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行业及技术装备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0079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陶瓷行业及技术装备现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陶瓷行业及技术装备现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陶瓷行业及技术装备现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一)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状况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泰山砖瓦、德胜窑业、西山窑业等企业的建立,中国开始自己制造现代意义上的建筑陶瓷(陶瓷墙地砖),发展至1949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仅为2310平方米。此后西山面砖厂、景德镇陶瓷厂、沈阳陶瓷厂、唐山建陶厂等大企业建立,发展至196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211万平方米,至1980年全国年产量达到了1261万平方米。1983年,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从此中国建筑陶瓷开始迈开了发展的步伐。据统计,从19912003年的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从2.72亿平方米猛增至32.5亿平方米,平均年增长率为22.9%,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大国。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墙地砖消费市场,2003年国内消费量达到了30.55亿m2,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45%左右。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在国际建筑陶瓷市场地位的不断上升,连续几年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3年,我国建筑陶瓷砖出口量约2亿m2,比上年增长了78.57%。据预测,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档次的提高,未来几年我国建筑陶瓷的出口还将稳步增长。拉动我国建筑陶瓷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投资规模的大幅增长;住宅产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住房的改善;对高品质、多功能的绿色建材产品以及工厂化系统集成住宅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北京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等。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建筑陶瓷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当前国际建筑陶瓷工业技术与产品正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生产设备趋向大型化,生产过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注重规模效益和节能降耗;三是全面提高产品品质,产品向高档化发展;四是主要建筑陶瓷企业在以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雄厚的资金实现全球性扩张的同时,其市场营销、服务逐步向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我国建筑陶瓷生产情况中国现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约为2860余家,其中,国营集体企业560家,私营企业2300家,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河北、上海周边地区、浙江及河南等八大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区域,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3%;其中年产70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数量增长速度较快,规模最大的企业年产量已达1亿m2以上。近几年来,我国建筑陶瓷呈持续增长势头,2001年我国陶瓷墙地砖的产量约为22.56亿平方米,销量为20.76亿平方米;2002年约在26.83亿平方米,销量为25.00亿平方米;2003年已达到32.50亿平方米,销量为30.55亿平方米。据以上统计数字分析显示,近几年我国陶瓷墙地砖的产量增长较为平稳,企业产品产销比的控制范围也比较合理。另外,据对企业生产设备利用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后发现,剔除那些运行经济指标差、能耗高、竞争能力差的无效生产能力,企业平均有效生产能力利用率大约在80%左右。再根据2004年各陶瓷产区新上生产线情况预测,2004年我国建筑陶瓷总有效生产能力将达到36亿至40亿平方米。我国建陶产品结构总体状况近年来我国陶瓷地面砖市场的年销售量和比例构成发生了一定变化,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居住面积的增加,市场对大规格陶瓷地面砖的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增长,比例逐年提高,小规格地面砖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规格在600600mm以上的地面砖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平均的销售量年增长率超过50%,800800mm及10001000mm规格的地面砖销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建陶发展的区域分布中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的区域化集中程度非常高,位居中国前六位的广东、山东、四川、福建、华东和河北等六个省市(区域)共拥有建陶企业数量占全国的63%以上,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生产总能力的86%,2003年六个区域的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90%以上,其中广东继续居于龙头地位,并有了进一步发展,山东已在短短数年中后来居上,跻身二甲。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建筑陶瓷企业的生产布局区域性集中度非常强,具有较典型的区域经济特点。二()影响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的诸多因素1.