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现代文阅读突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2506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现代文阅读突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现代文阅读突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现代文阅读突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现代文阅读突击一、 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设问、反问)1、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因此,理解比喻在文中的作用,就要抓住喻体的特点,唤起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联想。如:2006年12题:第2段画线句“水就像人的血液”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答案: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如此重要,却又不显山露水,更不张扬狂妄的特点。)如:嘉定区模拟试卷中15题:“加热后的红薯糖,宛如柔软的琥珀”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答案: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糖塑作品的温润光泽。)如:长宁区模拟试卷中15题:画线句中用“老藤”来比喻,其作用是。(答案:异蛇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蛇的粗壮和凶狠,写出了蛇把矮子的膀子箍得严严实实。)如:松江区模拟试卷中15题:画线句“他们是野生的蔷薇、丛林里的荆棘、石缝中的芨芨草”采用了修辞,其作用是。(答案:比喻、排比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特奥运动员命运的坎坷和生命力的顽强。)2、拟人: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作用是抓住人的情感,结合语言环境,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如:2005年第14题:请从第2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相同的句子是:。(答案:“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或“迎春花举起了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3、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夸张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连串词语,把相似或相关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排比。运用排比,能增强语言气势。排比用于叙事,语意畅达,层次清楚;用于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于说理,条理分明,适合详尽的论述。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5、设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设问。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目的是强调问题,引出下文,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考。例如: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6、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表达的语气,增强表达效果,体现较强的感情色彩。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7、对比:就是把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不同点,加深读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二、标点符号的掌握:1、引号: 引用(表示直接引用的话或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表示突出强调。 表示特殊含义(如表示讽刺和否定等)。 表示特定称谓。2、破折号: 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表示意思的递进。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表示语音的延长。 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表示总结上文。 用在副标题前。 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3、省略号: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表示静默或思考。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表示语言的中断。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4、冒号: 引出下文。 总结上文。 解释说明主要出题方式:1、添加标点符号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识误用的标点符号,并加以改正;3、正确理解常用标点符号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如2007年上海市中考第17题:品读第6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的心理变化。(参考答案: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了伤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了”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了“我”的哀求。)三、各类文体的考试要点记叙文(一)、记叙的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1、2、3、4、5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5、1、2、3、4、作用:能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能使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以造成悬念,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1、2、X、3、4、5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更周密,人物形象更丰满,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4补叙:在叙述的结尾,补充交代与前面情节相关的内容。1、2、3、4、5、X(二)、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等(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做比较,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引用。(三)、文章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主线,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实物为线索。