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之路.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8583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2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之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案例2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之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案例2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之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之路一、 公司及信息系统的背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2年2月15日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成立之初,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炼油、石油化工、天然气加工利用及其产品销售;为用户提供与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生产相关的服务。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下属25个地区和专业公司,主要分布在各直辖市和沿海城市。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公司刚成立就确立了六大发展战略。然而,降低成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军高科技、依靠科技进步等战略的齐头并进必然会导致一事无成。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公司决定把降低成本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战略,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创新力量来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以上战略目标,公司把与国际接轨、重视科技、思维超前作为公司成立之初的重要特色来建设,而这些特色本身需要通过公司对信息化的重视才能体现出来。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也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开始的。石油工业是高投入、高技术和高风险的行业,要想在这一行业站稳脚跟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在技术上取得领先优势。正是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公司在80年代开展对外开放时期就开始使用计算机,先后投资建设了三个大型计算中心,引进了当时国外先进的CYBER730等系列大型计算机,以及各种地震资料处理和物探解析软件,以满足生产和技术的需要。1984年,公司首次购置了一批IBM PC,用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其主要应用是简单的计算和文档管理工作。80年代后期微机开始大量应用于财务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和库存管理等领域。从90年代开始,随着微机的更新换代,特别是由于硬件性能和软件技术的提高,公司不少下属单位自主或合作开发了一些MIS,它们主要应用于设备管理、采办管理、计划管理、作业管理等。部分单位还建成计算机局域网,如渤海、西部两个研究院以及西部采油公司实现了通过网络开展专业应用的功能。1994年,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管理信息系统。1997年公司投入2500万元建设公司的广域网和总部智能大厦局域网,同时花费2800万元用于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信息科技的时代,公司对科技建设的大量投入有力的保证了其在科技上的领先性,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和智力支持。公司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对新项目的进一步投入有着重大战略意义。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竞争和公司战略调整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应不断提高。公司的低成本战略和高科技战略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公司的资本经营和海外上市也将使信息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公司业务单元的组织机构的重组,特别是组织的扁平化趋势,必然对信息沟通的及时和有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保证组织的效率和增强总部的控制能力。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和内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企业利用已经建设成功的先进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基础上又积极投入了新一轮的竞争。信息系统的成功建设,使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8年,通过公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资产重组的不断加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明确了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的职能划分;通过精简机构,减少层次,实现了减人增效,逐步形成了使用国际合作和市场竞争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通过剥离辅助,突出公司主业,提高了整体的集中度和竞争优势。公司开始实施以突出核心优势产业为目标的经营战略。二、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进程(一) 海洋石油卫星通信网的建设对于石油行业来说,一个重要特点是地域分布广,人员比较分散。因此,通信联络特别是海上的通信非常重要。可以设想,当我们身处杳无人烟的孤岛或者荒漠,通信联络是我们赖以驱赶寂寞和恐惧等种种恶魔的惟一寄托。有鉴于此,公司先后投入200万美元建设卫星通信网,使全公司的海上油气田和钻井船全部覆盖于其中。建设工作从1991年11月23日签订合同开始,到1993年5月开始正式运行。在卫星网的建设过程中公司自行解决了不等位电话号码直拨、联接多种型号的程控交换机、异地备份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分别在蛇口和塘沽设立了两个网控站,运行互为备份的两个数据库。到目前为止卫星网已连续运行了6年多,从未间断,彻底解决了海上油气田的电话与数据通信问题。后来也就是在这个卫星通讯网上,孕育了公司的电视会议系统。然而,为什么公司没有先在卫星网上间计算机网络并开展其应用,而是最先实现了一个电视会议系统呢?就这个问题当时公司曾有过一番争论,但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坚持认为,如果先做计算机网络,所遇到的大量问题可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应用问题。当时公司刚刚开始体制改革,许多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到位,特别是集权化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当时也不尽人意,用户的计算机应用还很不普遍。在这种环境下搞大的网络,可能会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风险太大。基于初战必须慎重的原则,公司没有给予在卫星网刚刚建成时就去搞计算机网,而是选择了在卫星网上建设电视会议系作为下一个目标。经过两年多的调研,电视会议工程终于在1995年启动了。