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行动探索.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1400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行动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优化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行动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优化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行动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行动探索方塔小学 李 娜【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作为对话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自己要对文本进行正确深入地解读,充分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然而,纵观现实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文本解读存在诸多问题,如:文本解读“浅尝辄止”,文本解读“过度挖掘”,文本解读“本位缺失”。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三点对策:文本解读要深入,文本解读要适度,文本解读要有“语文”意识。【关键词】文本解读 深入 适度 “语文意识”所谓“文本”,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文本就是被选作教材的文章。“文本解读”就是对文本的思想感情、情感价值和言语形式、表达方法进行分析理解、体会揣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是先行者、引领者。教师首先自己要对文本进行解读,并在解读中充分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然后再走进课堂,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著名小学教学专家沈大安先生曾说:“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上好语文课的第一步。”然而,纵观现实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很多教学问题都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即使是一些展示课、观摩课中也存在文本解读不到位的现象。一、文本解读存在的主要问题1.文本解读“浅尝辄止”所谓“浅尝辄止”,即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目光只关注到文字表面的意思,只了解文本“写了什么”,没有更多地读到作者是“怎么写”的。教师这种“见山只是山”的解读,必然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只能停留在肤浅认识上。例如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武松打虎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武松的机智勇猛。教师问:如此凶猛的老虎,武松是如何应对的呢?学生答:跳,闪,躲。教师马上又问:此时,武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一下子愣住了。只有几个灵活的孩子站起来回答:灵活,身手敏捷,机智教师接着要求学生感情朗读,可学生对人物形象感悟还不够透彻,体会不深,朗读平平,读不出味道。2.文本解读“过度挖掘”“过度挖掘”指的是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味追求深掘,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文本,并用自己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阅读体验,导致在课堂上“深入深出”,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繁星一课时这样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对星天的喜爱。教师出示句子“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问:联系一下作者生活的社会、生活环境,请你想象一下,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教师接着又补充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读了仍是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回答。3.文本解读“本位缺失”所谓“本位缺失”是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重在挖掘非语文因素(道德思想、科学常识等),忽略了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规律,忽略了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在这样的解读下,课堂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例如,一位教师试教人生的开关时,这样问:听了大毛的蛊惑,“我”的心动摇了。“我”能这样去做吗?于是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能不能做”的道德讨论,占据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语文课上俨然成了思想品德课。二、问题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文本缺乏研究。教师拿到一篇课文,缺乏悉心涵咏、潜心钻研的耐心,或只对文章字面走马观花,或只凭多年经验和直觉设计训练点,更甚者直接照搬教参的“教材分析”,或者网络上搜集现成的教学设计。教师文本解读时没有真正“走进去”,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出不来”了。2.对学生缺乏关注。教师埋头钻研教材,钻研教法,却忽略了钻研学生,从而使文本解读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严重脱节,导致教学低效。上述案例繁星就是个典型例子。教师考虑周全地查阅相关资料,试图通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准确地反映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但是教师这种成人式的解读学生能够接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3.对学科性质缺乏认识。看身边的语文课堂,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常识课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对语文教学根本任务,以及语文教材中的教学价值认识不到位,导致文本解读偏离了学科性质,使得“小语”不“语”。 三、优化文本解读的对策 仔细审视以上文本解读中的问题,笔者以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研究怎么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到什么深度,以及怎么发掘文本中的语文教学价值等问题。