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访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8256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访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访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访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访谈1您叫小学生读教材之外的古诗文有多长时间了?主要是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吗?我教小学生读教材之外的古诗文由来已久。记得1981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每周教学生读1至2首古诗。那时我教的班,从三年级带至五年级,学生背诵了几百首古诗词,积淀了丰富的古诗文底蕴。学校每次公开课都让我展示,我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听课老师的广泛好评。开始教学生背诵古诗文没有现成的教材。我们学校到了2009年时,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12岁以前的语文,才有了我们自己的教材,解决了老师教学零碎性和没有系统性的问题。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一共6册,每年级一本,教材一经教育科学社正式出版,就得到语文教师和家长的热烈欢迎。现在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200多所学校加盟“12岁以前的语文”团队,在全国共举办3场“12岁以前的语文”高层论坛。2在古诗文学习方面,您制订教学计划吗?是什么样的计划?怎么安排国家语文教材与古诗文教材的教学时间?当然制订教学计划。我个人认为诗歌教学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可以历代著名绝句为主,约80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约8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诗经、古诗19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大约80首左右。现代中外诗歌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文、普希金等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左右。真正达到古人所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使人灵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通过诗教涵养我们民族的气质,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我提出在小学阶段增加语文经典诗文教育的的观点,一线教师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么多内容怎么教?一、时间如何分配?可向韩杏娥老师学习,压缩教材教学时间。韩老师两周教完一本书,如果我们有困难,能否两个月或三个月教完一本书,挤出一半时间来教国学、诗歌、儿童文学经典。另外,每天早读时间可让学生诵读国学和诗歌经典。一日之计在于晨啊!每天早上读1020分钟,一年下来时间就非常可观了。二、现有教材怎么教?现有教材基本上是由一篇篇白话文组成,学生阅读理解不是主要问题。因为白话文已写得很白很直很露了,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反复咀嚼品味的了。一般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一两个关键问题理解课文,接着可背诵文章写的精彩的成语、句子或片段即可。大可不必在理解课文上挖过来挖过去,浪费时间。这样一来,大块时间可以节省下来,为校本教材的学习赢得时间、赢得教学的主动权。三、国学、诗歌经典怎么教?国学诗歌经典因其语言精炼,富有韵味,充满音律美的特点,教学时应以诵读,背诵为主,辅导以适当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必在理解上花太多功夫。“不求甚解”“熟读成诵”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像竞赛法、情境法、表演法、展示法、师生共读法、亲子共读法等等都是有效的方法。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出口成诗。3初学文言文,低年级小学生是什么表现?有兴趣、喜欢学,还是畏难,不愿意学?低年级儿童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对节奏感强的语言形式有亲近感,据说那是因为和在母亲子宫里听到的母亲的心跳频率接近。因此,低年级儿童学习文言文,让他们拍着桌子、鼓着掌,用念儿歌的节奏来诵读,孩子是很喜欢的。文言的内容用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了解后,尽量鼓励孩子和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孩子学习的兴趣就更大了。4有没有遇到教学上的困难?比如国家教材一年级一开始是学拼音,在识字量不多的情况下,要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怎么教呢?学生是什么反应?我们在自己的班级做实验,感觉在教学上没有困难,反而能够为语文学习提速。在识字量不大的情况下,把国学教材作为识字课本来教,用念儿歌的方式诵读、识字,用讲故事的方式理解,用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方式促进理解、指导行为,学生学得很起劲,不知不觉中识字量大增。学生识字量达到可以进入自主阅读的程度后,语文学习的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效率也更高了。如果说有什么困难,就是要做好家长理念的提升工作,因为部分家长存在功利思想,觉得学习国学无用且浪费时间。5古人教读书,有让孩童终身不忘的教法。根据父师善诱法,每日清晨,学生要背的书是今日、昨日、前日、前一日、前二日所背之书共五首,“一首书,读过五日,又背带背五日,然后歇。是在学生口中习熟十日,可以永久不忘矣。”背书要记遍数,认为“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须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程董学则)。“每细段,看读一百遍,背读一百遍”,“须用数珠,或记数板子记数。每细段两百遍足,即以墨销朱点”(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您要求学生背诵吗?用什么方法?我要求学生背诵。背诵有利于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因为记忆力是智力的基础。背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感,一个有丰富经典诗文积淀的人,一定有良好的语感。背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顿悟思维,钱学森就认为是从小背诵唐诗宋词,发展了他的三种思维能力。背诵有利于传承中华文脉,涵养人的浩然正气,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流传千古的经典诗人,涵养了多少英雄豪杰,人间骄子。首先要认识到背诵的好处,然后才会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多种方法让学生读好背好。我让学生背诵的方法有:1熟读成诵。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有利于理解,熟读更利于记诵。