可以说,公司早在1993年就开始探讨电视会议应用,具有非常敏锐的超前意识,而且技术风险也很大。正如公司信息技术部经理邓勇所说:“但是,技术风险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这要比我们无法控制计算机网络应用风险好得多。”(二) 广域网和局域网建设 在电视会议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公司基本掌握了卫星信道数据传输的机制,这为后来建设计算机网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等到1996年公司决定建设公司总部大厦的时候,建立海洋石油信息网络工程的时机就正式成熟了。公司领导提出,此项工程的目标不仅在于要把公司总部大厦建设成智能化大厦,更重要的是要以此为中心,使整个公司各层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一个总体规划。基于这个指导思想,历时11个月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于1997年11月出台。规划纲要强调:海洋石油信息网络的建设要遵循“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工管理、分期实施”的三统三分原则;基础设施要高标准、高质量、一步到位;应用系统要分期实施,不能一蹴而就,海洋大厦的建设和广域网及地方局域网的建设要同步进行等。在规划中还提出要采用Client、Web和Server三层结构。决策的正确也许正体现领导意识的前瞻性,在网络建设初期就把采用WWW技术,面向互联网,确定为公司网络工程的发展方向。在大的方向明确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具体的设计和开发了。经过七个月的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1997年6月19日,公司正式成立了海洋石油 大厦信息项目组,并确定了公司的网络拓扑结构。公司广域网为星型结构,通过公用数据网、电话网、卫星专网以及有线电视等几条通道万昌网络连接,其中包括电视电话会议系统、Internet系统和Intranet系统。通过128K、384K以及更宽的信带,公司分布于渤海塘沽、上海、广州、蛇口、湛江、高碑店和燕郊等地的七个结点就与北京联接起来了。系统的开发框架分为五层,最底层是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文档型数据和Lotus Notes;第二层是业务数据查询,研究应用和文档数据检查;第三层是信息、导航机制、工作流程控制和通讯控制;第四层是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第五层是用户界面、客户端和浏览器。按照公司的观点,广域网的建设是搭桥修路,为跑应用之车建造一个畅通的平台。正因为是修路,确定公路的等级和性能指标,制定交通法规才显得更为重要。所以他们认为网络的建设权、设备的选型权、规章的制定权一定要集中,整个海洋系统只有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才能保证整个网络工程不打折扣地按期完成,才能保证系统的完整性的一致性。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后,公司自行开发了第一个办公自动化系统海洋石油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它由电子邮件、工作流管理以及数据库系统三大部分结合而成。电子邮件解决通信问题,工作流管理解决协同工作问题,数据库存放结构化数据,NOTES存放非结构化数据。电子邮件和工作流管理由公司统一实施,完成了总体设计后,分步、分阶段完成实施计划。在总公司、四个地区公司、燕郊和高碑店建立7个数据中心,存放公共信息和综合管理信息,实现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目前公司已在管理层人员中基本普及了使用电子邮件的技能,建立了WEB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和部门一级的信息网页。公司还设计了统一的用户界面规范、各专业信息与公共信息的接口规范以及专业数据库之间的接口规范。公司的友谊办公自动化系统文档管理系统的开发从去年5月成立项目组开始开展调研,1999年1月已经完成了调研报告和概念设计。在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以后,公司酝酿实施的两个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们中一个是勘探开发系统,另一个市财务管理系统。勘探开发系统从1994年自行组织力量开始建设,先后建立了勘探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生产动态信息库。该系统以应用于公司的相关部门和所属分公司,主要服务于管理层和技术层。目前进入第三期开发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经历了多个阶段。80年代后期,公司曾组织过一次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系统是在DOS环境下运行的单机版,并在部分下属单位推广应用,尽管没有成功,却为公司的会计电算化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后来,公司又组织由财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参加的项目组,开发了一套在微机UNIX主机终端环境下运行的多用户版,这套软件经许多下属公司实施或二次开发后一直使用,提供了财务工作中大量的财务处理和报表功能。1996年,在公司领导的主持下,财务管理系统完全外包给用友集团,包括今后的应用系统得维护工作。财务管理系统是为满足企业管理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而开发的,它是提供决策支持的必备手段。它可通过汇总信息辅助决策,通过远程汇总帮助解决问题,通过预算跟踪加强预算控制。财务管理系统有19个功能模块,它们是:计划预算、收款、付款、出纳、资金管理、工资、油气生产、油气投资、存货核算、存货控制、固定资产、成本、报税、财务分析、决策支持、总帐、报表、合并报表和系统管理等。财务系统由一个6人小组配合实施。今后将由财务部管数据,用友管应用软件维护,各网站中心管理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及网络的运行。该系统拟于1999年4季度进行联网调试,以便2000年能全面铺开。此外,计划资金的工作流管理,由业务部、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和中软集团三结合进行可行性研究。批准立项后由三结合的项目组实施。也将采用类似财务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模式。三、 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案策略与部门设置为了规范项目运作,公司借鉴国外经验,学习先进科学的项目管理思想,并针对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自身特点,在公司有关政策的指导下,编写了实用的信息工程项目管理手册。手册的内容包括:信息项目组织、设计管理程序、采办管理程序、合同管理程序、现场实施管理程序、项目控制程序、项目会计核算程序、软件开发管理程序、行政管理程序等,使公司的信息项目有了一套工程管理办法,实现了信息项目工程实施管理的规范化、正规化和制度化。此时公司的信息技术已不像80年代那样由电脑部或信息技术部大包大揽,目前已形成了综合外部管理咨询公司、外部集成服务厂商、通讯厂商、应用软件厂商同公司内部信息技术部门的混合队伍。从成本和效率的角度出发,公司放弃了自己建设网络和开发应用软件的原有想法。这样系统开发的难题就转化为如何集成外部厂商组织信息技术的投产和如何减少公司学习和替代新技术的成本。公司在制定规划阶段就向专家,包括清华大学的教授,进行过咨询。公司在广域网工程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等几个大的选择上均采用了对外招标的策略。由于公司依靠外部咨询集成服务公司来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公司的信息技术部门从组织上、管理上、业务上和技术上都发生了重的转变。外部服务公司取代企业内部信息技术部门低附加值的工作,而使其集中从事内部管理应用软件和一些高附加值的工作。80年代,公司信息技术投资领域是硬件、软件和通讯产品,90年代,公司已由购买产品转为购买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联合系统集成商开发应用系统,尽量缩短系统建设周期,以适应公司多变的业务流程和市场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信息技术部门从“数据处理车间”,转化为高价值的服务部门,使之能够同外部集成商结成真正的伙伴关系,完成咨询服务和应用软件集成,包括业务流程重组、策略规划、应用系统的集成,信息技术人员培训,以及管理和维护现有的信息系统等职能。