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如记一辆纺车,以“一辆纺车”为线索,把与纺车有关的事情按“纺车是战斗的武器”,“纺线是有趣的生活”两个方面组织起来成篇,表现了“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革命精神。2、以人物为线索。有些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如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孔乙己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麻木,而又心地善良,最后被打折了腿而死去。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来的。3、以事件为线索。故事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扁鹊见蔡桓公,以桓侯的病情发展这一事件为线索贯穿全文,桓侯的病由轻而渐重,到病入膏肓,终至死亡。层次清楚,结构完整。4、以时间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作者用“日夜起”引出主体部分,先写中路军进军情况;用“日下午时起”领起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后用“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即日)”引出对东路军渡江情况的叙述。可见,时间就是本文的线索。5、以地点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如小橘灯,按地点的转换,全文可分为四部分:叙述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叙述小姑娘家的情形;叙述回寓所后的交谈;交代离村后的情形。文章以地点为线索,内容显得井然有序。6、以心理活动为线索:7、以感情变化为线索:找出其线索的方法: 文章的标题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四)、描写方法:(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1、人物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神态描写(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语言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侧面描写:以环境渲染烘托;以他人来衬托;他人的反应来衬托 (方法)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背景(指自然状况),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或衬托人物的形象、预示人物的命运、为下文作铺垫。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和作用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运用代入法)。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语气或语调。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2008金山试卷第15题:第2段中“小心翼翼”这个成语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小心翼翼”这个成语在这里有“试探”的意思,形容母亲怕伤害儿子的情绪而说话十分谨慎的样子,充分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爱护。)2008嘉定试卷第18题:第10段画线句“我舔了一个上午,吃下了一个冬天的心情”,细细品味句中“舔”和“吃”的作用。(参考答案:(1)我恋恋不舍地吃下了老人给我做的糖塑,细细回味着老人给我的呵护和关爱。(2)温暖、感激之情经点点滴滴的积攒,化解了我心中的伤痛,化作战胜逆境的力量和更为广博的爱。)(六)、某句话或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1、结构方面: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伏笔、承上启下、线索、照应前文、点题、总结全文。2、内容方面:在中间的结合需内容分析;结尾的通常是:点明中心、深化主题。(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也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讲。2007中考试题第16题: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参考答案: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老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2008青浦区试卷第16题:第一段描写了钢叉唐的精彩表演,在文中的作用是?(参考答案:内容上,表现钢叉唐技艺高超,有点题的作用。结构上,为下文“无人不晓”、“冷冷清清”、“有人还记得他”等清洁埋下伏笔,也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2008闸北区试卷第16题:画线句“儿子还说了很多注意事项,把老刘的脑瓜都塞满了,以致于老刘都记不清儿子到底说了什么”在文中的作用。(参考答案:内容上,写出了儿子的叮嘱很细致,表现了对父亲旅途的担忧之情;结构上,为下文老刘并没有按照儿子的叮嘱行事做铺垫。虹口区试卷第19题: 画线句“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能否改为“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作品,交换你父亲的一幅小品,以便时时与他倾心交谈”?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改。因为原句中是将“得意之作”与“任何一幅小品”作交换,突出了秋溪谷的画艺远远高于自己,而改句仅仅是互相交换;原句要“展读”后才是“倾心交谈”,言下之意是在画中找到知己,谈论人生,而改句给读者的感觉是“无时无刻”不在交谈,有做作、空谈之感。)(七)、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八)、概括段意(或故事情节)(1)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 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例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例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 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2008浦东新区第17题:用一句话概括第2段的内容。(参考答案:写母亲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化解了我对她可能自寻短见的担心。)2008卢湾区试卷第16题:本文主要讲述了何晓明和米老师之间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参考答案:为了能整天玩网络游戏,何晓明想让学校开除自己。为此,他在课堂上把墨水甩到米老师的悲伤,还用打火机烧米老师的辫子,但未能激怒米老师。米老师的宽容、理解、信任最终感动了何晓明,使他走向了成功。得分点:起因1分,经过2分,结果2分,语言通顺1分)(九)、分析文章的结尾(抓人物性格和主题)徐汇区试卷第18题:在文末的省略处给本文续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并写出理由。(参考示例:余虎拿着一张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专程来给我报喜。他真诚地说:“老师,谢谢您,是您给了我一片鸟的天空,让我飞向蓝天-”理由:承接上文时间推算是班级前十名,他应该考上了大学;结尾还要呼应前文点题“鸟的天空”。)2005年中考第18题:你认为哪一段作为结尾更好?为什么?