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完小课余田径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小学体育论文.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2232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完小课余田径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小学体育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完小课余田径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小学体育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完小课余田径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小学体育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论文农村完小课余田径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泽国镇联树小学 陈观华摘要:学校课余田径运动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具有运动潜能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不断提高其竞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的一种教育过程。我们认为,在农村偏完小开展课余田径训练,既能丰富和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能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和体育培养目标。为此,笔者带着偏完小学校课余训练现状及存在着哪些问题和困难?今后将如何做好农村偏完小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对泽国镇10所偏完小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拟从中失节找出差距,寻找对策,为搞好农村学校课余训练工作献计献策。关键词:田径训练 现状 对策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样本为联树小学、夹屿小学、横塘小学、光明小学、三衙桥小学、下郑小学、凤城小学、茶山小学,郑岩小学、五里泾小学,共10所偏完小。另外,抽取部分学生、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方法本人通过走访调查或电话访问。问卷分师资队伍现状、体育场地与器材情况、课余训练情况等三部分。1.2.2、访问调查法访问了周围8所小学,进行实地考查,结果与问卷反映一致,在访问了解和掌握许多问卷上未能反映的问题和情况,给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真实的依据。1.2.3、查阅文献法(附后)1.2.4、体育统计法(见表)2、结果与分析2.1、课余田径训练与分析2.1.1、课余田径训练开展状况现状:通过对泽国镇10所学校问卷调查发现,有10%的学校组织了课余田径训练队,长年训练。有53%的学校,有时训练,只是在比赛前组队训练,有37%的学校长年没组队训练。分析:(1)体育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从调查资料上看,有21%的学校拥有专业体育教师,有79%的学校没有专业体育教师,为了开足课,由文化课教师兼职,只是应付上课,谈何训练。(2)体育教师工作量大,没精力搞训练,从调查中看出,小学体育教师每周有1620节体育课。繁重的教学已经让教师们不堪重负,再加上课间操、课外活动、眼保健操、体育运动竞赛等大量工作,如再抓课余田径训练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即使精力旺盛的体育老师也有点吃不消。(3)课余田径训练报酬低据调查,有35%的学校给带队训练的老师有报酬,但很少。有29%的学校在比赛取得名次后,才付报酬(按运动员的成绩来算)。如没有成绩的话,就没有报酬。这些与其他任课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其他任课教师课余补课每小时2030元),这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4)学校领导不重视课余田径训练。从调查中发现,有87%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学校课余田径训练。有65%学校没有把课余体育训练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即使有35%的学校已经把课余体育训练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但实施比较好的学校只有3所,其他几所只是停留在纸上,应付上级检查。2.1.2、场地器材状况现状:调查得知有200米以上(含200米)的田径场的学校没有,仅光明小学有100多米的塑胶跑道;有已可建田径场地(待建)的学校仅3所,有100米直道场地的学校有4所,而大部分学校只有12块篮球场大小的运动场地。沙坑具有12块的学校有8所,其他学校有的已被埋没,有的没有建造,平均每所学校只有2个铅球, 8个实心球,5.5个垒球,3.5条接力棒,7.5条小垫子,1条皮尺,2只秒表,有4所学校没有跳高架,有7所学校没有起跑器和跑鞋。分析:(1)体育场地不足,调查表明约100%的学校没有200米以上的标准运动场,约20%的学校没有沙坑。可见,归根到底还是学校和当地政府重视和投入资金不足。(2)田径训练常用器材不足。调查表明约53%的学校具有田径训练常用器材,但47%的学校没有达到。甚至有的学校连一个铅球和一只秒表都没有,这与国家教委颁发农村中学体育设施配备标准也相差甚远。(3)田径训练好比读书者一样,如读书者没有书怎么读,田径训练也一样,如没有场地和器材,田径训练也难搞,由于场地器材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开展和田径技术水平的提高。2.1.3、田径训练状况现状:(1)不重视选材工作。(2)训练计划“一锅煮”(3)盲目求大。(4)忽视身体素质训练。(5)早期专项化。(6)训练方法“闭关自守”。分析:(1)由于各类体育比赛的主办单位的竞赛规程、比赛体制是以成绩为标准的,所以相当一部分学校不以选材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成绩为标准,应付比赛任务,只要成绩优于同龄驵的可以入选训练队,而把一些成绩不理想却有发展前途的苗子给放弃了。(2)由于各类学校以成绩为前提,以比赛任务为目的,对少年儿童没有区别对待,训练科学性不强,甚至出狠练的方法,盲目追求成绩,采用“大锅饭”“一锅煮”。