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高中生教育案例与思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6997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高中生教育案例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留守高中生教育案例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留守高中生教育案例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高中生教育案例与思考湖北省潜江市文昌高级中学 严开慧近些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队伍的壮大,留守高中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留守高中生的情况比留守的初中生、小学生更糟。相关专家认为,留守高中生问题解决不好,将埋下深层次的隐患。由于部分高中学生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地享受亲情关爱,感到孤独寂寞乃至无助,学习上缺少父母的鼓励和监督,成绩进步困难,导致厌学、逃学,甚至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的农村高中,情况更为严重。下面我就拿我们班的“留守学生”为例,说说留守高中生的教育问题。一、“留守高中学生”的案例去年九月在我们班刚刚建立时,我对我们班“留守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在我统计数据时,我惊愕的发现我们班73名学生中,“留守学生”的数量竟达到了31人,占班级总人数的43%。在这些“留守学生”中有51%的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21%由亲戚代管,24%由其它人监护,甚至还有4%的学生处于无人看管状态,这个数据确实使我很震撼。在以后的教学和生活中,他们成了我关注的重点。通过这一年半的相处,我逐渐发现与非留守学生相比,这些留守学生确实问题更多些,给整个班级的管理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主要归结于这几点:1、养成教育差,自理能力弱。2、缺乏亲情关爱,陷入情感饥荒。3、迷恋网络游戏,沉湎青春早恋。4、不思进取,人生理想普遍不明。5、成绩普遍较差,性格孤僻乖张,逆反心理强,厌学情绪浓,辍学现象严重。6、不守法纪,不务正业,拉帮结派,成立团伙,逞强称霸,犯罪倾向比例较大。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长的原因,有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们班上的几名留守学生的案例:案例1学生李某,女,15岁,父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打工,由姨妈照顾。开学不到一个月,她的问题就一个接一个的暴露出来了。她所在寝室的寝室长说她在寝室特别爱讲话,并且不听劝说,很固执;在学校组织的每周一次的安全排查中,我连续两次在其床上收到几本言情小说;之后,又在查寝时发现她躲在被子里玩手机,给一个叫陈某的男生发短信,言语很是亲密。我开始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我首先与其监护人,也就是她姨妈进行沟通。其姨妈说,她只是每月放月假时回其姨妈家,其它时候很少联系。后来我又与她在外打工的父母取得联系,在父母的配合下和老师们的关爱下,李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步入正轨,任性的个性改了不少,也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再看言情小说了,早恋的现象也没了,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案例2学生刘某,女,16岁,父母在北京做生意,由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刘某是在去年的12月分文理班时,由于期中考试成绩特别优秀从慢班分到我们班的。在老师们的眼里,她是个成绩品德双优的学生。但不久后我却发现其情绪变化无常,并且很喜欢走极端。刚开始进班时闹过几次情绪,我没太在意,以为是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不适应,所以每次和她谈话时,总是把重点放在怎么适应新环境上。(她平时学习很刻苦,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和班级的第一名)。但从今年3月份开始,她的情绪波动特别大,特别是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时,心情就尤为烦躁,甚至有时还出现不想读书的想法,我和班上的老师也想过许多办法,给她做过许多工作,但每次都只是暂时的,情绪变化很突然。上个月中旬,我接到刘某父亲的电话,说刘某给其打电话说读书没意思,不想活了,并叮嘱我一定要稳住她的情绪。两天后,其父母冒着雪从北京赶了回来。在刘某与其父母见面的那一刹那,我终于明白了,有些东西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无法给予的。胡某的父母也意识到了这点,表示不在外出,一心一意在家陪孩子读书。现在刘某情绪很稳定,学习干劲十足。案例3学生杨某,男,16岁,父母在浙江打工,处于无人看管状态。第一次见到杨某,就觉得他很特别,在他身上我看不到其他学生身上那种刚进入高中的喜悦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确实是那种让我很操心的学生,学习不努力,纪律涣散,精神状况很差,上课时从不按老师的要求做事,总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我也和他交流过,他就只一句话”不想读书,读书有什么用”,并且每次提到他父母时,他都很冷漠。二、“留守高中学生”的案例分析这三则案例反映的心理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渴望与父母呆在一起,渴望与父母多交流,但父母的选择和对生活的理解又迫使他们不愿意表达出这种愿望,反之他们的想法也很自然的就被父母忽视,所以他们就长期处于情感缺失的状态,导致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性格的形成。其原因我觉得应归结如下:1、“留守学生”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教育方法简单。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只想着挣钱而忽视了家庭教育,他们只是为孩子养大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孩子能否成才则认为是学校老师和孩子自己的事,从不与学校交流沟通。有的家长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感觉在情感上有欠于孩子,就用金钱来弥补,尽量多给孩子们钱。这样容易形成”留守学生”物质丰富,精神空虚的坏现象,像案例1中李某的家长就说因为长时间不在家,所以孩子提什么要求,只要能做到的,他们都在满足,这就是李某为什么会不视学校规章制度,在寝室玩手机的原因。有的家长目光短浅,以为孩子书读得好读不好无所谓,希望孩子将来像他们一样,能够打工挣钱就可以了,这容易造成子女厌学情绪,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很大影响。案例3中的杨某就是这种观念的受害者。2、家庭失去有效监护,是”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差的主要原因。“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但不管是谁,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等。普遍存在重吃穿,重身体,轻心理,轻性情,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行为习惯不能加以足够重视,使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就如案例1中所提到的李某的姨妈一样,只是在放月假时给她做些好吃的,给她买几件新衣服,至于她在学校学习怎样就不闻不问了。3、亲情缺失造成“留守学生”在心理发育上的营养不良。