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朝阳区初三语文期末.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8651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朝阳区初三语文期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2015朝阳区初三语文期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2015朝阳区初三语文期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语 文 试 卷 20151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运用(共25分)(一)选择。(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7分)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诸侯的事迹。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时局动荡。诸侯认识到人才是扩充实力的根本,于是 (变本加厉/费尽心思)地到处挖掘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谋臣策士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长于辞令,能言善辩,为了达到目的,言谈或夸饰铺陈,辞藻华丽;或针锋相对,语言犀利;或巧设寓言,善用比喻。阅读战国策,我们既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 (风云变幻/变幻无穷), 还可以欣赏到纵横之士说辞的强大魅力。1. 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记载(zi) 游说(shu) 长于辞令(zhn)B.记载(zi) 游说(shu) 长于辞令(chn)C.记载(zi) 游说(shu) 长于辞令(chn)D.记载(zi) 游说(shu) 长于辞令(zhn)2. 对画线字“达”的间架结构和书写的说明,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达”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 “大 ”, 再写“ 辶 ”。B.“达”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 辶”, 再写“大”。C.“达”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大”, 再写“辶 ”。D.“达”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辶”, 再写“大”。3.根据内容,在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变本加厉 风云变幻 B.费尽心思 变幻无穷C.变本加厉 变幻无穷 D.费尽心思 风云变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共6分)月亮,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精灵,史记天官书云:“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古代天子在春天祭拜太阳,秋天祭拜月亮。人们不但在生活中崇拜月亮,在文学作品中也大量地描写、咏叹月亮。以李白为例,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中,竟有三百二十多首与月亮有关。古人为什么对月亮情有独钟呢?大致原因有四:一是月亮是离人类最近的天体,人们十分关注它;二是月亮有规律的形状变化,上弦、下弦、月亏、月满等,引来人们的好奇;三是月光的清和、明亮、素雅,符合中国人善良、平和、含蓄的性格;四是古代文人常常为了功名或生计,背井离乡,辛苦辗转, ,于是以月寄情,生发出许多感人的诗句,耐人寻味。4. 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所以特别向往“圆”的事物B.“圆”的事物特别让人向往C.因为月亮的美丽,令人亲近D.只有美丽的月亮,令人亲近5. 结合文段内容,对画线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A.写出月亮在夜空中活泼灵动的姿态。B.表明月亮在古代人心目中如神明一般的地位。C.写出月亮清和、明亮、素雅的特点。D.表明月亮有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载体的特性。6.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上初三的小明带着自制的月饼,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爷爷家过中秋。一进门,爷爷就乐呵呵地说:“我的乖孙儿来了,又长高了。”在这个场合下,小明该说什么呢?下列回答最恰当得体的一句是( )(2分)A.爷爷好。才几天不见啊,我哪能长那么快,您一定是老眼昏花了。B.爷爷,我在家量过,没长个儿。这是我做的月饼,您快来尝尝吧。C.妈妈,听到爷爷的话了吗?回家赶紧给我量量,看我长高了多少。D.那太好了。爷爷您想我了吧?这是送给您的月饼,是我亲手做的。(二)填空(共12分)7默写(共6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1分)(3)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 , ”的诗句,借用典故,表达了他希望能够获得朝廷重用的意愿。(2分) (4)“十一”期间,莉莉随父母去甘肃、青海等地游览。浩瀚的沙漠,澄碧的湖泊,壮美的自然景观,让从小就生活在江南水乡的莉莉感到十分新奇。若选用一句古诗词作为她此行风光摄影集的标题,这句古诗词可以是: 。(2分)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6分)1.时桓、灵二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巨鹿人张角乘势举事,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声势浩大,进犯幽州。2.幽州太守出榜招兵。榜文行至涿县,引出一个英雄。那人素有大志,好结交天下豪杰,年已二十八矣。他见檄文,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慨然长叹。3.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如巨雷,势如奔马。告知原委。二人便入村店中饮酒。4.正饮间,见一大汉,入店坐下,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二人便邀他同坐。5.大汉言乃河东解良人也。因怒杀倚势凌人的恶霸,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三人甚是投缘,遂同至庄上,共议大事。