(参考示例1:我认为原文结尾好。原文写了老师带给我的回忆和令我涌起深深感触的风筝,显得积极向上。而另一段文字提及长者和“倘若离开人世”,显得悲观,与文中刘老师的精神截然不符。所以我认为原文第10段好。参考示例2:我认为下面一段文字相对更好,它将文中的刘老师与一位失去活动自由的老者做比较,更突出了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追求,也更强调了刘老师永远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前进。)(十)、标题的含义或作用2007中考试卷第16题:从全文来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参考答案: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2008闵行试卷第18题:从全文来看,“青木瓜之味”的含义是(参考答案:青木瓜独有的清香味道;年轻女子身上体现出来的真诚、热情或人与人应有的真诚与信任。)2008金山试卷第19题:结合全文来看,说说题目那个明亮的天空的含义(参考答案:母亲的角膜移植给了儿子,让儿子重见了光明。母亲的鼓励使失明的儿子心中明亮起来,对生活重新有了信心。在儿子看来,母亲就是他眼前一片明亮的天空。)2008黄浦区试卷第18题:说说你对文章标题“床底下藏着六十五声笑”的理解(参考答案:要点他的床底下藏着六十五个易拉罐,易拉罐联结着母亲的欢乐,赞美了他对母亲的关爱和体贴。)(十一)记叙文的写作特色或读后感(需重视8分试题)1、分析文章的人称和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情景交融等。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三是幽默风趣,四是含蓄深沉。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5、修辞6、描写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2008闵行中考模拟试卷第18题:请以第6段为例,作一点赏析。(参考:本段文字通过“茫然点头”、“盯着出神”等神情、动作以及“忽然看见那些鸽子变成嗷嗷待哺的客户-”的幻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2008闵行区试卷第20题:本文在写作上有特色,请选择一点,写一段8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参考点:以小见大,借一件小事表达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结尾含蓄隽永,有余味。运用了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略写年轻女子的生活经历,详写“我”与年轻女子交往的前前后后,突出中心。以“我”的感情变化贯穿全文,线索清晰。示例:本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先写“我”初遇女读者时的犯晕,随即又写“我”在听一家人一番话后的担心,最后写“我”的感动。情节曲折,成功地使女子真诚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彰显主旨。)2004上海中考试卷第24题:最完美的礼物(参考答案:1、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人物描写很到位。就拿大刘着个人物来说吧。一开始,他会“抢先冲上去想喝水”、“猛地喝了两口水”,可见大刘的性格是相当鲁莽的。但后来,他在受到郭教授的嘱托后变了,当人们说他比郭教授更苛刻时,“他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从这一动作中可见,大刘已在磨砺中变得理智了。综观全文,人物形象在情节发展中凸现,很有特色。2、本文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如:文中的“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形象地写出了沙漠天气的恶劣与突变。又如:“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既写出了沙漠的特点,又突出了队员们在缺水的情况下走出沙漠的艰难。文字不多,但十分重要,推进情节发展,突出文章中心。)长宁区试卷第19题:请选择以下题目,写个80字左右的段落(1) 矮子能见贤思齐。就这一点谈谈你的看法。(2) 就本文艺术特色中的某一点,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示例:(1)汤晨昕我认为矮子能够见贤思齐,说明他的确“不矮”。一个人只有做到明事理、守事理,才不枉一世为人。一个不守规矩、无理取闹的人,不论他的外在多么华丽美好,都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因此,矮子的精神高度是毫不亚于他人的。)虹口区试卷第20题:本文题目为“大师”,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称得上“大师”?请结合文中的人物,用8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对“大师”的理解。(参考示例:(1)汤晨昕我认为大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更应像文中的黄云山一样有爱才、惜才的广博胸襟。对于一个人,最难的就是认识到他人的长处。然而惟有赏识他人的豁达之人,才能将自己发挥得极致,成为“大师”。(2)侯天骄大师,谓在某一领域有杰出成就之人。而在这里的大师不仅含有艺术上的造诣,更有精神不凡之意。就如文中秋溪谷大师,生活窘困却仍豁达乐观、淡泊名利;笔焦大师,慧眼识杰,谦虚谨慎这些不仅艺术领域上有卓越成就,人品也同样一流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师!)青浦区试卷第20题:汤晨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谓是我们华夏儿女的千年根基。它结合了一代又一代先辈们智慧与创造的结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骄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传承与保护。只有在这些传统艺术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我们的国家才能更蓬勃发展。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日,我们每一个都应谨记:若树大无根,一切终究只是空中楼阁。闸北区试卷第20题:有人认为,文章不厌其烦地写儿子对旅途的设想和父亲的叮嘱,好象有些拖沓和重复,可以精练些。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参考答案:不同意。作者这样安排,不仅表现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和关切,而且体现他对社会人际关系的不信任,同时也是为了和下文形成强烈对照,从而突现文章的主题: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交往是完全可能做到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黄浦区试卷第19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80字的读后感(参考示例:文章使我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为了让妈妈开心,“他”想方设法偷偷地捡废品,多么纯真的爱呀!生活中我也时时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我应该像“他”一样从力所能及的点滴小事做起,回报父母的爱。)十二、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 我;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三人称: 他或他们, 作用: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让人觉得客观、可信。第二人称:以“你”来讲述或者抒情议论。(在诗歌和讲演中较多)作用:面对面地倾诉会更亲切自然;或者面对面地斥责语气会显得更加强烈。