公司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应用软件组合。如果说以前的信息技术部门是七分技术三分管理,那么现在应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也就是要更加强调高价值的战略性和管理性工作。在项目招标过程中,项目组严格遵循招标程序,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制定招标策略和评标标准,采用适当有利的合同模式,同时合理推荐厂商,并对其进行严格必要的资格审查,择优选取项目工程承包商。如在海洋石油大厦网络工程的招标中,中软公司以总分第一赢得合同。在与外部集成商的合作中,项目组坚持从评标标准出发,不迁就外部集成商项目管理标准,而是执行主动提出标准并要求外部集成商达到的策略。上述选择和程序体现和顺应了公司经营战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遵循了公司在总体设计思想上的如下定位:遵守设计指导原则,以适应公司管理的信息需求;颁布设计技术标准,以追随国内和国际的流行趋势;应用设计采用工艺,以追求技术成熟和便于使用维护;重视提出技术方案,以满足公司现实业务和系统扩展的需求。根据以上定位,公司进一步要求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切实把握总体概念框架;在采办招标阶段,应认真进行技术谈判;在详细设计阶段,应多方讨论严格审核。公司还十分重视文件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工程文档,提供项目实施记录和运行维护备案。制定了指导思想和规章制度,公司还需要设置具体的部门来主持和执行信息系统的开发。为此,公司在总部设置了信息技术管理部,负责统一规划、设计和管理总公司的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构建和管理总公司的网络、系统、应用软件和数据四大体系结构,保证稳定、安全、高效和低成本地为公司的业务服务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管理部的主要职能在于: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参与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改进业务处理流程、规划和建设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有效地开发利用和管理企业的信息资源,通过应用软件的组合来支持公司业务的运作。公司信息技术管理主要涉及:系统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操作、办公自动化管理、对用户PC管理、帮助热线等方面。随着企业的迅速壮大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管理不得职能还应在目前职能的基础上,增加或增强如下职能:制定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期战略;协调和控制应用项目;协调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公司在探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管理模式时参考了如下指导思想:一是必须符合网络管理的内在规律,即通信与信息网络必须统一管理的原则;信息项目的建设要专业化;对信息项目的监督要过程化;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要集中化。二是必须符合海洋石油的行业特点和发展战略,即必须按照总体规划纲要规定的目标、功能、任务和体系结构来建设和管理海洋石油通信信息网络;按照数据分布结构建立6个网络中心,由总公司直接统一指挥;各网络中心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管理和服务;同时研究对网络运行、使用和管理的成本核算办法。三是建立理想的通信信息网络管理模式要与海洋石油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过程相互促进,即利用工作流技术实现管理网络化必须对现有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设置进行必要的调整甚至改革;实现管理网络化必须系统地培训用户,把转变观念、熟悉和遵守网络规章制度作为必修课;各级领导、特别是总公司的高层领导带头坚持使用网络进行管理是对网络工作的最好支持;总公司信息部是管理通信信息网络的职能部门;总公司信息中心是运行网络的领导单位,它领导六个网络中心的运行管理工作;各单位的网络管理要与网络中心的设置统筹考虑,以便于实现专业化的集中管理原则。公司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管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以形成完善的公司信息系统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如下内容:总体规划纲要、网络安全管理、网络保障及应急处理、信息项目工程管理、建立WEB站点的规定、局域网入网规范、应用系统入网规范、客户机/服务器配置规范、Internet接入管理制度、数据库维护制度、应用系统数据接口标准、计算机操作规范、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等。要有效和可靠地管理好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网络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员、制度和工具。因此,除了组织人员和规章制度外,还应具有一定工具和手段。这些工具包括:CA公司的Unicenter TNG、IBM公司的Tivoli TME10以及HP公司的Open View等网络和系统管理软件。通过这些软件通常可实现网络管理、性能监控、操作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存储管理、软件分发、应用管理、桌面系统管理和帮助台等功能。目前公司只实现了前三项功能。四、 开发信息系统要素和原则不吃一堑,不长一智。经历了信息系统开发的艰辛,才明白影响开发成败的关键。资深的开发人员有着如下的共同体会。建设网络需要有可行的总体规划。对于本公司而言,就是要遵循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分工管理;分期实施。网络信息系统的规划必须: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满足企业的业务应用需求;符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获得企业各方面的认同;指导企业网络建设的计划。设计部分是系统开发的重头戏。在网络工程实施前要审慎地搞好总体设计,进行认真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基础设施项目由总公司统一实施;一般情况下需要聘请资深的单位进行初步设计;系统集成商应该参与项目详细设计的全过程;设计方案还须经多方论证和审查批准才能通过。选好系统集成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要同时对多家系统集成商进行考查;进行兴趣咨询以观察其合作诚意;然后仅对5-6家候选者发出正式标书;同时公司制定详细的评标标准,分别进行技术和商务评标。组织好项目组是顺利实施项目的保证。公司应成立专门的项目组织,一般可由公司总工程师出任项目经理,再多方抽调管理和技术骨干,要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同时公司要对项目组充分授权。同步建章立制是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总体规划中应该提出建章立制要求,把制度建设列入项目工程的合同条款之中,规章制度要求具有清晰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的设计要服从公司管理体制。另外,还需要事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发布有关的管理规定。用户的积极参与是实现系统目标的基础。用户参与的范围包括总体规划和建章立制,要引导用户主动配合进行应用需求分析,鼓励用户积极参加信息应用培训,并建立多级用户代表制度。管理体制配套是项目经济有效的前提。在这方面,可以在网络建设和运行管理上实行集权化,而采用骨干网由公司统一建设,局域网由公司审批方案和预算的方式。