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印欧丹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把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7936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打印欧丹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把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已打印欧丹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把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已打印欧丹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把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把握淮安市楚州区泾口镇中心小学 223222 欧丹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归根溯源,主要还是教师本身对作文教学目标把握的失衡。因此,我们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有必要对习作安排进行一番梳理。只有做到胸中有数,才能让习作教学真正彰显它的生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作文教学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新课标还对每个学段的作文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训练目标,针对新课程所实施的教材在写作编排的内容上也更开放了,要求更人文了。但是,在教材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正确把握作文教学的目标,使得我们的实际作文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一、思考-小学作文现状1、言之无情-作文情感沙漠化“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作文其实就是每一个人内心情感最真实的流露和自我表达,它所表达的是每一个个体之所思之所想。所以,“情”是作文的灵魂。试想,写作者没有生情何以让人动情?然而,纵观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致使小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所写的人或事总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抄袭、拼凑较为常见。作为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学生的眼界变得比较狭窄。很多时候他们即使亲身体验和感受了生活,但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干瘪无肉,要么重三变四,要么凭空捏造,生搬硬套;要么拿别人写好的作文改头换面,草草了事。2、言之无物-作文内容虚拟化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然而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 脱离了生活之后的学生作文中美文堆砌的现象比比皆是!时下,好词佳句成为好多老师评价好作文的标准之一,所以孩子笔下的作文内容空洞不说,很多都是言过其实的大量的华美辞藻。写到天气就是“万里无云、风和日丽”,形容心情不管对象如何就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描写人物个个都是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写作,不是写自己之所见之所闻,竟是若干个好词和佳句的累积和堆砌! 3、言之无形-作文形式格式化作文究竟要怎么写,这是困扰很多孩子的一个作文难题。作文要写好,怎么写则是关键。在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一样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棱角,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作起文章来却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于是,孩子们的作文表达形式基本成了一种固有的格式,大部分的文章篇章结构如出一辙。富有童真的孩子他们笔下的文章变成了所谓的“新八股”: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意,亦或总起全文。文章叙述的过程有详有略。文章的结尾往往是点明中心,回应课题,亦或是首尾呼应。可是,我们跳出作文教学,抛开教师的身份去评价这些文章,单单就因为这几点,这些文章难道就足以值得我们称道吗?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种种,有的是教师本身教学理念所致,有的是受应试思想的影响,也有的是教学评价的误导,教学方法的不当。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归根溯源,主要还是教师本身对作文教学目标把握的失衡。1、目标偏离可能因为受应试思想的影响,我们发现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标准远远偏离作文教学目标。在平时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以文章的长短来论英雄。如,在上学期三年级作文过关中,我们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字数150个左右。结果在批改过程中我们发现,竟然有80%以上的孩子写成了二、三百字的一篇文章。而细细读一读那些洋洋洒洒的内容,很多竟都是与内容无关的废话。三年级是习作起步阶段,学生的习作能够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就不错了,但是在平时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要求学生把文章写长。所以,就是这种不合理不科学的要求,导致学生一拿起笔就只会用空话和美文去填充了。2、目标过高上述是老师因目标把握偏离所造成的后果。更有甚者,有一部分老师在习作教学上人为地拔高要求,让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如有些老师在内容上对学生要求过高,对习作刚起步的学生就要求其选材要新。有的在写作技巧上过分强调,如,对中年级的学生就要求其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在人物的描写上要求运用多种方法穿插进行描写等。还有的则在立意上要求其高,如,有些老师要求学生作文材料一定要有意义,对于玩性浓而富有童心的文章则不被认可。就是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我们的学生对作文索然寡味。何来真情?何谈真言?3、目标模糊 教过老教材的老师都知道,因为老教材的每一次习作安排目标非常明确,老师们往往很容易把握。而现行的教材习作要求很宽泛,有的单元习作甚至有几个内容可供学生选择,每一次习作究竟该让学生掌握到怎样的程度,达到怎样的目标,均没有明确表述。如此一来,老师们就会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该教些什么,怎么教,教到怎样的程度。很多老师不能做到胸有目标,所以在教学上随意性很大,习作内容学生定,习作前后基本没有什么要求和指导。像这样的习作教学,学生会有多少收获? 二、对策正确把握目标综上所述,教师对目标的把握情况将直接决定着习作教学的成败。因此,我们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有必要对习作安排进行一番梳理。只有做到胸中有数,才能让习作教学真正彰显它的生命力。1、重单项落实,忌面面俱到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每一次习作教学的目标设定不宜过多。如果每一次目标设定过多,非但达不到,而且可能会适得其反。相反,在每一次习作时,目标指向集中一点,效果可能会更好。就拿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来说吧,这次习作内容是写一写秋天的景物,但要求很宽泛,介绍景物的时候可以抓住景物的特点,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对于这些要求如果在课堂上都要求学生去一一达成的话,是不切实际的,到时候只怕是邯郸学步什么都不会了。所以像这样的习作我们在教学时可有所侧重地进行。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介绍景物的文章按顺序写是比较难的,平时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笔下的景物看似“繁花灿烂”,实则“杂乱无序”。更何况写景的训练在三年级刚刚接触,所以对于这次习作我们在目标定位上不妨落到“按顺序介绍景物的特点”这一目标上。教材的习作安排看似很宽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所侧重地进行,我想习作教学的课堂会更有成效。2、重作后讲评,轻作前指导习作是学生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如果在习作前过多地指导,就好比是还未走路前就给学生戴上了层层的镣铐。试想一个戴着镣铐的人还能够潇洒地舞动吗?所以我觉得习作前老师的“干涉”应该少一些。当然这里的“少一些”并不是教师一点都不指导就让学生拿起笔写。相反,在习作前老师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多费一点心。平时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学生哀叹作文没材料,学生说这样的话事实上是我们老师没有帮助学生打开选材的思路。其实生活处处即作文。所以习作前老师应该有心引导学生开放思想,开放角度,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人、事、物,这样学生笔下的文章可能会多姿多彩。当然,习作后的讲评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的习作自信,讲评的时候一般可分三步走:肯定精彩处、指出不足点、提出修改意见。所谓“肯定精彩处”,就是对于学生习作中写得好的句子或语段,叫习作者本人通过朗读来呈现,再引导学生品析,学生就是在品析中不知不觉地习得了语言。在习作中除了肯定和鼓励,还少不了“找问题”。找问题的方式很多,一般先是在老师带领下对有“通病”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找问题”。然后在学生间相互进行。问题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发现和解决。所以一般找出问题后,还要求学生能够提出修改的意见,或字词,或病句,只要是来自学生自己的思考所得,其实都是一种提高。3、重自由表达,轻技巧训练习作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喜欢上表达。所以在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很重要。很多老师在习作指导中过多地传授习作技巧,结果很多孩子往往拿着笔就无从写起。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个经历。有一次我们一起学跳弹簧舞,一开始老师就教我们跳舞的秘诀和技巧,可学来学去我就是不会。后来我索性一个人躲到一边自己去练了,练着练着不知怎的一下子就会了。我想我之所以能学会不是老师给我的技巧,而是自己在体验中悟到了。作文教学亦如此。过多的技巧指导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束缚得越多,自由就越少,所以真言、真情就会越离越远。相反,在教学中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往往会有精彩出现!当然,这里我所介绍的仅仅是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教学。每个年级的目标要求虽然有所不同,但作为教师必须胸怀目标,只有正确把握目标,我们的作文教学之路才会渐行渐远,走出一路繁花。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学 2006.1 3.崔峦 谈谈小学作文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