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4198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现状及分析 樊雪莲 王志红 韩峰食品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长期以来,各县级市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粮食等食品安全行政监管部门出于工作需要,均设置了相应的检验检测科室,由于种种原因,各部门检测资源存在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着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现状:泰兴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全面调查分析了该市各监管部门的检验检测资源现状及食品检验工作运行情况,认为县一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由于各部门监管范围不同,主管单位及经费来源各异,彼此之间缺少沟通,检测设备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购置现象。以该市为例,全市各部门重复购置的大型设备(价值10万元以上)有:气相色谱仪4台、液相色谱仪3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台、原子荧光仪2台,总价428万元。各部门下属检验机构仅服务于本部门,样品检验数量不多,多数检验设备使用频率不高,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二、由于经费有限,各部门均存在着设备老化不能及时更新、新型设备不能添置导致部分必要指标无法检测的现象。例如,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生活饮用水作全检测共需检验106项指标,事实上该市目前负责生活饮用水检测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检测35个项目,另有55个项目有检测能力,但出于检验经费的限制无法正常检测,还有16个项目受仪器设备的限制尚无相关的检测能力。(见附表二)三、各检验机构检验人员资质偏低。仍以泰兴市为例,全市各家检验机构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35人,其中具食品检测资质的17人。还有部分无职称人员参与检测工作,未作统计。人员资质的取得途径不一,如卫生部门,由该市卫生局培训后发放资质证书,质监局由省质监局统一培训,粮食局的则由省粮食局培训后发放粮食质量检验员证。人员未经过正规系统的学习,检验能力仅限于本部门日常工作,难以应对突发事件,更惘论检验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检验人员年龄结构偏老化,30岁以下的仅2人。工商部门无专门的检验人员,通过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简单培训完成食品快速检测任务。粮食部门检验人员同时也是行政执法人员。(见附表一)四、部门与部门之间未能做到资源共享。各部门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各不相同,若能及时沟通,互通有无,一些样品的检测就可以在本市范围内完成,而不必到外市送检。2007年-2009年为例,泰兴市共抽检食品样品5197份,其中本市检验机构检测4199份(包括快速检测1586份),送外县市检测998份。另外农业部门的“三品”认证抽查、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的样品检测均送外县市检测机构完成。这些送检形成的路费、检测费支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由于送检造成时间上的延误,对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也是一种挚肘。五、农贸市场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未正常开展。全市共有集贸市场46家,仅有7家市场配齐了检测设备并正常开展检测,其余各集贸市场或缺乏相应的快速检测设施,或由于经费原因无力购买试剂,使得快检设施闲置。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几点建议:食品安全检测资源要合理整合,实现综合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要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权威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形成食品安全检测监管合力,拓展检测领域,提升机构效能,实现食品安全检测网络化和监管社会化。、整合各部门检测资源,建立全市食品安全检测中心。通过对各部门检验人员、设备及能力、经验的综合分析,不难看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能力要优于其他部门。县级市政府可以考虑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为基础,优化整合其他各部门的检验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成立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测中心仅接受职能部门委托承担食品样品采集及检验工作,出据检测报告。职能部门以检测中心出据的检测报告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不得干预样品采集、检测工作。部门与检测中心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仅以检测费的支付作为经济纽带,检测中心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的姿态出现,确保检测结果与实际相符,从而保证以检测报告为依据的行政执法行为公平公正。作为政府牵头建立的检验机构,检测中心要承担起对本市内其他检验机构(主要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品控检验室)的业务指导义务,举办学术交流,组织科研课题,编印简报通讯,传输信息动态,汇总检验检测资料,推动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促进实验室能力建设。实现检验检测信息的共享,建立信息检索平台,通过对大量食品检验数据的分析,对全市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为食品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政府统筹安排全市食品检测工作。自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后,食品样品不再是无偿采集,也不得向生产经营企业收取任何检测经费。按照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原则,建议检验检测经费由市政府纳入财政预算。政府牵头统一制订全市年度食品安全检测计划,统一布置检测任务,按任务统一下拨经费到各职能部门。检测结果由政府指定的部门统一汇总发布。3、全面普及农贸市场药残快速检测工作。各集贸市场要加快蔬菜农药快速检测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入一点、市场自筹一点的方式,购入药残快检设备及药剂,尽快启动集贸市场蔬菜农药快速检测工作,严格把好蔬菜进场关,确保群众能吃上放心菜。4、大力开展检验检测人力资源建设。在加大投入,推进硬件软件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检验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确保人员资质到位,技术水平到位。政府要开通绿色通道,招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 (泰州市泰兴食品药品监管局)附表一:泰兴市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人力资源分析表调查项目卫生局质监局工商局粮食局农业局人员职称高级41无专门的检测机构及专业的检验人员2中级16237初级15314其他工作年限15年2510年11020年1834620年以上1427年龄20302304017444050122950以上4人员检测资质微生物66粮油质量检验员理化66发证单位市卫生局省质监局省粮食局机构是否通过认证是是是通过哪级认证省质监局省质监局省质监局附表二:泰兴市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分析表食品安全检测类别应测项目数能测项目数未测项目原因分析农业质监卫生面粉7571、乳制品中,不能检测的项目是黄曲霉毒素M1和三聚氰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相应的检测能力,但该两个项目没有通过计量认证,检测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2、对生活饮用水的检测,国家标准要求的106个项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检测90个项目,但受经费限制,正常开展的仅有35项。3、质监部门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共有34项。银杏制品1515酒949肉及肉制品11411食用油757蔬菜、水果44调味品251025乳制品1715水产品139豆制品88糕点1313食品包装材料55生活饮用水10690(实测35)饮用纯净水21621土壤66肥料66动物疫病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