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册4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8603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十册4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第十册4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第十册4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14.再见了,亲人课型讲读课文几课时完成两课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3、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教具准备课件第( 一 )课时学习目标3、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脉络,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和题目,解题:“亲人“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的亲人指谁?这句离别的话是谁说的?2、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也把他们称为亲人呢?4、老师补充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学生:有血缘关系的人 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由图引入,能让学生对亲人有个直观的印象.第 四 单元 第 14 课教学过程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三、激情朗读,激发兴趣1、提出要求,引导初读。(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2)思考: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是亲人?(3)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段落,放生读读。1、观看录象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6自然段。2、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可是我们这些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他们一定也是想回到白发双亲和妻儿身边,可是他们却希望(齐读)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留恋?课文1-3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3.全班交流:(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耗”(ho)等生字读音。(2)学生汇报事例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为了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大嫂为挖野菜炸伤腿。(3)指名学生直接读出依依惜别的段落。(生接读课文):列车啊,请开得慢些,.学生在解读时的第一感觉很重要,原生态的感悟是后面教学的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又为学生领会中心奠定了基础.扫清字词障碍.以情带读,读中悟情”,品味,咀嚼重点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过渡语巧妙地为下一课时交代了学习任务.作业设计1.和同学讲讲这个故事。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板书设计14.再见了,亲人 ( )的山路 顶着( ) ( )的代价 冒着( ) ( )的温暖 穿过( )学习目标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复习巩固,激情导课二、展示学法,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送别图,全班齐背第46自然段。2.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那些让志愿军战士们刻骨铭心的一幕幕真情。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并细细体会体会。(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展开想象,说说其中的体会指导朗读。(2)出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划出动词(冒 穿 顶 送)想象一下,当时这些战士怎么会吃得下这些打糕?(全班齐背46段)2.反馈交流(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全班讨论交流、(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现句子)齐读、读出其中的激动心情。默读课文,说说体现大娘对志愿军情深似海的事例。联系上下文解释“雪中送炭”带者想象朗读句子,体会感情。以读为本,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表达”心入为境,情会第( 二 )课时教学过程三、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1、总结学法,小黑板归纳:(1)自由读,划句子。(2)读重点句,展开想象。(3)感情品位,体会真情。2、按以上学法,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第2、3自然段。1、质疑: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让我们一起激情奔放的朗读第13自然段。4、师导: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有200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朝鲜战场,其中36万人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展开想象,用第二人称说一说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3、全班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结果。(都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好象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情感,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情感)为物.”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更要知道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学生领悟到借助典型事例来表现情感的写作方法.作业设计 (1)预习下一课。(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冒着炮火送打糕 大娘 14.再见了,亲人 为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比山高比海深 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小金花:救侦察兵失去妈妈 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课后反思本文语言凝练,感情真挚,但课文所写的故事离学生生活较远,使得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上课开始,我引导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写作背景。在教学中,我充分重视了朗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走进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感受中朝人民深厚的情谊。课题15.*金色的鱼钩课型阅读课文几课时完成一课时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教学重难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生:阅读关于红军过草地的感人故事,了解长征.师.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第( 一 )课时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教学重难点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背诵毛泽东长征。2、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位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金钩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通过播放长征中红军过草地的VCD片段并简介历史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学习作好情感铺垫.第 四 单元 第 15* 课教学过程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四、品位真情,升华情感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神态,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神态的语句。(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神态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以及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神态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4、出示学习任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1、师导:这位可亲、可敬的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的留在了那片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个掉鱼钩。这是怎样的鱼钩?(自由提问)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自己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整体把握全文,为体会情感奠定基础.(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组织集体交流,检查自读和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并进行重难点指导,这样充分体现了阅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重点句,受到人物思想感情的熏陶,从而达到读透课文的目的.作业设计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2. 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 15* 金色的鱼钩 (长满红绣)老班长三个同志 灿烂光芒课后反思本文教学体会老班长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人物的品质总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抓住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人物精神。课题16.桥课型讲读课文几课时完成两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难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第( 一 )课时学习目标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梗概。感受洪水之大及当时场面。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针对课文中的矛盾提出自己的质疑.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谈话引入课题。我们曾经学习过一篇有关桥的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桥也是一座生命桥。2、板书课题桥。1、出示要求,引导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课文写了怎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师导: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的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的通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学生回忆课文,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自学生字词,并和同桌帮助记忆。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注意语言完整通顺。