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一年级英语教师态度的尝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7858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一年级英语教师态度的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转变一年级英语教师态度的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转变一年级英语教师态度的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变一年级英语教师态度的尝试教育管理062300009 方少敏 一年级英语教学是低段英语教学,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学段的教学特征。首次教一年级英语的教师如果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上不重视,不教育,很容易被一年级小朋友搞得心情烦躁,教学效率可想而知会受到影响。一、一年级英语教学特点要求重视行为习惯教育1.学生方面的因素:还是小朋友,无拘无束,学会规范要花时间。 他们年龄小 ,差不多都是6-7岁的儿童,从自由的家庭生活走出第一次面对规范的学校教育,无论在心理还是在生理上都必然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对学校的很多规范的适应要有一段时间,这就更要求教师对他们的行为习惯有一个正确的要求。2.课程方面的因素:学中玩,玩中学,分心的机会增加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比较少,但活动及能力要求不低,活动要吸引小朋友的眼球,要让他们感兴趣,教育者本身又要有能力不使活动失控(小朋友在活动中很容易乱),有很多的儿歌,韵律诗,小情景故事,与其说在学,不如说在玩比较贴切。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就让很多同学有了分心的机会。如果老师不加强行为习惯教育,一节英语课很可能是在乱糟糟中开始,在乱糟糟中结束的。3.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的角色混淆:一个阿姨,一个叔叔,一个亲人,不仅仅是一个教师。很多时候,你是老师,但更多时候,你是一位阿姨,一个亲人,一个好朋友。小朋友初到学校,刚刚离开家庭,来到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班级,见到的是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他们心理上的脆弱感和安全感的缺乏是可想而知的了,如果一个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感情基础,他们之间必会缺乏良好的语言交际,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老师首先奉上的应该是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温暖体贴的话语。放下所谓的“教师身段”,灵活地和他们交往。但他们也很容易因此和没有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变得不“怕”你,有时甚至在上课都“无视”你的存在,任你在课上滔滔不绝,他也不理会与你,那你的教育威信从何谈起?你想教学成功恐怕也是难上加难了。 正因为如此,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显现出了更多的空间感和自由度,老师调整教育教学的空间比较大,这就更需要老师对学生有行为规范的要求意识。二、正确地爱学生要求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1. 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只有真正地爱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地教育学生。以真挚去激发学生的真情,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学。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师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2.理性地爱孩子要求重视行为习惯教育爱孩子是重要的,但是也不能对孩子错误地爱。要让他们懂得你的爱,也要让他们懂得你的要求。这个爱,不是溺爱,而是有严又爱,得法的爱,理性的爱。只有以正确的爱为前提的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成功。要爱全体学生,不能偏爱少数学生;要把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不溺爱,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怎样去爱,就是一个大学问了,正如洛克所言,对儿童不能采取放纵不管的溺爱态度,溺爱只会使儿童骄横纵欲,为所欲为,缺乏自我克制能力。爱要适度,要理性,在一定规则下理性对待孩子,对待身边的一切.这就要求教师以理性的行为要求来规范孩子们的言行,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三、在教学中重视行为习惯教育的尝试:1.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无论成绩好坏,行为习惯更重要成绩好的与不好的学生行为规范都有待养成,教师必须统一学生的认识,教育孩子重视自己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他人,做好自己。案例:有一对同桌,男生比较聪明,但有点自傲,女生反应慢一些,却也喜欢开小差。老师让他们坐在一块,是为了让他们互相帮助,可是到后来,老师一对同学提要求,男生就以向老师告女生的状开脱,不辅导她,同时也可以让自己要求放松些,有时两人又一块开小差,根本没起到什么正面作用。我仔细一想:男生心里不平衡,为什么要我老帮她阿,我自己还来不及玩呢!或者通过与这女生比较产生自满情绪。女生呢,总把自己的学习推卸给男生,自己好像没有责任似的。教师心理调整:他们毕竟是孩子啊,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无论是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待养成。 对策:不管谁学习好还是学习不好,学习习惯一定要做好,不好的话都要批评,首先也要督促后进生不能有依赖思想,学不好,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学习好的也不能骄傲,翘尾巴,不注意自己的学习习惯,在自己都做好的前提下,才有资格去帮助别人,才是做到了真正的优等生。