认为训练行为是短期的,出现了早期专项化,训练成人化,忽视身体素质训练及“拔苗助长”等现象,这使不利于人才的后继培养,使小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昙花一现,难有作为,造成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不利于人材的成长。(3)由于体育教师长期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很少有机会外出学习交流,开阔视野,特别是同专职训练的教练员接触少,不了解新的技术动态,新的科学方法,“闭关自守”。如此状况对提高训练质量不利,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2.1.4、社会环境状况现状:从调查中发现,有91%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只是学文化知识,体育无关重要,有86%的学生家长不支持自己的子女搞体育训练,有78%的班主任不同意自班的学生去搞体育训练,有65%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训练,吃不了苦,即使考上了体校,国家也不包分配。分析:1、由于家庭环境的转变,现这代学生正赶上计划生育时期,即家庭实现“一胎化”,学生自然也就成了全家的宝贝,不让子女吃苦,尽量提供子女的优越条件,还谈什么体育训练。2、由于近年来招生数量的增加和教育并轨及国家人才流动的放开,使得一些体校毕业生前途“无亮”这这样,大大地影响了家长、学生课余训练的积极性。3、对体育教育工作的偏见,认为搞体育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将来无出息。认为学生在校是学习文化知识,只有文化知识成绩好,其他无关重要,重文轻体的观念很严重,虽然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大方向,但是音、体、美仍得不到足够的认识。4、读训矛盾。认为参加体育训练而影响文化成绩,包括一些班主任也这样,认为去参加田径训练,不仅影响他自己成绩而且还影响班级的平均分,拖班级的后腿,所以往往家长、班主任不让自己的子女、学生去搞田径训练。2.2、农村学校课余田径训练发展对策2.2.1、明确目标、任务、摆正位置学校体育是一个多功能、多目标的动态系统,而“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中小学体育的根本目标。课余田径训练只有在此目标上定位。是要成绩还是以培养、输送人才为主,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该如何定位的问题,搞体育训练工作要成绩似乎天经地义,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练员都会这么认为,这也成为许多学校衡量体育工作的标准,然而,仅有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课余训练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培养和发现人才,并向上输送人才。只有定位在这一目标上,课余田径训练的路才会越来越宽。因此,在中小学体育实践中要摆正课余体育训练的位置,注意防止纠正“重训练,轻教学“只抓训练,忽视群体等错误倾向,正确处理多数与少数,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学校体育工作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才能抓上去。2.2.2、更新人才观学校教育要处理好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关系,在体育方面,处理好教学,群体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关系,处理好了这些方面的关系,是争取各方面支持的关键所在。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尽心尽力抓好运动训练,而且,还要对训练学生加强全面管理,多方面关心帮助学生解决文化学习的问题,要经常与运动员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取得密切联系,了解运动员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问题要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安心搞好训练,从而使学生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放心,达到更新人才观目的。2.2.3、学校领导要引起高度重视,把学校课余田径训练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中。对一所学校来说,学生体育活动是普及,课余田径训练是提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课余田径训练根据学生体育开展的情况而展开来的,因此,学校领导应把课余田径训练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做到训练时间上安排得合理,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两不误。全面关心学生,锻炼学生,就能使学校教育和体育工作达到共同的目标,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国家的合格人才。2.2.4、课余田径训练工作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1)认真对待选材工作。实践证明,科学的选材,严格的管理,科学化的训练是人才成长的必要保证。因此,如何提高成材率首先必须从科学选材开始,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要高度重视。(2)训练队要做到严格管理运动队好比一个战斗的集体,严明的纪律是搞好训练的保证,因此,要制定一些有关规章制度,来制约,来约束他们,使一些不该做的,不要做的。当做的,就认真努力地去做。做到奖有惩,当批评的就批评,当表扬的就表扬。(3)根据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小学的课余训练,应立足于打好基础。注意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因此,要制定好训练计划,区别对待,不要“一锅煮”,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要过早地从事专项化,这样不利于具体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该项目技术的掌握。应以一般身体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为主,全面发展少年儿童的体力与智力,为他们今后从事专项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打好多方面的基础。