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质与健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2639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体质与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小学体质与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小学体质与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贵仁指出,营养过剩的膳食、过多地玩电脑游戏和看电视、体育锻炼不够等因素是造成学生近视、肥胖、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的学生表示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接近%的小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他说,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体力劳动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宁愿坐死,不能跑死。”这句话反映了学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时面临的困境。家长怕孩子运动时受伤,学校怕担责任,只能不断取消一些竞技性、对抗性项目,“稳稳当当”地上体育课,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在校稍有个磕磕碰碰,家长就不依不饶。为了安全起见,学校一般不敢给学生安排活动强度稍大的项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工作的贾志勇认为,家长教育方式不当不仅影响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甚至对体质发展产生终生不可逆的影响。家长过分的“呵护”会打乱儿童生长发育的“秩序”。贾志勇认为,儿童生长发育需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习惯必须要靠教育来培养。现代化的生活已经大大削减了身体运动的机会,童年的生活也渐渐少了同龄的玩伴和自由的田野。他担心,社会在探索出适合现代化生活的体育教育方式之前,不得不先面对成长起来的“不运动”的一代。提高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必须让他们从小“动起来”。专家指出,对待肥胖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预防。目前,青少年肥胖的预防问题已渐渐地为人关注,在医学界,“成人病从儿科预防”的理念已经建立。根据国情,建立相对完善的预防体系,确定各年龄段孩子的身高体重指数,督促处在轻度肥胖的孩子及时采取减肥措施,还有重视婴幼儿早期的营养结构等等。但这些只是预防工作的开始,控制我国快速增长的肥胖儿的数量并使其有所降低,任重而道远。此外,在8月19日的“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传出消息,据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从1984年到2004年组织的数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学生耐力素质在20年里持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阶段性下降,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体力活动不足和体育锻炼不够是当前国内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据2005年有关部门对全国10多万名学生的调查表明,23(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近14(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 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既要有短期的对策,也要有长期的战略性对策。 2005年11月,经民政部批准,由团中央主管的“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正式成立。受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广活动组织委员会委托,承担日常工作。 “我们正在配合教育部组织中小学体育集体竞赛大会,所有的参赛队都以建制班为单位,要求班级中的大多数孩子以集体形式参加。要使中小学生的运动会不仅是体育特长生的表演舞台,重要的是引导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他们的锻炼意识。身体是成功的本钱,不能让他们在与别国孩子的竞争中输在起跑线上。”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青少年体质降至20年最低 ( 2007年05月11日 15:44 ) 5年前,一篇关于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纪实报道夏令营中的较量轰动全国,引起了人们对中国青少年体质和意志的担忧;15年后,这一问题反而加剧了。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近20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包括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天津市一项调查更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甚至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北京市教委等机构今年4月开展的青少年形体测量和测评结果对外公布:八成青少年体形不良,走路时探颈、驼背、窝肩的比率高达46.1%;另有17.7%的人是X型腿或O型腿。几组令人揪心的数字,不禁让人们为现在的孩子捏了一把汗,长此下去,作为“早上八九点钟太阳”的他们又怎能挑起国家栋梁的重任?又是谁让孩子远离了操场?青少年大多“外强中干”4岁半的洋洋还在上幼儿园,就已报了珠算班、英语班和美术班。他说平时也和小朋友一起玩,但当记者问他玩什么游戏时,他想了想说:“唱歌、画画、学英语”听记者说起一些传统游戏的名字,洋洋皱了皱眉头,显得很陌生。洋洋的爷爷告诉记者,像他孙子还算好的,“我们院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根本没空玩,每天回家就是写作业。”日前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如今,中小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长了一倍;近视眼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高达83%,也就是说,现在的10个大学生中,还找不到2个视力好的!陕西省公布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够1小时,64%的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里“跳马”这样的器械早已淡出。“双杠在我们学校就是摆设。”北京一位高一学生说,“我们大部分时间在玩魔兽之类的电脑游戏。”“现在的孩子,看着人高马大的,其实就是外强中干。”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告诉记者,单位里开运动会,报名的多半是中老年人。