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复习方案提高备考效率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924245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复习方案提高备考效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优化复习方案提高备考效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优化复习方案提高备考效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复习方案 提高备考效率,浅谈高考备考整体设计,1,高考与复习的关系 高考命题的特点及趋势 高考备考的整体设计,2,高考与复习的关系,高考考查,心理素质,学习水平,解题水平,知识水平,知识认知水平(第一层次),知识理解水平(第二层次),知识综合应用水平(第三层次),审题水平,方法水平,一轮复习,二轮复习,3,高考试题的呈现与知识、能力的关系,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4,高考试题创新的几种题型:,A、在陌生中考熟悉(新情景题型) 把学生熟悉的知识设置在一个新的情景之中来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2008北京理综,13)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 g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61023 mol1)( C) A.10年 B.1千年 C.10万年 D.1千万年 B、探讨问题式的(探究性题型) 以问题的形式展示,考查学生是否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5,(2009全国新课标)23题(11分)(物理)是“以奥运赛场的环保路灯的自控开关作为背景”来出题。 (2)在有些应用电磁开关的场合,为了安全,往往需要在电磁铁吸合铁片时,接线柱3、4之间断开变为接通。为此,电磁开关内部结构应如何改造?请结合本题中电磁开关内部结构说明(提出问题、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3)任意举出一个其他的电磁铁应用的例子。(搜集、整理信息)-。 【分析】这道试题的实验内容不是考试大纲上给出的常规实验,但考核的内容及使用的仪器均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内容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是考生在初中阶段学过的知识,其他器材均为高中阶段接触的,用这些器材根据实际需要(题目给出的要求)设计一个自控电路,对考生的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考查考生能否应用在直流电路中所学的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 【目的】让考生关心生活实际中的物理事件,培养考生探究创新能力。【难度系数】 0.193 【区分度】对全体考生特别是物理得分在60分以上的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有32%的考生得零分,18%的考生得1分,14%的考生得2分,18%的考生得3分,6%的考生得5分,仅有2%的考生得满分。,6,C、贴近学生生活、情感的 山东2008高考文综27题(4) “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分析】本题凸现家庭观念的现实意义,通过设题引导考生认同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的凝聚力,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同时本题还考查了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答案】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7,试卷要求(指试卷的整体面貌、结构和总体要求),试卷设计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 考查学科的主体内容,即中学重点内容和与大学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 反映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 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学科思维能力 考查内容具有合理的覆盖面和比例,题型比例配置适当 双项细目表 试卷的难度适中,有良好的区分度。 试卷的长度适当 试卷的梯度合理,按两级坡度设计,8,高考试题题型要求,选择题: 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 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非选择题: 考查主要的、重要的、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答题量与赋分值合理。,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要求,参考答案科学、规范、简洁。鼓励考生有创见地答题 评分标准可操作性强;易于控制评分误差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关系一致,9,高考试卷的组卷过程,富集优秀试题 优秀试题标准: “一新二有三不” 先定大题,再定小题 逐项自查,调整定稿 试题的取舍 试做试卷,多次调整,新颖;有味、有坡;不偏、不怪、不难。,知识点的考查是否比例恰当,有无知识点重复考查,有无遗漏知识点未考查; 试卷的总体难度是否适合,是否有选择题或非选择题部分偏难的现象。国家高考试卷难度标准:应控制在0.550.65之间; 试卷的两个坡度是否恰当; 整卷的阅读量是否过大,计算量是否合适。,10,高考备考策略,制定复习计划 复习阶段 时间安排 内容安排 目标要求,按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把后面与前面相联系的内容融入前面章节中,已熟练掌握的知识;自学能恢复的知识; 需要教师帮助整合的知识;需要多角度训练才能整合的知识,11,计划执行措施 教学设计 效果验收 教学改进,课时安排、授课方式、内容整合,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程度,12,课时卷的设置与作用,以课时为单位,一课一练,以练带学,同步跟踪 每一课时为完整体系。