高层领导支持是项目成功的决定因素。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总经理签发信息网络规划纲要,副总经理分管信息网络管理工作,总工程师出任信息项目经理,成立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保证信息项目预算的到位等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五、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尽管项目开发的成绩斐然,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的脸上依然愁眉不展,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可以看出,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就连他们也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具体说来,他们既包括系统的总体把握,也涉及到开发中的细节选择。(1) 设计指导思想问题。如何掌握设计标准,是一个值得反复研究的问题。到底是追求设计方案的先进完美,还是强调实际应用的切实可行呢?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公司拟在信息项目组聘请一两个对信息工程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把关,同时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设计和设计审查。(2) 进度计划与控制问题。计划没有变化快,如何充分考虑不可控制因素,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进度计划是又一个值得探讨的管理问题。在公司部分项目实施过程中,曾经由于受不可控因素的制约,整体进度一推再推,最长的延后一年多,从而严重危害了总体战略规划的按时完成。(3) 软件开发与用户参与问题。应用软件的功能是要实现用户的需求,在公司的办公自动化应用开发过程中,往往由于用户参与过少,使得开发的系统难于满足实际需求,程序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开发周期拖得很长。因此,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形成项目管理、开发承包商和用户的统一体是公司要继续努力的方向。(4) 开发方法选择问题。采用生命周期法还是原型法要根据项目的性质等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公司有几个采用生命周期法开发的项目,均由于时间拖得太长,适应不了企业组织和管理流程的变化而告失败。可以说,这方面有着血的教训。温故而知新,针对以上种种弊病,公司都做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今后,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问题上,公司将根据发展战略,组织修订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并按照公司改革和发展思路,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工作。在信息技术方面,特长的发挥应该充分考虑公司业务发展需求、高标准应用项目管理水平和联盟外部服务公司的组织水平。在应用系统开发管理方面,必须考虑到业务流程重组等问题,不断从外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论,建立应用软件项目开发管理流程,并强化训练信息技术部门,随之推广到公司业务部门,使之成为公司新的管理理念。2000年,公司在以上方针的指引下开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油气销售管理系统项目的开发。该公司的信息系统开发和运用过程,使得公司的上上下下都认识到一个道理:决定信息技术能带来多少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管理。教学用途:本案例适用于“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课程中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部分的教学。案例中海洋石油公司的系统开发策略和开发的具体过程,对于企业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讨论参考题:1.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为什么要建立三个大型计算中心,引进当时国外先进的CYBER730等系列大型计算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公司来说有何重大意义?2. 企业应根据什么原则来选择有待开发的系统?你认为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没有先在卫星网上建计算机网络并开展其应用,而是最先实现了一个电视会议系统的做法在当时是否合理?3. 网络革命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什么影响?你认为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为什么要进一步完成海洋石油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公司的网络有什么特点?4. 系统的自行开发和外包开发各有何特点?你如何认识在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同用友集团以及中软集团的合作?5. 你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七分技术三分管理还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你如何评价“决定信息技术能带来多少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管理”这句话?6. 对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高层领导支持和用户参与你有何看法?你是否对企业开发中这些方面的现状感到满意,为什么?7. 采用生命周期法还是原型法或者是其他开发方法应根据什么条件而定?参考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应选用什么样的开发方法?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之路一、 教学用途本案例适用于“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课程中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部分的教学。案例中海洋石油公司的系统开发策略和开发的具体过程,对于企业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二、 讨论参考题1.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为什么要建立三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引进当时国外先进的CYBER730等系列大型计算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公司来说有何重大意义? 2. 企业应根据什么原则来选择有待开发的系统?你认为中国海最先实现了一个电视会议系统的做法,在当时是否合理?3. 网络革命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什么影响?你认为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为什么要进一步完成海洋石油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公司的网络有什么特点?4. 系统的自行开发和外包开发各有何特点?你如何认识在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同用友集团以及中软集团的合作?5. 你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七分技术三分管理还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你如何评价“决定信息技术能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管理”这句话?6. 