的首选,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D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是造成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解析:B项搭配不当,把“呈现”改为“散发”;C项成分残缺,“很多国家”后缺“的学生”;D项句式杂糅,删掉“造成”。答案:A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A BC D解析:整个文段写出从“织茧”到“破茧”的过程。句讲“织茧”,放在段首,句中的“那”紧承着指代“茧”,句中“沉沉地睡过去”与句中“当她一觉醒来”前后相继。答案:A二、阅读鉴赏(20分)阅读下文,完成69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陈峻峰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上经典。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的那只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我猜它们一定会先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把卧室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到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有删改)6“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答: _解析:句中“仰着脸”三个字很重要,“仰”有“仰望”之意,也有“敬仰”之意。答案: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劳苦另筑新巢;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敬仰之情尽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春天。7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5分)答: _解析:注意总结文段意思,从“鸟”的角度看是寻找旧巢、建筑新巢,从“我”的角度看是观察、引发思考,两者的联系是本文的线索。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离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8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5分)答: _解析:首先锁定答题区域在文章倒数第2、3段,其次从文中寻找重要词语,将其连缀成句,如“祖宗的牌位”“独立的思想”“风险,来自人类”等。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体现出年轻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9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6分)答: _解析:首先应确定作者说的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分析鸟类为什么对人类拒绝、痛斥和对峙,进而分析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答案:(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不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的巨大痛苦。(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绝、痛斥和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良心的责备,又担心遭受自然的报复。(3)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生灵。三、表达交流(15分)10以“鸟啼”为重点,将下面的四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至少要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得少于50个字。(6分)蓝天白云轻风鸟啼答: _答案:我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轻风柔和地抚摸着我的脸颊。一阵鸟啼声传来,原来那是黄莺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练的女高音,唱出婉转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11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子,要求与所给的句子内容一致,形成排比。(4分)鸟啼是一曲诅咒黑夜赞美黎明的颂歌,_。答案:鸟啼是一首抛弃寒冬迎接春天的散文诗,鸟啼是一篇挑战死亡盼望新生的檄文12下图是“温州市水利机关服务品牌形象标识”,请用简洁的文字对其创意加以说明。(5分)答: _参考答案:(1)标识主体部分为汉字“水”字造型,代表“水利”事业;(2)横向流动的线条是字母“W”造型,代表“温州”(温州首个拼音字母“W”);(3)横向流动的线条代表“瓯江”的形貌;(4)中间一竖为数字“1”,意为“一流”“一心一意”,寓指温州水利创建一流服务品牌形象的精神;(5)“W”也是水的形态与飞鸟的造型,呈现温州水利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风采;(6)标识配以绿、蓝色,充分展现温州将在良好的水利服务下,拥有绿草蓝天的美好生态环境。(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且表达流畅给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