为此,在最近几年里,笔者着力在这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对策,略陈管见。1.文本解读要深入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文字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与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那么,如何跨过文字这道桥梁与作者心灵相通?研究与实践告诉我:文本解读要披情入文,潜沉入文本深处,聆听文本细处发出的声音,沿着作者的情感脉络慢慢行走,用心体会。(1)抓住本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关注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关注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用心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潜入文本深处。例如上述问题案例中武松打虎一课,面对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是如何应对的?在解读中,我发现文中这样描写道:“武松腾空跳起,轻轻落在一边躲过。”“武松只轻轻一闪,老虎掀了个空。”“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只轻轻一跳又躲过了。”课文不厌重复用了三次“轻轻”,难道是作者词穷了吗?反复研读,我发现老虎的动作“一扑一掀一剪”是何其凶猛,然而每一招式都被武松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轻描淡写地化解了。三个“轻轻”平凡中见奇绝,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武松的机智敏捷。看似重复的语句实则意在凸显人物形象,这才是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在教学中,我便抓住三个“轻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形象。我问:如此凶猛的老虎,武松是如何应对的呢?学生交流:跳,闪,躲。我马上追问:课文是怎么写这些动作的呢?学生很快发现了三个“轻轻”。接着再让学生自己品读感悟:你从这三个“轻轻”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读句子说体会:灵活,身手敏捷,机智然后我再指导朗读: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这时,学生各个读得有滋有味。通过学生的朗读,我能感受到武松机智勇敢、身手敏捷的形象已然在孩子们的脑海里逐渐生动起来,丰满起来。又如慈母情深一课有这样几句话表达上很有特点。“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描写中不仅“我的母亲”连续出现了三次,而且“我的母亲”还是后置的。其实同样的意思,这段话也可以这样表达: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那么,这样两种写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呢?经过反复揣摩,我发现这样的写法就像电影中的一个个慢镜头把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放大、细化。为了要买书的钱,作者第一次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发现母亲工作的环境竟然如此恶劣。从母亲转身时的动作中,第一次发觉母亲竟然如此瘦弱、如此疲惫、如此苍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我”的母亲吗?三次“我的母亲”道出了作者的惊讶、疑惑、心酸和震撼。基于对作者表达方式上的解读与发现,在教学时,我将文中的原句改成以正常语序表达,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很快便有了自己的发现,有一学生说:“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更能突出母亲的辛苦。”另一学生补充说:“我读出了作者第一次发现母亲为了养家糊口竟如此劳累,如此疲惫,感到心酸。”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要求朗读,学生读得真情流露,读出了文字背后深藏着的作者的情感。(2)抓住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每一篇课文,在其布局谋篇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它传达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意图。“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解读文本时,对那些别出心裁的结构加以揣摩,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会有更深的把握。例如,母鸡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全文以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变化“我一向讨厌母鸡”到“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为线索,来写对一位鸡母亲认识与理解的过程。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通过描写时而“没完没了”、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又发了狂”的叫声,以及它欺软怕硬的行为,再现了一只浅薄、势利的母鸡形象;接着采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再现母鸡警戒地看护小鸡、为小鸡寻找食物、教小鸡本领、给小鸡温暖、让小鸡取乐、夜间看守小鸡等多个感人的画面,塑造了一个“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母亲形象。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强烈的爱憎,告诉人们即便是一只浅薄、势利、令人讨厌的母鸡,在疼爱孩子上如同任何一位母亲一般无私伟大,揭示了“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主旨。发现了作者布局谋篇上的用意,于是在教学时,我紧抓作者的情感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后来又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由此疑问出发,带领学生深入文章细节探究“讨厌”与“不敢讨厌”的缘由,感受母鸡做了母亲之后的伟大,理解文章的主旨。在读完课文后,我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母亲,有的学生能从另一角度去理解母爱“母亲的唠叨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有的学生认为“母亲虽然也有让人不喜欢的缺点,但是爱孩子确是百分百的付出”。学习了母鸡一课,学生对母亲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认识。