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0127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善鼓琴教学过程设计课 题伯牙善鼓琴主讲人迟丽辉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学习伯牙善鼓琴,让我们一同去见证伯牙和子期之间那种令人敬仰的情谊吧!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一)作者简介(学生举手谈谈作者及其作品,教师补充。)列子,名列御寇,或称列圄寇、列圉寇(今河南郑州市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列子的活动时期应该是约于战国早中期间,与郑繻公同时,晚于孔子而早于庄子.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都选自此书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教师讲述列御寇的故事。)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二)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读音。2、学生朗读课文:举手朗读、全班齐读。(三)疏通文意,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逐句疏通,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义,学生与教师帮助(视情况提问重点词句,并板书重点词句),学生在书上作好记录,以便积累。)(四)合作探究1、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三、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2、知音难得,知己难求。3、(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2)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四、拓展延伸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明确: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六、课堂小结1、高山流水的原曲据说已经失传,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即课堂开始时所播放的音乐。(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则古文。2、高山流水,琴台知音。我们无须去验证这则传说的真实性,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心灵与情怀。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将此篇改成300字左右的白话文。 八、板书设计伯牙善鼓琴列子寓意知音难得,知己难求俞伯牙钟子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