“问那些小年轻的为什么不参加,他们会告诉你平时不运动,什么项目都不行。”从事青少年体质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则把现在的青少年体质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健身场地上,记者注意到,来锻炼的多半是老年人。“现在的年轻人都工作忙,有点时间就回家睡觉或上网打游戏去了,谁玩这些啊。”一位正打太极拳的老人说。几大原因“摧毁”青少年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变得“外强中干”?社会各界的专家仔细为青少年把了把脉。锻炼的“条件”被剥夺了。“如今的教育制度,决定了学生没条件锻炼。”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直言不讳地说,“从时间上看,由于书面考试主导人才选拔,因此学生必须花更多时间读书;从场地上看,社会提供给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太少了。”于海说,适宜青少年活动的户外场所需具备3个条件:一、有复杂的地形,能激发青少年的活动兴趣;二、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三、有适当的保护措施,如多种草、少种花。“在国外,草地就是孩子的天堂;反观国内,草地永远圈着篱笆,根本不让进。”学校原本肩负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责任,但在发展“体质”这点上,多数学校是失职的,不少学校甚至取消了春游、秋游;有的学校还不得进行激烈活动,打篮球、踢足球等都被明令禁止。学生锻炼的“兴致”没有了。中国教育协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表示,在过重的学习压力下,即使提供给学生锻炼、玩耍的机会,他们也难投入其中。一想到明天有重要考试,谁还能尽兴地玩啊?其次,家长从小就反复告诫孩子“出门会被人欺负、有危险”,因此“害怕出去玩”的念头,在青少年的心里根深蒂固。而同时,社会宣扬的“好孩子”,大多是乖巧、听话、不爱和人玩耍的孩子,这也无形中在告诉青少年:只要我变成他那样,爸爸妈妈就会更喜欢我了。最后,如今的锻炼、玩耍,被赋予了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说,体育成绩要和高考、中考挂钩,决定学生能否进入重点中学、大学。尽管教育部门是出于好心,希望以此鼓励学生多运动。但“一旦体育活动被功利化、分数化,就必须有一个判断的指标,活动内容也肯定会受限制,如只去练习跑800米、立定跳远等。这时,体育锻炼就不再是娱乐或放松,而是对学生天性的压制,他们参加锻炼也只是为了混个分数。”传统游戏被“高科技”替代了。“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在弄堂里做游戏,多开心啊。”于海感叹道。而今,丢沙包、跳皮筋已经远离了孩子们的生活,他们逐渐成为了“高科技的奴隶”,一有时间就会玩电脑游戏、看电视。“我又不想当专业运动员,用得着锻炼吗。”一个初三孩子对记者说。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院运动医学教授陆一帆则指出,别看如今的青少年个头高了,但他们的速度、耐力、平衡等方面都在下降。照这种情况下去,也许再过几十年,健康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如肥胖、冠心病、高血脂等。同时,青少年如果长期坐着看书,还会影响骨骼发育和心肺功能。国外孩子怎么锻炼生命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邓晨:在日本,成绩优秀的孩子虽然让人羡慕,但体育好的孩子更让大家尊重。问到孩子们的梦想,最多的答案是运动员。日本小孩从小就被灌输了“不怕冷,多运动”的思想。上学后,基本上每天都有体育课,不管春夏秋冬,体育课一律要求穿短袖T恤和短裤。同时,为了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6年4月开始,在全国的中小学中提出“早睡、早起、吃早饭”的口号,并要求各学校完善广播体操。生命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刘婕:据统计,澳大利亚的孩子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游泳、自行车、澳式橄榄球等。记者所在的悉尼,尽管街道高低不平,并不适合骑自行车,但仍不时看到戴头盔骑车的孩子。附近小公园内,也随处可见玩耍的青少年,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等。澳大利亚“体育委员会”通过制订和实施青少年体育政策,来鼓励其参加体育运动,如告诉父母,在孩子输掉比赛时,不能责怪或打骂等。生命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陈鑫:由于面临各种考试压力,新加坡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并不轻,但每天下午两点以后,学校还是安排了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几十种运动。2007年初,新加坡教育部还决定,在未来35年,花费约4000万美元在各学校铺建人造运动场,以取代原来的天然运动场。预计到2014年,新加坡国内300多所学校都将拥有自己的室内体育馆。此外,在英国,政府在今年年初,就建议各地方政府给家长一些经济补贴,激励他们让孩子上学时不坐免费校园班车,而是选择骑自行车。瑞典哥德堡大学在瑞典和丹麦推行了“防止青少年久坐不动”的健康促进项目,具体做法是:给学生布置体育运动类家庭作业,为他们提供更多非竞赛类的体育活动,鼓励当地体育俱乐部与学校合作。该把孩子轰回操场孩子的较量就是国家的较量,孩子的隐患也是民族的隐患。中国孩子的“高身材、低体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4月29日上午10时11时,全国范围内举行了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1小时的活动。专家们都呼吁,应该尽一切可能让学生走上操场,尽情玩耍。温方指出,组织学生集体做广播体操是一种措施,但要注意不能流于形式。“我认为,完全可以把这段时间交由青少年自己支配,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于海则建议,多参考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瑞典,所有的居民区、幼儿园里,都会有一大片沙坑、草地。有时候无需父母的帮助,两三岁的小孩就会自己爬出来,和同伴们一起嬉戏。德国的居民区一般都会有一个核心空间,也就是住宅楼会形成一个圆形,这样中间就会围出一块空地。住在楼里的任何一户人家只要往下看,都能看到这里。若此时正有人在锻炼,也会吸引他走下楼,加入到锻炼、玩耍的队伍之中。”“不仅是每星期增加活动时间,还应该改变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彻底将学生解放出来。”陆一帆说。 中国青少年体质近20年持续下降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http:/www.youth.cn 2006-08-20 08:57:00 中青网 五月二十五日,由十二个部委联合推出的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的重要内容“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快乐十分钟”在北京启动,和平里二小的学生表演自创的课间健康活动。 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8月19日在此间说,从一九八五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在今天举行的“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青少年年体质健康与企业社会责任”上,杨贵仁出示了一组数据: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率在过去五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六成,高中生为七成六,大学生高达八成三。 