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第3讲).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8475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第3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第3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第3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入虚拟课堂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第3讲)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第4课第6课(P.15P.23)教学重点、难点释疑1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地球绕地轴所作的旋转运动叫自转: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地球运动过程中,地轴的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即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关于地球自转需要掌握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即自转)是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因此,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周期(转一圈)为24小时,称为太阳日。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自转速度,地球自转速度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依据地球自转周期,我们计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小时,除南北极点外,地球表面所有地点的角速度都是一致的,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赤道自转一圈约4万千米,南北纬纬线圈自转一圈大致只有赤道的一半。即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本讲的重点之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转运动(实际上是自转与公转的合运动)与昼夜更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太阳总是只能照亮半球地球,即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正是由于地球的旋转(自转)运动,使得地球的昼夜不断更替。我们将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度,该线以内的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零度(直射点上为),另外的一半为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零度。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 即太阳日)。地方时:由于地球是球体,因此,在地球上同纬度的偏东地区总是较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如E(经过日本)就比(经过中国)早1小时,上海()的地方时较无锡()大约早四分钟。地方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1884年国际上采用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来统一时间,以本初子午线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经度划为一个时区,即中时区或称零时区;由中时区向东向西每隔划一个时区,依次从东(西)一区至东(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各占经度,合起来为一个区)。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伦敦为零时区。华盛顿为西五区。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是本讲需要重点训练的内容之一。试一试,你会熟练地完成下列计算吗?例:当伦敦时间为9月10日6点时,北京时间,华盛顿时间、洛杉矶(西八区)时间分别是什么时间?此时,尚有哪几个时区未进入9月10日?答案:北京时间为9月10日14时,华盛顿时间为9月10日1点,洛杉矶时间为9月9日22点,尚有西七西十二区未进入9月10日。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地球自转,使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注意,在赤道上无偏转)。2地球的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轨道称为黄道,因此形成的平面称黄道平面,黄道平面是一个近似于圆的椭圆,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关于公转,首先要了解是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公转运动的方向:自西向东或者说是“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公转为逆时针方向”。公转速度:角速度大致每天向东,线速度大体是30千米/秒,但重要的是要掌握“近日点时(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七月初)公转速度较慢的地理现象。”公转周期了解有恒星年和回归年二个不同周期。其次:掌握黄赤交角的有关知识,黄赤交角是掌握本部分内容的关键。什么是黄赤交角?地球自转的同时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转道平面黄道平面之间有一个交角(目前是),即黄赤交角。见课本图1.22。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即南北极圈的度数(黄赤交角),由此也决定了热带、温带、寒带的范围;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并由此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本讲的重点,又是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经常考到的内容。首先,我们可将这部分知识归纳成以下所示:地球公转地球自转 黄道平面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周年变化纬度变化周年变化纬度变化地面获得热量的时间变化地面获得热量的空间变化五带的形成四季的产生(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过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秋分日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以后北半球所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继续减小,南半球南回归线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继续增大。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南回归线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所有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有两次直射。有关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由于地球是球体,因此,太阳在地球上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直射点,从直射点向四周,太阳高度渐次递减,就正午太阳高的纬度变化而言,即从直射点开始,随着纬度而变化,例如:春分日某时,太阳直射于赤道,无锡(约)的正午太阳高度为,计算公式为:无锡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到无锡两地之间的纬度差()。(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过程春分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昼最短;冬至日时与夏至日情况正好相反。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而且越往北昼越长,期间又可分二个阶段:春分日至夏至日,北半球昼渐变长直至昼最长(整个北极圈在夏至日极昼);夏至日至秋分日,北半球白昼由最长逐渐变短至昼夜平分。秋分日春分日,北半球的冬半年,全球昼夜长短情况与“春分日秋分日”的情况正好相反。(3)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直接导致全球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的时空变化。由此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虽然中国古代和西方国家在四季划分阶段上有差异,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现代的专家学者则依据直接的观测结果,客观地划分四季和五带(见课本图1.28)。同步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1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昼夜之分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D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南移 B美国洛杉矶正值多雨季节C长江口海水盐度处在一年中相对较低的时期 D正是赴北极考察的好季节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的半年中,太阳直射点通过下列纬度(,),按直射点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4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海轮,于某年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超过了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最不可能的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5地球上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岸受冲刷较严重的是:( ) A南岸 B北岸 C靠近低纬的河岸 D靠正高纬的河岸6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A日出的时间必定相同 B地方时到必然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必然相同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半球图,判断回答7-8题。7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8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已知: 9某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见图3某户居民买到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进住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被南楼挡住,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光线被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10为确保北楼居民的“阳光权”,在两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约为:(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11位于东经经线上的A(),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判断下列有关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大值 B任何时刻都不可能有C可能在同一天达最小值 D任何时候都是12北京某校想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最大限度获取光能,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高速倾角,下列日照力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合理的是:二读图综合题:1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甲图中CAB为晨昏线的一般,请将其转绘到乙图中,(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3)图中a,c,d三点,a点以北地区常年吹_风, a点的昼长为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日出时间是_点钟,_点的自转线速度最大。(4)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北京时间为_月_日_时,与北京处在相同日期的地区是_范围。(5)有一架飞机从C点沿最近航线飞往a点,其飞行方向应该是:_.14读右图,回答:(1)若AB为晨线,此图表示 月 日前后,并用斜线在图中画出极夜范围。(2)如果A点昼夜平分,且为18点时,晨线的位置是 ;此时,D点位于 (昼或夜)半球。(3)图中各点地球自转角速度或线速度都相同的是 。(4)如果C点和E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5)如果一艘海轮从C点出发向东航行,经过15天到达D点,此时正好是7月15日14点,则海轮从C点出发时是 月 日 点,海轮共航行 千米。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D 2,B 3,C 4,B 5,C 6,B 7,C 8,B 9,C 10,B 11, C 12,A二,读图综合题:13,(1)略。(2)北纬从西九区向东至东12区。(5)先向东北,再向东南。14,(1)6. 22. 略。(2)经线,昼,(3)A和B、C和D。(4)及其以北地区,(5)6月30日18,33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