重点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设计,重点考查 难度适中。易、中、难(中等偏上难度)的比例大致为6:3:1,确保学生练得有效充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为检测复习效果提供依据,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13,单元卷的设置与作用,以每一单元知识体系命题,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尽量覆盖本单元全部内容,但不回避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与应用,特别是重点主干知识的综合运用 命制时,要考虑刚开始复习的特点,应先易后难,先基础后综合,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高考的能力 题型的选择应贴近高考,文科试题要与当今的时政热点相联系,理科试题要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及新科技等相联系 设问角度和方式要与高考相匹配,符合高考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的特点,既要全面夯实基础,又要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解题能力的目的,还要有高考导向作用,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14,滚动单元测试卷的设置与作用,针对一轮复习时间过长,防止学生“在复习现有知识时遗忘前面知识”之特点而设置 具有单元卷的特点,每个单元分A、B两套试卷,量少而精炼,A卷基础,B卷滚动。 滚动应遵循“自然”原则,相关知识尽量多滚动,无关联知识尽量少滚动甚至不滚动,使试卷卷达到滚动效果而又不显得“拼凑” 把知识由“点”连成“线”,完成知识梳理,15,模拟测试卷的设置与作用,从高考时间、试卷形式、题型题量全方位模拟高考 试题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以高考命题精神为原则,把握高考命题趋向(分析高考、关注热点) 九套模拟卷要统筹考虑,同一知识点不得多次重复同角度考查,重要知识点要全部覆盖,至少在某一套中要有所体现。学生训练后,是自我的一次全盘复习 模拟卷的难度要与高考难度一致,不得出现大起大落现象 ,16,一轮复习 关键词:把握教材,整合知识,强化训练 注意点 依据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不作过多的补充和深入。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及方法进行剖析与讲解,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知识复习要系统化,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与大学知识相关的中学知识,应从发展的观点给学生讲解。 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应试能力,17,例(2008全国理综I,29)(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FeCl3溶液显紫色,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 。 该物质是对甲基苯酚,还是邻甲基苯酚?,例(1998年高考化学,25)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D) A、1mol 1 mol B、3.5 mol 7 mol C、3.5 mol 6 mol D、6 mol 7 mol,主反应(量多),副反应(量很少),18,知识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 基本技能 审题能力 解题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 表述能力,19,五个“转变” 转变“求新求异”的复习思想; 转变“重难点,不重基础”的复习方法; 转变“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的复习方式; 转变“把内容拓深扩广”的复习思路; 转变“追求培养熟练工”的训练模式。 选择教辅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错误过多 试题陈旧 试题过难 试题超标、超纲 针对性,20,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的 熟悉课本的基本结构 知识背景 概念 规律 定理 掌握课本的主干知识 知道是什么 知道为什么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基本技能 解题思路,21,二轮复习 关键词:抓主干 重联系 补遗漏 授方法 强化知识的联系 依据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主干知识划分为不同专题 把同一专题的知识点构建成一个知识网络 通过综合试题加强训练,强化知识点的联系和应用,22,23,找变点,补遗漏 变化点 考纲变化点(考纲对比) 高考内容变化点(前两年高考已考查的主干知识和未考查的主干知识) 遗漏点 一轮复习遗漏的知识(对照考纲) 一轮复习不牢固的知识(一轮复习学生易错的知识),24,找规律,授方法 规律 基本解题规律 公平性 知识考查的延续性 方向性 高考题型 目的性 方法 复习方法 简捷有效 解题方法 有章可循(分析和套用的 不同),25,二轮复习要达到的目的 视听能认知 思考能理解 口述能表达 书写能解答,26,合作共赢,服务教育,地址:江西南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昌北麦园菊圃路1818号 办公电话:0791-3829299 手机: 13870062129 邮编:330032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800-8691-222 网址:WWW.JTYJY.COM 电子邮箱:liujunchu1965,谢谢大家!,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