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作文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6943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作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作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作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课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习 作 2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2、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儿童童年生活相关的一些图片;学生收集自己的童年事情。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创设情景。出示幻灯片,揭示本次习作要求。(3分钟)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一起看几幅画。然后引发讨论:这是一个老师没在课堂时的画面,同学们都做过些什么?引入新课,揭示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老师不在时,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二、探究写法。1、幻灯片出示课题:习作2 童年的那些事儿2、要求找一找题目的中心词。(“童年”)3、说到“童年”你会想到那些词语?(幻灯片出示词语)师生一起读一遍。师生一起欣赏作家、诗人用精炼的语言描绘的对童年的热爱和赞美。(幻灯片出示)指名朗读。4、出示例画。借助例画来引导探究。(1)叙事要完整、具体,注意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尤其是事情的发展过程要一步一步的写清楚,让事情的每一个发展层次清楚的展现于读者眼前。a抓住整体观察例画,感知“面”的描述。组织学生讨论: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当时的情形怎样?b.抓住局部观察例画,感知学习“点”的描写。从例画中选取一两位同学进行细致的观察,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2)写好人物的活动,插入必要的细节。a.选择特定的人物捕捉细节。注意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b.插入突发事件添加细节。三、联系实际,交流体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例画中描绘的场面同学们一定也经历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老师不在时,自己曾经扮演过怎样的角色,在讨论过程中,要打消学生的顾虑,要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情况。先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时除了要抓住自己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还要把其他同学的种种表现都描述出来。四、写法迁移,尝试习作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例画探究出的写法完成习作草稿。方法总结怎样写好一件事一)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明白。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四)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五)要有详有略、并做到重点突出六)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写好人物的活动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告别童年你最难忘的人是谁?你和他(她)之间曾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你对他们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把它写下来。五、完成习作草稿。板书设计: 童 年趣事 亲人恼事 老师 令你难忘事情 乐事 最想对谁 同学 说 得意事 朋友伤心事遗憾事作文课教案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习作3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设计理念(一)“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难点是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例文,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写法。(二)本设计适应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一方面借助网络环境,“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一方面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丰富、新颖的主体化教学模式,从而降低“写感受”的难度,使学生会写、善写、乐写。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读懂例文从 想到的,诵其文,明其义,学其法,初步了解读后感应有“读”、有“感”,“读”是基础,“感”是核心,重点在“感”,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抓住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真实感受,表达独特体验。(二)过程与方法借助课外拓宽学生阅读的途径,初步培养学生寓“思”于“读”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借助课外收集素材,发表观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2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三、作前准备学生:作前在全班开展“美文 100 篇”推荐活动,并将学生推荐的文章经过精心选择后,按照不同体裁制作成目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教师:(一)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对文章的哪一点感触最深?(二)多媒体课件。(三)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作前指导学生进行大量而又有针对性的阅读,为学生积累丰厚的写作素材,满足学生收集材料和反复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降低习作的难度。此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只是为了交流,从而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读是基础,“感”由“读”而生,没有对原文的研读“感”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四、教学过程(一)交流评价,引出话题1 交流评价。同学们最近读了哪些书?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 引出话题。读书是美妙的精神之旅,是一件启人心智、怡人性情、令人快乐的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常常会随之起伏,或高兴,或悲伤,或激动。或安宁 3. 指名说说,什么是读后感?学生回答。 (师板书:读后感 )(二)学习范文,授之以渔1 组织交流。课件出示范文 ( 略 ) ,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范文中哪些是“读”的内容?哪些是“感”的内容?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2 讨论明法。在学生自我感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指名说,教师及时点拨:(1) 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既离不开“读” 对原文的引述,概括等;又离不开“感” 写出自己的评价、感想,而且要由“读”引出“感”,以写“感”为主,切忌长篇摘抄原文。 ( 板书:读是基础,感是核心 )(2) 要准确选择感受点,感受点就是原文中使你最感动的内容或思想,在一篇读后感中,感受点不能太多,最好抓住一点把你的感想写深、写透。(3) 要写出独特新鲜的感受,要将自己相关的事情写进文中,要写出自己深受教育的体会,这样才能避免内容空泛、雷同,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 板书:情是纽带 )(4)读后感的结尾的写法:引用,也可以是对读后感有总结性的内容。教师小结:同学们,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情是纽带,感是核心。我们应在读上下功夫,准确地把握原文的主旨;在情上求共鸣,注意与书中的人物、作者的心灵进行碰撞、沟通:在感上做文章,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独特新鲜的感受。下面就请大家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通过我们的笔和纸尽情地抒发出来。(三)自由习作,教师点拨1 读阅读材料,读后作文,写出感想 ( 教师巡视指导 ) 。2 教师强调写读后感容易犯的三大毛病,一是读后抄;二是空议论;三是读后吹。3. 利用课外阅读交互功能,分小组交流学生的习作或习作片段。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四)集体评议,自主修改1 集体评改。出示学生的作文:这位同学在读了谁给了我耳朵一文后,深深为之感动,写下了这篇读后感。请同学们认真地听一听这篇文章,并试着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或就其中一个方面对它进行简要的评点:(1) 是否有“读”有“感”,由“读”引出“感”,以“感”为主?(2) 引用原文是否得当、简洁?(3) 所写之“感”是否联系实际?2 对照评改要点,自主修改读后感。3 评选最佳,激发兴趣。评选最佳标题、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感想、最佳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围绕习作要点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在对别人文章“品头论足”时,进一步明确习作的要领;围绕习作要点进行自主修改,使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高习作的能力。同时,面批评选,容易激趣,让学生在快乐的习作中体验成功。附板书设计:习作3 读是基础 读后感 感是核心 情是纽带 写读后感教学反思读后感就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自己产生的感想体会写出来。“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在这节写读后感的作文指导课上,我先让学生简单说说课余时间读了哪些书,读书的过程中,自己的情绪上会有哪些波动。引导学生说出“喜、怒、哀、乐”,跟学生说,这是我们读了文章以后对文章的内容或主人公的体会或感悟,或受到了什么教育、启迪,才会有如此表现。引导理解什么是读后感,通过学习例文概括写读后感的方法。师生共同小结,教师板书:(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情是纽带,感是核心。)我们应在读上下功夫,准确地把握原文的主旨;在情上求共鸣,注意与书中的人物、作者的心灵进行碰撞、沟通:在感上做文章,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独特新鲜的感受。下面就请大家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通过我们的笔和纸尽情地抒发出来。在学会读后感的写法后,启发他们学习文章谁给了我耳朵,要求他们结合实际具体谈一谈感受,然后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写好后,抽一两个的作文进行评价。围绕习作要点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在对别人文章“品头论足”时,进一步明确习作的要领;围绕习作要点进行自主修改,使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高习作的能力。同时,面批评选,容易激趣,让学生在快乐的习作中体验成功。写读后感,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何理解、挖掘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没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是很难做得到。这节课结束后,我与其他学生交流,发现许多学生基本掌握了写读后感的方法,在写习作过程中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但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的不多。今后还需加强学生思维训练,鼓励他们写出有创意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