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4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7049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4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4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4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13 在大海中永生总第54-56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理解重点词句,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本课第1-3课时重点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具:课件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过程备注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2、指名学生介绍师分发给小组资料二、揭示课题,解题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3、解题:三、初读课文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3)这里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三、展示讨论:(有些我们感到还需要在课后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寻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是哪几个问题呢?)指名说说,师相机出示:好!让我们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几个个问题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和周围几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四、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查阅资料。1、教师深入小组,给予指导,同时参与讨论。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过渡:是啊,邓爷爷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影响超越国界。他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呢?我们来读读他的这句话,体会体会。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邓爷爷的这句话,好好体会邓爷爷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过渡: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揪人心腑的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敬爱的邓爷爷。4、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1)观看录像,代替讲读。点击鼠标,播放录像片断:邓爷爷的骨灰正撒向大海(第二节内容) (2)指导朗读第一节飞机飞向大海,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学生朗读,师适时指导。(3)指导朗读第三节过渡:读了第二节,我们是不是好像也来到了大海,也在目送伟人离去?此时此刻,我们又会想些什么?你是不是还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各自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好好想想。对“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这句话,你现在又是怎么理解的?老师参与小组讨论。(4)指名说一说。这一段饱含激情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深远影响。这段话想读读吗?怎么读呢? 读得真好,老师听了深受感染,也想放声读读这一段,表达对邓爷爷的热爱和怀念,行吗?师放声读,并渐渐转为背诵。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让我们把邓爷爷的慈容笑貌、丰功伟绩永远记在心里。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吗?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谁讲给大家听?师进行小结。五、回顾全文,加深印象。本文一定有你最为感动、最觉动情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反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来。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读的时候很少看书,看来,他们已经把这些语句记在心里了,课后请大家把全文连起来再读读,试着背诵。在读读背背的过程中,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新的问题,好好想想,并写下来。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3班级交流汇报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共三个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结合查阅资料回答)(1)学生自读。(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观看录像,代替讲读让我们各自读第一段,想想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学生各自认真读第一段,随意的发挥想象去读,可大声读,可小声读,也可站着读。学生读一读课文,小组里互相交流。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有感情朗读。集体朗读。(能背的试着背)学生同桌思考讨论。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1、学生认真读自己选择的句段。2、指名朗读,鼓励学生试着诵读。教学反思课题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总第57-59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自然段。2、凭借语言材料,深刻领会“给”的丰富内涵,体会“愉快”,感悟“美好”。3、在读中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本课第1-3课时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自然段。教具:课件 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深刻领会“给”的丰富内涵,体会“愉快”,感悟“美好”。教学过程备注一、谈话导入,质疑明题,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什么时候,你很快乐,心里感到特愉快?”2、读句质疑,提炼研读主题:“课文中有个人对什么事最快乐是这样说的:(出示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3、激发兴趣,导入研读:“同学们真行,就这句话,就一个给字(板书“给”)提出了两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了呢?”学生提出应该读书研究,解决这两个问题。二、揭示课题,初读感知,浅层研究。1、揭题:“现在,我们就来读读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板书课题),研究、解决这两个问题。”2、初读感知,浅层研究:“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句话是谁说的?课文中,谁给了谁什么?”学生自由读文思考,然后交流,朗读第一自然段,知道课文中讲儿子给了高尔基鲜花或愉快。相机完成板书:三、深层研读,领会“给”意,体会“愉快”,感悟“美好”。过渡:“初读课文后,你们对谁给了谁什么就有所发现,学得真是不错!下面,我们继续读课文,深入、具体地研究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怎么给的,好吗?”(一)研读第2自然段,初悟“给”意。1、朗读第2自然段,读后谈发现:“读这段话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谁给了谁什么?”学生交流,从“休养”和“探望”两个词交流各自的想法,知道儿子的探望给高尔基带来了亲情和关爱,从而意会到“探望”就是“给”。2、再次朗读:“所以,读这段话时,我们要注意突出这两个词。试着读读好吗?”(二)研读第3自然段,领会“给”意。过渡:“读书时就应该这样,注意一些词语,去想去发现去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1、自由读、悟第3自然段:“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些什么,产生怎样的感受。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2、大堂交流,谈感受:“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是怎么想的的,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我们来交流交流,好吗?注意,用心听同学的发言,从中你能否有新的发现和感受?”3、整段读悟:“同学们说的真好,能读好这段话吗?”学生读后,问:“读着这段话,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描述画面时,教师注意听,随机引导他们将这段中的每句话联系起来,想像、感悟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对“给”有所领悟。在交流时板书“栽种”一词。(三)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美好”。1、展现画面,激发读书兴趣:老师一边说着:“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一边展开画面,然后问:“美吗?(稍顿后)课文中描写的也很美,想读读吗?”2、自由读悟:“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你会有所发现有所感受的。”学生自由朗读。3、指名朗读,然后评议:“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美在哪里?”在学生读议时,教师相机点拨:“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想像一下,会有哪些颜色的鲜花?“花儿轻轻摇晃”是怎样的?它们好似在干什么?4、听老师读第一句话,读后交流:“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吗?”学生交流,体会到这段话不仅表现了鲜花的美好,还流露着高尔基的喜爱之情。5、感情朗读:“现在你想怎么来读这段话呢?”领悟“美好”的含义,对“愉快”的意义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习第4自然段时,要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鲜花的美丽,并产生愉悦之情,还要深入体会高尔基的高兴之情,从而领悟到“美好”的东西,不仅仅指鲜花,还指一份愉快,一种快乐。(四)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愉快”,感悟“美好”。过渡:“高尔基真的高兴吗?赶快读读第5自然段吧。”1、学生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2、指名朗读:“你觉得他高兴吗?