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方法之四(朴实).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8765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方法之四(朴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方法之四(朴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方法之四(朴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朴实:让作文语言以真纯取胜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方法之四【彩点释义】“朴实”就是作文语言的朴素与实在,现在中学生作文普遍追求文字的优美,文辞的华丽,这种追求,我认为对提高我们的语言表现力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必须避免一种倾向,那就是:华而不实。华而不实和朴而不实都是不可取的,文章重在内容充实,只要内容充实,无论是语言华美还是朴素,都是好文章。朴实是写作语言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中学生作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有人崇尚华丽,有人崇尚朴实,但作为一种写作境界来说,朴实无华而又有一定功力,是远远胜过语言浮华而内容乏味的作文的。浮华的作文,我们可以看出技巧在其中起作用,朴实无华的作文完全看不出它在使用什么技巧,而是真挚深厚的思想感情在自由奔泻涌动。巴金说:写作最大的技巧就是无技巧。这是人生练达的境界。我们阅读巴金的散文,他年轻时写的散文,语言是比较华丽的,到了晚年的随想录,语言就非常朴实,几乎不加任何修饰,而就是这样朴实的语言,较之他前期的散文,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所以,人生一旦到了练达的境界了,他的语言就变得如同白话一样的朴实了。朴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作文语言成熟的标志。【彩点例举】孝心无价(节选)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从吵架开始(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一考生观中华俗文化,吵架可说是一大亮色。谁都知道,咱中国人凡事爱争个理。当然这理得向着自己,至于死理活理,正理歪理,一边先站着。于是坐出租要吵架,二楼拔了一楼一颗大蒜头也要吵,孩子在幼儿园打了一架,还要吵。吵就吵吧,还得带上两个帮腔的,于是一个电话,好,二姥爷受委屈了,我们晚辈能闲着吗?同去,同去。所以我们常看见一种群吵,一个人惹事,全家老小,三姑六婆一齐上阵,一起闹啊!结果,本来就背理,不分清红皂白一闹,更没话说,怎么办?丢人。 我曾问过一位帮架的大妈,“您为什么帮您侄子吵架?”大妈很气愤:“我侄子我能不帮吗?他骂我祖宗,我能装没听见吗?”“那您知不知道本来就是您侄子的错,要是外人您还帮吗?”大妈不语。嗬!其实人说吵架一团气,全凭意气,不假。如此不分正误,是全凭意气。难道我们大伙真的就好坏不明吗?不可能。您又不傻,可为什么一时心急,上了贼船?为什么?因为那个吵架一方是你的至亲好友,感情深你对他有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而这正是一个陷阱,埋藏了是非正误,削弱了你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你想想,如果上文那个不是大妈的侄子,大妈恐怕就要想了,这到底是谁错谁对,自然不会去乱吵。 光吵架这样吗?不。生活也一样,每一个人在做事时,都容易让主观左右自己,用自己的感情喜好迷了自己的眼睛,昏头昏脑犯了大错。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萨达姆就是典型。当然,人是感情动物,做事意气很正常,遇上熟人乃至亲朋,印象分就上去了。但是,别忘了印象的背后还有基础分、客观分。一个社会,需要感情做它的润滑剂。但社会的存在有它的人间正道,有它的黑白天理。个人的感情在规律的面前,在正误的认识面前,过于主动过于激化,只会与正确悖道而驰,只会蒙住你的双眼,因为感情代替不了认识,我们是理性的。 从吵架开始,让感情不再拦住你正确的认识,给世界多一点公平。 【彩点技巧】两篇作品一为名家所作,一是考生所写。两篇的语言都没有引经据典,都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没有骈文俪句,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理趣盎然。毕淑敏的文字哲理味很浓,该文的语言特点是用语规范,且准确、连贯、得体,每一句话仿佛都说到我们心坎上。而那位考生的考场作文语言更是朴素的得近乎口语。可以这样说,两篇文章都朴素,而且都很实在,那么他们运用了哪些技巧呢?一、让朴素的语言含真理:我们经常说,有理不在声高,其实有理也不在于语言是否华丽,朴素的语言里如果能让人觉得在理,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像孝心无价,在作者朴素的语言里,处处蕴含着让我们警醒的哲理:“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这些难道不是最朴素的真理吗?而在从吵架开始里,作者在近乎口语的朴素语言里,告诉了我们生活中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但社会的存在有它的人间正道,有它的黑白天理。”“从吵架开始,让感情不再拦住你正确的认识,给世界多一点公平。”你看这些语言都很平常,但是都能发人深省,让人过目难忘。二、让朴素的语言含真情:朴实重在“实”,这“实”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在朴素的语言里饱含作者的真情,真情能动人,说的就是这个理儿。两篇作品含情的朴素语言很多,因为含情,所以他们的语言让我们感到实实在在:“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读到这样的句子,你能不动容吗?你能不为之扼腕吗? 三、让人物说真实的话:上面说的是作者的评论语言,这一点说的是作者文中人物的语言,我们常常在作文里拔高人物,因此,不管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生活环境等的差异,一概让他们说假大空的套话,以为这样才能显示人物的境界。其实,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其身份、地位等的特点,他们的语言必须是独特的,是他们独有的。比如:“我侄子我能不帮吗?他骂我祖宗,我能装没听见吗?”这就是大妈的语言,城市里没什么文化的中老年妇女的真实的语言,这语言符合她的身份,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四、让再大的“虚”都变成最小的真“实”:我们说理,常犯的一个毛病是空洞,空洞的原因在于不会把虚理化实。比如孝心,这是一个很虚的概念,毕淑敏就把它实化了:“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实化后的“孝心”我们可感了,因为每一个点都是生活的细节,这种细节小到极至,就会让我们在阅读时深深地感动。从吵架开始的作者为了说明“谁都知道,咱中国人凡事爱争个理”的分论点,他没有先从理论上阐述,而是从小事说起:“于是坐出租要吵架,二楼拔了一楼一颗大蒜头也要吵,孩子在幼儿园打了一架,还要吵。吵就吵吧,还得带上两个帮腔的,于是一个电话,好,二姥爷受委屈了,我们晚辈能闲着吗?同去,同去。”你看,这样的场景你熟悉吗?这样的场景真实吗?而这样的语言生动吗?答案是肯定的。而其实作者运用的是最朴实的语言。【请你试写】题目:俗话说得好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语言朴实,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1、你要证明的是“俗话”说得好,那么首先你必须选择俗话,不是古代诗词名句,不是名人名言。(“俗话”是指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据现代汉语词典)2、你要证明的是“说得好”,那么你选择的俗话必须是正面的,而且要对这句俗话进行正面肯定。3、俗话举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药三分毒”。“创业难,守业更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人挪活,树挪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