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7598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几年来,发展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其主题多集中在以下五大方面:(1)母亲就业对其幼年子女心理发展的影响;(2)父母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3)电视暴力节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4)母乳与瓶乳的育婴效果何者为优;(5)父母管教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显然,以上五方面的研究,都是在探究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一点也说明了,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在全世界人类的社会中,都是一样的。在此简要讨论母亲就职与电视暴力节目,是否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不良影响的问题。按一般常识或一般假设去推论,母亲就业对儿童有不良影响,但就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看,都未发现母亲就业者明显对子女发展不利。甚至有研究发现,母亲就业反而对子女心理成长,产生良好的影响;性格比较独立,学校成绩较优,这现象尤以对女儿为然。,原因是母亲做了女儿的楷模。不过,此类研究结果,在推论解释上必须小心,因为其中关系到母亲的教育程度、就业类别、母亲就业者对子女生活的安排(送托儿中心还是亲友照顾)以及子女当时的年龄等因素,如不分别考虑,单就少数个案研究结果,难免导aa推论错误。就一般而言,就业妇女受过较多教育,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环境,甚至在与孩子相处的较短时间内,特别爱护他们,使他们获得补偿。因此,对此一问题,我们向就业的母亲提供三点建议:(1)了解婴儿在周岁前是人性发展的关键期,为母亲者最好停职在家,悉心尽力养育婴儿。(2)如第一点无法做到,则必须选择最适当的人,以代替母职;选择托婴或托儿中心照顾者,应注意其人员之训练及教育性设施。(3)认识母子亲情是孩子一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家时间尽量与孩子相处,爱他,教他,以补偿孩子母爱的缺失。其次谈到电视暴力节目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问题。一般心理学家,对此一问题有两种看法:其一,电视节目中过多的打杀暴力镜头,会引起儿童模仿学习,学到以攻击行为代替其他方法解决问题。其二,暴力节目虽未必导致儿童养成攻击性行为,但将影响其对成人社会恐惧与悲观。摘自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一)承认遗传是先天的东西,但并不是神秘的东西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而言,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做遗传素质。 研究遗传素质的物质基础和遗传规律的科学,叫做遗传学,这是在19世纪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 伟大的进化论者达尔文对于遗传的本质和规律还是很少了解的。第一个发现遗传物质的是奥地利的孟德尔(GJ. Mendel),他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单位”的概念,并且总结出遗传定律。以后,德国的魏斯曼(A. Weismann)和丹麦的约翰逊(WLJohannsen),分别通过实验研究,提出“染色体一基因”的概念,认为:性细胞的染色体内含有一定数目的、占有一定位置的、按直线排列的遗传物质,它决定下一代的不同遗传性状,就叫做“基因”。再以后,由于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已经弄清楚各种生物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例如,人的染色体的数目是23对,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同时,由于生物化学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了“遗传信息”(或“遗传密码”)的概念,认为基因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化学物质,它是贮存一定遗传信息或密码的单位,它通过一定的过程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和人类千差万别的性状。现在的遗传工程就是在这种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育种技术。 (二)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夸大遗传的作用 一方面,应当承认,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例如,无脑畸形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就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一个生来就是全色盲的孩子,就无法辨别颜色,更无法成为画家。而且,由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是有一定作用的。例如,儿童自出生的时候起,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就表现出天然的差别;在产房中可以观察到那些出生几天的孩子,有的安静些,容易入睡;有的手脚乱动,大哭大喊。当然这些天然的神经类型在后天的生活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在人们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却不能不考虑到这些特点。又如,儿童生理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像青少年时期的性成熟和由此引起的两性差异),虽然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却是儿童教育上必须注意的一些起作用的条件。 aa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染色体,这种儿童一生下来就有躯体和智力上的缺陷,也叫做“先天愚”(大约占产儿中的1650)。又如,有一种“苯丙酮尿症”,由于在遗传过程中,血液中缺乏一种分解苯丙酣酸的酶,以致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儿童严重的智力低下。如果在6岁以前,通过饮食治疗(通过饮食降低苯丙酮酸),也可以使智力恢复正常。 另一方面,也决不夸大遗传这个条件。因为它只能提供儿童发展以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决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谁都知道: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所谓“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20年10月9日,在印度米德那波尔地区的狼洞里,发现了两个“狼孩”。救回来以后,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过了四年(约七八岁),才开始能讲一点话,智力约相当于正常婴儿的水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尽管一个儿童生来听觉器官是健全的,但如果没有适当的音乐环境或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如果没有适当的外语环境或外语教育,就不可能学会外语。