国家“十一五”期间将继续扶持机电一体化机械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进行重点技术改造,提高设计与制造水平,推进机电一体化,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技术装备,降低进口装备的比例,以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2001年开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也重点支持光机电一体化的大型机械设备制造技术,这对集光、机、电、液、气一体化的现代陶瓷机械装备行业来说,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2.国家明确提出陶瓷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促使我国陶瓷行业从数量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和质量的竞争,陶瓷企业出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技术设备改造和产业升级,然而建陶产业的升级,客观上需要上游产业建陶制造装备技术进步的支持,这就为一些科技含量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强的陶机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3.作为三大建材之一,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和规模与基础建设联系紧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8年奥运工程、2010年世博会等政策与项目的实施,以及中国年均8%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给国内建陶行业带来较大的市场容量,使预期的建陶市场消费需求呈现稳步发展态势。4.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陶瓷机械装备与国外企业相比,成本、价格、服务等竞争优势将得到凸现与强化。我国陶瓷企业还要抓住国际市场的机会,扩大出口,对缓解国内陶瓷市场目前供大于求的状况,提高整个陶瓷行业的经济效益,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5.国产陶瓷机械装备不断突破性的革新,正使建筑陶瓷产品时装化、空间化、艺术化、自然化、个性化的发展成为可能,成为引导建陶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使得建陶产品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加快,建陶产品花色品种的淘汰速率越来越高,工艺设备对建筑陶瓷工艺发展的支持周期越来越短。6.随着国产全自动抛光线、大吨位自动液压压砖机等主要设备全线国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使得陶瓷机械装备的投资费用大幅降低,这对企业技改扩能,调整产品结构,引发产品技术升级,获取更大利润回报,具有极大的诱惑力。7.我国陶机企业的单机设备供应能力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单从压机、抛光机和磨边机、窑炉看,我国的单机设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意大利和德国同行业的水平。但是,我国陶机一直无法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因国际市场所需陶瓷机械设备有50%以上是要求整厂整线设备,并且其中多数又是包括工艺服务的“交钥匙”工程,而国内各大陶机企业缺乏整厂整线供应能力。因此,提供整线装备服务将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手段。(三)建筑陶瓷成套技术装备现状行业发展概况1.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建陶机械工业十分弱小,附属于几个产瓷区的陶机厂是在修理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产量小。20年来,由于建陶行业的高速发展,建陶机械工业得到了极其迅猛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八五、“九五”的项目攻关开发、研究,在原有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建筑陶瓷国产生产线装备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原料制备装备、成形设备、干燥施釉装饰设备、烧成设备、抛光装备等已基本实现了建筑陶瓷生产的整线国产化。2.中国陶瓷机械装备在1985年以前,年生产值约为23亿人民币,2003年的年总产值约为26亿元人民币,约占2003年全球产值总额的12.8%,占2003年全国陶瓷机械需求总量的75%左右(2003年全球陶瓷机械产值约为25亿美元,其中意大利约12亿美元、德国6亿美元、中国约3.2亿美元左右,其他国家约3.8亿美元)。3.中国陶瓷机械装备生产企业从1985至2002年的累计总产值约为250280亿人民币,而此期间从日、意、德等国进口的陶机总值约为35亿美元,国产化设备替代比例约为50%。其中从2000年以后,国产化设备替代比例已经达到了90%,2001年以后,中国陶机的年出口额呈快速增长势头,产品凭着优良的性能价格比优势,已开始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4.目前,我国约有200家具备一定规模的陶瓷机械生产企业,其中科达、力泰、海源、中窑、中瓷、唐山轻机、五菱、弼塘陶机等为国内市场销售量较大的厂家,但绝大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基本集中在原料制备装备、成形设备、干燥施釉、烧成设备、抛光装备中的一种或几种,真正具备整体优势又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不多,能提供整厂整线技术装备服务的企业几乎为零。5.我国陶瓷机械厂家多、规模小,许多产品低水平生产,科研资金投入少,产品创新能力不足。2003年,我国陶瓷机械装备技术研发费用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约为34%,远低于意大利陶机企业8%的平均水平。6.近年来,以科达机电、力泰为首的一批科技型、知识型的陶瓷装备生产企业发展快速,其经营管理水平、产品的研制与生产组织等方面正努力与世界市场接轨,并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成套技术装备生产、技术、市场状况1.原料加工装备建筑陶瓷的主要原料加工设备包括:A粉碎机械,如鹗式破碎机、轮碾机、施磨机、雷蒙磨、球磨机等;B制浆、制粉机械,如各类搅拌机、喷雾干燥塔、增湿造粒机等;C其他辅助设备,如:喂料机、自动称量设备、泥浆泵、振动筛、除铁器等。以上设备已国产化,其中细牙颚破机、30t以下球磨机、6000型以下喷雾干燥塔,直径100200mm泥浆柱塞泵及干法造粒机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1/2左右,国内市场占有率在95%以上。仅有少数独资或合资企业进口部分原料加工设备。据统计,我国目前运行的国产原料装备有60%左右存在设备老化,技术性能不能适应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因此预计未来的几年,我国建陶厂家将处于对原料装备技术改造的高峰期,市场对建筑陶瓷用连续式球磨机、大颗粒色料制备系统、适合于大吨位压砖机的干法造粒设备等原料设备的需求将形成较大的市场容量。2.成型装备(1)目前在我国的2860家建筑陶瓷厂家中,仍在生产的生产线共计有3200条左右,各种吨位的压机总量约5000台,其中3000吨以上压机(简称“大吨位压机”)数量约620台,进口400台左右,占64.5%。(2)压砖机是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俗称陶瓷生产线的“心脏”),中国国产的现代化墙地砖生产线的建立与市场开发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的关键也在压砖机的滞后上。