以北京市为例,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 杨贵仁分析说,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体力劳动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时间。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一直从事青少年体质的研究,他把现在的青少年体质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连续两年递交提案,提醒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周兆军)中国青少年体质二十年持续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01:3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六月一日电(记者应妮)“二00七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今天下午在此间开幕。来自中国红十字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等官员以及海内外青少年体质健康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运动机构、运动员和学生代表等二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今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此间宣布“中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而本次论坛则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论坛的一部分,今天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阳光体育运动广场”设计了包括中国青少年传统体育游戏体验区,和利用国际体育组织RTP引进的现代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区、网络健身自行车比赛区和体质健康测试区四个活动区域,接待前来参与的孩子。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五年内迅速增加,近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近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因视力不良以致专业受限。这就需要大力发展阳光体育运动事业,来促使中国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随后两天,与会专家将分别围绕“用体育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体育精神与人生成功之道”、“体育与青少年品格的培养”等议题展开讨论。同时,杨扬、杨凌、王丽萍、高敏、钱红、高红等一批著名退役运动员在今天的开幕式上,被聘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形象大使。(完) 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年下降 阳光体育运动出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09:51 沈阳日报锻炼时间和场地严重不足,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难以保证,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体育课。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4月25日,教育部决定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前,发展青少年体育运动,增进青年人身心健康,已经从中央领导机构的视野中落实到按部就班、层层推进的新举措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再次被提到决定国运兴衰的战略位置上。现状:青少年体质连续20年下降中共中央政治局开始“研究青少年体育工作”,说明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问题的重要性。记者从沈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了解到,从1985年起,教育部共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生接近7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有关部门在2005年做了一项针对全国38万多名学生的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多项体能指标都呈下降趋势。如肺活量,2005年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85毫升、303毫升;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37毫升、259毫升。另外,2005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普遍下降,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沈阳市教育系统从1979年开始逐步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质体能监测,发现学生体质体能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最近10年追踪监测结果显示,短短10年内,沈阳市中小学生近视眼的比例增长了16.6%。另外以立定跳远为例,高二男生的成绩从1994年的平均232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22厘米,比10多年前的平均值下降了10厘米;而同龄的20名女生的立定跳远平均值只有166厘米,1994年则是182厘米,竟然下降了16厘米之多。症结:锻炼时间和场地严重不足造成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的原因,包含生活方式改变、家庭溺爱等多种因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教育的导向出了问题。从学校到家长,都以分数挂帅,只关心孩子的智力方面,身体方面只考虑加强营养,而许多学校更是把体育作为“副科”,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这种以分数和考试作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不仅永远不可能很好地改善学生体质,而且还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摧残”。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近年来一直在了解体育课在学校的落实情况。他发现,尽管教育部已经明文规定必须安排足量的体育课,很多中小学校照样不执行或者执行得很差,有些中小学校,干脆把毕业年级的体育课写进课程表,实际却没上过一天课,其他年级的体育课也多半是敷衍了事,快到期末时,体育课同样逃脱不了被取消的命运。