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职业中学高二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6636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职业中学高二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职业中学高二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职业中学高二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 封 线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邳州市中等专业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测试科目: 语文 适用班级: 11单招 考试时间: 150 分钟命 题: 伏海燕 审 核: 满 分:150 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本试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第卷1页至 8 页,第卷 8页至 10 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共64分)得分一、(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一、 基础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憔悴/璀璨 供养/供词 辟邪/唯辟作福B枕藉/狼藉 蜾蠃/羸弱 螟蛉/山居秋暝C龟裂/龟兹 笨坯/胚胎 苍颉/佶屈聱牙 D追溯/中枢 浸渍/幼稚 传记/圣经贤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林阴 戏虐 嘉猷 别开生面 B冒味 震撼 宛转 漫然四顾C狭隘 安祥 萌蘖 茂盛葱郁D幅员 娇憨 扉页 鬼鬼祟祟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组:( )A.爱不释手(喜欢) 别开生面(开辟) 依依不舍(依恋的样子)B.因地制宜(适当) 理所当然(道理) 返璞归真(天然、自然)C.消耗殆尽(用完) 天真无邪(不正当) 不了了之(了结、结束)D.感同身受(感受) 赏心悦目(舒服) 孜孜不倦(努力不懈的样子)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赛场上果然深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B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灵感。C薛宝钗巧妙而自然地利用了她豁达的行为、端方的品格,与林黛玉虚与委蛇,从而赢得了她的尊敬。D在国际会议上,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 _红色映入眼帘,_说它是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_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_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A.可是 如果 因为 所以 B. 只要 就 至于 那C.只有 因而 至于 那 D. 因为 所以 然而 那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时候大约是盛夏,青蝇_在凉棚索子上,铁黑色的细腰蜂就在桑树间或墙角的蛛网左近往来飞行,有时衔一支小青虫去了,有时拉一个蜘蛛。老前辈们_我,那细腰蜂就是书上所说的果蠃,纯雌无雄,必须捉螟蛉去做继子的。这细腰蜂_是普通的凶手,_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A密集 教导 不光而且是 B密集 开导 不但还是C聚集 教导 不但还是 D聚集 开导 不光而且是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即以皇帝一伦而言,便难免时常改姓易代,终没有“万年有道之长”;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铁证 。B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C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 D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过的观点即每一物种都是独立被创造出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9. 下列各句没有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殊不知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B.E君的发愁,或者也不为无因罢,然而俄国是不要紧的,因为他们不像我们中国,有所谓“特别国情”,还有所谓“特殊知识阶级”。C.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无法禁止人们思想。D.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的好国民又不同。10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北京正是春末,也许我过于性急之故罢,觉着夏意了,于是突然记起故乡的细腰蜂。(记叙)B我要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议论)C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描写)D天然气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又称之为“可燃冰”或者“气冰”、“固体瓦斯”。(说明)11 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明林叔学荔枝花诗说“包蕊还分雄与雌”,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A B C D 12下列文句的出处、时代、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左传 襄公九年 战国 左丘明B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 东晋 陶渊明C 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荔枝图序 北宋 王安石D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荔枝 明代 陈辉13下列有关口语交际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辩论都应该讲究一定的原则,包括实事求是的原则,平等原则,同一原则。B朗读和朗诵表现形式相同,目的都在于准确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C讲解比介绍更深一步,重在说明事物的成因,解释事物的原理。D讲解的对象可能知识水平、年龄状况和理解能力差异很大,要求、兴趣与愿望也各不相同。因此,讲解要因人而异。14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文体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一生散文B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生物学碎锦科学小品文C王小波文学是灯自由在高处议论散文D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物种起源议论文15下列各项对有关课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流畅,描写细腻。B文学是灯中,作者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叙述开始,都是从叙述中来的,文章显得形象、具体,生动。C物种起源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目的、写作经过及写作体例,充分显示达尔文不迷信、不盲从的创新精神以及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D南州六月荔枝丹准确、详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知识,提出了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得分二、(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一)那么,又要“礼失而求诸野”了。夷人,现在因为想去取法,姑且称之为外国,他那里,可有较好的法子么?可惜,也没有。所有者,仍不外乎不准集会,不许开口之类,和我们中华并没有什么很不同。然亦可见至道嘉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固无华夷之限也。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人民与牛马同流,此就中国而言,夷人别有分类法云,治之之道,自然应该禁止集合:这方法是对的。其次要防说话。人能说话,已经是祸胎了,而况有时还要做文章。所以苍颉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对,而况于官?猴子不会说话,猴界即向无风潮,可是猴界中也没有官,但这又作别论,确应该虚心取法,反朴归真,则口且不开,文章自灭:这方法也是对的。然而上文也不过就理论而言,至于实效,却依然是难说。最显著的例,是连那么专制的俄国,而尼古拉二世“龙御上宾”之后,罗马诺夫氏竟已“覆宗绝祀”了。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16鲁迅的春末闲谈收入下列哪一杂文集( )A.三闲集 B.坟 C.热风 D.华盖集1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夷人”是清末至民国初期对外国人的通称,含有“夜郎自大”之心理。本文中 多次出现“夷人”这一称呼,表达作者对统治者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心理的讽刺。 B作者列举猛兽、牛羊御敌方式与猴界无风潮等例子来类比说理,生动幽默的阐明禁止人民集会、说话的所谓“夷人之法”是没有什么实效的道理。C本段列举夷人的做法,尼古拉二世的“龙御上宾”、 罗马诺夫氏“覆宗绝祀”外国统治者也用精神麻痹术,但跟中国没有两样,所以也不能奏效。D“二大良法”指的是上文所述的“不许开口”、“不许写文章”之类,作者认为这些也是无实效的,其根源是人们的思想是无法禁止的。18关于选文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指出外国的圣君贤臣的黄金理想不能实现的原因是“麻痹术”不奏效。B指出外国的统治者“治人之道”失败的原因在于“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C指出外国的统治者的梦想终究只能以失败告终。