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模版数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1247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模版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模版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模版数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有理数的加法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课时1提供者单位山西省永济市城北中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加法运算律;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并且会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部分内容,共4课时,其中有理数加法运算2课时,有理数减法运算1课时,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是是初中数学的起始部分,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本节知识是建立在小学加法运算的基上,是小学算术运算的拓展。但它与小学加法运算又有区别,小学加法运算不需要确定和的符号,运算单。而有理数的加法,既要确定和的符号,又要计算和的绝对值。因此,有理数加法运算,在确定“和”的号后,实质是进行算术数的加减运算。 有理数加法是小学加法的承接和扩展,也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生产生活实例为探索情景,创设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己发现规律并归纳总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价值。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已经掌握了正数和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知识的必备条件。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异号两数相加从未接触过,与小学加法比较,思维强度增大,需有通过绝对值大小的比较来确定和的符号和加法转化为减法两个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完成这个认识过程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问题,有意识地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体验和发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在学习新课以前可以适当复习小学中算术运算以及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规定的,而教材开始部分的行程问题是为了说明加法法则的合理性。3应强调加法交换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4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加法算式,应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不要盲目动手,应该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深刻认识加数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再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加法运算更为简化。5可以给出一些类似“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的判断题,以明确由于负数参与加法运算,一些算术加法中的正确结论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未必也成立。6在探讨导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行程问题时,可以尝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动画演示人或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了解法则的合理性。(2)具体运算时,应先判别题目属于运算法则中的哪个类型,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还是与0相加。(3)如果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果是异号两数相加,应先判别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如果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如果绝对值不相等,则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较大的绝对值与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课前复习题(一) 1、3的相反数是( ) 2、( )的相反数是5 3、0的相反数是( ) 复习题(二) | |+ (抽个别同学回答问题,老师和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1、复习旧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对旧知的学习情况 创设情境问题2: 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是用来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在足球比赛中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这样,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形: (1)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么全场共赢球可列式为 (2) 上半场赢了2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球可列式为 (3)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球可列式为 (4)上半场输了1球,下半场输了 3球,那么全场共输球可列式 为 (5)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 3球,那么全场共赢球可列式为 (6)上半场输了1球,下半场赢了 1球,那么全场共赢球可列式为 (7)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 2球,那么全场共赢球可列式为 (8)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 1球,那么全场共输球可列式为 (9)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不输不赢,那么全场共输球可列式为 (10)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那么全场共赢球可列式为 感受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各种情况。用列式的形式展示有理数加法的所有可能情况,使学生体会数学思维的规律性和严密性,感受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探究新知 引导:加法法则的发现 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些个算式,看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得到启发,能不能归纳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填空: (+3)+(+2)=+5; (+2)+(+1)=+3 (-2)+(-1)=-3; (-1)+(-3)=-4 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 符号,并把 相加。 (+3)+(-3)=0 (-1)+(+1)=0 (+3)+(-2)=+1 (-3) +(+1)= -2 有理数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绝对值不相等时取 的号,并用 。 (-2)+0=-2;(+3)+0=+3有理数加法法则:一个数和零相加 。 例1.计算下列各题: (1)(-10)+(-1) (2)1+(-) ()+(-) ()+(-) 看谁填得又快又准 ()()() ()()() ()()() ()()() ()+(.) (7). 计算: (1)()() (2)() (3)() (4)() 1、 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在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课前蚂蚁能不能回到出发点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法则,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熟悉法则,并养成“算必有据”的习惯。 板书强调学生学会良好的答题习惯 、在小学里,计算两个数相加时,它们的和总是小于任何一个加数,学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后,你认为这个结论还成立吗?请你举例说。 、一个数是2的相反数,另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求这两个数的和 、等式()()()()成立不成?应用了什么运算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法则,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熟悉法则,并养成“算必有据”的习惯。 板书强调学生学会良好的答题习惯 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化归为算术的加减运算,渗透了化归思想。 帮助学生较完整地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更重要的是渗透从一般到特殊关系的辩证思想。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第3题具有开放性,可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法则,体会有理数的加法与算术运算的区别。第4题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第5题引出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七、教学评价设计采用及时评价与激励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随堂提问、变式练习 反馈等形式,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有机结合,力争做到关 注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八、板书设计板书1)1.4有理数的加减一、有理数的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之和为0)。3.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