只有在一般身体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训练,但对专项训练的任务和技术水平上不能要求过高、过急,更不能“拔苗助长”,不顾儿童的身体健康,片面追求运动成绩。2.2.5、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千里马的出现必须有伯乐在先,天才运动员必须有教练员的选拔和培养。所以必须有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体育教师来充实到农村学校的田径训练中。因此,一方面大力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创造条件让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函授、提高现有体育教师的素质。另外,以镇、乡为单位的,成立中心教研组,进行观摩教学训练,学术交流,邀请一些优秀的教练员讲课,组织短期培训,扩大体育教师的知识面,交流经验,学术交流,邀请一些优秀的教练员讲课,组织短期培训,扩大体育教师的知识面,交流经验,提高体育教师带队训练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要从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关心、福利待遇上从优、在评定职称、表彰奖励等方面,坚持与文化课教师同等待遇,甚至向体育教师倾斜。2.2.6、多渠道筹集经费体育经费的不足,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据98年统计,全国农村中学体育器材经费缺口达6.8亿元,需要58年才能满足,农村学校则可能需要更长时期,所以我们不能等不能靠,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采取“上面拨一点,学校挤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办法,解决体育经费。除此之外,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办体育,自己动手,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自制体育器材。在体育场地建设方面要因地制宜,在争取当地政府同意的前提下,发动师生自己动手挖高垫低,开辟场地,也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山坡,沙滩,草地,树林和山路开展体育教师训练,这样才能适应发展体育运动的需要和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2.2.7、组建训练档案。在训练过程,一方面组建训练日记、运动员基本情况训练档案、各时期竞技能力诊断、各种类型训练计划及完成情况训练档案等,这样,不仅为运动训练提供基本依据和出发点,并能及时检查评定训练工作的效果,而且为运动训练科学化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应组建运动员考上哪所学校,保送到哪所学校,成绩如何的档案。这样,不仅为科学训练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为下届运动员的努力学习树立榜样作用。2.2.8、建立与各校取得联系,为学生提供门路服务。体育教师应随时和县体校,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取得联系。为学生毕业后可通过推荐考试到县体校,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继续训练学习。成绩突出的体育尖子生可向市体校及其它专业运动队推荐。这样,一方面可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为课余田径训练等到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及社会上认可,使课余田径训练越搞越有生机。2.2.9、加强田径基础训练的科学研究。田径训练始终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有关研究表明:世界冠军的培养从选材开始。因此,要加强课余田径的训练工作。诸如,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及队伍的科学管理等的研究,通过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中,为训练服务,争取早出人材,多出人材出好人材。3、结论与建议1.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深入开展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从少年儿童中发现与培养人才,不仅能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是积极开展体育人才资源和迅速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基本途径。2.农村小学的人才市场是培养天才运动员的最好基地,充分挖掘这块“宝藏”是当务之急。3.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只要克服各种困难,我们的课余训练工作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4.应当抓住当前的教育,已从“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的契机,使学校体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余田径训练计划,使学校开展的更有生机。5.体育局、教委部门应重新修订有关中小学体育课余田径训练的长远规划,不能单凭田径运动会比赛成绩论定该学校的田径运动水平。应看重考虑培养优秀苗子,建立输送有发展前途的青少年苗子为前提的激励机制,重视少年儿童的科学选材。参考文献1、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增刊)2、 中国学校体育(1999、1,1994、4)3、 体育教学(1993、2)4、 调查统计数据表。表1、课余田径训练情况统计表名 称常年训练有时训练无训练学校数172表2、体育师资情况统计表名 称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专业兼职本科大专中专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教师数1128128表3、场地情况统计表跑道田径场200米以上直道100米以上沙坑(个)小学028表4、器材情况统计表名称铅球个标 枪(支)实心球个垒球个接力棒条条小垫子条条杠铃付跳高架付皮尺条起跑器付跑鞋双秒表只金属竹制数量125216344183834962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