第二日,三人决意结为兄弟。6.三人誓曰:“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依次是: 、 和 。这段故事情节,后人一般称之为“ ”。此外,对连环画中提到的皇帝的行为及后果,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是这样总结的: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9-13题。【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蹑足行伍之间,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选自贾谊过秦论,有改动)注释:瓮牖绳枢居住的地方简陋,形容家里穷。中人平常的人。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赢担负。区区小。序八州而朝同列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七庙隳这里是国家灭亡的意思。9.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今亡亦死 秦灭韩亡魏B. 楚人怜之 可怜白发生 C. 将数百之众 与臣而将四矣D. 斩木为兵 兵甲已足10.“景”字在古汉语中有三种解释:阳光。景物,景象。“影”的古字,影子。结合文意,“赢粮而景从”这句话应译为( )(2分)A. (人们)担着粮食,像追随太阳一样跟着(陈涉)。B. 到处是(人们)担着粮食追随(陈涉)的景象。C. (人们)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着(陈涉)。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 翻译:12. 乙文说陈涉是“迁徙之徒”,甲文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13. 若要分析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引用甲文的“ ”这句话,也可以引用乙文的“ ”这句话。(4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3分)(一)阅读师表,完成第14-17题。(共17分)师表凹凸 月明如洗,弦音升起,二胡的曲调悠长如曳。已躺到土炕上的山里老小都知道,那是陈老师在拨弄心曲。陈老师有腿疾,高考落榜之后,被照顾到村里的小学校当代课教师,从此就白天教课,晚上弄弦,好像不能与人言说的种种话语,都说与了手中那把二胡。陈老师三岁那年,突然发起了高烧。父母开始以为是受了点风寒,很快会好。然而他久烧不退,父母就慌了,只好去医院问诊。医院在四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上,不通车辆,父母便把他放在一个背篓里,急切地赶路。终于到了医院。医生说,孩子若再晚来一步,就没救了,但究竟来得晚些,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命可保住,却落下残疾。长大之后,有人闲话道:你落到这个地步,都是父母给耽误了。他说,父母生育了我,是给了我第一条生命;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又给了我第二条生命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农民,又生在这么一处僻地,没有回天之力,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很了不起。所以,我没有权力怨,只是真心的感恩。陈老师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高考落榜,也只是因为身体。村支书找到他:“你功课这么好,当个代课的先生怎么样?就是薪水有些少。”他说,能让我当这个代课的先生,已是乡亲们给予的恩德,而恩德不能以金钱衡量,很好。一个跛腿的先生走在校园里,学生们就常常在他身后学他的跛。他只是笑着摇摇头。不久,他居然说动了校长,教同学们列队、齐步走。他说的要领很准确,但是一示范,动作就歪斜了。学生们嬉笑着学他的歪斜。他依旧堆着微笑,说:“既然你们愿意这样走,走就是了。”走了几遭,学生们自己就停了,太累了。他说:“这就对了你们本来长着健全的腿脚,却偏要走得歪斜,岂有不累?再说,即便我的腿是残的,也还努力追求往周正里走,你们有好腿,却不走周正,你们愧不愧?”学生们感到羞愧,再也不耍顽劣了。后来,学区里搞队列比赛,陈老师辅导的队列,不仅走得特别齐整,而且还带出虎虎的生气,拿了第一。听说是一个跛腿的老师训练的,别人都很惊异。陈老师虽然腿跛,但他的乒乓球打得出奇的好。不仅学生,即便是整个学区的老师也没人能打得过他。他的手像长着眼睛,总是把球控制在腿力所及的范围内。而且他的腕力劲狠,球一旦扣过去,就没有什么人能够轻易地把球救起来。问他这手上的功夫何来,他说,无他,只因为跛。见旁人不解,他说,其实人和自然万物是一样的不长稻米的地方,必长大豆高粱,不长粮食的地方,必长冬虫夏草,总之都要长。还譬如动物,黄鼠狼眼盲却嘴尖,能咬得住木笼里的鸡;兔子腿短却善翻滚,能躲得过猎人的追。此消彼长,各有一技,都能生存得好。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身体的残疾就无所谓了。于是,放学后,我们就很愿意留下来看陈老师打球。从他的手起手落之间,我们看到了他的乐观与自尊,小小的心灵里就升起一种肃穆的东西,感到自己在渐渐地长大。学校的讲台上是有座椅的,但腿脚不好的陈老师却从来没有坐过,总是站着授课。他还特别勤于写板书,写的是标准的楷体,整齐好看。因为他的身子是斜的,长久地写字是很累的,我们便体恤地说:“老师,写明白了就行,没必要那么认真地写。”他问为什么,我们就说字写在黑板上,很快会被擦去,写得再好也是白费力气。他却回答:“昙花刚一开放就凋谢了,然而它依旧仔细地开,难道人还不如昙花?”他的话我们似懂非懂,但他认真的精神和不敷衍、不取巧的做事态度却影响了我们。在本子上我们也往好里写。后来,他教过的学生都能写一笔好字,被周围人看重。陈老师不但会拉二胡,写好看的板书,还识百草山里有药草,他知道它们的药性。所以,他除了授课之外,还给村里人看病。邻居的女崽肚子胀得像一面小鼓,他看了看,开药,叫女崽煎服下去,二日之后就好了。二大伯腿上的风湿滞重,不能下炕,陈老师选了冬天的日子,把白糖水涂在他的膝盖上,然后把饿过的蜜蜂放出来,在上边叮咬。冬日一过,二大伯居然能走了。陈老师便多了一层神奇,问他怎么就识百草,他说,无他,因为寂寞。旁人又不解,他就解释,寂寞是个巨大的空洞,需要有东西填补。他就以看药书填补,渐渐地就多了这方面的知识。但乡亲们还是认为他天生就有过人之处,被他看好了的病人都会给他送重礼。他总是坚拒不受,笑着说,你们可千万别这样,我只是一枝小花朵,只能散发出那么一点点儿微香,不可能贡献得太多。但是,陈老师到底是得到了回报多年后,代课教师被整体地辞退了,然而他很快就被县中医院聘为医师。他白天行医,傍晚到河畔公园拉琴,活得很自在。村里人得知,都说,上苍究竟是睁着眼的,对有德行的善人,始终就给他预备着幸福的日子。14这是一篇小说。主人公陈老师的人生经历,可以概括为: ;高考时因身体残疾而落榜; ;被县中医院聘为医师。(4分)15第段,队列比赛中学生“不仅走得特别齐整,而且还带出虎虎的生气”。结合内容,分析学生有如此表现的原因。(4分) 答:16. 陈老师为什么说“身体的残疾就无所谓了”?