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4742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是水平五(高二年级)足球选修课脚内侧接地滚球教学单元的第二次课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复习脚内侧传球,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述我对本节课教与学的思考。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课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二、教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是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之一, 足球运动是个集体项目, 需要球在队员之间不断运行,因此,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的掌握情况将对足球比赛的攻防两端造成直接影响。2、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心理意识也趋向于成人化,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三、教学目标预设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动作结构及要领。2、技能目标:使85%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本次课的重点:脚内侧接地滚球动作协调用力的方法。难点:正确的运用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于练习和比赛当中。四、教法、学法运用在本课中,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分组、游戏等教学方法;学生主要采用尝试、模仿、探究等学习方法。五、教学流程设计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组织实施,请各位评委老师跟我一起分享。(一)导入部分教学步骤:1、课堂常规: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和要求。组织形式:八字队形。2、热身运动:自编足球操(配乐)组织形式:圆形队形。设计意图:通过安排针对性较强的热身运动,为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并杜绝运动损伤的发生。3、创设情景游戏:猫抓老鼠 组织形式:学生围成若干个圆圈,一名学生在圆圈中间,拿一个球,围圆的学生相互传球,圈内的学生想办法触到球。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针对性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复习了上节课所学脚内侧传球技术,从而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二)展开部分 主要内容: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 教学步骤: 1、复习脚内侧传球 组织形式:散点,先由教师引领复习,后由小组长带领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内容,为新授内容打好基础。 2、学生根据挂图分组尝试自学动作 组织形式:散点。 设计意图:由于脚内侧接地滚球动作较简单,所以要求学生根据挂图自学动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体会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3、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 组织形式:散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领会动作要领。4、学生自由体验 组织形式:散点,学生由小组长带领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课堂上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通过同学间的互帮互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5、学生展示 组织形式:教师分别请出一位技术掌握较好的和一位技术掌握较差的同学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技术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6、分层教学:巩固、提高练习组织形式:掌握技术较好的同学进行跑动当中的脚内侧接地滚球练习,掌握技术一般的同学进行原地接地滚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7、素质练习:夹球越障碍比赛组织形式:将学生分组,比赛开始后,排头队员将球夹在两腿中间跳跃向前越过障碍物返回,交与下一位同学,依次进行。设计意图: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培养学生协调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集体太极操(手抱足球并配乐) 组织形式:太极图队形。设计意图:利用太极图进行放松运动,不仅达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而且还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2、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回收器材、师生道别。六、教学效果预计:1、85%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2、预计平均心率120130次/分钟。3、练习密度为45%左右,运动负荷中等偏上。七、场地器材:足球场,足球20个,矿泉水瓶20个,音乐播放器一个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