能用读来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吗?”3、深入研究,体会“愉快”:“读着读着,你觉得高尔基的高兴与我们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学生说议时,根据学生的发言,扣住“欣赏”、“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等词句,朗读相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高尔基的“高兴”和“愉快”:“是啊,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是儿子亲手栽种的,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由学生说)在高尔基的心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儿子(由学生说)。”4、感悟“美好”:“读到这儿,你认为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感悟到儿子给高尔基的是孝心、爱心、幸福、享受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三、布置作业。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用自己的话描写课文第4自然段中鲜花盛开的情景。让学生朗读这句话,之后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想问些什么吗?”然后从学生的提问中提供出本节课的2个研读主题:谁给了谁什么?怎么“给”?深层研读,领会“给”意,体会“愉快”,感悟“美好”。探究,因学科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内容和途径。语文学科的探究应具有“语文”的特性,无论是探究知识、技能的,过程、方法的,还是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都不可抛却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根本任务,它探究的内容和途径应该是语言文字。这里的设计体现的就是这种语文探究:读文抓词,借助一些字词读文会意,品味悟情。这里的教学,从读切入,在读中进行,在交流中铺展开去,又在读中收拢、结束。学生在反复、充分、层层递进的读中,感知、品味,感受着语言,进行着与文本的对话;又在交流中,进行着生生间、师生间网络状的对话、沟通,在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的画面这一段的学习仍然是在读进行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真切地体会到高尔基的“高兴”之情,进一步感悟“美好”的含义。教学反思课题15 艾滋病小斗士总第60-62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4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本课第1-3课时重点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教具:课件 难点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教学过程备注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什么叫斗士?师: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二、检查预习:出示生词,读一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四细读课文,感悟内容。(一)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2师:你们了解艾滋病吗?谁来说一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而导致死亡。)3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遇到怎样的不幸呢? 4学生自读并思考。5讨论交流:(1)“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教师导问:“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比喻大纠纷。)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备注: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二)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抗争”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恩科西是如何抗争的呢?讨论交流。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出示第五自然段。 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师:那么,此时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描绘一下。师:是啊,我们都很清楚,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师:当所有与会代表看到骨瘦如柴,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时候,当他们听到他那感人肺腑的发言后,各国代表们的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思考、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3对未来充满希望。师: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 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三)学习第8,9自然段,感悟“关注”1教师导读第8自然段: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学生读)6月1日那天,被艾滋病(学生读)3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呢?请大家抓住有感情地读一读。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斗士。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用“不是而是”练说。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学生自由回答。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5,6,7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它所做的三件事,你能把它们分别概括出来吗?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2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什么?(安南:感叹。曼德拉:痛切)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其他遇到“天灾”的人)教学反思课题习作4总第63-64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本课第1-2课时重点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教具:课件 难点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教学过程备注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最近在与部分同学的聊天中,老师了解到有的同学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别人说,可是又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想主意。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读读赵洁同学写给老师的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4)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4大组交流、汇报。三、指导习作1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这些心里话可能是想说给妈妈听的,也可能是想说给老师或好朋友听的。可能是为了某件事表示歉意,可能是传达最真的问候,也可能是诉说委屈或提些建议2学生自己进行心灵独白。3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说给任何人听,直接写下来。4愿意在大组交流的同学发言,师生共提补充、修改意见。四、学生练写1 学生练写草稿。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教师个别指导。2 学生修改草稿。4学生誊写作文。(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想办法交给他,进行书面交流) (3)想一想,当赵洁写完这篇文章,并把它交给老师后,她的心情如何?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问题。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问一问自己,今天你最想跟谁说说心里话,说点什么呢?学生练写作文课题练习4总第65-67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3、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4、学写毛笔字。本第1-3课时重点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教具:课件 难点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 教学过程备注一、 第教学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 (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 2教学第二部分。 (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 (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熟记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 (6)学生练习背诵。 2反馈。(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四、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 2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2) 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 3练习。(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五、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2)分组推选“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4)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推选名同学上台作为“发言人”,全班同学提问题,“发言人”回答。 (2)评议小结。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 (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 (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1)学生练习描红。学生仿写(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要求“发言”的新闻有一定价值,通顺、流畅) (3)“听众”现场提问,(鼓励学生勇敢地提问题,做到问题有对性,表达清楚,流利)“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