据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的乔恒军介绍,我国许多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在全国6个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孩子认为,因为“没有合适的场所”而影响自己参与运动。因缺乏体育锻炼导致智力发育出现障碍的病例在我国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平衡、协调等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现在很多孩子缺少运动,平衡、协调等能力就培养不起来。另外,体质不好的学生精力跟不上,难以承担越来越重的学习负担,他们的学习效率也比体质良好的学生差。对策: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4月29日,全国亿万学生集体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运动专家建议,青少年每天应该保持至少锻炼1小时的健身习惯。这绝对可以起到增强身体素质的效果,而且学生不一定要在固定的时间里完成1小时的体育运动内容,只要坚持一天内锻炼的时间总和在1小时以上,就可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记者从市教育局体卫艺处了解到,6月1日,沈阳将隆重举行“全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仪式。要求全市所有学校全力确保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争取开设25至30分钟的“大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这样就能让绝大多数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下半年,沈阳将举办所有高中参加的健美操比赛,让每名学生都至少掌握一套健美操。除了类似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外,沈阳还计划进一步推动以特色体育项目为龙头,带动全校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沈阳将评选出一百所体育特色学校,大力推广31中学的篮球、回民中学的足球等的品牌效应,以竞技体育带动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群众性活动的开展。思考:阳光如何长久照耀?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长久之计”,它具有更大的战略性、更强的长期性。“阳光体育”是社会开始补偿对孩子们欠下的由来已久的“运动债”。青少年的生活条件改善了,身体条件提高了,而体质情况却越来越差了。这是因为长期缺乏体育运动导致的“缺钙”现象,“阳光体育”是帮助青少年补钙的第一步,不过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万事开头难”,而是如何制定完整的配套政策,确保已经来到的“阳光”能够更加长久地照耀在青少年身上!“阳光体育”是事关国人素质乃至国家命运的历史性转身动作。这是对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身体救赎,更是为民族的强大储备更强有力的力量。我们需要刘翔、姚明等在赛场上为国争光,向世界证明我们不是“东亚病夫”。但我们更需要整个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阳光体育”并不是让每名青少年机械地投入一小时的活动,而是让阳光的理念在社会上深入人心,让肩负使命的年轻一代都能健康、幸福地生活一辈子! 对体质的理性认识 添加时间:2007-7-27 作者: 刘亚云 来源: 体育学刊 录入:admin 阅读次数:344 学校体育工作中,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其终极目标都要落实到增强体质上,这是提高民族素质之必需,也是素质教育之根本。然而,在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对体质的认识却非常肤浅,往往只从单一的角度进行片面的认识和思考,这必然有碍于学校体育的发展,不利于体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为此,笔者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审视体质,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观点来综观体质,试图还体质以“本来面目”。 1体质的认识基础 汉语中,体质的含义明确而又稳定,是一个有固定含义的词语,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其概念定义在不断地完善和规范。在古汉语中,“质”的含义是“体也、实也、主也、本也”,“凡物类之本体曰质”。1300多年前的晋书中的“王保体质丰伟,尝自称八百斤”,是说其身体的丰伟,身体实质的强健。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讲的“强筋骨”是指体质的增强。“增强人民体质”的含义更明确,即增强人民身体的实质,完整地体现了汉语言中“体质”的本义,即体质是身体的实质。 体质有个人的体质,家庭的体质,民族的体质。个人体质的强化,可使这个人成为生活幸福而有作为的人才;家庭体质的强化,可使这个家族富强;民族体质的强化,可使这个民族兴旺;国民体质的强化,可使这个国家长盛不衰;人类体质的强化,有利于创造世界美好的未来。科学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体质强弱的变化情况越重视。人类历史演化的进程,也是体质不断强化和弱化的过程。1949年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中国人的体质有所强化,但从世界整体来看还相对处于弱化状态,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的体质思想,在人类的思想文化中,至今仍居领先地位。早在1300多年前,中国就形成了体质之说,而西方直到18世纪中期,卢梭的解放身体的思想还被落后的残余势力定为“罪过”而遭到残酷的压制。从文艺复兴时期至今,西方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体质思想。在拉丁文中找不到体质这个词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才开始批判“行为主义”,并注意到了“体适能 ”(physicalfitness),这是一大进步。西方人所说的“体适能”是体质的反应,是体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不是身体的实质。如果需要将体质与英文对应的话,只能用physical substance,因为substance 的词义是物质、实质,不能把“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当成体质。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人所说的体质比外国人用“体适能”更实际。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体质思想的先进性,沿着这一先进的思想发展下去,并把其用于增强中国人体质的实践之中。体质是身体的实质,这是认识体质的基础,是体质思想的启蒙,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化。 2体质与体能 体质的基本含义是人的身体的实质。人的体质成分非常复杂,现在科学发达,但对体质的认识却很肤浅。