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例谈物理新课的导入方式.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7758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例谈物理新课的导入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例谈物理新课的导入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例谈物理新课的导入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要览南京市宁海中学 高二物理备课组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知识脉络二、说明1、质点:(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3、路程和位移: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与加速度:速度V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速度变化量V则反映了速度在某段时间内的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a则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4、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1、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压6V以下,频率是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2、电火花打点计算器:交流电源,电压220V,频率是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试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准确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知识脉络 图象位移时间图象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比较运动快慢确定位移或时间等速度时间图象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确定某时刻的速度求位移(面积)判断运动性质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比较加速度大小等主要关系式: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取9.8m/s2,粗略计算g取10m/s2 自由落体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0取作零,用g来代替加速度a就行了二、知识点说明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2、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现象的一般观察 提出假设 运用逻辑得出推论 实验进行检验 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 3、运动规律的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结论(1)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又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1)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 V2 V3-Vn = 123- n(2)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 Xn = 122232-n2(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XXX XN = 135 (2n 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力重力大小:G=mg ,g=9.8N/kg方向:竖直向下等效作用点:重心弹力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它外力、形变程度来决定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大小,;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力的合成与分解基本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一个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一、知识脉络知识点说明一、重心: 1、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的位置在其几何中心。二、弹力:1、弹力产生条件: 直接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拉力: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弹力大小:(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k x (2)其它弹力:由物体受其它力和运动状态求解三、摩擦力:1、产生条件:(1)接触且接触面粗糙(不光滑) (2)接触面间有弹力 (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2、方向: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不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大小:(1)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有一个限度。当物体刚开始相对运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fmax 0 f fmax(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间的弹力N 的大小成正比。 即 f = N 四、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2、平行四边形定则:不在一条直线的两个力的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1)合力大小范围F1 - F2 F F1 + F2 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2)在两个分力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3)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夹角越大,两个等值分力的大小越大。五、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有确定解的几种情形(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有唯一解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分力的大小方向,有唯一解(3)已知合力F、一个分力F1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可能有两解,可能有一解,可能无解。2、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代数相加。 如:质量、时间、路程、速率等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 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一、 知识脉络二、知识点说明:1、 牛顿第一定律:(1)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3)外力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中采取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2)数据处理:图像法 画aF图像和a1/m图像3、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其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被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国际单位制统一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建立方程并求解4、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总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即作用具有同时性。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4)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比较:项目反作用力平衡力特点一个力和其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一个力和其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有无一个力一定有反作用力(同时存生)一个力不一定有平衡力数目只有唯一的一个一个或多个性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可能相同可能不同对象分别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5、力学单位制 (1)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有三个,分别为:长度的单位米, 时间的单位秒, 质量的单位千克(2)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6、注意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常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及时间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力的大小和方向) 但不管哪种类型,一般总是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再由此得出问题的答案,加速度往往是求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第五章 曲线运动一、知识脉络 曲线运动两种特殊的曲线运动 二、知识点说明1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物体方向时刻改变,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研究复杂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分解的依据是运动的效果。4平抛物体的运动:(1)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水平初速度开始的运动。(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水平速度:vx=v0,竖直速度:vy=gt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不相同。落地时间由竖直方向分运动决定:水平飞行射程由高度和水平初速度共同决定: 5匀速圆周运动:(1)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v):大小等于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弧长s与时间t的比值,方向为圆周的切线方向。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角速度():大小等于一段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与时间t的比值。周期(T):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且时刻指向圆心。(4)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常常称为向心力,对于一般的非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大小为:,方向时刻改变且时刻指向圆心。