对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高层领导支持和用户参与你有何看法?你是否对企业开发中这些方面的现状感到满意?为什么?7. 采用生命周期法还是原型法或者其它开发方法应根据什么条件而定?参考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应选用什么样的开发方法?三、 背景信息为了实现以上战略目标,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把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公司在80年代开展对外开放时起就开始使用计算机,先后投资建设了三个大型计算中心,引进了当时国外先进的CYBER730等系列大型计算机,以及各种地震资料处理和物探解析软件,以满足生产和技术的需要。1997年公司投入2500万元建设公司的广域网和总部职能大厦局域网,在信息化的同时迈开了网络化的脚步。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信息科技的时代,公司对科技建设的大量投入有力地保证了其在科技上的领先性,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以后,公司花费2800万元用于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1996年,在公司领导的主持下,财务管理系统完全外包给用友集团,包括今后的应用系统的维护工作。财务管理系统有19个功能模块,他们是:计划预算、收款、付款、出纳、资金管理、工资、油气生产、油气投资、存货核算、存货控制、固定资产、成本、报税、财务分析、决策支持、总账、报表、合并报表和系统管理等。不吃一堑,不长一智。经历了信息系统开发的艰辛,才明白影响开发成败的关键。资深的开发人员有着如下的共同体会:高层领导支持是项目成功的决定因素。项目开发过程中,总经理签发信息网络规划纲要,副总经理分管信息网络管理工作,总工程师出任信息项目经理,成立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保证信息项目预算的到位等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另外,公司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对应用软件进行有效的组合。如果说以前的信息技术部门是七分技术三分管理,那么现在应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也就是要更加强调高价值的战略性和管理性工作。关于这一点,企业中的经理人员很有感触。他们认为:决定信息技术能带来多少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管理。四、 分析要点1. 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信息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同选择。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的技术竞争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经济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利用网络互联的统一体,计算机化信息处理作为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通讯和管理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企业工作过程的发杂手续和低效率。由此可见,计算机应用的层次高低和广泛程度决定了企业在国家经济浪潮中的竞争力大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算机已不是单纯的一门科学技术了,它是加强交流、推动合作、提高企业效率的必要手段,事实上成为了企业生存的“第二文化”。正是出于以上原因,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为了紧跟时代潮流,在技术上取得领先优势,在21世纪80年代开展对外开放时起就开始使用计算机,先后投资建设了三个大型计算中心,引进了当时了国外先进的CYBER730等系列大型计算机,以及各种地震资料处理和物探解析软件,以满足生产和技术的需要,同时,公司还将计算机引进日常的办公处理工作,为今后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更深层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计算机来提高企业的效率。他们一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购置先进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又外请和抽调技术骨干,形成大规模的开发队伍,并聘请高级专家进行规划,信誓旦旦地要研制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秀大型软件系统。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进行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决心;只有这样做,改革本身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然而,熟不知这种心态和做法正是许许多多的开发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的罪魁祸首。我们不要总是存心效仿国外的某些大型企业,看到了他们应用某种先进技术,比如电子商务、crm等、使得企业采购物料成本减少了多少,库存精确水平提高了若干,订单准时发货率增加了几许。这些具有鼓动性的数据可能使企业的决策者看得心花怒放,仿佛有了大彻大悟的感觉,决定一定要破釜沉舟,轰轰烈烈地做出一番成就来,当然,我们应该想到,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不同的公司就会有不同的应用需求,具体的开发项目和任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先进的软件系统确实具有技术上的领先性,但是,好高骛远的思想只能使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陷阱,因为只有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系统才是最好的系统。企业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应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最能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需要,在经济上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信息系统。对于一个企业,它必须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一个比较长远的规划,然后根据预定的计划进行逐步的实施或做相应的调整,而不是发现自己落后于整个信息时代了再来匆匆上一个信息系统,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个一步到位。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正确把握了企业发展的脚步。他们采取了更有效实用的分阶段信息化建设方法,不断提高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同时,没有急于在卫星网刚刚建成时就去搞计算机网,而是选择了在卫星网上建设电视会议系统作为下一个目标。他们做出这样的决策,是因为考虑到公司当时集权化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计算机应用技术还不能适应网络应用的需要。事实上,这样做将会给很多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当前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比较薄弱的事实。据一次抽样调查,占我国工商企业99%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还没有配备计算机。