我国在近50年中,已从人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方面着手进行了所谓的体质研究,这是一大进步,但没有达到体质成分研究的程度。其原因有多方面,最主要的是对体质研究的难度和对体质研究的意义还缺乏认识。 体质表现出来的现象多种多样,有身体形态的、机能的、运动能力的,体质中的某种变化都会以相关现象表现出来。尽管其现象的表现与体质密切相关,但现象并不就等于体质,如果把身体的现象当成体质,这是对体质的误解。如,跑得快与慢是一种现象,只能是运动能力的一种表现,不能代表体质的好坏。体质与体能密切相关,体能不等于体质,体能是身体物质所做功的能力。体能的计量指标有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人跑得快与慢是以速度作计量的,讲的是体能。 体质和体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混淆,更不能拿体能当体质。人的体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体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的感知觉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劳动生产能力、运动能力等,肢体的一切做功的能力都是体能。增强体质是为了提高体能,增强体质包括增强大脑的物质,提高体能包括提高脑力。 人的体能是多样的,视力、听力、消化能力、吸收和排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特异功能都是体能。从这里来看,体能绝不仅是跑、跳、投的身体运动能力,而是各种身体做功能力的综合。 3体质与精神 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这是最基本的哲学观点。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不是增强精神的专门教育。但是人的体质含有精神和物质,精神离不开人的体质。精神的含义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这都是人脑物质产生的,没有人脑物质就不会有精神。大脑发育健全而思维能力很强的人也有不同的精神,这是由于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 人的心理状态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心理因素不属于体质,跟运动能力一样是体质的一种反映。心理因素跟体力因素一样与体质相关,体力较实,心力较虚,虚中容易搀假。心力能反映客观实际,还能脱离实际乃至弄虚作假讹诈欺骗。“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但精神不等于体质,体质不等于精神。由于外界环境某种刺激引起体内物质变化而导致发生相应的精神状态,又反过来作用于体质的变化。体内物质与外界的联系有神经感受和反映,还有体液调节和控制。体液调节比神经系统更为复杂,研究成果表明,脑内分泌的调节物质(荷尔蒙)就有30多种。在身体感觉得舒适的情况下脑内右侧分泌一种茶尔蒙(内啡呔脑内吗啡)抑制去甲肾上素对体质的危害。现在,科学上对导致精神状态变化的体内物质的认识还很肤浅,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在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发展的长河中,很多人对体质与精神的认识不清,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盛行。二元论者总是把物质与精神并列,不分先后主次,多是重精神而轻物质,把物质视为消极的,把精神视为主导因素。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崇尚精神和能力,把精神和能力视为根本,蔑视物质。如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拿体能当体质,重运动技艺而轻体质,说心理因素是体质,都属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思想表现。 人体生命物质结构是从无到有,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由低到高而导致人类体质的形成和发展。原始地球有机物在空气和阳光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化学变化过程,而合成了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小分子经过长期积累,经过聚合而构成原始蛋白质与核酸分子。这些有机高分子物质,积累的浓度大了,在有利条件下凝聚成滴,形成界模,构成了独立的、能与外界交换的多分子结构。由这种多分子结构物体演变成原始的生命体,形成这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并结合成脱氧核苷酸链,形成了生物。人的体质是有智能的物质,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物质。 人类的体质具有理性思维和意识性行为的能力。思维和行为是体质(身体物质)的反映,体质是实物,思维和行为是身体实物的表现形式。这种功能性的表现形式的主要物质及其结构在脑部。人的大脑约 1011个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部位,接受信号和传送冲破。大脑皮层的一个神经细胞上, 接受信息和传递冲波突触的数目高达3108个以上,全部突触数量在1014 1015之间。神经冲波在各个突触间传递信号,小的间隙可直接传递,大间隙则借助化学媒介物递质进行传递。这些化学物质(递质)有10多种,各种递质传递的信号储存在突触末梢的囊泡里,当相当的神经冲波传来时便诱导囊泡把所储存的递质释放出来传到下一个有关的神经细胞触空膜,触突膜上有各种特殊的蛋白质受质,相应的递质和受质结合,引起神经的功能活动。这充分说明了神经功能,以及精神能力是物质的反映。 4结语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为现代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宝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体质思想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我们不能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理性思考,沿着这一先进的思想发展下去,从根本上改善提高中国人的体质,使国民体质得到强化呢?现实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体质研究的难度和对体质研究的意义还缺乏足够地认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现在所具备体质研究的思想和基础需要广泛深入。若不开展体质体质成分的研究,我们的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就成了一句空话。新世纪之交,人类越来越关心如何完善自身。为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体质科学研究。【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桑新民,陈建翔.教育哲学对话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3杨文轩,林笑峰,等.体育学原理M.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4杨立能.心理生理学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日春山茂雄.