效果:男生的心理也比较平衡了,不会老师一提要求,就以为自己又得去管这女生了,也就不会以向老师告状推卸责任了,同时也能正确对待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了,女生也不是被动地等着男生来监督,而是有了主动地把事情做好的意识,两人状态都有所改进。一年级的小朋友中有很多学习好的也很会吵,会犯一些老师看来很低级的错误,所以一定要统一学生思想认识,让所有的学生都要明确地意识到自己该在行为习惯上达到的要求,教学的重点不仅要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更要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情绪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2.根据具体细节及情况提要求,拟规范只知包容没有教育不行,没有具体的操作性措施,教育的效率也会变得低效,而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每天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对于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应该有统一的认识和规定,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要求:(1)上课随便讲话,上课随便讲话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每个人都有随便讲话的“嫌疑”。有时你停下来仔细瞧:每个人都在讲话!而且你盯着他们看上半天,他们也不会像高年级孩子一样停下来,照旧讲得不亦乐乎,简直是忍无可忍啊 。我就会碰到这种情况,明明前面还听得好好地,可是途中不知怎的,他们突然就来了兴致,大家齐刷刷开始讲起话来。仔细一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老师讲的时间对于一年级小朋友们来说过长,比如超过三五分钟,或是太深, 他们听不懂了,或是不感兴趣了,就会有同学开始讲话,如果听之任之,就会蔓延开来。到后来,就不可收拾了。对策: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话语过多了,就应及时刹车,因势利导,让小朋友们来谈谈他们的感想,或是换个话题,或是换个活动方式。小朋友们的兴趣又重新会集中到课上来的。有时老师讲的内容小朋友们随意一听很感兴趣,也会唧唧咂咂地聊开来。而且也是一发而不可收拾。老师真是有点恼火阿! 对策:首先老师的心态应该调整为:其实小朋友们喜欢随便讲话,往往是他们对你的话有兴趣,有感想有话要和你交流。你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停下来让他们发言一番,也可以示意他们不要随便插嘴,再找个互动话题让他们畅所欲言。理性规定:上课:上课要讲话,先举手。多用脑,用手,用眼,用耳,用心。(2)有些同学总喜欢向老师告状,看见正儿八经地举着手,叫他站起来,结果是检举别人上课不认真等等,分析:实际上他自己也没有听好,没有听进去,分了心,才会发现别人在吵。对策:上课先管好自己。专心听课,就没有心思管别人。 ()上课爱做小动作。老师讲课入神了,学生却会在下面开起小差,做起小动作来。老师一般会问: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不出来。合适的做法是:老师直接点明让现在他们该做什么。及时关注发现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姿势坐端正,讲清手胸头的摆放,也可以经常进行坐姿比赛,小组同桌比赛看谁坐的好,并经常性地进行表扬点评。()课间各个环节间学生容易乱。分析:英语教学有很多活动,学生对活动间的过渡不敏感,和老师配合不默契,学生不知道老师要他们做什么,就很容易分心。对策:在课间可以编一些特定的清晰的动作指令要求学生迅速到位,如上课活动的指令及活动结束要有清晰的指令。操练单词时用小火车(双轨火车或单轨火车)。 这些形象的可操作方式可让学生精神抖擞地进入单词操练情境,对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帮助。()交流讨论时,很多学生趁乱在玩,根本不讨论。分析:不排除学生趁乱玩,也有可能有些学生根本不会。对策:对调皮的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可以通过提问让他明白讨论的目的,对于不会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可以老师单独教,然后让小朋友辅助。()讨论中的自由谈论蔓延开来,不能停止。分析:学生一下子难以从一个讨论的状态转入另一个学习状态可以给他们一个缓冲。对策:停止讨论后可用清晰的口令如: one two ,stop;one two, ok.或将简单干脆的儿歌改编为承上启下活动的信号来提醒学生的行为如: one two three, Its a tree.four five six,pick up sticks.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边说边坐好,以此提示进入学习状态。()拿出或收拾起书或本子拖拉上课老师叫学生拿出书,小朋友会拖拉,教学生收起书本也会拖拉。对策:叫学生拿出书本,可以用激励法,表扬拿的快的同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一听到要拿书什么的,就变得快起来。当要拿的是试卷,要避免学生手中的试卷过多,所以一般做过分析订正完的试卷老师最好收起来,这样学生找起试卷来会比较快。如果要拿老师给的单词册,可以事先把单词册装订在书上(老师可以帮他们订),翻起来也会快点。让学生收什么,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当要收的东西比较多时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限制,比如口中倒数数字,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效果也会不错,他们会争先恐后地收拾起来。(8)作业本有很多人不写名字,一直到后来都是这样,给订正作业带来很大不便。要求:作业上一定要写好名字,交作业时同桌两两检查姓名,姓名朝上叠在一起,有组长上前收起。而且小学一年级小朋友的状况经常变化,他们不太听得懂你所说的话,对自己的行为也基本上没有什么约束力。这就使老师每天都可能会面对意外的局面,不容易使教育者本身形成正确的经验,自然地,要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要比其他年段的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下课及出席任何集体活动的要求: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有礼貌,守纪律,讲文明等等。总之具体的事件必须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小朋友的是非观念,集体观念都很淡薄,所以要和小朋友们讲得具体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中的利弊分析等等。