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一中11-12学年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1491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一中11-12学年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省新余一中11-12学年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省新余一中11-12学年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余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方顺 审题人:周宜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011-10-20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2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宗法制3右图是一幅关于宗法制的漫画。上面的周天子听着悠扬的乐曲,下面的两个人却只能听单调的乐音。这主要说明了西周王朝 A宗法制下等级森严 B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C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4奥利地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 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考古发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刻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分土建邦”与“乱世”是因果关系 B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C“家天下”结束了乱世,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 D这块刻石的出现最早不会早于秦朝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A B C D5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D文化专制的扩展 6 “当时禁军的标准是琵琶腿,即大腿粗壮者,车轴身,即肩宽腰细者,身高为五尺五寸至五尺八寸。禁军聚集在京师,太祖亲自教阅,加强训练,并给以优于外州的俸禄”。材料中所说的“太祖”是()A魏太祖 B宋太祖 C元太祖 D明太祖7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呼。”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A行中书省 B三省制 C中书省 D内阁制8 据统计,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日7天时间内,内外诸司奏札多达1660件,共3391件事。平均每天要处理208件奏章、424件事。朱元璋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息”,也无法把事情全部处理好。导致朱元璋这么忙的主要原因是()A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控制六部B明朝统一不久,国家大事繁多C明朝增设军机处,皇帝要统揽军政大事D明朝废除行省,皇帝要直接管理地方9,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B君臣关系逐渐疏远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君主越来越不开明10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了历代宦官干政最烈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明朝皇帝懦弱 B明朝推行特务统治C封建专制制度 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11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以后的各朝代统治者都采用了秦朝开创的郡县制。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12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二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材料三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7分)(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5分)(3)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7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7分)14(26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秦创建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监察地方长吏。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材料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材料三元世祖时明确规定:“凡有官守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元史卷十,世祖纪)“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明史职官志)清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悖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6分)(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得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明清时期在吏治方面的特点。(4分)(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8分)(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4分)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由“郑氏义门”“同居共食”“孝义家风”可知,题干所反映的是家族聚居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宗法制。2答案:A解析:“封建社会”的概念自近代引入中国的,但是在我国古代把分封制称作 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西周采取分封制的目的。同时材料中又进一步提到了“周天子”。3.答案:A解析:引文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更符合题意要求。4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秦初认识到分封制弊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没有体现科举制,科举考试确立于隋唐时期,排除,故选B。5答案:A解析:宋朝皇帝位赵姓,明朝皇帝为朱姓,所以从此可以看出皇权的独尊地位。6答案:B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禁军”、“优于外州的俸禄”等,可以判断是宋太祖赵匡胤集中军权设立禁军的制度。7答案:C解析:提取信息:侍御史高鸣进谏的内容含义:他认为三省的行政效率不如一省,所以元世祖采纳了高鸣的建议,以中书省代替三省。8答案:A解析:主要原因是朱元璋为强化君权废除了丞相制度所致。9答案:C解析:大臣从坐着,到站着,再到跪着,反映了大臣的权力越来越小,专制皇权逐步得到加强。10答案:C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根源。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设内阁,专制皇权进一步强化。而宦官是皇帝身边贴身秘书,容易出现干政的现象。因此其根源是封建专制制度。11答案:B解析:乙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秦朝以后的汉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并没有全面实行郡县制;丁同学的说法不正确,内阁的出现是在明成祖时期。12答案:B解析:从明朝开始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明显体现出来。而英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3答案: (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3分)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4分)(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5分)(3)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2分)原因:中书省权力过重。(2分)措施: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3分)(4)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3分)影响: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4分)解析:第(1)(2)问结合所学知识;第(3)问联系元朝的政治制度以及明朝加强皇权的目的进行回答;第(4)问注意围绕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发展来分析,从而得出其基本趋势和主要影响。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