D揭露外国的统治者的理想与他们的统治方法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揭示了其方法必然失败。19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鲁迅在这里深刻地剖析、揭示了古今中外的统治者的本质愚弄人民,表现鲁 迅先生罕见的敏锐和清醒。B鲁迅对古今中外统治者奴役人们,想尽一切方法禁锢和麻痹人民的卑劣行径给予了尖锐的批判和无情的嘲讽,但可悲的发现人民只能成为统治者作威作福的对象。C鲁迅的杂文总是在议论中包含激情,语言高度浓缩,体现了鲁迅的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D本文语言体现了鲁迅特有的风格:讽刺、嘲弄、讥诮,正话反说,显示了强烈的批判锋芒。20关于对春末闲谈一文理解和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题小旨大,名曰“闲谈”,故能将小虫搏斗、神话传说、文史典籍、古今中外信手拈来,集于一文;又别具匠心,严密为文,读后令人叫绝不止。B文章看似随意为文,实则结构严谨,由细腰蜂麻醉青虫为幼蜂储存写起,然后由古到今。C本文多用反语,语言幽默,娓娓而谈,表现了作者“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境来”的笔墨趣味,显出一种洒脱、闲适、从容的风姿。D郁达夫评价鲁迅,“次要之点,或者也一样的重要,但不能使敌人致命之点,他是一概轻轻放过,由它去而不问的”。本文中的夷人别有给人分类的方法、猴界没有官等均属此类,均是一带而过。 (二)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颠坑仆谷相枕籍”,“惊尘溅血流千载”。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发,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不易。21本段内容主要说明的是( )A 荔枝的生长 B荔枝的贮藏C荔枝的外形和大小 D荔枝的种植 22文中所列东汉和唐代两个事例说明的是( )A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B说明荔枝在古代是帝王家才能享用的。 C说明从东汉时人们就很喜欢吃荔枝。D说明古代荔枝的运送条件简陋。23这段文字没有采取的说明方法是( )A 引用说明 B数字说明 C举例说明 D打比方说明24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的说明顺序是( )A先次后主,由表及里 B先主后次,由里及表 C先生产,后生态 D先主后次,由表及里 (三) 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它是由地球上生命以其环境相互作用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进化而形成的,是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难以估量。因此,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一项全球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宣言,目的是为了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了生物多样性的固有价值,尽最大可能维持、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许多热带岛屿和其他一些陆地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境内地表复杂,使得这里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多。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经灭绝,现存的5001000万种生物仅是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几十亿种中的少数幸存者。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被破坏,由此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弥补的。这不只是直接减少了人类可利用的生物资源,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般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础,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不力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采取有利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2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物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B.生物多样性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中,由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C.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体的总称。D.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2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水热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 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C.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D. 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2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B.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定,将使现有的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C. 由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不均的原因得知,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D.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弥补物种的缺失。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 竹喧归浣女。(hun) B. 弦弦掩抑声声思。(s)C. 望故乡渺邈。(mio) D. 更著风和雨。(zh)29.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渐霜风凄紧。(渐渐) B. 月既不解饮。(懂得)C.众里寻他千百度。(考虑) D. 却坐促弦弦转急。(但是)3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暮去朝来颜色故 B整顿衣裳起敛容C曲终收拨当心画 D苒苒物华休。3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的一句是( )A.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命曰琵琶行。32.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弦嘈嘈如急雨。(比喻) B.低眉信手续续弹。(借代)C.主人下马客在船。(对比)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偶)33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不同的一句是( ) A. 江州司马青衫湿。 B. 血色罗裙翻酒污。C. 歌以赠之。 D.感我此言良久立。34. 下列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A. B. C. D. 35.下列作者、年代、作品及文集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柳永 南宋 八声甘州 乐章集B. 辛弃疾 南宋 苏幕遮 怀旧 稼轩长短句 C. 陆游 南宋 卜算子 咏梅 剑南诗稿D. 杜 甫 唐代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杜工部集36.下列各句中,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A.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C.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37.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语言清新淡雅。B. 琵琶行是一首抒情色彩很浓的叙事诗,叙事与抒情并进,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C. 八声甘州采用细腻的白描,委婉的抒情,语言质朴,纯朴流畅。D. 青玉案 元夕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第卷(共86分)得分四、简答题(共3小题,共12分))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8诗体“山居秋暝”的含义,并指出诗歌中点题的句子。(4分)_39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艺术特色。(4分)_40尾联中“王孙”指谁?尾联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志趣。(4分)_得分五、名篇名句默写(每空一分,共8分)41.(1)_,相逢何必曾相识。(2)_,铁骑突出刀枪鸣。 (3)_,一番洗清秋。(4)_。更吹落,星如雨。 (5)举杯邀明月,_。 (6)_,不尽长江滚滚来。(7)零落成泥碾作尘,_。 (8)秋色连波,_。得分六、口语交际 讲解(8分) 42针对你自己所学专业,设计一段解说词。不涉及到具体学校、人名等,字数150左右。得分七、语文综合活动(8分)43选择一首你熟悉的与唐诗(宋词)有关的流行歌曲,对歌词与唐诗(宋词)之间的关系进行赏析。150字左右。得分八、说明(5分)44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要求方位表述准确,用语富于变化。50字以内。得分九、扩写句子(5分)45.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_得分十、作文(40分)4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