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周期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定律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表述 G的测定天体质量的计算发现未知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一、知识脉络二、知识点说明1、万有引力定律(1) 内容(2)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3)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但用公式计算时,注意有一定的适用条件。2、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1)基本方法:把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在忽略天体自转影响时,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为天体半径。(2)天体质量的估算 测出环绕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周期为T,由得被环绕天体的质量为, 4、三种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束缚,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七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一、知识脉络二、知识点说明1、功:(1)功的计算公式: (2)功是标量 (3)注意:当 = 时,W=0。例如:线吊小球做圆周运动时,线的拉力不做功;当 0时, EK2 EK1 ,动能增大; 当W0时, EK2 EK1 动能减小;8、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Ek1 + Ep1 = Ek2 + Ep2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方法:重物自由下落时,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2)误差分析:由于有阻力,实际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3)注意点:选取第一、二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1)能量既变化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能量耗散从能量的角度反映出这种方向性。选修1-1模块一、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1、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2、 英国物理学家 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发现了 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奏响了电气化时代的序曲。3、 英国物理学家 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4、 德国物理学家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 的单位。二、基本概念及规律应用1、 电荷、电荷守恒(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_ _摩擦过的_ _带正电荷,用_ _摩擦过的_ _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 _,异种电荷相互_ _。电荷的多少叫做 ,用_ _表示,单位是_ ,简称 ,用符号 表示。(2)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最小电荷用e表示,它的数值为 。实验指出,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它,或者是它的整数倍,因此我们把它叫做 。(3)用_ _和_ 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_ _电荷,也不能_ _电荷,只能使电荷在物体上或物体间发生_ _,在此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 _,这就是 。2、 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 (2)公式: _其中k=9.0109 Nm2/C23、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1)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_ 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_ _ 发生的。(2)电场强度定义: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 跟它的 的比值公式: ,由公式可知,场强的单位为 场强既有 _,又有 ,是矢量。方向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 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3)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电场线的 反映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某点的 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即电场方向。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特点: 7、磁场、磁感线、地磁场、电流的磁场 (1)磁体和 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对磁体和 都有力的作用.磁场具有方向性,规定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 的受力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2)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磁感线的 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 表示该点磁场方向。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特点: 。(3)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其间有一个交角,叫做 。(4)不论是直线电流的磁场还是环形电流的磁场,都可以用 定则来判断其方向 8、磁感应强度、磁通量(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磁场放置的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跟电流和导线长度乘积的比值 (2)公式: ,单位: (3)磁通量: ,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单位: 9、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安培力 (1)大小: I B F= , I B F= (2)方向: 定则 10、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洛仑兹力 方向: 定则 四指指向:与 电荷运动方向一致,与 电荷运动方向相反11、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闭合电路中由于_ _的变化,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也就是产生了 。(2)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电路相当于_ _,(3)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与 成正比。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2、电磁波(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产生电场; 产生磁场(2)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传播形成电磁波(3)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本身是一种物质,所以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C 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 C f(4)电磁波谱: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 、 、 、 、 (5)太阳辐射中含有一切波长的电磁波,但能量集中在 、 、 区域 ,波长在 附近,辐射能量最强。13、静电的防止和应用(1) 是最常见的静电现象(2)为了防止电荷在导体上过量积累,常常把带电导体与大地连接起来,进行 (3)应用: 、 、 14、电热器、白炽灯等常见家用电器的技术参数的含义(1) 电热器: 额定电压, 频率, 额定功率(2)白炽灯: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15、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1)安全用电必须注意的事项: 选修11课本P7375 高度重视,谨防触电; 避免短路;电器金属外壳应该接地线; 不要在同一插座上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不要让纸张等易燃物过分靠近电灯、电饭锅、电炉等电热器(2)节约用电的途径 选修11课本P21 思考与讨论 家电不要待机 换用节能灯16、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1)电阻器: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R = U / I (2)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装置。 作用:隔直流、通交流 选修11课本P14-15 (3)电感器:电路中的线圈,性能用自感系数来描述自感现象, 作用: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通直流,阻交流 选修11课本P585917、发电机、电动机对能源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1)发电机:发电机的出现,是人类使用动力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大量廉价电能的获得促进了新型电器的研制,各种新型电器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类社会。 见选修11课本P6970(2)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安培力来工作的,作用: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8、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 选修11课本P90(1)双金属温度传感器:使电路断开或闭合(2)光敏电阻传感器:有光照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3)压力传感器:电容式话筒三、实际应用1、 避雷针利用_ _原理来避雷: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2、 各种各样的电热器如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熨斗、电热毯等都是利用_ _来工作的。3、 在磁场中,通电导线要受到 力的作用,我们使用的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4、 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力。电视机的 利用了电子束磁偏转的原理。5、 利用 的原理,人们制造了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在现代化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 日光灯的电子镇流器是利用_ _工作的;而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用_ 工作的。7、 电磁波具有能量,人们利用电磁波中的某个波段制造了_ _来加热食物。8、 电磁波可以通过电缆、 进行有线传播,也可以实现 传输。在进行无线电通信时,需要发送和接受无线电波,_ _是发射和接受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9、 把声音、图像等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的过程,称为 。信号的调制方式有 和 两种方式。其中 信号由于抗干扰能力强,操作性强,因此高质量的音乐和语言节目,电视伴音采用这种信号调制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