违反规定的惩罚一年级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要反反复复地加以巩固深化。惩罚不可少,否则学生会无视与老师和学生定下的规矩,惩罚的方式不必太严厉,他们毕竟都是孩子,可以让他们练坐,多读书,甚至有老师用唱一首歌来表示惩罚,惩罚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事件而有所不同:比如一个平时较乖的学生如果犯了一点小错,老师严厉地瞪他一眼,也许教育的效果也达到了。有些调皮的学生就应该用冷处理对待,可以让他自己先站一会儿,安静一会,用脑子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会有助于他们的好动顽皮。关键是说话算话,要多用表扬来对比批评,讲道理给学生听,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后果,惩罚他们是为了让他们进步。这样惩罚才会带来正面的效果。落实行为规范中的技巧:(1)设置行为规范必须很细,小到眼睛怎么看,手怎么放,脚怎么摆,胸怎么抬,教师要多观察,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有效的方法。如:铃声响,把嘴闭,快步走到座位上,腰挺直,手放好,两脚平平放在地,向前看,头抬起,安安静静等老师这就是我听有经验教师教小朋友们念的上课谣,可以让学生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2)尽量要求同学该做什么,少要求“不该做什么”。研究表明,要求一个人去做什么是一种积极主动地行为方式比起要求别人不做什么来更容易影响人的行为。(3)调动集体智慧该做的事:定规范:为了让小朋友更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可以让小朋友们谈一谈该怎么做,他们会说的很全面。监督个体规范行为: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可以明察秋毫,对身边小朋友的行为也比较感兴趣,所以让他们来当群众互相监督彼此的行为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被监督的小朋友也会很认真地听取意见,改进起来针对性也加强了。(4)在批评中关注表扬:对他们的批评教育必须注意到批评不仅仅是批评,是重在改进的教育,以堵为辅,疏为主。要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看到正确的榜样。(5)在表扬个体中关注整体: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仅代表着自身,还代表着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培养他们的进取心。5行为规范教育中教师的心态调整:(1)教师首先要有包容心,也可以理解为耐心。小朋友们才来学校,很多行为规范都不懂,很多小朋友天天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让人觉得当个一年级的老师真烦恼,有些事要反反复复天天讲,天天念,小朋友还是似懂非懂地,真不知该怎么办了,而且很多小朋友也非常喜欢打小报告,(其实是他在观察别的小朋友的行为),显得很烦人,除了看见的许多事要好好管,还必须去管没有看见的冒出来的事,老师就容易搞得心烦气躁,无法正确面对小朋友们天天犯的小错误和许多小朋友的小报告,极易失去包容和耐性。不管学生状况如何,行为习惯都要老师点滴教会,如果老师对孩子们每天犯下的错误无法包容,如何教育改进?(2)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特殊的孩子不特殊虽说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都受到家里的重视和培养,但学生间的差异还是明显存在。有些同学的行为习惯很好,处处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认可,可是有些小朋友行为习惯就很不好,由于家庭自身等各方面因素,总是表现不佳,好习惯的养成也较难。如果说,孩子需要爱的教育,那么有些后进或特殊的孩子就更需要爱的教育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他们后进就不同地对待他,对于他们我们应该低段学生的差异几乎是天生的 很难改进可是也可以改进。小俞就是各方面行为习惯都很欠缺的孩子。他不仅上课不听,下课不完成口头书面作业,而且还大小便失禁,满脸污垢,物品破坏得稀巴烂,还总受人欺负。尤其是前排的另一位行为习惯也不太好的小陆,上课都会趁空去抢他的东西,扯本书,拿只笔,夺块橡皮什么的。害得小俞经常哭说:老师, xx又把我的东西抢走了。这小陆还耍赖说那东西原本是他的,是小俞拿了他的。原本我也以为小俞不好,可仔细一问,旁边同学都说是小俞的,我才有所了解,可小陆还噼里啪啦地进行辩解,明显是仗着小俞不讨人喜欢而欺负他。当即我就先批评了小陆,并且教育他不可以胡乱欺侮别的同学,后来了解到小陆总是欺负小俞,而且小陆自己也会大便在裤子里,这就更说明了,什么样的孩子都只是孩子,他们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教育。小俞那我则更加关心他,帮助他改进行为习惯,鼓励他学习上应该更加进步才对。他也很配合,变得很积极主动,有时还主动要求留学补课。等后来知道留学不是光荣的事才笑着摇头说不要留学,要回家认真学习了。这不,这次期末考试考前他还自信满满地对我说: “ 老师,我英语要考满分”。害我好一阵欣慰。而后来的成绩出来,他也确实考得不错,进步挺大。每个孩子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哪怕他的行为习惯再差,我们应该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对待特殊的孩子不要特殊化,要用常态去教育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同样是需要改进罢了。认真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他们就一定都会成长为可爱的人。四、结束语:一年级是一个特殊的教学年级,初次教一年级的老师如果做好以上的准备,注重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在一年级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的教学有效性就能得到保障。参考书目:1.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2006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2.英 Andrew Pollard王薇 郑丹丹 译小学反思性教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百度搜索:名人名言/苏霍姆林斯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