说明文一、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先后次序来安排说明的条理。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形状、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大到小等。逻辑顺序:依据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说明,或由主到次,或由表及里,或现象到本质,一般到个别,由整体到局部,由特性到功用等二、理清说明文的文章脉络(旨在了解说明的顺序和掌握文章的结构)方法:注意语言标志(1)序号,如一、二、三;首先、其次等(2)每个段落的起始句,常常是点明本段文章要说明的内容。(3)统领句,有的统领全文,有的统领几段。(4)小结句(5)设问句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 题目B、 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1、 注意标题,标题往往就是说明的对象2、 注意文章的中心句3、 文章中没有明显地概括出事物特征的中心句,就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事物的特征。四、说明方法的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1、列数字:即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作用是显得醒目具体,也更有说服力。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2、 举例子:即举出有既通俗易懂又代表性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事物。方法:具体真切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3、 作比较: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外在或内在联系事物相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五、说明的语言特点:1、 确切:准确、切实,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2、 严密:严谨、周密。包括修饰与限制、部分与全体、模糊与精确等3、 简洁:就是简明、干净4、 通俗:就是浅显、平实5、 生动:就是活泼有趣,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答题方法:修饰、限制性语言:用删除法,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例1:苏州园林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对称的。参考答案:不能删去;先解释,后结合具体内容谈在文中的作用,再说删去后具体有什么不好(不符合实际);最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2:“据专家估计、猜测”:能否去掉?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首先专家的估计、猜测强调的权威性,其次仅是估计和猜测,有待进一步的论证考察,说话留有余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一、把握议论文的结构1、 总分式,是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关系的结构安排。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结构。2、 并列式:指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是平行的。3、 层进式:指文章的各个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随意改动。4、 对照式:指论证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比照另一种事物或意思的结构安排方式。这种结构方式往往通过一正一反的比较,达到对比鲜明,是非明确的效果。二、把握并正确概括论点1、 抓文章的标题。2008年卢湾区试卷第13题:本文的论点是不拘一格用人才2、 关注文章的首尾段2008年青浦区试卷第11题:本文的论点是中华民族之崛起必有文化做后盾3、捕捉段落的中心句。4、把握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提炼出文章的论点。三、论据的作用1、事实论据:指文中用来论证观点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2、理论论据:是指文中用来论证观点的道理,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四、论证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五、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2、议论文中时而也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3、议论中的抒情,作用: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六、评述类:要点:以文本为依据;有针对性;有鲜明的观点(自己的见解);有层层剖析的论述。如闵行模拟试卷第15题:吉祥物是奥运会的一大亮点。联系本文,简要阐述奥运吉祥物的意义。(参考示例:(1)缤纷多彩的奥运吉祥物不仅承载着组织者对本届奥运会的特别祝福,也反映了人类对团结、友爱、拼搏及民族精神的赞美,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弘扬奥运精神的可爱使者。(2)奥运吉祥物是世界各国人民交流思想、传播信息、沟通情感必不可少的形象语言,是人们回忆这个节目的重要载体,更是保留和传承奥运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又如浦东区模拟试卷第20题:请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1)“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2)“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参考示例:(1)吴泽慧即使面对苦难,也要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即使身处绝境,也要坚信我们也能活下去。正是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人类在历尽劫难时才能得以生存,并且生生不息地传承,形成生命的血脉。/汤晨昕读了这个句子,我明白了无论生活多么坎坷、崎岖,我们都应该顽强地守护自己的家园。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有我们世世代代生长的根基,守住它,就是守住了整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呢人类也因此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2)王姿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自身一种宝贵品质,它会感染身边的人,当一个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这种民族精神会凝聚成一种力量,让这个民族一点一点奋起,最终屹立在世界的最高峰。)小说一、小说三要素1、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2、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3、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情节各部分的作用: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二、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