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7848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1: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 . 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 .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 . 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2. (2分)“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是利用太阳能海水淡化的一种装置。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汽化,后液化B . 先沸腾,后凝固C . 先液化,后汽化D . 先蒸发,后沸腾3. (2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 用地膜覆盖农田B .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 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 .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4. (2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 .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5. (2分)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 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C . 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 . 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6. (2分)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B . 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C .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D . 冰箱的致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7. (2分)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较快的液态氯乙烷作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 . 汽化放热B . 汽化吸热C . 凝固放热D . 熔化吸热8. (2分)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 . 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D . 该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是09. (2分)牙科医生在检查牙齿时,常用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要将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防止细菌感染B . 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C . 烧热的小镜子能起到治疗牙病的作用D . 烧热的小镜子能促使牙齿上的水分汽化10. (2分)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 .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 . 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 . 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11. (2分)夏天用同样多的0 的水和0 的冰来冷却饮料,结果是( )A .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 . 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C .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要吸热D . 两者效果相同12. (2分)夏天,饮料罐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擦干净,放置一会儿,其外表面仍会变湿,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熔化B . 汽化C . 液化D . 凝华13. (2分)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 . 冰是非晶体B . 冰的熔点为0C . 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D .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1分)14. (4分)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1)用图甲所示的炖盅炖汤,锅盖周围有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_(选填“空气”或“炖盅”)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在炖汤的过程中,能闻到汤的香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2)大煲内的水沸腾后,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选填“同时沸腾”或“不会沸腾”)。 (3)图乙和图丙所示的粒子模型表示沸腾的是_(选填“图乙”或“图丙”)。 (4)当大煲内的水沸腾后为使汤料快点煮熟,加大火力让水沸腾更剧烈,分析这种做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 15. (2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由_构成的,在标准情况下水的密度是_千克/米3 , 合_克/厘米3。 (2)铝的密度为2.7103千克/米3 , 它表示的含义为_(3)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4)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和_。液化可以通过_、_两种方法或两种方法兼用来实现。 (5)夏天,小明喜欢把饮料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但常常会发生饮料瓶子鼓起或胀裂的现象。这是由于饮料中的水在_时,体积增大所引起的。 16. (2分)华北大地四季分明,初春阳光普照,冰雪融化,我们仍感到“春寒料峭,咋暖还寒”冬季大地封冻,雪花飞舞,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雪不冷,化雪冷”等谚语。请你回答(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是经过多日的寒冷才会结成厚厚的冰,结冰是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_热;(2)初春“乍暖还寒”的原因是_(3)“下雪不冷”是因为雪的形成是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_热,“化雪冷”则是因为化雪是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_热。17. (3分)下列各种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夏天吃冰棍儿解热属于_;10的寒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_;铁水浇成铁杆_;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_;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属于_;热风干手器使手上的水很快干了属于_18. (3分)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腾空而起,托举这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奔赴太空,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向发射台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的火焰将会_,为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来吸收大量的热,我们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散的白气团是水蒸气_形成的 19. (3分)吃冰糖葫芦是冬季里北方孩子的一大乐趣。要想保证糖葫芦外皮脆而不焦,熬糖做糖衣时,通常在糖中加水。因为水沸腾过程中,达到_继续_,温度_。20. (3分)生活中处处科学。 (1)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即将海水先汽化再液化得到纯净的水,由此可判断蒸馏过程中发生的是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夏天,剥开包装纸后的冰棍周围会有“白气”,是因为_。 (3)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更凉,风就是从这一面吹来的,试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_。21. (2分)民间有一种魔术表演: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铁链,而表演者皮肤没有一点伤痕其中的奥秘在于油锅上面是一层油,下面是醋,醋能在油下,是因为油的密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醋的密度;表演者从沸腾的锅中取出铁链而不被烫伤,是因为醋的沸点较_;油锅中液体沸腾时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22. (9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陆地表层中的水不断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人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_热。三、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3. (5分)生产生活中,有的人利用潲水油、地沟油烹饪食品损害人类健康,有的人则利用它制造生物柴油造福人类。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废餐饮用油等为原料与甲醇(化学式CH3OH)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制成的液体燃料。生物柴油是一种洁净的生物燃料,可代替石化柴油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不但性能优于石化柴油,而且价格更低,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靖想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_。 (2)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小明想对它进行研究,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测出其体积为0.5L,则该的密度是_kg/m3。 (3)潲水油、地沟油、生物柴油属于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使用生物柴油具有的好处有_。(请写出1点) 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4. (5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左图中的_(填“A”或“B”)。 (2)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 99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_。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中_图(填“C”或“D”)。原因是_。25. (6分)小李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选填“A”或“B”)。 (2)实验时当温度升高到如图甲温度计所示时,在烧杯中能观察到如图乙_(选填“C”或“D”)所示的现象。实验结束撤掉酒精灯后,小李发现水仍然能沸腾一段时间,这是因为_。 (3)如图丙是小李根据部分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请在答题纸的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线。 26. (3分)在“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在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 (3)图乙和图丙,是小明绘制的冰和蜡的熔化图像,则图_是蜡的熔化图像,判断的依据是_。 (4)实验中小林同学发现冰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现象,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冰熔化时间的方法:_。 (5)细心的小丽发现:在图像乙中,物质第1分钟和第5分钟升高的温度不同,其原因是_。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1分)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5-5、16-1、16-2、16-3、17-1、18-1、19-1、20-1、20-2、20-3、21-1、22-1、三、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3-1、23-2、23-3、23-4、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4-1、24-2、25-1、25-2、25-3、26-1、26-2、26-3、26-4、2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