因此,在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的企业分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职工对信息系统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培养一部分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决策者知道目前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参考,降低信息化投入的风险。反过来,如果一开始就对电子商务、网络化进程寄予厚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就会对企业产生严峻的考验,因为它有可能每天都在进行前途难以预料的努力,大大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减少了实施成功率。企业只有首先将自己内部的流程和客户需求很好的匹配起来,才能够使企业取得竞争的优势。如果这一步还没有实现,就走到INTERNET这样变化更快的客户需求的竞争市场中去,可能就会有更大的麻烦。3. 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联成一个网,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包括硬件、数据和软件)共享和分布处理。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计算机硬软件、网络系统结构以及通信技术等内容。网络中计算机设备之间的距离可近可远,即网络覆盖地域面积可大可小。按照联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和网络覆盖面的不同,分为局域计算机网络和广域计算机网络。局域计算机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通常简称为局域网,它是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构成的计算机网络,是把分散在一定范围内的计算机、终端、带大容量存储器的外围设备、控制器、显示器以及用于连接其他网而使用的网间连接器等相互连接起来,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手段。局域网在企业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工业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得到广泛的使用,为了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共享数据资源和某些昂贵的硬件(如高速打印机等)资源,将多台计算机连成一个网络系统,实现分布处理又能互相通信。由于地域范围小,一般不需租用电话线路而直接建立专用通信线路,因此数据传输速率高于广域网。典型的局域网络由一台或多台服务器或若干个工作站组成。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是一台大型计算机,现代的微机局域网则使用一台高性能的微机作为服务器,工作站可以使用各档次的微机。工作站一方面为用户提供本地服务,相当于单机使用;另一方面可通过工作站向网络系统请示服务和访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广域计算机网(WAN, Wide Area Network)简称广域网。广域网在地理上可以跨越很大的距离,联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几万米以上,跨省、跨国甚至跨州,网络之间也可通过特定方式进行互联,实现了局域资源共享与广域资源共享相结合,形成了地域广大的远程处理和局域处理相结合的网际网系统。世界上第一个广域网是ARPANET网,它利用电话交换网互联分布在美国各地的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和网络。ARPANET的建成和运行成功,为接下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远程大型网络提供了经验,也使计算机网络的优越性得到了证实,最终产生了Internet。Internet是现金世界上最大的广域计算机网络。公司在网络选择方面的策略是统一规划、同步进行。其中公司内部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属于局域网,而公司建设的与外部通讯的Internet系统则属于广域网。网络革命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深远意义,一时还难以认识全面和透析。但即使只从信息网络这种组织形式及其发展来说,其意义也是巨大和深远的。信息网络本来就是一种汇集和交流信息的最佳形式。网络上,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他们传送和交换信息是交互式和多对多式的,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网络革命正在给原有的信息网络带来根本性变化。这表现在:1) 增加共享的内容,扩大共享的范围,将分布于渤海塘沽、上海、广州、蛇口、湛江、高碑店和燕郊等地的七个结点与北京联接起来了。 信息网络不但可共享信息资源,还可共享信息设备,共享软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公司可以通过网络与不限于企业、部门、地区以至国家的其他企业取得联系,这就把共享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而不必受地理位置的约束。2) 增多网络功能,减少信息时延。公司通过网络完成公用数据网、电话网、卫星专网以及有线电视等几条通道的联接,以高速的信带建立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Internet系统和Intranet系统。在网络上公司开始实现导航机制、工作流程控制和通讯控制以及高级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公司不仅可以传递和交换信息,还可加工处理和采集、利用信息,从而使取得信息的延滞可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人们的活动受时间约束大大减小。3) 创造网络空间,为各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提供舞台。公司把内部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使大家共同拥有一个计算机网络空间,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同有关人员进行联络,而且形成了为其他系统提供服务的一个畅通平台。从前述变化可以看出,公司信息网络工程的重大意义在于在全公司范围内促进了公司的流程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为公司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4. 外购部件历来被无力在本单位的数据中心作业或长途通信方面形成规模生产的公司所沿用。然而,即便对于最大的企业,应用开发的外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外购固然不是万能妙药,但信息部门确实需要开发一套详尽明确的战略。来区分在内部自行开发和更好地从外部包购两者效能的优劣。信息总裁(CIO)需要懂得所有外购项目的具体目标及其依据,以及这些具体目标如何适应本部门的总体技术战略。外购战略的短期效益是多方面的。集中精力于外购有助于更好地权衡时间和金钱,以指导信息技术投资。外购程序还可以减少内部工作人员,集中人力于企业开发、设计和集成这些创造最大附加值的领域。传统的应用开发项目多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然而,企业对信息技术部门的要求实在不断变化的,因而开发工作很可能会有基础设施转向新产品的开发。这种职能要求更加精深的商业和设计技能,从而增加紧迫感把最佳员工从商业化编程活动中解脱出来。最后,如果各种系统和各个项目分别进行,而且各部分都物色到合适的供应商,外购还可以提高成本效益。信息技术部门可以用精打细算地管理海外开发商的办法来降低底层通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费用,决定是外购还是仍用集成方法自行开发。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开发财务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采用自动化的手段来加速财务活动的处理速度和提高财务规划的准确度,而不是要从财务系统的开发中学到这类软件的开发技术。公司从系统开发的目的和合理性出发,选择了同用友公司以及中软集团合作的道路,具有以下优点:(1) 避免公司内部的技术人员设计过多的技术细节,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同时,外部服务公司取代企业内部信息技术部门低附加值的工作,而使其中从事内部管理应用软件和一些高附加值的工作。