脑内革命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6邓若锋,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J, 体育科学,2000. 【返回】 【顶近年来,汕头一中专门购置了一批先进的设备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试监控,通过对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测试、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握力等测试的数据进行电脑统计分析后发现,体质为中等以下的学生偏多,而每个班级达到优等体质的学生少之又少。汕头侨中每年都举行学生运动会,但评委老师们发现,学生整体的体育成绩在逐年下滑,该校一名毕业生从1995年创下的跳远和投掷铅球的记录至今还未被打破。 根据2005年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监测结果显示,在7岁到22岁的汉族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率继续增加。其中城市男生的超重率达到了1325,肥胖率比2000年增长了27个百分点,这也成为城乡男女生中肥胖率最高的群体。 全国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与2000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增加视力不良率明显升高:小学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学生为8268。其中初中生近视人数成为各学段中涨幅最大的学生群体。 在反映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中,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与2000年相比,7到18岁和19到22岁两个年龄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为下降率最明显的人群。(陈永刚)北京市体育科研所所长佟之彦指出,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市学生超重率为11.2%,肥胖率达到14.1%,两项合计高达25.3%。此外,视力不良检出率达到55.46%,而且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其中小学生为31.1%、初中生62.12%、高中生77.88%、大学生更是达到86.42%。佟之彦强调,北京市学生的肥胖和视力不良的检出率居中国最高水平。-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说,现在青少年的体质是:硬、软、笨。硬,是指关节硬;软,是指肌肉软、松弛;笨,是指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连续两年递交提案,提醒政府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中国青少年体质近20年持续下降2006年 08月 21日 10:14 深圳新闻网 最近一次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有专家把现在的青少年体质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专家分析,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时间。关注青少年体育运动 专家:“欠账”太多http:/sports.jschina.com.cn 2007-5-31 15:14:15 复制本文地址传给QQ/MSN线上好友“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摆在“阳光运动”面前的课题还很多。昨天,记者采访了从事青少年体育运动研究的部分专家和学者,他们一致指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紧迫性。 不能当白白胖胖的“病夫”盛蕾(江苏省体科所所长、江苏省国民体质检测中心主任)体育运动会影响学习?作为一个高三学生的母亲,盛蕾不同意这个观点,“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利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大脑负责身体控制的区域兴奋的时候,负责学习的区域就会得到休息,这反而能促进孩子学习的效率。”盛蕾告诉记者,前不久有关方面刚开过一个研讨会,论及学生的肥胖问题。数据显示,现在学生的肥胖比例很高,“如果任由其发展,这些孩子都将成为白白胖胖的病夫。”盛蕾认为,“中国学生的体育运动可以借鉴美国学生的健身理念即体力活动,任何使肌肉收缩、体力消耗、有气喘、微微出汗的活动,都是对身体有益的锻炼。阳光运动要求的每天一小时,实际上是维持学生健康的基本需要。这个一小时也可以由每天的分时段体力活动叠加而成,这个累积效应,同样可以维持学生的健康基本需要。”体育不好的就是“废品”王宗平(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体育部主任)一直在参与江苏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相关工作的王宗平教授,心中很有紧迫感:“国家下发的这些文件、提的要求来得很及时。如今学生的体质连年下降,心肺功能这项指数甚至已经连续多年持续下降。”王宗平说:“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就是基础。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而体育不好的就是废品。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看到前途似锦的孩子是个废品。”谈到中小学贯彻”阳光运动“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时,王宗平说:“我们也进行过调研,感到部分中小学校是有抵触情绪的。学生的体质问题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如今,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已经欠账太多,要好好补才行。只要中小学的校长们真的下决心去做,是可以做好的。”“每天一小时”还不够程传银(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中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学习压力那么大,睡觉都睡不踏实,体质怎么可能好?所以要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不能仅停止在每天一小时就结束了。”程传银刚从德国考察回来,谈及感受,他感慨道:“在德国,很多学校一天只上半天课,而且的学生都是各个体育俱乐部的成员,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和每天被考试包围着的孩子的体质情况怎么可能会没有差别?所以我认为,要解决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这个问题,从长远来看,必须改变大家单一的知识观、就业观,以及学校考试和人才选拔的制度,这样才能让一小时不流于形式。”应试教育退一步,素质教育进一步周兵(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是几个学者说说就能让人们完全接受的,这需要社会、媒体、学校、家长的共同作用和长期努力,想要立竿见影根本不可能。”周兵说。周兵也指出了学校的实际困难:“中小学生课表已被排得满满的了,能把体育课排进去都够困难的,让学校再开展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谈何容易?