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一中活页教案《陋室铭》.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6250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陵一中活页教案《陋室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陵一中活页教案《陋室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陵一中导学案年级:八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高新生课题陋室铭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3、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2、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怀。学法指导阅读理解 合作探究 当堂训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预习导学1、 课外查资料,了解“铭”这一文体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2、 作者与写作本文的背景。 见教参 “附录资料” 3、疏理课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山不在高(动词,在于 ) 有仙则名( 这里用为动词,出名 )苔痕上阶绿( 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 ) 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使动用法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4、课文从哪些方面表现“惟吾德馨”的?室中之景 、室中之人 、室中之事5、课文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照应,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趣。2、 探究理解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应用比兴、对偶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开篇即运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使文章显得起伏多姿,能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文章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整齐,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 三、当堂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斯是陋室( 指示代词,此,这 ) 调素琴(不加装饰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公文 ) 惟吾德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往来无白丁( 平明,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2、文学常识填空。(1)陋室铭的“铭”是指 略 。(2)陋室铭的作者是 唐 朝著名诗人 刘禹锡 ,字 梦得 ,著有 刘宾客集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诸葛”是指 诸葛亮 ,“子云”是指 扬雄 。3、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里用为动词,出名 )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名字 )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命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表肯定判断的动词 ) 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这儿;代词 )(3)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它,指千里马 )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4、翻译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理解填空。(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教后修改教后修改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