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末复习串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8400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期末复习串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初二期末复习串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初二期末复习串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期末复习精讲(二)勾股定理、四边形及几何综合【基础知识要点】一、 勾股定理1、 熟悉勾股定理的内容并能进行简单证明2、 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3、 能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相关的计算、证明,去解决一些综合问题。二、四边形(一)平行四边形1、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能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 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3、 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会进行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2) 特殊四边形1、 掌握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2、 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并会应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能够灵活应用菱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菱形的判定。3、 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熟悉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能灵活应用解决综合问题。4、 理解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掌握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5、 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综合运用6、 理解梯形中位线,会证明并应用;7、 掌握几何计算、证明问题中的基本辅助线做法,熟练解题。【典例讲解】一、 勾股定理 B C D A C B a b 1、一个直立的火柴盒在桌面上倒下,启迪人们发现了勾股定理的一种新的验证方法.如图,火柴盒的一个侧面ABCD倒下到ABCD的位置,连接CC,设AB=a,BC=b,AC=c,请利用四边形BCCD的面积验证勾股定理:a2+b2=c2. c D FEACBD2. 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中BC和CD边上的点,且AB=4,CE=BC,F为CD的中点,连接AF、AE,问AEF是什么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3、如图,折叠矩形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得折痕DG,若AB=2,BC=1。求AG。 4、一张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分别为9cm和3cm,把顶点A和C叠合在一起,得到折痕EF。(1)证明四边形AECF是菱形。(2)计算折痕EF的长。(3)求的面积。 5、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且BQ=BP,连接CQ。(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连接PQ,试判断的形状,说明理由。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两点,若,试推断BE、C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变式1:已知AD/BC,AB=BC=3,BE=1,求AD。变式2:已知ABC中,求AD。7、等腰中,E、F是BC上的点,;求证: 8、 如图,在ABC中,ACB=90,AC=BC,P是ABC内的一点,且PB=1,PC=2,PA=3,求BPC的度数ACPB9、细心观察图,认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1) 请你用含有(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 (2) 推算出的长度;(3) 求出的值。 10、观察下列各式,你有什么发现?32=4+5, 52=12+13, 72=24+25, 92=40+41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什么规律蕴涵其中呢?(1)填空:132= + (2)请写出你发现的规律。(3)结合勾股定理有关知识,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11、长为5m的梯子搭在墙上与地面成45角,作业时调整为60角(如图所示),则梯子的顶端沿墙面升高了 m 变形1:一架25分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离墙底端7分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4分米,那么梯足将滑动( ) A. 9分米B. 15分米C. 5分米 D. 8分米变形2:如上图,梯子AB斜靠在墙面上,,当梯子的顶端A沿AC方向向下滑米时,梯足B沿CB方向滑动米,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Ax=y Bxy Cx0)秒时,求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海淀一模12. 如图,+1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则= ;=_ (用含的式子表示)朝阳一模22(本小题满分5分)如图,矩形ABCD中,AB=4,BC=8,将矩形ABCD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CGEF(1)求点A在旋转过程中所走过的路径的长(结果保留和根号);(2)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不包括端点),且APEP,求APE的面积朝阳一模23(本小题满分7分)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2, PB=, PC=1求BPC度数的大小和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李明同学的思路是:将BP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如图2)连接PP,可得PPC是等边三角形,而PPA又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所以APC=150,而BPC=APC=150进而求出等边ABC的边长为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李明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BP=,PC=1求BPC度数的大小和正方形ABCD的边长图2图3图1丰台一摸22在图1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2b,且边AD和AE在同一直线上操作示例当2ba时,如图1,在BA上选取点G,使BGb,连结FG和CG,裁掉FAG和CGB并分别拼接到FEH和CHD的位置构成四边形FGCH思考发现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就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结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故CHDCGB,从而又可将CG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如图1),过点F作FMAE于点M(图略),利用SAS公理可判断HFMCHD,易得FH=HC=GC=FG,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实践探究(1)正方形FGCH的面积是 ;(用含a,b的式子表示)图3FABCDE图 4FABCDE图2FABC(E)D2baa2b2aba(2)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F图1ABCEDHG2ba联想拓展F图5ABCEDba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a时,此类图形都能剪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的位置在BA方向上随着b的增大不断上移当ba时(如图5),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5中画出剪拼成的正方形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西城二模18 如图,在矩形ABCD中, AB6,BAC=30,点E在CD边上(1)若AE=4,求梯形ABCE的面积;(2)若点F在AC上,且,求的值西城二模24在ABC中,点P为BC的中点(1)如图1,求证:AP(AB+BC);(2)延长AB到D,使得BD=AC,延长AC到E,使得CE=AB,连结DE如图2,连结BE,若BAC=60,请你探究线段BE与线段AP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请在图3中证明:BCDE【巩固练习】第8题图1、宣武一模8. 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2, 将长为2的线段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点从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滑动到点为止,同时点从点出发,沿 图中所示方向按滑动到点为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线段的中点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 2 B. 4 C. D.2.(2009年杭州市)如图,在菱形ABCD中,A=110,E,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EPCD于点P,则FPC=( )A35 B45 C50 D55ADEPCBF3、.(2009仙桃)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EF为折痕,BAE30,AB,折叠后,点C落在AD边上的C1处,并且点B落在EC1边上的B1处则BC的长为( )A、 B、2 C、3 D、xyOCBA4、.(2009年长春)菱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点的坐标为( )A BB CD5(2009年甘肃庆阳)如图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CE和BD交于点O,设OCD的面积为m,OEB的面积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CD6.(2009泰安)如图,双曲线经过矩形QABC的边BC的中点E,交AB于点D。若梯形ODBC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A) (B)(C) (D)7.(2009年莆田)如图1,在矩形中,动点从点出发,沿方向运动至点处停止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如果关于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当时,点应运动到( )QPRMN(图1)(图2)49yxOA处 B处 C处 D处8、.(2009年抚顺市)如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为12,是等边三角形,点在正方形内,在对角线上有一点,使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ADEPBCA B C3 D9(2009临沂)如图,在菱形ABCD中,AD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BD于点P,垂足为E,连接CP,则_度DCBAEP10、.(2009贺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BF、D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BCEADF11.(2008桂林市)如图,矩形的面积为,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再顺次连结四边形四边中点得到四边形,依此类推,求四边形的面积是。ABDC12(2008年陕西省)如图,梯形中,且,分别以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则之间的关系是 13(2009年湖北十堰市)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点G是BC上任意一点,DEAG于点E,BFAG于点F. (1) 求证:DEBF = EF(2) 当点G为BC边中点时, 试探究线段EF与GF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 (3) 若点G为CB延长线上一点,其余条件不变请你在图中画出图形,写出此时DE、BF、E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14.(崇文一)2 在等边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N,D为外一点,且,BD=DC. 探究:当M、N分别在直线AB、AC上移动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及的周长Q与等边的周长L的关系图1 图2 图3(I)如图1,当点M、N边AB、AC上,且DM=DN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此时 ; (II)如图2,点M、N边AB、AC上,且当DMDN时,猜想(I)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III) 如图3,当M、N分别在边AB、CA的延长线上时,若AN=,则Q= (用、L表示)15.(丰台一)23如图1,在中,为锐角,点为射线上一点,联结,以为一边且在的右侧作正方形(1)如果,当点在线段上时(与点不重合),如图2,线段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 _ ,线段的数量关系为 ;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FD图3ABDCE图2ABDECF图1ABDFEC(2)如果,是锐角,点在线段上,当满足什么条件时,(点不重合),并说明理由 三、数据的分析1、 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加权平均数,能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2、 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能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3、 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4、 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