因此,父母和教师在教导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轻率地诿罪于儿童的遗传素质,那是很不正确的。 总之,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否认这一点是不对的。不过它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儿童心理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决定于遗传,而是决定于环境和教育。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条件起主导作用。 (一)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例如,儿童虽然同样地生来就有健全的头脑和眼睛,但有的孩子可能读书识字,有的孩子可能目不识丁。如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子女失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又如,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同是属于所谓“不可遏制塑”的孩子,其中一个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可能比“强而平衡型”的孩子更守纪律些,而另一个由于受到的是比较差的教育,就可能使这个神经类型的一些弱点(如暴躁、放纵等等)得到发展。对动物进行的所谓“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两组同样的老鼠:一组从小饲养在形色丰富的环境里,一组饲养在视觉刺激缺乏的环境里。结果,在智力表现上,在脑细胞形态结构的发展上,后者都比前者差。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根据反射论的观点,一致地指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人的心理发展上起的决定作用。谢切诺夫指出:人的心理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都是由人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巴甫洛夫也指出:人的行为,不仅受神经系统的生来特性所制约,而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个体存在的时间内已经受到的或正在受到的那些影响,也就是决定于广义的教育和教学。 (二)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儿童的环境条件或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巨大作用。生产力发展不但影响国民经济生活,而且影响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在生产关系方面,也很明显。众所周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里,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就是少数能受教育的儿童,也广泛地受到半封建半殖民地意识的侵蚀,思想品质得不到健康的发展。1949年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我国广大儿童有了进学校学习的机会,而且儿童的道德品质正在迅速形成,儿童的心理面貌起着根本性的变化。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儿童和青少年受“读书无用论”“打砸抢”的毒害,很多人智能得不到正常发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新的学习风气、优良道德品质正在恢复和发展,这也就为儿童心理健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社会生活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常常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来实现的。 (三)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受社会性质的制约,它本身也是人的一种社会生活条件,从这一意义说来,教育和社会生活条件一样,也是一种环境影响。 但是教育又跟一般的社会生活条件或环境影响不同,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教材、设备等),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儿童心理施行的有系统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我们国家里,托儿所、幼儿园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学教育在很多地方已经普及,因此,大多数儿童都在受着社会集体的教育。党和国家对儿童的希望和要求,主要是通过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的。新一代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的提高,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培养,以及从事建设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主要是由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决定的。因此,我们说,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 (四)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一方面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反对把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作机械的、简单化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和机械论根本不同,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总是通过个体或主体的活动,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所指出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谁都知道,我们不能强迫幼儿园的孩子去学习系统的数学,更不能学高等数学,因为这时儿童仅有关于简单数量的表象和概念,而不能掌握复杂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样,我们用讲抽象理论的方法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一定不会有多少效果,因为它们还没有掌握那些高深的道德概念,当然无法理解抽象的道德理论。一个教师,如果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状况,一味地强调教育的决定作用,而在所谓“教育的决定作用”不能实现的时候,不去虚心地考虑问题,反而急躁、埋怨,强调儿童不好,其结果必然会由于违背客观规律,而给儿童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父母和教师为要使教育工作真正能对儿童心理发展起良好的作用,在教育方向确定以后,还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内部矛盾以及教育跟这个内部原因、内部矛盾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遗传是先天的东西,环境和教育是后天的东西。