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9).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8865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9)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情况与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 . 云雾缭绕B . 霜打枝头C . 樟脑球“变小”D . 冰挂的形成2. (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 .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 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3. (2分)某温度计的示数为“10”,正确的读法应是( ) A . 零下10度B . 零下10摄氏度C . 摄氏零下10度D . 零下摄氏10度4. (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 冬天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B . 瓶中的酒精用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C . 湿衣服晾在阳光直照的地方D .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散开5. (2分)如图几项测量中,错误的是( )A . 使用刻度尺时,让刻度线尽量贴近被测物体B . 使用量筒时,视线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C . 使用温度计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D . 测量质最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再次平衡6. (2分)如右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A . 密度小B . 弹性小C . 体积小D . 硬度小7. (2分)下列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物理量是( ) A . 体积B . 质量C . 重力D . 密度8. (2分)以下关于“水涨船高”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相对于水来说船是运动的B . 相对于船来说水是运动的C . 相对于水底来说船是运动的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 .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C . 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D . 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10. (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 ) A . F甲一定大于F乙B . F甲一定小于F乙C . F甲可能大于F乙D . F甲可能小于F乙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1分)11. (2分)在某些干早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子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2. (2分)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mm。13. (4分)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则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它的体积将_,密度将_(两空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容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kg/m3 14. (3分)物理学里把物体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_,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_的.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26分)15. (14分)下表为小丽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01234567891011温度/432l00000123(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中画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中画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 (3)从所画的图象可知,该物质熔化时间大约是_min; (4)从所画的图象可知,该物质熔化时间大约是_min; (5)该物质在10min时刻处于_态 (6)该物质在10min时刻处于_态 16. (8分)下面是小红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红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时,小红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 ;(3)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东的错误之处:_ ;(4)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红由于粗心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5)改正数据后,小红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水沸腾后温度_(选填“会”或“不会”)变 。(6)小红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合理即可) 。17. (4分)小亮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中如图所示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如图甲,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花生米下沉至杯底(1)如图乙,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_状态,随即停止加盐 (2)如图丙示,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9g,如图丁示,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_mL (4)通过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可知花生米的密度,本实验中花生米的密度为_g/cm3(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四、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18. (5分)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五、 综合题 (共1题;共4分)19. (4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阅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形成的。 六、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20. (10分)从贵港到南宁的D8271次列车的时刻表如表所示,贵港到南宁线路长151 km,若按动车设计速度200 km/h计算,求:(1)从贵港到南宁要用多长时间?(2)若动车按贵港站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桂平的实际速度是多少?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1分)11-1、12-1、13-1、14-1、三、 实验题 (共3题;共26分)15-1、15-2、15-3、15-4、15-5、15-6、16-1、16-2、16-3、16-4、16-5、16-6、17-1、17-2、17-3、17-4、四、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18-1、五、 综合题 (共1题;共4分)19-1、19-2、19-3、六、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20-1、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