“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他们中有不少的人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同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少了活泼和开朗。长期下去,无疑会对孩子的心理及身心产生影响,这种感情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出现性格缺陷,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案例2中刘某的这种现象。我还做过一个调查,在我们学校像案例1中李某一样有早恋现象的学生中,留守学生占74%。还有一些留守的孩子既不能与父母说悄悄话,又不愿和老师、同学说,性格越来越孤僻独立,对亲情的感觉也越来越淡漠,只是把父母当成“提款机”, 许多孩子因”情感饥饿”而产生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恐惧疾病、拜金主义等扭曲心理。案例3中所提到的杨某,就是因为亲情的缺失才会变成一个无目标,无责任,无感情的“三无学生”。4、学校和社会对“留守高中生”教育的忽视。近几年来,学校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学生”关注的更多些,而忽视了对“留守高中生”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总觉得“留守高中生”已经到了足够照顾好自己的年龄,只要满足其在经济上的需求就行了,但却忽视了他们心理上的需求。从上面的三个案例中,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了留守高中生的问题,他们每个人都存在或严重或轻微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说青少年犯罪等等。三、对“留守高中生”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学校是”留守学生”的第二个温暖的家,而学校班主任就是”留守学生”的父母,义不容辞地肩负着教育孩子和关爱孩子的责任。作为高中学校的班主任,我们如何才能怎样使这些“留守高中生”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我认为:1、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在一个新班级刚建立时,班主任应对班上的“留守学生”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电话号码。认真分析”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学生”辅导档案,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2、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寄居在祖辈家里,由于两代人的不同特点,教育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代理监护人正确对待“留守学生”的教育,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成效性。通过举办家长会,对代理监护人进行专题讲座辅导,使代理监护人懂得“留守学生”的特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家访,帮助代理监护人正确分析“留守学生”的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教育措施。我们还要与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保持联系,每学期定期发出“给家长的一封信”,告诫他们不应该用一个“忙”字推脱,要经常来信来电。每次来电来信,不能一味地训斥或威胁,而应注重沟通方式,进行耐心地询问、了解,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父母对孩子最了解,因此父母与监护人之间应加强联系,了解各种信息,提供施教方法。班主任是代理监护人、学生、及学生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桥梁,我们应尽一切可能减少“留守学生”的心理障碍,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3、学校主动出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多发生在寄居家庭;离开学校,感到孤独;离开老师,变得孤立无援;离开同伴,面对的是唠叨不停的代理监护人这就是“留守学生”时常感到苦闷的事情。面对这一群体,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集体的温暖。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班主任课建有“留守学生”的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学校可以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是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关爱的,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关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4、呼吁社会关注,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呼吁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大管理力度,对色情书刊、网络游戏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依据有关法律进行清理和行严惩。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八部委联合推出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我们还应发挥新闻传媒的宣传作用,利用新闻宣传作用,呼吁社会各界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从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解决留守学生问题。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学生”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们班主任能做的只是这三者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我希望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能行动起来,给予这些“留守高中生”更多的关注。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文章的最后,我附上一个“留守高中生”给父母的写的一封信,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爸、妈:其实很久没有再喊过这两个字,在我的记忆里还是在小学的时候,曾经依恋过这个称呼,想在心里一遍遍地呼喊那个亲切的称呼。而现在,一切都不在那么诱人,没有往日的吸引力。毕竟,现在的我长大了,而你们也已离家好多年,很长时间不能见一面,只能在春节的时候,见上短短的几天,然后天隔一方。在初中时,这种感觉不是很明显,因为每天还有姐姐的陪伴,有姐姐的悉心照顾,每天共同上学、回家,不是那么寂寞。可是好景不长,在初三时,姐姐也离开我,去到你们的身边,留下独自一人的我,在这人生路上独自徘徊、摸索。老天不是无情的,它让我能够忍受一切,我认识了很好的朋友,和他们互相关心,彼此支持到现在,一起上初中,一起上高中,一起生活爸妈,其实你们坚强的孩子的另一面也需要关爱。从小学到现在,每当看到有些家长在阴雨天为自己的孩子送来雨衣和雨伞,我的心在痛。我羡慕他们,但我不会恨自己。好多个春节,看到你们突然出现的身影,我心里都非常惊喜,甚至说不出话来,但我不得不表现出平静。其实我多么希望你们不要走,留下来陪陪我,至少等我上学以后再离开,但那不能,因为你们要工作,供我学习。每当你们说到用不用留下一人来督促我学习,我心里其实贪婪的想你们都留下,但我只能含笑的说不用,因为不我想你们太操心。现在你们的儿子已经成年了,已经懂事了。我不再祈求能每天看到你们,听你们叫声儿子,我知道你们在为我的未来操心。我会好好把握自己,认真完成学业,不会让你们操心,我会让你们看到一个坚强的长大了的好孩子。爸、妈:你们还好吗?我会努力的,你们不用担心,我用你们的辛苦来证明我的未来。很久没有开口喊一声爸爸妈妈了,好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