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说过:“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教师对文本有了深层次的解读,就能像一位谙熟一切的向导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更深处的内涵世界,获得真知,体验情感,丰富语言。2.文本解读要适度文本解读要有深度,也要适度。著名的教育专家沈大安先生说过:“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一是姓语,一是姓小,这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我认为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可以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那么,怎样把握好文本解读的“度”?笔者认为可以遵循以下两点:(1)以课程标准为参考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对不同阶段学生在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教师解读文本时,可以此作为参考,把握好文本解读的“度”。就理解词语而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要求。第一学段只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即可。教师对关键词解读时不要过度挖掘。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运用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而第三学段,除了要求学生能理解或推想词语的意义,还要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些就要求教师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词语的表层意思上,而要深入到词语背后的意蕴,触及到词语背后的情感。例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其中“镇定”一词是对白求恩人物形象的直接概括,在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镇定”是什么意思?联系当时的环境,你从“镇定”中读出了什么?外面弹片纷飞,为什么白求恩还能如此镇定?补充资料,前线那么危险,白求恩为什么还要把手术台建在阵地上?在层层追问之下,学生感受到白求恩临危不乱的品质,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及对伤病员真挚的关爱,对“镇定”一词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有了较深的体会。又如绿毛龟一课,“知道自己美,它常常自信而近乎卖弄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深绿的毛发,把整缸的水都染成了绿色。”这句话中“卖弄”本是“炫耀”的意思,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而在文中是贬义褒用,以体现绿毛龟的通灵之性,表达作者全家人对绿毛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词语感情色彩出发,抓住矛盾之处进行质疑。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卖弄”一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课程标准为教师解读文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而教师对课程标准是否熟悉,将直接关系着教师解读文本时的深浅。教师只有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稔熟于心,潜入文章才能把握好解读的深度。(2)以学生学情为起点崔峦先生说:“解读文本应从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解读文本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做到“目中有人”、“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发展。再谈巴金的繁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解读到文字背后隐藏着的作者对民主思想的追求,对光明未来的憧憬,以及去国怀乡的惆怅。然而这终究是以成人的视角来解读的。如果让学生去解读,学生会怎样解读?在解读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于是我布置了预习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摸了个底”,并大致梳理和分析了一下。学生已知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仰望星天,感受到了星空的美丽,表达了对星天的喜爱。学生未发现的: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描写星天的美丽。(这里是学生语言习得的生长点。)学生想知道的:为什么作者看星天会有不同的感受?(这里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生成点。)掌握了学生的学情,我在解读文本时着力发掘学生想知道、能学习的内容。落实在教学中,我以学习语言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的特点,揣摩作者的表达,欣赏语言的优美,感受星天的美丽与作者对星天的喜爱。最后引进本文的写作背景,介绍作者描写繁星的真正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看星天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些深入的体会。如果学生对文本中所蕴含的较深层思想不理解也没有关系,相信学生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也会自然而然地慢慢理解。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遵循儿童的认知水平,尊重儿童的生活体验,蹲下身子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文本解读的深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3.文本解读要有“语文意识”“培养、提升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文本解读最终要为语文教学服务。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这样一种明确的“语文意识”。在深入、适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发掘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把文本中的字、词、句、段、篇,有意识地转化为可进行语言训练的材料,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从学习语言的角度出发,挖掘有教学价值的内容呢?下面仅以人生的开关为例,浅谈笔者的几点体会。(1)关注文中关键词句一篇文章里往往会有一些关键词句,它们或凸显人(事)物的特点,或饱含作者情感,或揭示文章的主旨等等。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例如,文中第8小节写的是多年以后,“我”与张叔旧事重提,张叔告诉“我”他对拉回来的柴进行“抽验”一事。这里的“抽验”看似平常却并不寻常。张叔的“抽验”不仅是对柴的数量是否有差错的核查,更是对“我”是否诚实记账的检验。