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说话的训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6824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说话的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低年级说话的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低年级说话的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说话的训练低年级的说话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而看图说话是听说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理解图意,达到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学会说话的目的。如何看图说话,我认为“态度自然、讲普通话、声音响亮、表达清楚”应该作为常规训练的四个支撑点。它包括观察、理解、表达三个心理过程。而观察是开端,理解是核心,表达是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根据本人多年来的教学体会,现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一)注重观察力的指导观察是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客观事物。它是思维品质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看图说话的开端,更是关键。指导学生看图,首先就要解决好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的问题,笔者的做法是:1、引导学生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发展思维的条理性。观察按对象的不同可以是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等等。如第四册看图说话找春天:先出示投影,然后指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说说大自然里春天的景色怎么样,同学们是怎么活动的。这里突出的是一个“序”字。2、引导学生精细的观察图画-发展思维的准确性。如第一册看图说话秋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农民伯伯在收割金黄的稻谷,并结合自己对秋天的了解,分析到图中描绘的是秋天收获的景象。这里突出的是一个“细”字。3、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所熟知的生活常识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触及极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成为再认知的起点。如看图说话长颈鹿请客中,我先让学生们分别谈谈自己对小猫、小白兔、山羊、公鸡的印象。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猫爱吃鱼。”“小白兔最爱吃萝卜。”“山羊喜欢吃青菜。”“公鸡喜欢吃小虫子。”等等。这样,长颈鹿应该请客人吃什么,学生只要在原认知的基础上略作推理就很清楚了。这里突出的是一个“联”字。(二)从图入手,激发兴趣,千方百计让学生说在小学低段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按要求有意识地说话,做到说通顺、说具体、说完整,应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抽象说教,避免课堂气氛的枯燥和单调,为此教师应该努力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画启发学生,用导语、故事、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起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如看图秋天的图画,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画画有关秋天的景色,并且把优秀作品用来布置黑板报。课中调动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做的作品。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自然会纷纷举手发言介绍自己的作品。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怎样把自己的作品介绍得有理,并让大家略作数分钟的准备,然后让各自再说一遍,这叫“自我提升”。此外还可以交换着说,同学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这可以叫“互动提升”。必要的话可对同一说话对象,不妨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让学生自说和互说。这样,每一次重复实际都是一次提升,而每次提升又都能转化为成功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这为同学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第二堂课作出了铺垫,不断激发起看图说话的兴趣。(三)说话训练的归宿是一个“说”字说话,人人都会,但要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在表情达意上能恰到好处地说话,即使成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学童。正因为这样,看图说话不仅要训练说话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话的实践中,丰富学生的语汇。通过语言这种外在的形式来固定和存储思维。因此,在看图说话中必须落实“说”的训练。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要抓好下面两件事。1、说一句完整话的训练。在上述所谈及的观察的基础上说出画面的主要部分(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句子是否完整是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上要评价的要点,让学生懂得说话完整的重要性,努力在语言训练中建立句子的概念,然后据此扩大,“添枝加叶”,把句子说具体、说详细。2、说连贯的几句话的训练。在帮助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辐射观察图意,懂得在众多的画面内容下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这个训练点是让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段话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的,每句话都必须说清楚,一句一句要连贯。在看图说话训练中,观察、理解、表达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这三个环节是环环扣紧,互相渗透、交错融合、统一进行的,缺了哪一环都不完整,都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也要着意启发学生的思考,兼顾学生的表达。反之亦然。(四)注重想象力的指导想象力就是思维力,看图学说话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所说的想象力与前述的“联”、“思”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前者是具象的,这里更多的是侧重于理性的,着眼在一般意义的想象力培养,也就是说笔者在这一节所指的想象力在时空上有更高的量极。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不仅要尽量避免可问可不问的问题,而且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为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提供广阔的“蓝天碧水”。我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关“问”的教学设计的。1、主题式提问。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问“图上主要画了什么?”或“谁干什么”、“谁怎么样”,这样学生一开始就能紧扣“什么”、“怎么样”来回答。训练了口头表达的主题意识。日积月累,学生一开口讲话,就能抓住对象有的放矢,为以后想象品质的发展在具备分散性的同时注入符合情景的目标性,避开想象茫无目标的随意性和散漫性。2、细节、背景式设问。这种提问能加深学生对图画主题的理解,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是主题式提问的必要补充。如看图说话秋天的图画,学生观察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红了,苹果也红了”,可以看出秋天到了。此时教师可以再加一问“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到了?”,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树叶黄了”,“棉花白了,一群大雁往南飞”。这样就从细节和背景上丰富了说话的内容,激发了思维的广泛性,充实了想象的内容,总之,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育人工程,任何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都不应该是凝固的,而应该是发展的,也只有这样,小学低段的看图说话教学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走向成熟,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才能真正地落到小学教学的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