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23145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 (共15题;共55分)1. (4分)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 ) A . 大力植树造林B . 施用农家肥C . 倡导低碳生活D . 使用一次性筷子2. (4分)与金属锌、氧化铜粉末、烧碱溶液和氯化钡溶液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 A . 硫酸钠溶液B . 食盐水C . 稀盐酸D . 稀硫酸3. (4分)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4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Ba2+ , OH , H+B . H+ , Na+ , C . N ,Na+ , S D . Cu2+ , N ,OH5. (4分)现有铬、铜和银三种金属,将金属铬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铬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表面无明显现象,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A . 铬铜银B . 铜铬银C . 铬银铜D . 银铬铜6. (4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Fe2O3+4HCl2FeCl2+3H2OB . CuSO4+2NaOHCu(OH)2+Na2SO4C . 3Fe+2O2 Fe3O4D . 2KNO3+CaCl22KCl+Ca(NO3)27. (4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 . 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 . 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 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8. (4分)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硫酸铜、石灰乳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A . B . C . D . 9. (4分)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CO2与MgCl2溶液,产生白色浑浊B . Mg(OH)2)与稀H2SO4 , 没有明显现象C . MgO与稀H2SO4 , 白色固体溶解D . CuSO4溶液与MgCl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10. (4分)下列气体能供给呼吸的是( )A . 氮气B . 氧气C . 二氧化碳D . 二氧化硫11. (3分)胞嘧啶(C4H5N3O)是DNA的水解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胞嘧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1个胞嘧啶分子中共有12个原子B . 胞嘧啶中含有C4分子C . 胞嘧啶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D . 胞嘧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12. (3分)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13. (3分)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 .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D . 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14. (3分)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g铁粉和4.0g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是浅绿色。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 B . “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 C . 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D . 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疏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15. (3分)如图装置中的固体和液体混合后,小气球不会鼓起来的是( ) A . 铁和稀硫酸B . 铁锈和稀盐酸C . 二氧化锰和双氧水D . 石灰石和稀盐酸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共18空,每空2分,共36分) (共7题;共34分)16. (4分)请你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1)农业上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_kg,水_kg(2)将一定质量的CO、CO2的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氢氧化钙溶液中,完全反应后,经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气体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CO2质量比为_17. (6分)“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科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他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依次连接起来表示他所走的路线)入口_出口.(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写出一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8. (4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为人类提供_和_。19. (6分)科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处填入一种物质,是_; (2)若编号的物质是盐,要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 A . 硝酸银B . 氯化钡C . 氢氧化钠20. (4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一些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图中_装置。 (2)若收集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选用C装置收集气体可避免污染空气。收集时气体应从C装置的_导管进入,并进行尾气处理。 21. (4分)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A为红色固体,B、C的元素组成相同,I是某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K两种物质常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I的化学式是_(2)物质K的俗名是_(写一种即可)(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2. (6分)从物质发生变化的角度看,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_变化,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_变化在实验室中可用(_) 或(_)或(_)等药品来制取氧气 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14空,每空3分,共42分) (共4题;共42分)23. (9分)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如图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2)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_(3)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_(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_(4)写出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24. (9分)如图是某化学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探究工业炼铁原理及产物验证的实验,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_装置中的酒精喷灯(3)要验证B中产生的CO2 , 还需要在A、B之间增加_装置(填“D”或“E”)(4)整套装置还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5)(5)由于铁的氧化物Fe3O4和FeO均为黑色,B中得到的铁是否含有Fe3O4和FeO,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提出问题】CO还原Fe2O3得到的铁是否含有Fe3O4和FeO?【提出猜想】猜想1:Fe; 猜想2:Fe和Fe3O4; 猜想3:Fe和FeO;猜想4:_【查阅资料】2FeCl3+Fe=3FeCl2 , 但FeCl3溶液不与Fe3O4、FeO反应Fe3O4+8HCl=2FeCl3+FeCl2+4H20含有Fe3+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血红色【实验探究】限选试剂:CO、盐酸、澄清石灰水、KSCN溶液、FeCl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黑色产物加入到装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过滤所得固体用蒸馏水洗涤黑色固体部分溶解猜想2和猜想4都不成立取第I步洗涤后所得固体加入到装有足量_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不变为血红色另取少量黑色产物装入玻璃管中,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装有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_成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5. (9分)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如图甲。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_。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和,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_。【交流讨论】试管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 , 其理由是_。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正确的是推理_(选填“1”或“2”)。26. (15.0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A 中反应开始时,弹簧夹 C 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 C,装置 A 中仍在反应。过一会儿,观察到装置 B 中出现白色沉淀_(填化学式)。小组同学探究反应后装置 B 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 (2)【提出问题】反应后装置B 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 1:NaCl; 猜想 2:NaCl、HCl;猜想 3:NaCl、Na2CO3; 猜想 4:NaCl、NaOH、Na2CO3; 猜想 5:NaCl、NaOH、CaCl2【交流讨论】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2一定不合理。理由是_。(3)【实验探究】将反应后装置B 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先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NO3)2 溶液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实验结论猜想 4 正确【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经过交流与讨论后认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四、 解答题(27、29、30小题6分,28、33小题8分,32小 (共7题;共47分)27. (6分)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问: (1)一个水分子有_个原子构成。 (2)求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 28. (8.0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在一次课外实验中,向HCl和MgCl2的混合 液中匀速逐滴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绘制总溶液质量y(纵坐标,单位克)和时间x(横坐标,单位秒)关系如图: (1)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2)请分析AB、BC、CD各个过程,说明各段总溶液质量增加快慢的原因。 29. (6分)实验室保存一瓶浓盐酸,瓶上的标签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根据标签上的信息计算下列各问:(1)这一瓶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精确到0.1) (2)取100克此瓶内的浓盐酸可以稀释成1.85%的稀盐酸多少克?同时加水多少克? 30. (6分)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 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食用碱的质量10g10g10g10g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20g40g60g80g生成沉淀的质量3gm8g8g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1)m =_g (2)40g该食用碱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_g;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31. (9分)60%的NaOH溶液与10%NaOH溶液混合,配制20%的NaOH溶液150g,求需60%的NaOH溶液和10%的NaOH溶液各多少克? 32. (4分)实验室有盐酸、白醋、柠檬酸三种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三氧化二铁(红棕色固体)中放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理论上溶解3.2g三氧化二铁,需要36.5%的盐酸多少克?(列式计算) 33. (8.0分)黄铜(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 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组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样 品第 1 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取样品质量(g)25.025.025.025.0取稀硫酸质量(g)40.080.0120.0160.0产生气体质量(g)0.20.40.5m试计算:(1)上表中 m 的数值是_; (2)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当黄铜样品和稀硫酸的质量比为_时,两者恰好完全 反应; (3)求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 (共15题;共5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共18空,每空2分,共36分) (共7题;共34分)16-1、16-2、17-1、17-2、17-3、18-1、19-1、19-2、20-1、20-2、21-1、22-1、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14空,每空3分,共42分) (共4题;共42分)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25-1、26-1、26-2、26-3、四、 解答题(27、29、30小题6分,28、33小题8分,32小 (共7题;共47分)27-1、27-2、28-1、28-2、29-1、29-2、30-1、30-2、31-1、32-1、32-2、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