正因为张叔的“抽验”,“我”才意识到当初没有听信大毛的蛊惑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多么重要。也正因为张叔的“抽验”,“我”才领悟到“人生的开关”的真谛。可见“抽验”一词是突破文章中心的关键。于是在教学中,我抓住“抽验”一词,层层追问:“抽验”是什么意思?这里“抽验”的仅仅是柴吗?如果当初“我”听信了大毛的蛊惑,“我”的人生道路从此会怎么样?随着思考的深入,学生对“抽验”一词有了更深的体会: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开关,每一次选择都将接受事实的“抽验”,只有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把握人生的方向。探讨到这里,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2)驻足文中留白之处文学作品往往会留下了很多艺术性的空白:或省略部分内容,或略写某一情节,或隐藏某些意义,等等。这些文本空白,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的独创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生的开关一文语言朴实、简练,多以概括性的句子来表达。文中就有不少空白处。如“我的心开始动摇,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我听了娘的话,没有理会大毛。”当“我”听了大毛的蛊惑,我的心开始动摇,我在想些什么呢?但“我”又总觉得不踏实不对劲,这是为什么呢?听了娘对“我”说的话,我又是怎么想的?在教学中,我抓住留白处设计“想象说话”:“我”的心开始开始动摇,但又有些不踏实不对劲,我想: “我”听了娘的话,心潮起伏:是啊, ,最终没有理会大毛。在想象补白中,学生走近人物心里,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学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人物的矛盾心理,丰富文本的语言;学生学会如何联系课文内容合理想象,与事情的发展顺序保持一致。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了有力的发展。(3)抓住独特表达方式每篇文章在表达上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抓住表达方式的特点,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情感上的体验,还能获取表达的技能与方法。例如,“只要笔下轻轻一画,不出力不流汗就能来钱,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便宜的事!”“不过,张叔会不会发现呢?”“就算不知道,但我这么做,对得住张叔吗?”这三句是对“我”受到大毛蛊惑后心理活动的描写。一个感叹句写心动,一个疑问句写担忧,一个反问句写不安。作者通过不同的句式生动地描写出了“我”当时极其矛盾的心情。这样的写法很独特。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划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在句子一旁写上一个词准确地概括“我”当时的心情。然后在交流、朗读中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是如何运用句式变化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课后,在学生的“微日记”里,我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模仿了作者的表达方式来写自己的心情,自觉地“学以致用”了!(4)把握文章结构特点每篇文章内容各不相同,但有些文章在结构或脉络上却有相似之处。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将之提炼并上升为“类概念”,将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例如,课文第1-8小节写的是“我”当年在大山脚下的公路边,曾经接触过一个“人生的开关”。课文第9小节以一句哲人的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是典型的“一事一道理”类的文章。在同册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课文,比如信任、宽容、轻点关门等等。并且在小学阶段,作文习题里也时常有写“通过一件事明白一个道理”的习作要求。有了这些发现,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我先总结了课文的结构特点,再与学生一起回顾、梳理类似的课文。并让学生课后以“我最喜爱的一句名言”或“生活告诉我”为题,以“一事一道理”的结构写一篇作文随笔。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让学生学习好“这一个”,能运用迁移到“这一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取知识,还获得习作的方法,发展了习作的能力。发掘文本教学价值的方法有很多,且因文而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一篇文章中可以教的地方也很多,但在课堂上不能面面俱到。对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教师还需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与取舍。总之,在解读文本中,教师要时刻保持“语文意识”,依据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掘文本中的语文教学价值,为设计有效的教案学案,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打好铺垫。四、实践反思通过这几年的探索与研究,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上好语文课的第一步,更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做好解读文本的先行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从“文本”走向“生本”。教师要有“语文意识”,善于发掘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才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当然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还存在不少其他的问题,比如解读偏了,解读错了等;研究中也还有很多困惑,比如怎样细化文本解读,怎样以教材编者的视角解读文本,怎样通过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怎样把文本解读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等。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进一步地潜心钻研,努力探索。主要参考文献:1吴忠豪.一声叹息,只悔课文解读粗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7-8)2张学青.钻进去驶出来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3钱正权.文本:教学内容确立之本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4方君琴.对关注语言形式的冷思考J.陕西教育报刊社,2010.(8).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