在1998年之前,由于大吨位压砖机的设计与制造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我国仅能制造1600吨以下的压机,1600吨以上的压机全部依赖进口。据统计,1998年进口压机总量为160台,其中2000吨以上压机132台;1999年进口压机总量为280台,其中2000吨以上压机210台;2000年进口压机总量为268台,其中2000吨以上压机207台。(3)1999年,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3200吨国产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大吨位压机的空白,此后连续几年,国产3800吨、4280吨、4800吨、5000吨、5600吨及至目前世界最大吨位的压机7800吨压机相继研制成功,宣布了我国现代陶瓷墙地砖技术装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目前,国内生产大吨位压机主要厂家已有科达、力泰、海源3家。(4)近年来,随着建陶市场对高档、精细、大规格墙地砖的需求日益增加,厂家对压机的需求正由小吨位转向高吨位。我国建陶企业2001年对压机的总需求量为485台,其中3000吨以上大吨位压机需求量为130台,占总需求的26.8%;2002年压机的总需求量为460台,其中3000吨以上大吨位压机需求量为150台,占总需求量的32.6%;2003年压机的总需求量为420台,其中3000吨以上大吨位压机需求量为190台,占总需求量的45.2%。3.储坯系统早期引进的国外陶瓷墙地砖流水生产线,在瓷砖的装饰线到窑炉的输送过程中,全部采用的是笼架式的辊棒储坯车用于砖坯的存放。如今,国外新上陶瓷连续生产线中的生产设备,对储运设备已做了非常大的改进:取消了轨道式的运输方式,改进为无轨式的辊子储坯车运输方式。我国陶瓷企业目前新上项目仍采用砖坯由施釉线直接输送到窑炉的方式,无储坯系统,目前我国也无陶瓷机械企业研制储坯系统,但随着世界陶瓷墙地砖形势的发展,生产线产量的逐渐提高(现在的窑炉产量多为600010000m2/天)、产品规格逐渐加大(从500mm500mm到1000mm1000mm)、以及劳动保护法律等要求越来越严,国内陶瓷企业对连续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全自动储坯系统将具较好的市场前景。4.烧成装备据统计,在我国现仍在生产的3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中,拥有各种类型的窑炉总量为3600条左右,其中辊道窑约2150条,隧道窑约850条,多孔窑约300座,其他窑炉约为300座。窑炉是陶瓷工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在陶瓷工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从80年代初全线引进国外窑炉生产线,通过消化、吸收,现已成为我国建陶装备国产化率最高的装备之一,到目前为止,国产辊道窑市场占有率已达90%以上,其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5060%,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我国陶瓷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化陶瓷烧成设备,将具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目前,国内窑炉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华夏、中窑、天泽、景陶、科达等。5.瓷质砖抛光设备截至2003年底,目前我国仍在生产的3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中,瓷质砖抛光线约有830条,其中进口线约占15%左右,大多进口线为97年以前引进,其余85%为1995年开始投入市场的国产线。在广东地区15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中,瓷质砖抛光线约有650条,占全国瓷质砖抛光线总量的78%左右。1992年中国第一台陶瓷磨边机、1994年中国第一台陶瓷刮平定厚机、1995年中国第一台陶瓷抛光机相继诞生。从1996年开始,由以上产品组成的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国产陶瓷抛光线开始大量替代进口产品,并以其良好的价格性能比优势,于2000年开始批量出口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国家。瓷质砖抛光设备的国产化,极大推动了我国建陶抛光砖市场的发展。据对我国瓷质砖生产厂家新建、技改的需求统计分析。我国建筑陶瓷企业2002年对瓷质砖抛光线的总需求量约130条,2003年总需求量猛增到为200多条。目前,我国建筑陶瓷企业产品结构高速发展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向高档有釉砖或中高档大规格抛光砖发展,厂家对抛光线设备和高水平釉线设备的需求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6.深加工设备近年来,为解决建陶厂家成品抛光砖破损率居高不下的难题,以及为适应市场对抛光砖时装化、个性化、艺术化的需求,国内外一些具较强研发能力的中小型陶瓷机械厂开发了对抛光砖进行深加工的系列设备,如水刀切割机、连续切砖机、磨弧开槽机等。据调查数据显示,这种能将成品抛光砖和破损抛光砖切割成高附加值拼花系列产品及提高废品利用率的设备,目前存在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7.智能化自由布料系统近年来,随着陶瓷墙地砖生产向个性化、时装化、多样化发展,使得二次布料、多管布料设备系统随之应运而生。目前,这种集计算机控制技术、光感技术、CNC技术及图形处理技术等一体的高科技、创新性产品,正创造着国内建筑陶瓷新的市场需求。8.自动拣选、包装机械自动拣选、包装机械是目前国内陶机行业的一个空白,因为大多数国内陶瓷生产厂商并不急于改进拣选包装工序的自动化程度,一来因为拣选过程中的色差问题不易通过机械解决,二来分拣包装过程可以通过相对更廉价的密集劳动力来解决。但是,随着国内陶瓷生产企业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升,对此类设备的需求将成为必然趋势。9.整厂整线信息化管理系统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涉及到的设备很多,目前的控制系统主要采用PLC和继电器单机控制。由于陶瓷墙地砖生产线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较广,其工艺流程较长,采用这样的控制方案,不但成本较高、布线复杂,而且现场监控和操作也很不方便。随着近年来各种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新一代的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应运而生:构筑一种以网络为核心,以整厂整线为控制对象的优化集成系统,在各个层次上实现在线优化,推行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开发计算机集成的管理与控制一体化系统,部署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连接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系统;目前整线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向着整体、综合、集成的方向发展,其经济效益也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显著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