本课蕴含着浓浓的情感因素,教师以动情的语言导入新课,对老人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第一步:快速第 四 单元 第 16 课教学过程三、再读课文,感受洪水四、细读课文、体会情感。五、理解人物、加深体会1自由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2、引导全班交流: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洪水的凶猛。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1、轻声读文,思考面对洪水时人们的反应。2、质疑: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反应从哪里体会到?他们找到生路了吗?3、展开想象: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的向那木桥拥去。如果,大家就这样毫无秩序的拥向窄木桥,将会发生什么?1、速度全文,说说在你心目中这是个什么样的老汉。2、老师小结: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了的是这无私无谓,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的人格。(1)读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样咆哮的?什么是势不可挡?学生轻声读课文,边思考边勾画和批注。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拥挤着逃跑,寻求生路。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桥。用父子两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的高贵品质。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汉形象.培养学生提炼及概括的能力.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认知不仅限于文本.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2)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的手法。板书设计 16 桥胸( ) ( )吟 ( )奠课( ) ( )体 ( )念第( 二 )课时学习目标1、 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精神。2、 学习课文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抓住言行,体会文中情感1、默读第5至12自然段,文中描写老汉的哪些句子深深触动了你的心? 2、课堂交流讨论,教师随即点拨。(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烘烘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真是一座山吗?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到村民的拥戴呢?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 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1、划出动词,说说这些动词写了什么?2、这个小伙子是谁?他为什么不排到后面去?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在字里行间做上记号,仔细读一读,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老汉形象高大,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老汉先村民来到小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真是一个为村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受人拥戴。冲、吼、揪写出了动作的果断,内心的坚定。这一环节,一方面是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另一方面则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以实际做法向学生昭示字词的重要.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二、开拓想象感受人物的形象三、领悟写法,感受表达特色1、默读最后四个自然段,说说主要讲什么?2、启发想象,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样做?默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洪水退了,村民得救了,老汉和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1、巧设悬念,课文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3、语言简洁,形神兼备抓住”矛盾”一路读来,对老支书的高尚情操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读为本,注重与文本的对话,以读促情.作业设计1. 摘录课文中特色的句子。2. 阅读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选择一篇最有感受的写下读后感.板书设计 生命之桥 山 洪老汉人们 桥窄(党员排后)祭奠父子 揪出小伙课后反思五年级的学生接触过很多描写人物的文章,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难,但要学生根据语言文字推向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课题17*梦想的力量课型阅读课文几课时完成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2、认识6个生字。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教具准备准备关于梦想的名言.第( 一 )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2、认识6个生字。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质疑梦想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感知梦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梦想”2、解题:什么是梦,你有什么梦想?。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字词质疑全班讨论。重点理解以下词语:筹集、募捐、颠簸、羞涩、簇拥、迫不急待、一声不吭。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梦想,是我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1.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学生讨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老师指导进行梳理。默读是阅读的一种形式,学生在默读中思考、记忆,默读后的第 四 单元 第 17* 课教学过程三、再读课文,走进梦想。四、默读课文,实现梦想五、品读课文、感受“梦想”的力量1、自由读文、讨论:瑞恩的梦想是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理想?2、划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展开想象,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样想?1、出示句子指导朗读。瑞恩的梦想在不断的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3)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2、学生自由讨论:在课文中找到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瑞恩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交流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指名回答是检查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效果的好方法。感受梦想,体会写作方法。作业设计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课后把原著读一读.板书设计 17*梦 想 的 力 量 挖井(喝上干净水)瑞恩非洲孩子 自己挣、得到帮助水泵 挖一口井 钻井机 “瑞恩的井”基金会(70元) (2000元) 课后反思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我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一是梦想是什么;二是梦想是怎样实现的;三是梦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课题回顾拓展四课型整理与复习几课时完成两课时学习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教学重难点重点: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教具准备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第( 一 )课时学习目标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教学重难点复习以接触过的抒情方法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车的对话)师:请学生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地话中发现了什么?教师将学生发言归纳为:(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22、学生自由读对话。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第 四 单元 第 回顾拓展四 课教学过程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时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后感受与体会。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理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重要载体,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凭借。认真读好文本,是一切感悟、创造的基石。因故事而感动,又以语言表达心中的感动。孩子们在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中,在精神和语言的同构共生中,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第( 二 )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20个成语。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积累20个成语。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师学生一、教学“日积月累”二、导入新课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己会认识,让学生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产生亲近感。3、再读课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4、再次诵读。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己会认识,让学生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产生亲近感。3.再读课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1.自由读。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桌互说,全班交流成语重在积,应采取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学生熟记,以达到词汇积累的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不是重点,所以借助合作探究的形式,一方面帮助学生分担压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及能力。教学过程三三、初读故事,概括四、总结廷伸,课外拓展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1、自由读。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1、齐读第二段。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同桌互说,全班交流。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5、有感情朗读课语言的习得绝不是纯语言的过程,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行为。我们应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成为学生的生命之旅。作业设计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课后反思让学生明白:感动无处不在,感动随时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