如果硬性规定,很可能造成某些学校包装出个每天一小时来应付检查,比如把眼保健操也划入一小时,这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周兵认为,“阳光体育”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靠体制上不断的修改,“应试教育退一步,素质教育进一步”。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wangxun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教育?作者:郭立场发布时间:2007-04-28 10:42:02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今后,体育考试成绩不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增加,而且将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与高校、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适度挂钩。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教育部、体育总局近期出台文件提出,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测试报告书要列入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4月26日新华社电) 少年强则国强。百年前,梁启超这句话声犹在耳,然而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体质指标下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远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平均身高比矮个子的日本人还低,学生的近视率却世界第一。针对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的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我国把“健康”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着力扭转“重智轻体”的局面,试图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将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放在同样的战略地位,可谓是用心良苦。尝试体育成绩与高校、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适度挂钩,也足见国家在这方面的决心与力度。 目前,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对青少年健康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依然严重,导致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措施得不到落实,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青少年学生的耐力、力量等部分体能指标,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的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下降的速度加剧。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一些社会知名人士纷纷呼吁全社会要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重视青少年的体育工作。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引起了中央领导、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 据介绍,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很多学校到了中学三年级就不开体育课,尽管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但基于现实及升学率的考虑,即便是发现了,也很难有人愿意或能够制止。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为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了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过分强调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生物学指标,常使体育教学带有过多的强制性,教学过程趋于军事化、程式化,忽视或压抑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社会心理学认为,个性与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行为活动之中。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可作借鉴,美国体育课注重身心健康的实际效果,老师从不占用上课时间扯些与体育无关的话题,也不用练习队列,集体做体操等,而且准备活动都是在老师简单交代课目后,由学生自己去做。虽然也有体育考试,但没有一个学生畏惧它,因为这种考试没有优劣之分。比如考跑步,只要你跑下来就行,而且在你难以坚持时,老师和同学都鼓励你,一直到你跑过终点。因此,学校体育可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与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学校体育“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适应能力,应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体育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只是作为一种手段,而非根本目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理念一直定位在强调学校体育的社会需要及其对人的生理作用上,对它在个性发展上的作用未加重视或重视不够。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中,过多地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近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走上社会后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功能与价值。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已经实现了与终身体育接轨。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为了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学校体育必须引进终身体育的思想,运用终身体育的理论和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崇尚体育、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使学校体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会伸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