先天的遗传是在生命出现以后才有的现象,它是物质运动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而且,前面说过,先天的遗传对一个儿童来说,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而不能决定发展的现实性,决定发展现实性的则是先天的环境和教育,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从人发展的总体上可以说: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在先天和后天的关系问题上,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同时,绝不能不分主次地加以并列、折中、调和,否则必然会陷入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依恋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主要是母亲)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依恋是儿童社会化反应的开端,起始于生命的最初几个月。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微笑、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依恋行为是有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的,它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哈罗(HFHarlow)的婴猴对人造“母猴”的实验最有力地支持这一观点。用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用金属做的,但能提供食物(乳汁),一个是用柔软的布做的,但不能提供食物。实验中发现,如果强迫婴猴做一种选择,它们宁愿同一个温暖的、柔软的、毛巾质料的“母亲”接触, 尽管这个“母亲”不能提供食物;而不喜欢同一个冰冷的、硬的、金属质料的“母亲”接触,虽然这个“母亲”能提供食物,但它不可以拥抱,哈罗也发现,被剥夺了肉体接触的婴猴,虽然其它方面给予很好的照看,但它们极端胆小和畏缩,无能力和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生病和死亡率也较高。 婴儿在早期形成的依恋,对他们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鲍尔贝(JBowlby ,1951)报告了一些过早离开父母,因而没有在早期形成依恋关系的婴儿的状况: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常常感到不安,缺乏基本的信任感。鲍尔贝据此得出结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 (一)依恋形成发展的阶段 1. 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 2. 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 712个月) 3. 依恋关系明确期(712个月至24个月) 4. 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 (二)依恋的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 作者: 鱼缸- 发布时间: 2006/10/18 08:37am 1.依恋关系明确期(7-12个月至24个月)在此阶段,婴儿对于特殊人的偏爱变得强烈些。宝宝可以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把母亲或者看护的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底”,当安全需要时,他会返回到看护人身边,然后再探索。他们以反抗、紧握、恐惧等对待亲人的分离。2.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 24个月以上宝宝能够较好的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依恋的分型A(占20)回避型。此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刚离开母亲的时候,有点焦虑,不过容易从陌生人处获得安慰,当再见到母亲时,采取回避的态度。B(占70)安全型。当宝宝有母亲在场时,他能和陌生人玩,并关注母亲,当母亲不在时,寻找母亲,当母亲再次出现时,跟母亲更亲热。当再次留给陌生人时,责容易被陌生人安慰C(占10)反抗型。对母亲的分离,感到强烈不安,当母亲返回时,对母亲又亲又“恨”对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宝宝属于那种依恋类型,与母亲的教育方式和宝宝本身的气质特点决定。 依恋是物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他们指出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本能的反应方式。 (二)、习性学家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分为几个阶段:(1)、前依恋期(02个月)婴儿在生物机能的驱使下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反应,即哭泣、微笑、咿呀语等信号行为与依附、要求拥抱等趋近行为,以此来得到看护者的亲近。在此阶段,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再认,熟人比陌生人更容易因此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法区别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月)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出现了对熟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并能与之进行由目的的人际交往,从而形成对待个体的一致的依恋反应系统。(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月以后)这时儿童已经能够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他们学会了为达到特定目的而有意识地行动,并注意考虑他人的情感与目标。如哭泣不再是机体内部状态的自动化反应,而是被婴儿用作召唤母亲的手段。(三)、习性学家认为儿童依恋的发展又以认知发展的特定水平为基础,而其发展又与儿童从第二年开始逐步形成的“内部加工模型”紧密相连。儿童这些关于自我、重要他人及人际关系的心理表征为参照处理各种社会刺激,决定自身的反应与对待方式,筑建起未来的人际关系。(四)、儿童的依恋起初是指向某些特定个体的,习性学家认为影响儿童依恋客体选择的因素是本能或生物因素,如认为是儿童的本能,或是母亲的母性生物特征等因素导致了依恋的特定指向。(五)习性学家认为:儿童依恋的另一面即怯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机制,可以使儿童避免可能的伤害,维护自身生存先天因素是依恋发展的基础。经验决定着他依恋的对象、性质和强度等特点。依恋的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依恋作为最早的爱的情感的表现,为婴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岛”;另一方面,由于依恋关系的存在,儿童乐于接受依恋对象的帮助、指导和要求,并主动模仿和认同于依恋对象。因此,依恋关系是儿童顺利社会化的一个保障,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