结合第段内容,下面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陈老师觉得自然万物都是一样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B.陈老师认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有一技之长就很好。 C.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想得太多,陈老师觉得会徒增烦恼。17最后,陈老师能“活得很自在”,村里人认为是“善有善报”。有读者认为是“天道酬勤”,还有读者认为是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不超过120字)(5分)答:(二)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第18-21题。(共16分)甲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初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光是为了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到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到哪里”这个问题上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是非常讲究座次的排定的。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是举行吉凶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就是坐北朝南。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为表达对老师桓荣的尊敬,与他交谈时,就安排桓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但是,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位次的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后的500多年,“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现在在传统戏剧舞台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在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乙中国是礼仪之邦,“礼”通行于社会各个层面,自古就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如此丰富而成体系的“礼”,究竟要表达怎样的理念?我们先来看经典中的两段名句。一是孝经所说:“礼者,敬而已矣。”意思是说,所谓“礼”,不过是一个“敬”字罢了。二是礼记开篇就提出“毋不敬”。由此可见,礼的核心思想是敬,对人、对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要有一种恭敬心,这是立身的根基。 ?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懂得只有依靠集体力量才能战胜恶劣环境的道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从部落走向国家,分工合作,不断推动文明进步。既然人注定要与他人一起生活,就有一个彼此如何相处的问题。是恃强凌弱、以多欺寡,还是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论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孟子也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儒家把“仁”作为最高境界的道德,认为内心有仁爱,举止必然恭敬。人是情感的动物,而情感需要交流。内心对他人有仁爱,只有借着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让对方感受得到。例如拜揖、礼让等肢体动作,敬称、答谢等文字语言,仪式、席位等场景安排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礼”,是把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而把对方放在受尊敬的位置。即使是背负肩挑的小贩,也有做人的尊严,同样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可见,中国人所说的“爱”,是排除身份等级的普遍之爱,“敬”,也是对所有人的“敬”。中国自古就以道德立国,道德与“礼”不可分离,甚至可以通过“礼”来观察德性。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存仁爱,敬而有礼。中华民族是最善良、最文明的民族之一。18. 甲乙两文都和“礼”有关,但从内容侧重点看,甲文主 要围绕 来说明,乙文主要围绕 来议论。(4分) 19. “鸿门宴”是著名的历史典故。项羽为人自负, (北) AB D C 对刘邦抢先到达咸阳非常不满,率大军入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为平息项羽的愤怒,刘邦 (西)(东)赴鸿门谢罪。项羽设下酒宴,宴席间充满杀机。 结合“鸿门宴”的典故,根据甲文第段的内(南)容,请你判断,在右侧座位图中,项羽坐在何 处。(4分)答:项羽坐在_处。 20. 阅读乙文,结合上下文,在第段横线处填写一个问句。(4分) 答: 21. 乙文第段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4分) 答: 四、作文(共50分)(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22. 春节家宴,亲朋欢聚,小明却和爸爸却发生了争执。为了能更清楚地观看节目,小明想坐在正对电视机的座位上,爸爸说这个位置应该给家族里最年长者坐。小明不高兴地说:“都什么年代了,人人平等,还讲什么尊卑!再说,你们都爱聊天,不看电视,我坐那里正好。”作为同龄人,请你根据前面两篇关于“礼”的文章,针对小明的话,写一段文字,表明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通顺,字数在150-200之间)(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 让我愉悦题目二:在想象的世界里,后羿具有射日的神力,孙悟空能七十二变,超人能在天地间自由飞翔假如有一天,你也拥有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你的生活将会怎样呢?请以“奇妙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所选抄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目一,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