一般文章读5-10遍就能背诵下来。2滚瓜烂熟。我们今天的语文老师不重视背诵,即便抓了背诵,学生背得磕磕巴巴,只要背下来,老师也就过去了。其实这样的背诵是记不住,更记不久的。要想学生记得牢,开始就应让学生背得滚瓜烂熟,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哗哗流淌,绝不磕巴。唯有做到滚瓜烂熟,才能记得好,记得牢,成为自己的东西。3击节诵读。为了增加朗读和背诵的趣味性,可引导学生边吟诵,边打拍。节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诵读的情趣。节拍使诵读更有韵律,并能逐步加快学生诵读的语速,提高诵读的效率。4学而时习。人有遗忘规律,一周内遗忘得快,3周之后遗忘就慢了。根据这个规律,在第一周要抓好“时习”这一环节。怎么时习?就是今天背诵的东西,明天就复习,后天再背诵,一周之后再巩固,这样就记得比较长久。5定期展示。我们一般一个月在班级内举行背诵展示活动。展示能树立榜样,那些背诵好的同学既受到鼓舞,又受到激励。展示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好的更好,中等的要追赶,暂时落后的要努力超越。展示对后进生是一种鞭策,让他们看到差距,看到追赶的方向。6学生感到背诵苦吗?六年下来,您的学生大概能学多少古文?背诵量有多少字?只要方法得当,就会乐在其中。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到背诵苦。一个班大概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也是符合规律的。六年下来,我们的学生能背诵三百五十首(篇)诗文,背诵量可达十万字左右。最多的学生可背诵五百篇古诗文。7.古人教学并非“死记硬背”,也讲求教学法,比如凡书“随读随解”,“先生教学工夫,必以讲解为第一义也”;比如“字字句句,自要说得通透,乃止”“与之逐字讲,逐句讲,如俗语一般,使知书如说话”(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像大学论语老子这样的文本,您会给学生讲解意思吗?我是反对“死记硬背”的。因为“死记硬背”违背儿童学习的规律,缺乏情趣,缺乏思考,缺乏理解,缺乏效果。我提倡在情境中学习。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我提倡在对话中学习。因为对话是平等的,对话是开放的,对话是思考的,对话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提倡在合作中学习。合作就有探讨,合作就有交流,合作就有分享。我提倡老师适度的讲解。虽然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对那些深奥的内容,那些你不讲,他再怎么也读不懂的内容,老师就应该讲解启发,让学生在适度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我附上教学论语的一个片段,供大家参考:师:噹,噹,噹,孔子学院的钟声响了,四面八方的弟子汇聚在孔子学院的杏树下,静静地等待他们的老师孔子来给他们做开学典礼的讲话。只见高大的孔子稳步走上讲台,看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弟子们,向他们讲了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讲完这三句话,用眼睛看了看下面的弟子。有的弟子朝着孔子微微点头,脸上露出笑意;有的弟子眉头紧锁,不理解老师讲的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看到大家不同的表情,微微一笑转身走下讲台,走回他的书房。弟子们等孔子走了,就纷纷议论起来。一个叫子禽的弟子就问子贡:“子贡呀,老师开学典礼讲的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呀?”子贡也问他同学颜回:“颜回啊,老师为什么在开学典礼上只讲这三句话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孔子在开学典礼上讲的三句话。跟老师读这三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起。(电子屏幕出示三句话的字幕)生:(齐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师:请我们男同学起读一遍,“子曰,起。”生:(男生齐读)。师: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懂吗?不懂的同桌讨论,讨论,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生:(同学们相互讨论)。师: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理解这三句话的?谁来交流?(举手示意发言)生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觉得是,学习以后温习,是件很快乐的事。师:第一句,这是他的理解。第二句呢?生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师:“志同道合”这个词说得真好!第三句呢?你来。生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知道我,我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做法吗?师:说得真好!三句话理解的很好。我们再读一遍,好好体会一下,“子曰,起。”生:(齐声朗读)。师:古代之学和我们今天之学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看看古代的学是怎么写得呢?(板书:)这是一只手,这是另一只手,这二叉代表知识和智慧。一个长长的东西把下面遮住了,遮住的是谁呢?你们看看,下面像什么?像一个什么人?生:像一个在读书的人。师:像一个书童,一个孩童,一个儿童。孩子的头呀都是大大的,告诉我们什么呢?小孩子生下来,是有东西把他遮蔽着的,长长的东西把他盖住了,蒙蔽住了,所以我们讲小时候的儿童叫蒙童,小学教育叫启蒙教育。要教孩子们学什么呢?要教孩子们一只手伸出来去接受知识、智慧和做人的道理。一只手学着把盖着的东西掀掉,这就是古人之学(一边指着板书抽象示意图做手势,一边讲解)。古人把学哪些东西都称之为学呢?你猜猜看?生:古人不仅学了知识,学习种树呀,不管什么事,只要是你不知道的,你去学,他都是学。师:生下来,学吃饭是学,学走路是学,学做人是学,学骑车是学,学游泳是学,不仅仅是我们今天的学语文,学数学,对不对呀?所以这个“学”,是广义的学。我们读一读。生:(齐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师:他的弟子子禽他不赞同老师的观点,他急急忙忙跑到孔子书房里和孔子探讨起来了。老师,我不意你的观点,你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很快乐很喜悦的。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子禽认为,经常学习,经常温习是非常苦的事,非常枯燥的事,非常辛苦的事。你是同意孔子的观点,还是同意他弟子子禽的观点呢?你们讨论,同桌讲讲,谁能说服谁。8在一个班里,平均能有多少小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您有没有发现在文言文学习方面表现出天赋的学生?在学文言文上,有没有遇到“至愚”的学生?对他们,您会降低要求吗?在一个班里,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也有个别对文言文有天赋的学生。我以前教过一名学生叫张思远,他在小学五年级时,能背诵500多首(篇)古诗文。学生一次搞活动,邀请高玉宝作家进校园。我们把张思远小朋友会背的篇目打印出来,让高玉宝当场抽背,高玉宝点一首篇目,张思远同学背诵一首诗文。这活动给高玉宝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张思远同学考上北大历史系研究生,现在在北京工作。对“至愚”的学生当然降低要求,因材施教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