(2) 可以避开自行开发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难题,使完成后的财务系统具有更强大的财务处理功能(19个模块)和更好的兼容性。(3) 能够大大节省需要投入项目调研和开发所需的时间,保证系统的按时使用。5. 对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来说,企业的信息技术革命当然重要,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忽视管理活动自始至终的重要地位。因为归根到底,信息系统的功能在于提高管理过程的效率,系统本身是为管理服务的。管理思想是管理型应用软件的灵魂。商业MIS软件应该具有双重核心: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其本身就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最好载体。此外,软件的发展过程就是软件开发商与流通企业交流的互动过程。成熟的软件已经凝聚了本行业中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商业管理应用软件之所以存在并发展至今,之所以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因为这些软件只要应用得当确实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随着流通企业现代化进程的展开、技术手段的更新,作为流通企业未来管理中枢的MIS系统必须具备思想先进性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会越来越高;并且,管理思想作为其灵魂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反之,很难想象,缺乏先进管理思想的应用软件,还会有其存在和被企业采用的价值。就像一辆没有了发动机的汽车,还会被当作交通工具一样令人不可思议。管理思想史应用软件的基石。中国海洋石油公司MIS等应用软件的开发,是在研究分析企业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展开的,而需求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即管理思想是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出发点。促进企业管理进步是应用软件的归宿。公司应用MIS软件和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从内部需要看,那就是:(1)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实现对经营环节的全程控制,减小损失;(3)实现无纸化办公,优化作业流程;(4)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总值一句话,就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这正是应用软件的最好归宿。企业自动化实际上就是在信息技术中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它必然会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大而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业务流程重组(BPR)正是管理思想在信息技术中应用的成功体现。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对企业原有的经营过程或作业流程重新的审视,在尽量减少甚至消灭无增值活动的同时,进行彻底的流程再设计,可以达到改变工作方式、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可分为五个层次:层次1:局部应用(Localized Exploitation)。即信息技术单独应用于企业中的不同部门,且各个应用之间互相隔离。典型的例子是运用计算机来分别进行财务管理、客户管理及库存管理等。层次2:内部集成(Internal Integration)。随着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成熟,人们逐步认识到有必要把局部应用阶段形成的“自动化孤岛”联合起来,以实现有限数据的共享。层次3: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应用信息技术改变组织内部的工作方式,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创造性改革,而不是简单地使原有的作业方式自动化。层次4:经营网络优化(Business Network Redesign)。重新设计组织间的流程,并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思考。通过企业间的合作重新设计流程,要比任何企业独自去改造自己的流程更能获得效益。层次5:经营领域扩张(Business Scope Expanding)。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拓展企业的经营业务领域,如像新市场或现有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层次1和层次2属进化型阶段,即自然发展,他们往往会在引入IT一段时间后自然地出现。虽然在这两个阶段肯定会获得一定的收益,但并未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效力。层次3、4、5则是革命性的,它们不是在现有秩序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而是从管理思想的高度出发,寻求支持新的技术方式的高级能力。6.IS的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克服社会阻力。阻力的一方面可能来自高层管理者。一是有些领导本身没有现代管理观念,在任期内不想学习新知识,凭经验管理;二是有些领导担心MIS的应用会显示出其在某些方面知识的不足;三是MIS所要求的制度化、规范化,缩小了高层的权利。一个有现代管理观念的领导,不应该成为MIS的阻力,而应是MIS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是MIS开发策略的制订者,也是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的组织者。MIS的应用,对高层管理人员可能引起决策方式的改变和管理视野的扩大。经验证明,主要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参与,是成功建立MIS的首要条件。一方面,MIS是为管理服务的,主要领导最了解企业的目标和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建立MIS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工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它的建立和应用可能涉及某些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甚至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变,这些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只有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才能解决。高层领导参与MIS建设,并不仅是保证资金供给、人员安排和设备配备,而是要参与MIS建设的过程,充分重视和解决各种非技术因素。在这一方面,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高层领导无疑给信息系统的开发做出了榜样。正是因为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总经理制定并签发了“信息网络规划纲要”,副总经理分管信息网络管理工作,总工程师出任信息项目经理。成立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这种种举措保证了信息项目预算的到位,是整个项目如期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7.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在现代社会已深入到各行各业,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MIS事实上已成为计算机MIS。