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02:植物体的新陈代谢(I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26557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02:植物体的新陈代谢(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02:植物体的新陈代谢(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02:植物体的新陈代谢(I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02:植物体的新陈代谢(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要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下面几种植物中宜选作实验材料的是( )A . 天竺葵B . 睡莲C . 仙人掌D . 雪松2. (2分)1500年前,贾思勰任高阳郡太守时曾因枣树数年不结果而“打”枣树,他用斧背狠敲枣树树干,树皮被打得伤痕累累,到了秋天树上挂满了枣子。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A . 可以加速水分的运输从而提高产量B . 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而提高产量C . 减少了有机物的向下运输而提高了产量D . 增加了无机盐的向上运输,而提高产量3. (2分)西瓜中含所有一些人体需要的无机盐和糖类等有机物质,它们分别来自( )A .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B . 根从土壤中吸收、光合作用C .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D . 根从土壤中吸收、呼吸作用4. (2分)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能够可以用来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2014绍兴)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根向地生长是水稻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B . 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水稻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C . 水稻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D . 水稻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层次:基因DNA染色体6. (2分)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 根尖伸长区有导管形成B . 根吸收含磷的无机盐可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C . 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 . 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7. (2分)如图为蚕豆种子的胚的结构示意图,种子萌发后,能发育成叶子的结构是( )A . 胚根B . 胚轴C . 胚芽D . 子叶8. (2分)某菜农为提高塑料大棚中蔬菜的产量,采取了下列一些措施,其中不是利用光合作用原来来提高产量的是( )A . 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B .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C .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D . 适时浇水9. (2分)植物从外界吸收无机物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下列哪种物质是植物自己制造的( )A . 水B . 无机盐C . 二氧化碳D . 淀粉10. (2分)年前某市有一条绿化非常好的街道炎热的夏日,人们走在绿阴道上,觉得心旷神怡,而今由于街道扩展,原来的绿化带被毁,而新的绿化带又没有成长起来,结果人们都不愿意在炎热的无遮的街道边走了这说明森林能( )遮阳光 释放氧气 调节气候 白天能释放CO2 晚上能产生氧气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2题;共6分)11. (3分)“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产生_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_,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_。12. (3分)(2014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O2的多少是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在家里做了如下的实验:在某植物的叶片上剪下大小相同的多个叶圆片,抽出叶圆片中的气体(如图甲)。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测量每个杯子中叶圆片从杯底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注:NaHCO3能增加溶液中CO2的含量,叶圆片吸收CO2释放O2 , 部分O2存在于细胞间 隙和叶圆片边缘,导致叶圆片上浮。(1)在实验中,应将图乙装置放在_的环境中。(2)本实验用到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用_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3)通过实验发现,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圆片没有上浮,原因是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_(选填“吸水”或“失水”),从而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三、 解答题 (共5题;共25分)13. (8分)外界环境(光照、水分等)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试分析回答:(1)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的光照强度范围是_。(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若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n3时光照6小时,该植物因光合作用而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毫克。 14. (2分)在两个密闭的钟罩内各放入一只鼠,保证供给鼠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另在A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据图回答问题。如果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哪个钟罩内的鼠会先死亡?为什么?15. (5分)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叶在29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毫克。(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_。(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_方。16. (5分)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一个装蒸馏水,一个装池塘水,一个装土壤浸出液(把较肥沃土浸入水中滤去渣土即得),用它们来培养同样大小的三株花生幼苗,放于同样见光的环境中观察一个月,你的预期是什么,一个月后,三株幼苗的生长又会怎样? 17. (5分)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 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_的分解作用。(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_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四、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18. (2分)如下图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_,影响幼苗生长方向的是_(填激素名称)。 19. (1分)节瘤成因是_被破坏 20. (3分)大豆在我国各地区广泛种植。图甲是大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种子萌发后的示意图,图丙为大豆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与子叶干重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结构A由_发育而来: (2)图乙中的e是由图甲中的_发育来的; (3)分析丙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 (填字母)。 A . 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B . 部分转化成胚根、胚芽中的有机物C . 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4)丙图中,120小时后萌发种子干重不再持续下降的原因是_。 21. (1分)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名称是 _。(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沿着茎向上运输到叶片,其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_作用。(3)植物的呼吸作用发生在 。A . 白天B . 晚上C . 全天22. (5分)把两株同一品种、同样大小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甲(内装土壤浸出液)、乙(内装与甲瓶等量的蒸馏水)两个瓶内,过些日子,看到甲瓶内的幼苗长得 _颜色 _乙瓶里的幼苗变得 _颜色_,这个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需要 _。五、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3. (3分)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过一段时间后种子的_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_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_作用增强。(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种子的_作用会减弱,幼苗的_作用也会逐渐减弱,原因是_。(3)分析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种子和幼苗的关系是:_。24. (3分)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1)提出问题:_(2)做出假设:_(3)材料用具:两只活蝗虫;两只试管;清水;玻璃条;细线 实验步骤: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A、B;将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将一只蝗虫的头部浸没到A(B)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A)试管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实验预期结果:_(4)实验结论:_ 25. (8分)某研究者利用栽在花盆中的植物,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回答如下问题:(1)图甲表示此盆绿色植物在两种不同温度下释放氧气的快慢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该植物的呼吸商A(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75,在15、1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 _毫升。 (2)图乙是测定图甲纵坐标上a值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在钟罩内放入该植物后密封,置于15的环境中,并对钟罩进行_处理。简述该实验的原理和测量方法_。(3)干旱初期,此植物光合作用快慢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_图来说明,其原因是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6分)11-1、12-1、12-2、12-3、三、 解答题 (共5题;共25分)13-1、13-2、13-3、14-1、15-1、15-2、15-3、16-1、17-1、17-2、17-3、四、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18-1、19-1、20-1、20-2、20-3、20-4、21-1、21-2、21-3、22-1、五、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3-1、23-2、23-3、24-1、24-2、24-3、24-4、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