目前,由于开发高质量MIS的能力大大落后计算机硬件日新月异的进展,加上社会对MIS发展和完善需求的增加以及对MIS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而导致MIS开发的失败,这种情况已严重妨碍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因此对MIS的开发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MIS开发成功率已变得十分重要。MIS的开发应该遵循下列原则:创新原则,体现先进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要及时了解新技术,使用新技术,使目标系统较原系统有质的飞跃。整体原则,体现完整性。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为一个合理的“闭环”系统,目标系统应当是这个“闭环”系统的完善。企业完整地实现计算机管理不一定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实现,但必须完整地设计系统的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原则,体现超前性。为了提高使用率,有效地发挥MIS的作用,应当主义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MIS的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不断发展和超前意识。经济原则,体现实用性。大而全和高精尖并不是成功MIS的衡量标准。事实上许多失败的MIS正是由于盲目追求高新技术而忽视了其实用性,盲目追求完善的MIS而忽视了本单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经验和事实证明,充分体现以上原则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对软件系统的要求。许多贪多求全和不顾系统整体性的开发方法逐渐被历史所淘汰。目前广泛使用的开发方法有以下三种:(1)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这是常用的一种MIS开发方法。它要求开发过程必须严格地按阶段进行,只有前一阶段完成之后,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同时,它要求在系统建立之前就必须严格地定义和描述用户的需求。另外,它还强调下述基本思想:树立系统开发的总体观念。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树立面向用户的观念。采用自顶向下的工作方法。采用直观的工具来刻画系统。工作成果要成文。这样,每个阶段都有由明确的标准化图标和文字说明组成的文档,以便于在开发过程中实行管理和控制。该方法的最大缺点是用户对即将建立的新系统没有直观的预见性。(2) 快速原型化方法它是为了克服“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缺陷而提出的MIS开发方法论,其特点是: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应用系统模型,即原型。用户和开发人员在此基础上共同反复探讨和完善原型,直到用户满意为止。该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用户直接参与,可以尽早获得更完整、更确切的需求与设计,而且可以直接通过改进原型得到目标系统,而不必从头做起。其总体效果是改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总效益。但是,使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具备能够快速生成和修改原型的工具,否则,其“快速”的优点就得不到发挥。另外,构造最初的原型通常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3)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这种方法是随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技术。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OMT)采用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等来描述一个系统。对象模型描述的是系统的对象结构,它用含有对象类的对象图(是对E-R模型的扩充)来表示;动态模型描述与时间和操作顺序有关的系统属性,它用状态图来表示,而功能模块则描述与值的变化有关的系统属性,其描述工具是数据流程图(DFD)。用这种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所建立的系统模型在后期用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实现时,“转换过程”是很自然的。然而,客观世界的对象五花八门,在系统分析阶段用这种方法进行抽象是比较困难的。在某些情况下,纯面向对象的模型不能很好的满足软件系统的要求,其实用性受到影响。在这里,由于纯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起来有一些困难,而且目前系统的开发中应用也不广泛,所以只把它作为系统某一部门功能内部设计的参考方法。而在从整体上考虑开发方法的时候,传统的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又具有各自的不同特点。传统的尚明周期法把开发过程分为需求分析、规格说明、系统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6个阶段,强调阶段性和顺序性。每一个阶段结束后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确认、得到完整的文档,并且冻结该文档,作为下一阶段的设计基础。该方法基于下面的假设:系统的开发者能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系统的需求;使用的技术在设计开始被掌握,并且需求和技术在开发过程中保持不变。事实上,开发者如果在开发后期进行修改,将非常困难。开发者强调阶段性和顺序性也是出于如此考虑。对于大型的MIS来说,传统的生命周期法的缺陷显而易见。首先要求用户对一个还不存在的系统做出准确的描述不大可能,由于用户掌握计算机知识有限,用户对将来计算机能够完成哪些工作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开发者又缺乏用户的专业知识。这样用户和开发者之间很难对系统有相同的理解。不仅如此,开发者之间、用户之间也有类似的问题。因此,开发者要付出非常的大努力,而用户也很难满意。为了克服传统生命周期法的缺陷,快速原型法应运而生。快速原型法主要是通过快速构造的“原型”,实现用户的部分或基本需求,使用户在试用过程中,逐步深化和确定系统的需求,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训练最终用户,最后实现成功的系统。原型法并不彻底抛弃生命周期法中的某些阶段划分和文档的生成,但是,这些阶段可能是交叉进行的。原型法基于这样一种假设:系统的初步需求分析不完善,因此仍然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生成必要的文档,得到用户的初步确认,但是这些分析报告和设计资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随着对系统认识的深入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构造一个可运行的系统,实现诸如输入界面、业务基本流程等。然后,用户在开发人员的引导下运行“原型”,考察分析“原型”的特性,纠正原来分析中的错误,增添新的功能。如此反复循环,逼近系统的最终要求。原型法实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活动,因此增强了软件的实用性,同时在开发过程中提高了用户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原型法基于一些先进的开发工具,如应用开发工具、数据库设计工具、测试工具、版本控制工具等。这些工具使开发者能够迅速地建立起所需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使快速原型法得以实现,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在公司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是采用外包外购的方式,公司与用友集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